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源于生活实践,归根结底又服务于生活实践。如果数学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以生活实践为媒介,就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的探究中来,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从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味到数学自身的魅力。与此同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思维品质将得到循序渐进地培养。
一、凭借生活经验,培养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如果课堂上教师不断地问,来个“满堂问”、“满堂灌”,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被动地应付,看似热闹,实际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当前使用的教材已为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间,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
二、依托生活实际,内化数学知识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原型,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合理运用一些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所探究的数学问题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心底深处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案例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分蛋糕”的故事:一天,小华过生日,妈妈把蛋糕平均分成四块,准备把四块蛋糕分给爸爸、妈妈、小华和弟弟每人一块,弟弟看到自己只分得一块,急了,说:“我要两块。”妈妈笑了笑,把蛋糕平均分成八份。这样,每人都分得两块蛋糕,弟弟高兴地吃起蛋糕来。故事讲到这里,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以上两种分法,哪种分法弟弟吃得多?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很快地判断出两种分法每个人吃的同样多。我接着问:“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弟弟的要求的?你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知道了。”这样,新课的导入水到渠成,而且学生直观地认识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真正含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借助生活题材,培养应用意识
让学生广泛接触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合理组织教学,将数学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变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创造课,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学得有意义。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生活”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案例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
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
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
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
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的价格太贵,甲、乙规格适中,价格均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格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能将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参加生活实践,探索数学方法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多参加生活实践往往会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他们的脑海中,从而亲自发现知识,亲身感受数学学习的无限空间。
案例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带领学生到麦场帮农民伯伯积麦子。先让老农堆了一个圆锥形的麦堆,然后指导学生测量麦堆的高度和底面的直径。一切完成后,我们又帮助老农积麦子。老农是用专用的“积子”(竹子制作的长条状用来积存粮食的工具)围成与麦堆直径一样的圆柱体,然后我们帮着把麦子倒进圆柱体。划平后量得高度。最后,我让学生计算麦子的体积,不一会就全部算出来了。并且得出了“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的结论,从而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学生在参加生活实践活动,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既能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数学学习的方法。
总之,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数学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惟有这样,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喜欢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探索数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兴桥小学
一、凭借生活经验,培养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如果课堂上教师不断地问,来个“满堂问”、“满堂灌”,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被动地应付,看似热闹,实际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当前使用的教材已为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间,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
二、依托生活实际,内化数学知识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原型,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合理运用一些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所探究的数学问题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心底深处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案例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分蛋糕”的故事:一天,小华过生日,妈妈把蛋糕平均分成四块,准备把四块蛋糕分给爸爸、妈妈、小华和弟弟每人一块,弟弟看到自己只分得一块,急了,说:“我要两块。”妈妈笑了笑,把蛋糕平均分成八份。这样,每人都分得两块蛋糕,弟弟高兴地吃起蛋糕来。故事讲到这里,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以上两种分法,哪种分法弟弟吃得多?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很快地判断出两种分法每个人吃的同样多。我接着问:“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弟弟的要求的?你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知道了。”这样,新课的导入水到渠成,而且学生直观地认识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真正含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借助生活题材,培养应用意识
让学生广泛接触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合理组织教学,将数学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变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创造课,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学得有意义。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生活”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案例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
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
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
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
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的价格太贵,甲、乙规格适中,价格均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格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能将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参加生活实践,探索数学方法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多参加生活实践往往会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他们的脑海中,从而亲自发现知识,亲身感受数学学习的无限空间。
案例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带领学生到麦场帮农民伯伯积麦子。先让老农堆了一个圆锥形的麦堆,然后指导学生测量麦堆的高度和底面的直径。一切完成后,我们又帮助老农积麦子。老农是用专用的“积子”(竹子制作的长条状用来积存粮食的工具)围成与麦堆直径一样的圆柱体,然后我们帮着把麦子倒进圆柱体。划平后量得高度。最后,我让学生计算麦子的体积,不一会就全部算出来了。并且得出了“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的结论,从而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学生在参加生活实践活动,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既能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数学学习的方法。
总之,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数学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惟有这样,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喜欢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探索数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兴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