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葛亮和周瑜同是我国古代三国时期最出名的风流人物。经过《三国演义》作者的加工塑造,使得这两个英雄豪杰的形象更加丰满动人,光照千古。但由于作者的历史局限性,加上有的读者缺乏历史知识,未能对诸葛亮和周瑜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笔者根据历史事实和对艺术形象的具体分析,认为周瑜比诸葛亮略高一筹。
罗贯中本着封建正统观念多以褒刘蜀、贬曹魏、抑孙吴的思想感情,塑造了三国群臣将领、大小官僚等众多的人物形象,对后世影响异常深广,造成了大多数缺乏有关历史知识,只读《三国演义》而又未能认真仔细分析的读者,对历史人物产生了极大地误解。特别是对周瑜故意歪曲,把周瑜写成好像是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竞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临死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对诸葛亮过度颂扬更叫人感到离奇。鲁迅先生早就指出,把诸葛亮写成“半仙之体”“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这真是一针见血。笔者现结合史实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和诸葛亮形象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三国志》记载,蒋干说周瑜“雅量高志”;刘备说他“文武筹晷,万人之英”;《资治通鉴》记载:“是时(建安十四年)权为将军,诸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周瑜和孙策是同年生,是挚友,太夫人曾使孙权以兄奉之),程普颇似年长,数凌辱瑜,瑜折节下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三国志·本传》记载:“瑜少精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阙有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日:”曲有误,周郎顾。”可见周瑜是一个气量宽宏、志向远大、文武双全、才能出众的英雄,还是个风流潇洒、平易近人的音乐家。
周瑜对孙吴,就像诸葛亮对蜀汉一样,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瑜是“尽节用命,视死如归”;诸葛亮胸怀三顾之恩要报,周瑜是“荷蒙受遇,敢不竭尽股肱之力,以图报效”;诸葛亮要刘备创立帝业能“跨有荆益,保其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汉室可兴矣”;周瑜要孙权横行天下,“奋威俱进,取蜀而并张鲁(当时刘备无立锥之地,未成气候)……与马超为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由此可知周瑜和诸葛亮相比,其文韬武略及其忠君报国之心等各个方面实在难分上下,同样都是很有名望的贤臣,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周瑜还是著名的音乐家。
有人用“天时、地利、人和”来评论三国纷争所恃时这样说:曹操靠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靠长江天险而割据江东;刘备靠人和来兴复汉室。这种论说未免失当。孙权继承父兄之业,知人善任,政治清明,声望很高,连隐居隆中的诸葛亮都知道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这难道不是“人和”吗?
在那群雄割据的时代,“吴蜀皆以曹魏为国贼,而魏亦称吴蜀为二贼”,谁是谁非,姑且不论。诸葛亮忠于刘备,要兴复汉室可以肯定,而周瑜忠于孙权,要以东吴来统一中国也难以否定。不管从哪方面来讲,历史上的周瑜和诸葛亮都是享有同样声誉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里的周瑜是个什么样的艺术典型呢?
作者罗贯中根据历史事实加以想象扩充而塑造出来的周瑜形象,确实很成功。在那动乱的封建社会里,周瑜真不愧为是个出色的英雄人物。他具有雄才大略,深为孙权所赏识。孙策在遗嘱中说:“外事(指对蜀魏问题)不决,可问周瑜。转致周郎,尽辅吾弟,休负我平日相知之雅。”周瑜从巴丘回来,吴太夫人出以遗嘱之语告瑜,瑜拜地曰:“敢不效犬马之劳,继之以死。”经过周瑜一番尽贤举能,使“权威震江东,深得民心。”周瑜有胆有识,英才盖世,的确是“不愧当朝”。当时曹操可谓“喧吓一世”,收二袁(袁绍、袁术)、斩吕布,亲率号称八十万大军急趋南下,而刘表新亡,其子刘琮率众投降,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曹操接着又以天子为名要挟东吴“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此时东吴群臣多数主张投降,孙权也在踌躇之中,只等周瑜决策。处境艰难,前途惨淡,而周瑜却能奋不顾身,毅然决然地决策抗战,终于挽救了东吴危亡的命运,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如果周瑜也摄于曹操威势主张投降,则东吴的命运也就不堪设想了。
周瑜能临危不惧,并对敌我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余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奈何降贼耶?且操今此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揖,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
由于他作了这样正确而具体的论说,才解除了孙权的疑虑,鼓舞了众将抗战的决心,从而长东吴之气,灭曹操威风。
周瑜具有大丈夫气魄,更有应变的特殊才干。他从鄱阳刚回来之后,处在惶恐动荡不安复杂的环境中,仍然能够镇定自持。对群臣的不同思想分别对待,以安定众人隋绪。第一次他接见了坚持抗战的鲁肃,并没有表示赞同,只说了一句话:“子敬休忧,瑜自有主张。”第二次又接见了主张投降的张昭、顾雍等,他们问:“都督知江东之利害否?”只回答:“未知也。”在听完他们主张投降一番言论之后,他也没有反对只问了一句:“公等之见相同否?”“吾亦欲降久矣,公等请回,明朝见主公,自有定议。”第三次是程普、黄盖等一班武将来了,他们激昂慷慨地表达了抗战派的决心以及他们与投降派争论的情况,这是他却用不对待鲁肃那种态度了,但也并没有当场就和他们计议,仅仅表示一下态度:“吾正欲与曹操决战,安肯投降!将军请回,瑜见主公自有定议。”第四次来的是诸葛瑾、吕范等一班文官,有主张战的,也有主张和的。第五次又接见吕蒙等他都没有表明态度,第四次鲁肃领来了诸葛亮,他却表示赞同投降。听了诸葛亮一番强烈的讥讽和激发的言论之后,才把“早已决于胸中”的抗战意志说出来:“吾自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我一臂之力,同破曹贼。”他为什么左一次右一次不谈自己的思想不说真心话呢?这一方面是为了暂时先稳定一下众人的情绪,同时也为了摸清情况:“公等之见皆同否?”以便作冷静地分析、研究、准备如何当众决策。这种应付事变的能力实在不容易。
在东吴所有谋臣中,周瑜的智慧是最高的。如对荆州问题,鲁肃虽然认识到“荆州与国接邻,江山险固,士民殷富,我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可是仍然受了诸葛亮的三次欺骗,而周瑜却一目了然。又如,在吴太夫人病死后的第二年春,孙权欲伐黄祖,张昭认为:“居丧未及期年,不可动兵。”而周瑜却不顾这些迂腐的封建礼教。他说:“报仇雪恨,何待期年!”再如在赤壁之战后,周瑜进兵取南郡,听说刘备屯兵油江口,“瑜惊曰:孔明亦在油江否?鲁肃还问他为何失惊,却不知道刘备必有取南郡之意。鲁肃、张昭皆是东吴名将,在周瑜面前却不免相形见绌。 周瑜那种足智多谋、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使得一班老将们不得不心悦诚服,甘居其下。像程普先以老将自居,不服调遣,当他看到周瑜调兵遣将“动止有法”,才感到钦佩,“遂诣行营谢罪。”群英会蒋干中计,使曹操误杀两员大将。曹操醒悟后立即派了蔡中、蔡和投入东吴以内应,却被周瑜来个将计就计。曹操那样足智多谋,在赤壁战中与周瑜相形,竟也显得那样狼狈不堪。
有人说,周瑜一心想杀诸葛亮是嫉贤妒能不顾大局的表现。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敌国相争,各为其主,相互谋杀是不可避免的。正如《三国志》所说:“凡敌国欲相吞,即仇譬欲相除也。”周瑜和诸葛亮并不是在同一个统治集团内,孙刘联合抗曹,也只是吴越同舟而已。为了保命而保持暂时的团结,一旦有利可图,有机可趁,则又相互谋杀,这是正常的必然的,在他们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嫉贤妒能”。就以诸葛亮来说吧,他是被公认为顾大局识大体的人物,可是在刘备奔走夏口时,他跟鲁肃到东吴去的目的何在呢?且看他对刘备说:“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若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这难道是识大体顾大局联吴抗曹吗?他明明知道周瑜很有才干,是他“知音”的人,是抗击曹操的中坚分子。在和东吴争城夺地时不稍稍让步而要故意气死周瑜呢?此时吴蜀之大敌曹操可并未消灭啊!持“嫉贤妒能”论者,为什么偏偏要把“嫉贤妒能”的帽子强加到周瑜头上而不让诸葛亮戴呢?当然我并没有要把他加到诸葛亮头上的意思,而是为了向那毫无主见人云亦云的论说者提出质疑罢了。
周瑜之为人,前面提到程普曾经在周瑜面前摆老资格,“数凌辱瑜,瑜折节下之,终不与校。”正像廉颇与蔺相如一样,周瑜并非嫉贤妒能,相反他能大公无私举贤进能。就以对诸葛亮来说罢,当他发现诸葛亮才能高于自己时便立即叫诸葛瑾去游说,要诸葛亮来同事东吴,很明显,如果游说成功,则周瑜的职权很可能被诸葛亮所取代,而他却不顾这些。直到游说不成,无可奈何也,他才“转恨孔明存心欲杀之。”我们再看看他为什么要杀诸葛亮吧:第一次是“周瑜谢出暗日;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划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于是叫诸葛亮去断曹操粮道,想借曹操之手杀之,当其计被诸葛亮识破之后,“瑜摇首顿足日: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第二次是在蒋干中计之后,曹操杀了蔡瑁、张允,又为诸葛亮所知,“使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于是叫孔明借箭向借违反军令的罪名杀之。不想孔明竟在第三天完成了任务,使得周瑜又骇然大惊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神鬼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第三次是所谓孔明借来了东风,“瑜大惊日: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这才随即派了丁秦、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
从周瑜三次谋杀诸葛亮来看,他完全是个顾大局的人,他深知联蜀抗曹的重要性。
所以第一、二次谋杀孔明,都是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或充足的理由,假使第一次能借曹操之手杀了,则吴蜀联盟不仅不会破裂,而且会更加巩固。因为刘备一定要和东吴加强合作以便抗击曹操为孔明报仇雪恨。如果第二次谋杀成功,周瑜便可拿出诸葛亮亲手写下的“军令状”,说明他贻误军事,杀之有理,这样刘备也不得不谅解,吴蜀联盟也不至于破坏。至于第三次,情况不同了,东风已经借来,可谓木已成舟,打败曹操毋庸置疑,即使吴蜀联盟暂时受到损害也无关大局。何况诸葛亮在周瑜眼里简直比曹操八十万大军还要可怕的多,为了国家利益,不致产生后患,此时不杀待何时,要杀诸葛亮是不可避免的。
由上所述,可知周瑜杀诸葛亮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是无可厚非的,从而也更证明周瑜对于孙权切实是忠心耿耿,矢志不移。他无时无刻不在为东吴“尽节用命”。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在观察、思考各种情况,寻找解决抗击曹操的线索和方法,如在三江口取胜后,“周瑜于山顶,看隔江战船,尽入水寨。瑜顾谓众将曰:‘江北战船如芦苇之密,操又多谋,当用何计破之?’众将未及对忽操军寨中,被风吹折黄旗,飘入江中,瑜大笑曰:‘此不祥之兆也。’正观之际,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刮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周瑜和曹操交战,既获得初次胜利,又见敌军旗折,分明是敌人不吉之兆,但他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时时思虑着:“何以破之”。风吹旗角拂面,竟然也能使得他得到很大的启发:要用火攻必须东风。为东风难得而过度忧虑,以致昏倒。在南郡时,他左臂中箭,疼不可当,饮食俱废。医者日,此箭头上有毒,急却不能愈可,当此之时,曹仁骂阵不已,程普等不敢告之,并劝他“众将皆欲收兵回东吴,待公箭疮平复,再作区处。”周瑜听了却“于床上奋然跃起曰:大丈夫既食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能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言讫即披甲上马,诸军众将无不骇然”,这充分体现了他那为国效劳,废私忘我、誓死如果的英雄本色,最后,终因三次用计不成,怒气冲激使得“金疮进裂”,以致于死。他只有三十六岁就为国捐躯了,实在可惜,真使人感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有人说诸葛亮能未卜先知,曹操有事后之明,周瑜能即事便知,这是确有道理的,诸葛亮未卜先知,事例很多,无须说明,曹操事后之明,最突出的事例是误杀蔡瑁、张允后,就立即知道是中计。周瑜即事便知,事例也很多,如在三江口听说有故人蒋干来访,他就知道:“说客至矣”。刘备移兵油江,他便知道有欲取南郡之意。周瑜和诸葛亮相比,我认为诸葛亮的形象充满了神话和传奇色彩,是人们所理想的带有“半仙之体”(鲁迅语)的艺术典型,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他集中体现了人们的要求和愿望,人们总希望有一个经天纬地的英雄来为自己造福,他的足智多谋能以弱胜强的本领,体现了人们对社会上具有强大势力的坏人作斗争的愿望;他能呼风唤雨,也正体现了人们渴望能够改造和控制大自然的理想。而周瑜的才干并不是神奇莫解的,只要人们勤勤恳恳地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则完全可以锻炼出具有周瑜那样的本领,他是现实中的英雄豪杰,比诸葛亮具有更大的真实性,是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典型。
从以上所述,历史上的周瑜精通音乐,可谓是个音乐家,而诸葛亮在这方面无记载。《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和诸葛亮虽然都是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典型,而周瑜的形象比诸葛亮形象具有更大真实性,使人敬佩不已,能激励人们自觉地以他为榜样,努力奋斗,使自己能够德才兼备,能够为国家和人们做出巨大贡献。诸葛亮的形象虽然比周瑜形象显得更为高明,却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使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只能作为一种理想而已,所以我认为周瑜比诸葛亮略高一筹。
罗贯中本着封建正统观念多以褒刘蜀、贬曹魏、抑孙吴的思想感情,塑造了三国群臣将领、大小官僚等众多的人物形象,对后世影响异常深广,造成了大多数缺乏有关历史知识,只读《三国演义》而又未能认真仔细分析的读者,对历史人物产生了极大地误解。特别是对周瑜故意歪曲,把周瑜写成好像是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竞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临死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对诸葛亮过度颂扬更叫人感到离奇。鲁迅先生早就指出,把诸葛亮写成“半仙之体”“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这真是一针见血。笔者现结合史实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和诸葛亮形象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三国志》记载,蒋干说周瑜“雅量高志”;刘备说他“文武筹晷,万人之英”;《资治通鉴》记载:“是时(建安十四年)权为将军,诸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周瑜和孙策是同年生,是挚友,太夫人曾使孙权以兄奉之),程普颇似年长,数凌辱瑜,瑜折节下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三国志·本传》记载:“瑜少精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阙有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日:”曲有误,周郎顾。”可见周瑜是一个气量宽宏、志向远大、文武双全、才能出众的英雄,还是个风流潇洒、平易近人的音乐家。
周瑜对孙吴,就像诸葛亮对蜀汉一样,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瑜是“尽节用命,视死如归”;诸葛亮胸怀三顾之恩要报,周瑜是“荷蒙受遇,敢不竭尽股肱之力,以图报效”;诸葛亮要刘备创立帝业能“跨有荆益,保其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汉室可兴矣”;周瑜要孙权横行天下,“奋威俱进,取蜀而并张鲁(当时刘备无立锥之地,未成气候)……与马超为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由此可知周瑜和诸葛亮相比,其文韬武略及其忠君报国之心等各个方面实在难分上下,同样都是很有名望的贤臣,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周瑜还是著名的音乐家。
有人用“天时、地利、人和”来评论三国纷争所恃时这样说:曹操靠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靠长江天险而割据江东;刘备靠人和来兴复汉室。这种论说未免失当。孙权继承父兄之业,知人善任,政治清明,声望很高,连隐居隆中的诸葛亮都知道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这难道不是“人和”吗?
在那群雄割据的时代,“吴蜀皆以曹魏为国贼,而魏亦称吴蜀为二贼”,谁是谁非,姑且不论。诸葛亮忠于刘备,要兴复汉室可以肯定,而周瑜忠于孙权,要以东吴来统一中国也难以否定。不管从哪方面来讲,历史上的周瑜和诸葛亮都是享有同样声誉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里的周瑜是个什么样的艺术典型呢?
作者罗贯中根据历史事实加以想象扩充而塑造出来的周瑜形象,确实很成功。在那动乱的封建社会里,周瑜真不愧为是个出色的英雄人物。他具有雄才大略,深为孙权所赏识。孙策在遗嘱中说:“外事(指对蜀魏问题)不决,可问周瑜。转致周郎,尽辅吾弟,休负我平日相知之雅。”周瑜从巴丘回来,吴太夫人出以遗嘱之语告瑜,瑜拜地曰:“敢不效犬马之劳,继之以死。”经过周瑜一番尽贤举能,使“权威震江东,深得民心。”周瑜有胆有识,英才盖世,的确是“不愧当朝”。当时曹操可谓“喧吓一世”,收二袁(袁绍、袁术)、斩吕布,亲率号称八十万大军急趋南下,而刘表新亡,其子刘琮率众投降,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曹操接着又以天子为名要挟东吴“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此时东吴群臣多数主张投降,孙权也在踌躇之中,只等周瑜决策。处境艰难,前途惨淡,而周瑜却能奋不顾身,毅然决然地决策抗战,终于挽救了东吴危亡的命运,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如果周瑜也摄于曹操威势主张投降,则东吴的命运也就不堪设想了。
周瑜能临危不惧,并对敌我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余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奈何降贼耶?且操今此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揖,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
由于他作了这样正确而具体的论说,才解除了孙权的疑虑,鼓舞了众将抗战的决心,从而长东吴之气,灭曹操威风。
周瑜具有大丈夫气魄,更有应变的特殊才干。他从鄱阳刚回来之后,处在惶恐动荡不安复杂的环境中,仍然能够镇定自持。对群臣的不同思想分别对待,以安定众人隋绪。第一次他接见了坚持抗战的鲁肃,并没有表示赞同,只说了一句话:“子敬休忧,瑜自有主张。”第二次又接见了主张投降的张昭、顾雍等,他们问:“都督知江东之利害否?”只回答:“未知也。”在听完他们主张投降一番言论之后,他也没有反对只问了一句:“公等之见相同否?”“吾亦欲降久矣,公等请回,明朝见主公,自有定议。”第三次是程普、黄盖等一班武将来了,他们激昂慷慨地表达了抗战派的决心以及他们与投降派争论的情况,这是他却用不对待鲁肃那种态度了,但也并没有当场就和他们计议,仅仅表示一下态度:“吾正欲与曹操决战,安肯投降!将军请回,瑜见主公自有定议。”第四次来的是诸葛瑾、吕范等一班文官,有主张战的,也有主张和的。第五次又接见吕蒙等他都没有表明态度,第四次鲁肃领来了诸葛亮,他却表示赞同投降。听了诸葛亮一番强烈的讥讽和激发的言论之后,才把“早已决于胸中”的抗战意志说出来:“吾自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我一臂之力,同破曹贼。”他为什么左一次右一次不谈自己的思想不说真心话呢?这一方面是为了暂时先稳定一下众人的情绪,同时也为了摸清情况:“公等之见皆同否?”以便作冷静地分析、研究、准备如何当众决策。这种应付事变的能力实在不容易。
在东吴所有谋臣中,周瑜的智慧是最高的。如对荆州问题,鲁肃虽然认识到“荆州与国接邻,江山险固,士民殷富,我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可是仍然受了诸葛亮的三次欺骗,而周瑜却一目了然。又如,在吴太夫人病死后的第二年春,孙权欲伐黄祖,张昭认为:“居丧未及期年,不可动兵。”而周瑜却不顾这些迂腐的封建礼教。他说:“报仇雪恨,何待期年!”再如在赤壁之战后,周瑜进兵取南郡,听说刘备屯兵油江口,“瑜惊曰:孔明亦在油江否?鲁肃还问他为何失惊,却不知道刘备必有取南郡之意。鲁肃、张昭皆是东吴名将,在周瑜面前却不免相形见绌。 周瑜那种足智多谋、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使得一班老将们不得不心悦诚服,甘居其下。像程普先以老将自居,不服调遣,当他看到周瑜调兵遣将“动止有法”,才感到钦佩,“遂诣行营谢罪。”群英会蒋干中计,使曹操误杀两员大将。曹操醒悟后立即派了蔡中、蔡和投入东吴以内应,却被周瑜来个将计就计。曹操那样足智多谋,在赤壁战中与周瑜相形,竟也显得那样狼狈不堪。
有人说,周瑜一心想杀诸葛亮是嫉贤妒能不顾大局的表现。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敌国相争,各为其主,相互谋杀是不可避免的。正如《三国志》所说:“凡敌国欲相吞,即仇譬欲相除也。”周瑜和诸葛亮并不是在同一个统治集团内,孙刘联合抗曹,也只是吴越同舟而已。为了保命而保持暂时的团结,一旦有利可图,有机可趁,则又相互谋杀,这是正常的必然的,在他们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嫉贤妒能”。就以诸葛亮来说吧,他是被公认为顾大局识大体的人物,可是在刘备奔走夏口时,他跟鲁肃到东吴去的目的何在呢?且看他对刘备说:“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若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这难道是识大体顾大局联吴抗曹吗?他明明知道周瑜很有才干,是他“知音”的人,是抗击曹操的中坚分子。在和东吴争城夺地时不稍稍让步而要故意气死周瑜呢?此时吴蜀之大敌曹操可并未消灭啊!持“嫉贤妒能”论者,为什么偏偏要把“嫉贤妒能”的帽子强加到周瑜头上而不让诸葛亮戴呢?当然我并没有要把他加到诸葛亮头上的意思,而是为了向那毫无主见人云亦云的论说者提出质疑罢了。
周瑜之为人,前面提到程普曾经在周瑜面前摆老资格,“数凌辱瑜,瑜折节下之,终不与校。”正像廉颇与蔺相如一样,周瑜并非嫉贤妒能,相反他能大公无私举贤进能。就以对诸葛亮来说罢,当他发现诸葛亮才能高于自己时便立即叫诸葛瑾去游说,要诸葛亮来同事东吴,很明显,如果游说成功,则周瑜的职权很可能被诸葛亮所取代,而他却不顾这些。直到游说不成,无可奈何也,他才“转恨孔明存心欲杀之。”我们再看看他为什么要杀诸葛亮吧:第一次是“周瑜谢出暗日;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划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于是叫诸葛亮去断曹操粮道,想借曹操之手杀之,当其计被诸葛亮识破之后,“瑜摇首顿足日: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第二次是在蒋干中计之后,曹操杀了蔡瑁、张允,又为诸葛亮所知,“使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于是叫孔明借箭向借违反军令的罪名杀之。不想孔明竟在第三天完成了任务,使得周瑜又骇然大惊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神鬼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第三次是所谓孔明借来了东风,“瑜大惊日: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这才随即派了丁秦、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
从周瑜三次谋杀诸葛亮来看,他完全是个顾大局的人,他深知联蜀抗曹的重要性。
所以第一、二次谋杀孔明,都是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或充足的理由,假使第一次能借曹操之手杀了,则吴蜀联盟不仅不会破裂,而且会更加巩固。因为刘备一定要和东吴加强合作以便抗击曹操为孔明报仇雪恨。如果第二次谋杀成功,周瑜便可拿出诸葛亮亲手写下的“军令状”,说明他贻误军事,杀之有理,这样刘备也不得不谅解,吴蜀联盟也不至于破坏。至于第三次,情况不同了,东风已经借来,可谓木已成舟,打败曹操毋庸置疑,即使吴蜀联盟暂时受到损害也无关大局。何况诸葛亮在周瑜眼里简直比曹操八十万大军还要可怕的多,为了国家利益,不致产生后患,此时不杀待何时,要杀诸葛亮是不可避免的。
由上所述,可知周瑜杀诸葛亮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是无可厚非的,从而也更证明周瑜对于孙权切实是忠心耿耿,矢志不移。他无时无刻不在为东吴“尽节用命”。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在观察、思考各种情况,寻找解决抗击曹操的线索和方法,如在三江口取胜后,“周瑜于山顶,看隔江战船,尽入水寨。瑜顾谓众将曰:‘江北战船如芦苇之密,操又多谋,当用何计破之?’众将未及对忽操军寨中,被风吹折黄旗,飘入江中,瑜大笑曰:‘此不祥之兆也。’正观之际,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刮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周瑜和曹操交战,既获得初次胜利,又见敌军旗折,分明是敌人不吉之兆,但他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时时思虑着:“何以破之”。风吹旗角拂面,竟然也能使得他得到很大的启发:要用火攻必须东风。为东风难得而过度忧虑,以致昏倒。在南郡时,他左臂中箭,疼不可当,饮食俱废。医者日,此箭头上有毒,急却不能愈可,当此之时,曹仁骂阵不已,程普等不敢告之,并劝他“众将皆欲收兵回东吴,待公箭疮平复,再作区处。”周瑜听了却“于床上奋然跃起曰:大丈夫既食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能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言讫即披甲上马,诸军众将无不骇然”,这充分体现了他那为国效劳,废私忘我、誓死如果的英雄本色,最后,终因三次用计不成,怒气冲激使得“金疮进裂”,以致于死。他只有三十六岁就为国捐躯了,实在可惜,真使人感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有人说诸葛亮能未卜先知,曹操有事后之明,周瑜能即事便知,这是确有道理的,诸葛亮未卜先知,事例很多,无须说明,曹操事后之明,最突出的事例是误杀蔡瑁、张允后,就立即知道是中计。周瑜即事便知,事例也很多,如在三江口听说有故人蒋干来访,他就知道:“说客至矣”。刘备移兵油江,他便知道有欲取南郡之意。周瑜和诸葛亮相比,我认为诸葛亮的形象充满了神话和传奇色彩,是人们所理想的带有“半仙之体”(鲁迅语)的艺术典型,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他集中体现了人们的要求和愿望,人们总希望有一个经天纬地的英雄来为自己造福,他的足智多谋能以弱胜强的本领,体现了人们对社会上具有强大势力的坏人作斗争的愿望;他能呼风唤雨,也正体现了人们渴望能够改造和控制大自然的理想。而周瑜的才干并不是神奇莫解的,只要人们勤勤恳恳地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则完全可以锻炼出具有周瑜那样的本领,他是现实中的英雄豪杰,比诸葛亮具有更大的真实性,是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典型。
从以上所述,历史上的周瑜精通音乐,可谓是个音乐家,而诸葛亮在这方面无记载。《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和诸葛亮虽然都是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典型,而周瑜的形象比诸葛亮形象具有更大真实性,使人敬佩不已,能激励人们自觉地以他为榜样,努力奋斗,使自己能够德才兼备,能够为国家和人们做出巨大贡献。诸葛亮的形象虽然比周瑜形象显得更为高明,却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使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只能作为一种理想而已,所以我认为周瑜比诸葛亮略高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