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更好地满足学前教育运动活动课,发展学前幼儿优美的身体形态,提升幼儿身体素质的需求,同时为体操运动发展打开新思路,充分挖掘体操运动的运动、健身价值。本文就体操运动融入学前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体操运动;学前教育;重要性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以下方法:(1)将“体操运动”纳入“学前教育”的范畴之中,从“生命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体操活动—新人的形成”这一基本逻辑关系出发。对体操活动的基本性质应该是以运动的传承为平台,使新一代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这一观点进行论证;(2)基于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构建学前教育儿童体操运动内容。
二、学前教育设置体操运动内容的重要性
(1)幼儿体操对学前儿童体质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其正常发育,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同时培养他们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体操动作具有丰富的娱乐元素,儿童天性好动,体操运动非常适合少年儿童参加锻炼,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青少年独享的体育运动。
(2)体操运动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
体操运动和许许多多运动项目一样,不但具有锻炼的功能,更具有教育的功能,这种教育作用的体现,无需过多的言语说教,一切都在动态中实现自我体念、自我感悟、自我要求、自我改变。同时体操运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神经支配肌肉项目,对神经的刺激非常强烈,要求非常高,因此,对大脑的锻炼非常有益,有利于让参与锻炼的儿童变得更加聪明。另外,幼儿体操特别注重对儿童思想、感情和品德的培养和教育,通过集体操练习和表演,能培养学前儿童的毅力和信心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单个动作的多次重复练习,还可以培养吃苦的精神。研究表明:体操运动对幼儿感觉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甲乙等通过实验证明:基本体操对幼儿的心率、肺活量等方面增强显著。丙等(2014)以134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幼儿体操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幼儿体操训练有利于提高儿童闭眼平衡能力,提高儿童的下肢力量、动作反应速度和柔韧性。同时可以改善和提高空间感知觉能力。丁、戊等研究发现基本体操训练对幼儿的动作反应速度,平衡能力以及知觉、思维、注意等多项心理品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3)体操运动促进学前儿童的美育教育
体操运动是身体之操练。体操运动是一项魅力无穷的运动,它是人类在生存发展中,由生产劳动发展而来的一种动态的时空艺术,其艺术性是通过运动员的肢体表演来实现,因而可以这样说:体操是一种肢体语言。体操运动项目多,内容丰富,是人体各部分肢体均等参与并协调配合的运动,因而她是一种最为全面的、均衡的、优质的基础体育运动。体操运动的练习,对学前儿童的美育教育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基本体操动作丰富多彩,优美新颖,而且多数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進行,不仅在体型、体态方面能培养良好的气质,还能培养学前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学前儿童体操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幼儿期是人生的第一阶段。它不仅是个体社会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各方面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大、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体操运动对学前儿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显性价值及隐性价值两个维度。对儿童个体的显性价值方面包括发展认知、培养道德、陶冶情操、保育身体等范畴。儿童个体通过各种体操动作及体操活动,创设丰富的物质和人际环境,促进儿童想象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
对儿童个体的隐性价值方面表现在儿童个体的社会化、主体化、个性化。儿童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可见,儿童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绝非天然,学前教育在其转变过程中承担最重要的使命。儿童的主体化是指儿童在基本实现社会转变的同时,完成由学习与生活的被动客体到能动主体的转变。这一方面体现在催生儿童学习与生活主体的形成。能动、自主、独特与创造作为儿童学习与生活主体的基本构成是儿童个体的主体化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体现在发展儿童学习与生活主体的个性结构。儿童的主体化不仅凭借其学习与生活主体性的形成,而且还依赖于作为主体化内在心理机制的主体个性结构的建立。儿童的个性化指儿童在个性发展期形成较稳定而层次丰富的心理结构过程。一般说来,儿童在3-6岁经历个性发展的关键期,个性对其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儿童个体的个性化,有物质环境的熏陶,也有潜在精神环境的影响;有日常生活活动的养成,也有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有游戏活动的促进,还有家庭的引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操锻炼是培养儿童的一条可选择的路径。学前儿童参加体操锻炼可以实现自我教育,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减少各种不良诱惑的影响,减轻家长管理教育孩子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顾荣芳,王艳.3-6岁儿童领域的关键经验与实施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5,(10).
[2]王佳丽,马渝英,等.幼儿体操训练对改善儿童感觉机能和身体素质的作用[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
[3]褚跃德,韩旭,等.基本体操训练对幼儿某些心理特征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1).
[4]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
(作者单位:贞丰县幼儿园)
关键词:体操运动;学前教育;重要性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以下方法:(1)将“体操运动”纳入“学前教育”的范畴之中,从“生命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体操活动—新人的形成”这一基本逻辑关系出发。对体操活动的基本性质应该是以运动的传承为平台,使新一代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这一观点进行论证;(2)基于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构建学前教育儿童体操运动内容。
二、学前教育设置体操运动内容的重要性
(1)幼儿体操对学前儿童体质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其正常发育,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同时培养他们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体操动作具有丰富的娱乐元素,儿童天性好动,体操运动非常适合少年儿童参加锻炼,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青少年独享的体育运动。
(2)体操运动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
体操运动和许许多多运动项目一样,不但具有锻炼的功能,更具有教育的功能,这种教育作用的体现,无需过多的言语说教,一切都在动态中实现自我体念、自我感悟、自我要求、自我改变。同时体操运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神经支配肌肉项目,对神经的刺激非常强烈,要求非常高,因此,对大脑的锻炼非常有益,有利于让参与锻炼的儿童变得更加聪明。另外,幼儿体操特别注重对儿童思想、感情和品德的培养和教育,通过集体操练习和表演,能培养学前儿童的毅力和信心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单个动作的多次重复练习,还可以培养吃苦的精神。研究表明:体操运动对幼儿感觉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甲乙等通过实验证明:基本体操对幼儿的心率、肺活量等方面增强显著。丙等(2014)以134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幼儿体操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幼儿体操训练有利于提高儿童闭眼平衡能力,提高儿童的下肢力量、动作反应速度和柔韧性。同时可以改善和提高空间感知觉能力。丁、戊等研究发现基本体操训练对幼儿的动作反应速度,平衡能力以及知觉、思维、注意等多项心理品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3)体操运动促进学前儿童的美育教育
体操运动是身体之操练。体操运动是一项魅力无穷的运动,它是人类在生存发展中,由生产劳动发展而来的一种动态的时空艺术,其艺术性是通过运动员的肢体表演来实现,因而可以这样说:体操是一种肢体语言。体操运动项目多,内容丰富,是人体各部分肢体均等参与并协调配合的运动,因而她是一种最为全面的、均衡的、优质的基础体育运动。体操运动的练习,对学前儿童的美育教育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基本体操动作丰富多彩,优美新颖,而且多数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進行,不仅在体型、体态方面能培养良好的气质,还能培养学前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学前儿童体操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幼儿期是人生的第一阶段。它不仅是个体社会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各方面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大、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体操运动对学前儿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显性价值及隐性价值两个维度。对儿童个体的显性价值方面包括发展认知、培养道德、陶冶情操、保育身体等范畴。儿童个体通过各种体操动作及体操活动,创设丰富的物质和人际环境,促进儿童想象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
对儿童个体的隐性价值方面表现在儿童个体的社会化、主体化、个性化。儿童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可见,儿童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绝非天然,学前教育在其转变过程中承担最重要的使命。儿童的主体化是指儿童在基本实现社会转变的同时,完成由学习与生活的被动客体到能动主体的转变。这一方面体现在催生儿童学习与生活主体的形成。能动、自主、独特与创造作为儿童学习与生活主体的基本构成是儿童个体的主体化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体现在发展儿童学习与生活主体的个性结构。儿童的主体化不仅凭借其学习与生活主体性的形成,而且还依赖于作为主体化内在心理机制的主体个性结构的建立。儿童的个性化指儿童在个性发展期形成较稳定而层次丰富的心理结构过程。一般说来,儿童在3-6岁经历个性发展的关键期,个性对其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儿童个体的个性化,有物质环境的熏陶,也有潜在精神环境的影响;有日常生活活动的养成,也有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有游戏活动的促进,还有家庭的引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操锻炼是培养儿童的一条可选择的路径。学前儿童参加体操锻炼可以实现自我教育,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减少各种不良诱惑的影响,减轻家长管理教育孩子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顾荣芳,王艳.3-6岁儿童领域的关键经验与实施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5,(10).
[2]王佳丽,马渝英,等.幼儿体操训练对改善儿童感觉机能和身体素质的作用[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
[3]褚跃德,韩旭,等.基本体操训练对幼儿某些心理特征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1).
[4]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
(作者单位:贞丰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