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正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下,养老问题也此起彼伏地出现开来,其中在养老的服务以及保障方面均出现了困境,不仅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人口数量与日俱增的同时所产生的巨大需求,同时也对于老年人有所赡养的问题提出了比较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这篇文章首先说明了人口老龄化在当今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和现有的状况,又分析了在此状况下养老问题的具体表现,同时也结合了中国当前国情实际来对这些养老问题提出针对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养老保障;养老服务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家庭和国家无法承受养老服务的巨大压力。他们只能在市场力量的帮助下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7%,并在逐年快速增长。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了“新进步”的七项民生要求,其中包含“老年人应得到支持”。几十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养老保险框架基本完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已成为中国的国情,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水平的影响空前强烈。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同时,要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基础、制度为基础、医疗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应对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弱化。
国家有关部门也对未来的养老事业提供了各种政策上的支持。老龄化市场和政策保护加速了养老房地产市场的布局。它还使未来的养老金服务能够由社会力量参与。
一、 人口老龄化加剧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因出生率降低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导致老龄人口数相对增多,社会步入老年结构的状态。国际社会认为,60岁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结构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人的人口系数达到7%,说明国家或地区正在老龄化。实现 “老有所养”是新时代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夙愿, 是全面建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2000年的71%提高到现在的水平。 4 岁稳步上升至 2015 年 的 76岁的时候,人均预期寿命继续增长,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计划生育客观上加速了老龄化进程,尽管双胞胎政策的整体自由化暂时难以改善。根据国家老龄问题办公室的官方数据,2017年中国新老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占总人口的17%。世界最长寿人口的3%。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 布不均衡,城乡区域格局差异明显,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 善,医疗、养老等重大事件等不可预见危机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实现 “老有所养”,解决无数家庭的后顾之忧,必须结合中国国情,继续深化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自21世纪初,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就已经凸现出来,时间是从2001年到2020年。20年内,中国每年将增加596万老年人。老年人的年平均增长率远远高于总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这表明中国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趋势正在加速。第二阶段是 2021 年到 2050 年,这阶段属于加速老龄化阶段,在这三十年时间内,我国平均每年将增加 620万老年人,而且总人口将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对于老龄化的程度更是起到加速作用。第三阶段是 2050 年到 2100 年,这一阶段属于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在这五十年时间内,60 岁及以上的老人人口规模将稳定在每年三至四亿的数量,老龄化比例基本稳定在百分之三十一左右。
二、实现 “老有所养”面临的问题与形势
弱化家庭养老保障能力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空巢老人” 的情况日益加剧,社会流动人口增加,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子女对父母的照顾和赡养功能进一步下降。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老年人及其子女需要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更不用说父母双方的赡养任务,这对传统的家庭养老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给养老基金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老年人基数的增加,养老基金需要的金额数目也在急剧增长,养老金逐渐表现出不堪重负的问题来。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的增加,法定年龄退休年限逐渐增加。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也在逐年增加。对养老金的总需求在增加,对养老金的压力也在增加。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养老基金收支不平衡、资金短缺的现象,并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不断恶化。
造成养老保障与服务的缺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养老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老人除了需 除经济支持外,还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首先,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相对较低,往往需要医疗保健服务。其次,老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基本脱离了以前的社交领域,需要子女多加陪伴,而子女大部分又比较繁忙,不能经常陪在老人身边,使得老人精神缺乏慰藉,需要得到精神服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后,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社会服务来提供养老保障。与服务带来不少压力。目前,我国的服务形势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三、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
实际上,居家养老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以社区机构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的优势和可操作性,注重家庭养老与社区制度养老的最佳结合。它不仅满足了传统居家养老的情感和家庭需求,而且得到了更专业的养老服务。因此,与制度养老相比,家庭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这是养老金模式的“第三选择”,被称为“无墙养老院”。与制度养老相比,社区养老服务更适合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更符合我国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帮助老年人安全度过老年,更适合我国老年人的生活。NE更符合中国国情,更符合中国老年社区服务发展的新途径。大城市的中心区。社区服务或社区捐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服务;二是在社区建立老年人日托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养老服务是否完善,决定了家庭养老制度实施的成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病学部主任、心脏中心主任霍勇表示,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社区提供互助。无论是在社区还是在家,前提是基本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形式的养老保障。建立一套家庭、社会、事业单位养老保障相结合的拳击。“家庭、社区和机构中的一个关键点可能是社区。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健康学院院长、中国老年医学會会长刘元礼说。许多严重的疾病在疗养院无法解决,病人必须送医院。与其先去养老院再去医院,不如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转诊。医疗保健与维护相结合的重点应放在社区。建立社区级专业医疗服务体系,不仅可以为家庭提供放射医疗服务,还可以提供转诊服务。据安吉亚财经媒体报道,目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是社区养老,因为社区养老本身结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但未来一定会有更先进的养老模式,所以我们必须寻求创新,走多元化养老之路。未来会有什么创新的养老金模式?因为庞大的老龄化市场必然会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那么创新将是最大的无限可能。结算金融中介机构将暂停讨论。 四、养老保障体系的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压力不断加大,原有的家庭养老保障已成为“单手”养老。而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也很难得到保障,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采取更多样体系的保障。根据我国国情特点,建立五级养老保障体系。第一层次是家庭保障层次,这种方法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法,虽然已经受到弱化,但还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是依靠家庭自身的储存,家庭直接对自己负责。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庭养老,政府可以为家庭养老提供一定的补贴,并保持家庭养老的功能。第二个层次是政府责任的层次。政府为所有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保障。资金是从税收中拨出的。这里的标准需要根据价格水平进行调整。第三层是企业建立的企业责任层。养老保险经费,这个经费可以是企业自己独101焦点立承担,也可以是企业与劳动者一起担。第四层次是政府主导、企业分担,这个层次其实就是当前的“五险一金”,养老保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养老基金按照缴费标准确定。第五层次是市场提供层次,也就是一部分养老金由市场交易来完成,它主要还是由个人缴纳负责,但是更具有社会化意义。
实行弹性退休制,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深,我国已经调整了劳动者的退休年龄,但是随着这一趋势的加深,这种调整所取得的作用也逐渐被缩小。为了减轻养老压力,政府还可以进一步调整,并实施弹性退休制,将老人的退休年龄逐渐推迟至 65 岁,此外,还可以采取延长或减少提前退休者的养老基金、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退休年龄等措施。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实现“以老养老”社区是提供基层服务的基本单位,对此,养老保障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将有老人的家庭连接起来,构建养老照顾网络,各个家庭互帮互助,减轻自身的负担;社区也可以设置专业的老年人服务机构,派遣专门的人员提供老年服务;此外,还可以发挥老年人自身的价值,许多老年人退休后比较清闲,喜欢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社区可以自主组织一些老年人服务团队,让老年人团体帮助老年人,实现“以老养老”。
参考文献:
[1]史静远,郭兆利,何广安.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現代商业,2013(30):67-70.
[2]魏丽莹.中国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融服务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18(9):70-72.
[3]高春玲.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湖北省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1):12-13.
[4]童星.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应对老龄化[J].探索与争鸣,2015(8) :69-72.
[5]谢雨洁.城乡养老保险衔接问题概述[J].法制博览,2018(1):181.
[6]张梦雨,吕红.高龄农民工返乡参加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8(32):27.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养老保障;养老服务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家庭和国家无法承受养老服务的巨大压力。他们只能在市场力量的帮助下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7%,并在逐年快速增长。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了“新进步”的七项民生要求,其中包含“老年人应得到支持”。几十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养老保险框架基本完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已成为中国的国情,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水平的影响空前强烈。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同时,要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基础、制度为基础、医疗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应对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弱化。
国家有关部门也对未来的养老事业提供了各种政策上的支持。老龄化市场和政策保护加速了养老房地产市场的布局。它还使未来的养老金服务能够由社会力量参与。
一、 人口老龄化加剧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因出生率降低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导致老龄人口数相对增多,社会步入老年结构的状态。国际社会认为,60岁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结构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人的人口系数达到7%,说明国家或地区正在老龄化。实现 “老有所养”是新时代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夙愿, 是全面建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2000年的71%提高到现在的水平。 4 岁稳步上升至 2015 年 的 76岁的时候,人均预期寿命继续增长,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计划生育客观上加速了老龄化进程,尽管双胞胎政策的整体自由化暂时难以改善。根据国家老龄问题办公室的官方数据,2017年中国新老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占总人口的17%。世界最长寿人口的3%。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 布不均衡,城乡区域格局差异明显,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 善,医疗、养老等重大事件等不可预见危机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实现 “老有所养”,解决无数家庭的后顾之忧,必须结合中国国情,继续深化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自21世纪初,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就已经凸现出来,时间是从2001年到2020年。20年内,中国每年将增加596万老年人。老年人的年平均增长率远远高于总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这表明中国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趋势正在加速。第二阶段是 2021 年到 2050 年,这阶段属于加速老龄化阶段,在这三十年时间内,我国平均每年将增加 620万老年人,而且总人口将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对于老龄化的程度更是起到加速作用。第三阶段是 2050 年到 2100 年,这一阶段属于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在这五十年时间内,60 岁及以上的老人人口规模将稳定在每年三至四亿的数量,老龄化比例基本稳定在百分之三十一左右。
二、实现 “老有所养”面临的问题与形势
弱化家庭养老保障能力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空巢老人” 的情况日益加剧,社会流动人口增加,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子女对父母的照顾和赡养功能进一步下降。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老年人及其子女需要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更不用说父母双方的赡养任务,这对传统的家庭养老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给养老基金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老年人基数的增加,养老基金需要的金额数目也在急剧增长,养老金逐渐表现出不堪重负的问题来。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的增加,法定年龄退休年限逐渐增加。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也在逐年增加。对养老金的总需求在增加,对养老金的压力也在增加。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养老基金收支不平衡、资金短缺的现象,并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不断恶化。
造成养老保障与服务的缺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养老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老人除了需 除经济支持外,还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首先,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相对较低,往往需要医疗保健服务。其次,老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基本脱离了以前的社交领域,需要子女多加陪伴,而子女大部分又比较繁忙,不能经常陪在老人身边,使得老人精神缺乏慰藉,需要得到精神服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后,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社会服务来提供养老保障。与服务带来不少压力。目前,我国的服务形势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三、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
实际上,居家养老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以社区机构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的优势和可操作性,注重家庭养老与社区制度养老的最佳结合。它不仅满足了传统居家养老的情感和家庭需求,而且得到了更专业的养老服务。因此,与制度养老相比,家庭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这是养老金模式的“第三选择”,被称为“无墙养老院”。与制度养老相比,社区养老服务更适合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更符合我国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帮助老年人安全度过老年,更适合我国老年人的生活。NE更符合中国国情,更符合中国老年社区服务发展的新途径。大城市的中心区。社区服务或社区捐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服务;二是在社区建立老年人日托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养老服务是否完善,决定了家庭养老制度实施的成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病学部主任、心脏中心主任霍勇表示,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社区提供互助。无论是在社区还是在家,前提是基本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形式的养老保障。建立一套家庭、社会、事业单位养老保障相结合的拳击。“家庭、社区和机构中的一个关键点可能是社区。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健康学院院长、中国老年医学會会长刘元礼说。许多严重的疾病在疗养院无法解决,病人必须送医院。与其先去养老院再去医院,不如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转诊。医疗保健与维护相结合的重点应放在社区。建立社区级专业医疗服务体系,不仅可以为家庭提供放射医疗服务,还可以提供转诊服务。据安吉亚财经媒体报道,目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是社区养老,因为社区养老本身结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但未来一定会有更先进的养老模式,所以我们必须寻求创新,走多元化养老之路。未来会有什么创新的养老金模式?因为庞大的老龄化市场必然会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那么创新将是最大的无限可能。结算金融中介机构将暂停讨论。 四、养老保障体系的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压力不断加大,原有的家庭养老保障已成为“单手”养老。而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也很难得到保障,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采取更多样体系的保障。根据我国国情特点,建立五级养老保障体系。第一层次是家庭保障层次,这种方法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法,虽然已经受到弱化,但还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是依靠家庭自身的储存,家庭直接对自己负责。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庭养老,政府可以为家庭养老提供一定的补贴,并保持家庭养老的功能。第二个层次是政府责任的层次。政府为所有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保障。资金是从税收中拨出的。这里的标准需要根据价格水平进行调整。第三层是企业建立的企业责任层。养老保险经费,这个经费可以是企业自己独101焦点立承担,也可以是企业与劳动者一起担。第四层次是政府主导、企业分担,这个层次其实就是当前的“五险一金”,养老保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养老基金按照缴费标准确定。第五层次是市场提供层次,也就是一部分养老金由市场交易来完成,它主要还是由个人缴纳负责,但是更具有社会化意义。
实行弹性退休制,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深,我国已经调整了劳动者的退休年龄,但是随着这一趋势的加深,这种调整所取得的作用也逐渐被缩小。为了减轻养老压力,政府还可以进一步调整,并实施弹性退休制,将老人的退休年龄逐渐推迟至 65 岁,此外,还可以采取延长或减少提前退休者的养老基金、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退休年龄等措施。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实现“以老养老”社区是提供基层服务的基本单位,对此,养老保障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将有老人的家庭连接起来,构建养老照顾网络,各个家庭互帮互助,减轻自身的负担;社区也可以设置专业的老年人服务机构,派遣专门的人员提供老年服务;此外,还可以发挥老年人自身的价值,许多老年人退休后比较清闲,喜欢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社区可以自主组织一些老年人服务团队,让老年人团体帮助老年人,实现“以老养老”。
参考文献:
[1]史静远,郭兆利,何广安.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現代商业,2013(30):67-70.
[2]魏丽莹.中国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融服务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18(9):70-72.
[3]高春玲.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湖北省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1):12-13.
[4]童星.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应对老龄化[J].探索与争鸣,2015(8) :69-72.
[5]谢雨洁.城乡养老保险衔接问题概述[J].法制博览,2018(1):181.
[6]张梦雨,吕红.高龄农民工返乡参加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8(32):27.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