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先生最近与猎头公司的人频繁联系,没错儿,跳槽这个心思已经萌生许久了。按说,在现在这家企业已经八年了,从小米加步枪式的职场菜鸟,到今天的副总,一路上付出太多辛苦。虽说该有的职位都有了,可是薪水却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倒不是“喂不熟”,而是付出与收入实在不成正比。
公司属于制造型企业,半年多没有订单了,老板急得要裁员。就在这时,N先生与瑞士的一家公司谈成合作。要说这次合作,完全是对方企业看中N先生的个人魅力,因为待选合作企业有很多,只因为N先生帮助对方负责人解决了一件他个人解决不了的事情,对方感动之余,决定与N先生所在的企业合作,并签了五年的合作协议。也就是说,未来五年,该企业不用为生存的问题发愁了,这对于濒临倒闭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枯木逢春。按说,这里最大的功臣就是N先生。可奇怪的是,半年过去了,老板并没有在公开场合或是私下,对N先生的功劳表示认可和赞扬,年底发奖金时也没有任何形式上的獎励。
N先生暗自不爽,自己并非是斤斤计较的人,可是为企业做了这么大贡献,怎么连个说法也没有。看来老板在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N先生不想耍弄靠跳槽逼老板涨薪的手段,而是真的想离开了。倘若N先生果真因此事跳槽了,是否划算呢?
你值多少钱
先做个小游戏,请按顺序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1:将你手机号码的最后三位数加上400,你得到一个什么数字?念三遍,或写下来。
问题2:请估计一下,在欧洲古代史上,匈奴王哪一年被击败?
这是行为经济学中一个经典实验,实验设计者向随机抽选的500位人大学生提出了这两个问题。
事后的统计分析再一次重现了这个经典实验的结果:手机号码末三位是200以内的数的同学,第二题的平均答案是629年,手机号码末三位高于800的同学,平均答案是988年,相差了359年。
也就是说,同学们估计出的历史问题的答案,严重受到自己手机号码的影响。
你是不是觉得,可以把这个效应运用在讨价还价上。这个实验在国外的另一个版本是先算手机号码,再给一只杯子估价。结果,估价者的手机号越大,给出的估价越高。
这个实验描述了一个行为经济学效应:锚定效应。它解释了为什么怀孕的人觉得大街上的孕妇变多(视线被怀孕这件事锚定了),为什么股票套牢后不舍得割肉(被买入价锚定了)。
锚定效应认为,我们在进行一项决策时,很容易受到上一个决策结果的影响,但事实上,这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件事,就像你的手机号码和匈奴王的失败年份一样。
职场上最典型的“心理锚”是在跳槽时的报价,一般人喜欢在现有薪水的基础上加一定的百分比。这种算法其实毫无道理,你现有的薪水代表上一次加薪时,市场对你的估值。你这一次报价,代表你现在的估值,这是两件事儿。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你业绩出色,老板还是不给你加薪”,因为“加薪”这个词本身就是错误的,应该是你和公司重新“定薪”。定薪的标准,不是你上一年的业绩,而是公司换掉你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这个职位的“市场行情 招聘费用”。
比如前几年的ios开发,今年的人工智能,薪水基本上是成倍地往上翻。一旦你被现有薪水“锚”定了,你就不敢大胆地报出那个天文数字,事后听到同行的要价,难免会有吃亏的感觉。
不过,风水轮流转,凡是一个领域薪水涨得过快,过了两三年不在风口上时,就会进入几年的停滞期,到时候你再想挪个窝,却发现你又被高薪“锚”死了,最后成为有价无市、卖不掉的“滞销高端人力产品”。
当然,下面的例子说明,公司在考虑给员工加薪时,也很容易被“锚”死。
为什么“加薪靠跳槽”
假如你们部门去年花了30万年薪在竞争对手处挖了一位程序员,他的原年薪是25万。今年,你得到可靠消息,他的原公司准备用35万再把他挖回去。也就是说,除非你也把薪水涨到35万,否则就要重新招人。
加薪申请递上去没多久,HR经理就气愤地说:“你们两家挖来挖去,硬把这个人的价格给抬上来了。”
你向她解释:“因为行情涨上来了,所以才挖人;不是因为挖人,才把行情抬上来的。”
HR经理又说:“但是这个职位涨得太快了,业务贡献值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年终考核你不是也认为他的贡献和薪酬不匹配吗?给这样的人加薪,其他员工会心理不平衡的。”
你回答:“给他加薪,我也心有不甘,可他要是被挖走,你还是得到外面招人,水平还不知道怎么样,要价一点都不会少。”
HR经理一笑:“招人的预算没问题,头衔可以再给高一级嘛,但一定要换个人,否则我没有理由要招人计划啊。”这个回答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在有多个“锚定点”时,我们常常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锚”:
员工的“锚”不是“我为公司做了什么贡献”,而是“我认识一个人,干的工作内容差不多,工作看上去比我清闲,薪水高我一倍,还有免费出国游”;公司的“锚”不是这个职位的市场行情,而是你刚进公司的薪水,给你加过的薪水,还有你的工作业绩。
所以才有职场上的这条规律:你对自己的定价,总是高过市场对你的平均定价;而公司对你的定价,总是低于市场对你的平均定价。这也导致了“加薪靠跳槽”的现象。除了薪水外,在评估待遇时,还有一个更大更难避免的“锚”。
“公司福利”不能折算成薪水
在所有的“锚定数”上,最神奇的就是“零”,也就是免费。很多人在评估跳槽机会时,也会被一种免费赠品“锚”住,这种神奇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公司福利”。
公司属于制造型企业,半年多没有订单了,老板急得要裁员。就在这时,N先生与瑞士的一家公司谈成合作。要说这次合作,完全是对方企业看中N先生的个人魅力,因为待选合作企业有很多,只因为N先生帮助对方负责人解决了一件他个人解决不了的事情,对方感动之余,决定与N先生所在的企业合作,并签了五年的合作协议。也就是说,未来五年,该企业不用为生存的问题发愁了,这对于濒临倒闭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枯木逢春。按说,这里最大的功臣就是N先生。可奇怪的是,半年过去了,老板并没有在公开场合或是私下,对N先生的功劳表示认可和赞扬,年底发奖金时也没有任何形式上的獎励。
N先生暗自不爽,自己并非是斤斤计较的人,可是为企业做了这么大贡献,怎么连个说法也没有。看来老板在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N先生不想耍弄靠跳槽逼老板涨薪的手段,而是真的想离开了。倘若N先生果真因此事跳槽了,是否划算呢?
你值多少钱
先做个小游戏,请按顺序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1:将你手机号码的最后三位数加上400,你得到一个什么数字?念三遍,或写下来。
问题2:请估计一下,在欧洲古代史上,匈奴王哪一年被击败?
这是行为经济学中一个经典实验,实验设计者向随机抽选的500位人大学生提出了这两个问题。
事后的统计分析再一次重现了这个经典实验的结果:手机号码末三位是200以内的数的同学,第二题的平均答案是629年,手机号码末三位高于800的同学,平均答案是988年,相差了359年。
也就是说,同学们估计出的历史问题的答案,严重受到自己手机号码的影响。
你是不是觉得,可以把这个效应运用在讨价还价上。这个实验在国外的另一个版本是先算手机号码,再给一只杯子估价。结果,估价者的手机号越大,给出的估价越高。
这个实验描述了一个行为经济学效应:锚定效应。它解释了为什么怀孕的人觉得大街上的孕妇变多(视线被怀孕这件事锚定了),为什么股票套牢后不舍得割肉(被买入价锚定了)。
锚定效应认为,我们在进行一项决策时,很容易受到上一个决策结果的影响,但事实上,这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件事,就像你的手机号码和匈奴王的失败年份一样。
职场上最典型的“心理锚”是在跳槽时的报价,一般人喜欢在现有薪水的基础上加一定的百分比。这种算法其实毫无道理,你现有的薪水代表上一次加薪时,市场对你的估值。你这一次报价,代表你现在的估值,这是两件事儿。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你业绩出色,老板还是不给你加薪”,因为“加薪”这个词本身就是错误的,应该是你和公司重新“定薪”。定薪的标准,不是你上一年的业绩,而是公司换掉你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这个职位的“市场行情 招聘费用”。
比如前几年的ios开发,今年的人工智能,薪水基本上是成倍地往上翻。一旦你被现有薪水“锚”定了,你就不敢大胆地报出那个天文数字,事后听到同行的要价,难免会有吃亏的感觉。
不过,风水轮流转,凡是一个领域薪水涨得过快,过了两三年不在风口上时,就会进入几年的停滞期,到时候你再想挪个窝,却发现你又被高薪“锚”死了,最后成为有价无市、卖不掉的“滞销高端人力产品”。
当然,下面的例子说明,公司在考虑给员工加薪时,也很容易被“锚”死。
为什么“加薪靠跳槽”
假如你们部门去年花了30万年薪在竞争对手处挖了一位程序员,他的原年薪是25万。今年,你得到可靠消息,他的原公司准备用35万再把他挖回去。也就是说,除非你也把薪水涨到35万,否则就要重新招人。
加薪申请递上去没多久,HR经理就气愤地说:“你们两家挖来挖去,硬把这个人的价格给抬上来了。”
你向她解释:“因为行情涨上来了,所以才挖人;不是因为挖人,才把行情抬上来的。”
HR经理又说:“但是这个职位涨得太快了,业务贡献值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年终考核你不是也认为他的贡献和薪酬不匹配吗?给这样的人加薪,其他员工会心理不平衡的。”
你回答:“给他加薪,我也心有不甘,可他要是被挖走,你还是得到外面招人,水平还不知道怎么样,要价一点都不会少。”
HR经理一笑:“招人的预算没问题,头衔可以再给高一级嘛,但一定要换个人,否则我没有理由要招人计划啊。”这个回答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在有多个“锚定点”时,我们常常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锚”:
员工的“锚”不是“我为公司做了什么贡献”,而是“我认识一个人,干的工作内容差不多,工作看上去比我清闲,薪水高我一倍,还有免费出国游”;公司的“锚”不是这个职位的市场行情,而是你刚进公司的薪水,给你加过的薪水,还有你的工作业绩。
所以才有职场上的这条规律:你对自己的定价,总是高过市场对你的平均定价;而公司对你的定价,总是低于市场对你的平均定价。这也导致了“加薪靠跳槽”的现象。除了薪水外,在评估待遇时,还有一个更大更难避免的“锚”。
“公司福利”不能折算成薪水
在所有的“锚定数”上,最神奇的就是“零”,也就是免费。很多人在评估跳槽机会时,也会被一种免费赠品“锚”住,这种神奇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公司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