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末有的机遇,因而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实现角色的迅速转换和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
[关键词]信息时代 教师角色 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要求。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都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一、如何帮助教师实现角色转换
第一,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面对新的教育技术,教师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观念,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首先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使他们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应让教师认识到,教师是新的教育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它的出现,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契机。其次,教师对新技术的态度影响到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对新技术既要防止技术至上主义,又避免陷入技术无用论(技术害怕论)的泥潭,对新的教育技术不回避、不排斥,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自愿自觉地运用教育技术。
第二,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当前,我国不少学校存在设备不足、陈旧落后的情况,阻碍着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步伐。中小学充足而配置合理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面向中小学教学和学习的丰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需的物质基础,为教师实现角色的转换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第三,对教师进行培训。近年来,不少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添置了不少现代化教育技术设施,但多不能充分利用,甚至闲置不用,“锁在深闺人未识”。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受到专门的培训。要通过在职培训,使教师从一个“要我改”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一个积极参与的“我自己要改”的主动角色,尽快帮助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通过培训,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到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队伍中,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自行开发符合教学规律的CAI软件。
第四,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学校行政领导应对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技术,参与在职教师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实验新的教学手段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同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从而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一种教育科研风气浓厚的氛围,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
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方法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帮助教师实现信息时代下角色的转换是相一致的,要实现角色的顺利转换,必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必然促成其角色的转换。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与呈示信息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一)迅速转变教师观念,培养信息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有效的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得从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出发,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培养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这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素质结构中一直忽视甚至缺乏教师的信息素养这一项指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各级行政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意识尚未到位。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校园网。经济条件许可的学校可建立多功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所有教室配备大屏幕彩电和计算机并全部联入互联网;可成立网络中心和信息技术教研室,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建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可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信息技术教科研领导小组,探索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模式,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推动整个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
(三)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师资培训内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既包括对学生的信息教育,也包括对教师的信息教育。对教师而言,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具备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每一位教师不可缺少的职业技能。这一职业技能的缺乏正是导致教师信息素养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加入教师的培养内容体系就显得举足轻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包括: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等等。
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初级、中级技能培训和网络知识培训,并组织信息技术教师“走出去”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学习,使大部分教师能熟练自如地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恰当地应用于教学。除了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还应组织相关的活动,调动教师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关键词]信息时代 教师角色 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要求。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都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一、如何帮助教师实现角色转换
第一,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面对新的教育技术,教师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观念,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首先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使他们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应让教师认识到,教师是新的教育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它的出现,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契机。其次,教师对新技术的态度影响到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对新技术既要防止技术至上主义,又避免陷入技术无用论(技术害怕论)的泥潭,对新的教育技术不回避、不排斥,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自愿自觉地运用教育技术。
第二,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当前,我国不少学校存在设备不足、陈旧落后的情况,阻碍着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步伐。中小学充足而配置合理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面向中小学教学和学习的丰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需的物质基础,为教师实现角色的转换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第三,对教师进行培训。近年来,不少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添置了不少现代化教育技术设施,但多不能充分利用,甚至闲置不用,“锁在深闺人未识”。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受到专门的培训。要通过在职培训,使教师从一个“要我改”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一个积极参与的“我自己要改”的主动角色,尽快帮助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通过培训,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到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队伍中,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自行开发符合教学规律的CAI软件。
第四,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学校行政领导应对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技术,参与在职教师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实验新的教学手段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同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从而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一种教育科研风气浓厚的氛围,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
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方法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帮助教师实现信息时代下角色的转换是相一致的,要实现角色的顺利转换,必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必然促成其角色的转换。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与呈示信息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一)迅速转变教师观念,培养信息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有效的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得从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出发,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培养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这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素质结构中一直忽视甚至缺乏教师的信息素养这一项指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各级行政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意识尚未到位。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校园网。经济条件许可的学校可建立多功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所有教室配备大屏幕彩电和计算机并全部联入互联网;可成立网络中心和信息技术教研室,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建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可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信息技术教科研领导小组,探索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模式,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推动整个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
(三)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师资培训内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既包括对学生的信息教育,也包括对教师的信息教育。对教师而言,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具备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每一位教师不可缺少的职业技能。这一职业技能的缺乏正是导致教师信息素养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加入教师的培养内容体系就显得举足轻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包括: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等等。
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初级、中级技能培训和网络知识培训,并组织信息技术教师“走出去”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学习,使大部分教师能熟练自如地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恰当地应用于教学。除了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还应组织相关的活动,调动教师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电化教育研究,199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