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历史思想和方法。”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
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听教师议论:“现在的学生太懒了。学问学问,随学随问。可学生就是不问,即使不会也不问,真拿他们没办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学生对困惑既渴望质疑但又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我们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同时又生怕因为质疑遭到教师的训斥。因此,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哪怕是错误的),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我向学生提问:“沙俄与英国侵略中国的特点有何不同?”学生很快给出答案:沙俄侵略中国的特点以直接强占土地为主,而英国侵略中国则以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输出商品为主。我接着提问:“是否有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呢?”此时有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这两国侵略的侧重点不同呢?”我说:“这个提问好,下面大家就讨论这个问题。”这时学生瞪大了眼睛望着我,好象要从我的脸上找出答案。我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同时提示学生:想想当时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水平是否相同?此时,学生的质疑协助了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而教师的释疑则如甘露而降。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很快列出了正确的答案: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工业水平比较发达,需要广阔的海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支持其发展,所以它急需打开中国市场;而沙俄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具有浓厚军事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沙俄长期的对外侵略传统使其更热衷于掠夺土地。
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这样,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另外,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对学生的质疑有充分的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案”中有人,给学生的质疑创造良好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时空。
二、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允许学生质疑甚至“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例如:在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课时,当我正在分析洋务派兴办的军工企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时,有学生说:“既然民用工业属于官僚资本主义性质,那么军工企业也应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我说:“这个提问很好,有针对性。不错,这两类企业都是用大机器生产的,但是军工企业资金来源于清朝的划拨,产品由清朝政府统一调配,不与市场有任何联系,不谋求任何利润,这与民用工业参与市场竞争谋求利润最大化,并且资金大多来源于民间股东是截然不同的。”通过我的讲解,学生们充分理解了两者性质的不同。教师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善问”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质疑就是放弃进步,学生一旦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地勇于质疑。
三、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想质疑、敢质疑,还要让学生主动质疑。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当讲到英法等列强支持日本侵略中国时,有个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英法不是想独占中国市场的吗?为什么还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呢?”我一听,会心地一笑——这正是我下面的提问。我对学生说:“问题来了,大家讨论讨论。”我提示学生注意当时清朝和英法等国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经过讨论,最终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①清朝正在进行洋务运动,国防力量增强,中法战争军事上的胜利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英法列强想让日本检验下清朝的实力。②如果日本战败,则列强没有任何损失,在以后与清朝的交往中多采取和平手段;如果清朝战败,则列强不仅可以享受到日本在经贸上获得的一切权益,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清朝的侵略。此外,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在特定的教学环节,教师要适时引导思维敏捷的学生质疑,教师则给予适当的点拨,组织学生讨论,最终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变阻为通,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关键知识点,牢固地掌握了其基本特点。只有教师导之有方、常导不懈,学生方能自获其知、自增其能。
四、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同时,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进行质疑。在此同时,我们教师要启发学生会说。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有创见的话,说错了重说,说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学补充,没有想好的想好再说,自己认为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当堂进行争论,自由发表意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等情况时,我们教师不是立即打断学生的话语,也不是立即予以订正,而是在让学生说完之后,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请同学补充、订正。我们的教师在关键时刻要扶学生一把,送他们一程。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思维价值。还要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一、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
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听教师议论:“现在的学生太懒了。学问学问,随学随问。可学生就是不问,即使不会也不问,真拿他们没办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学生对困惑既渴望质疑但又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我们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同时又生怕因为质疑遭到教师的训斥。因此,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哪怕是错误的),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我向学生提问:“沙俄与英国侵略中国的特点有何不同?”学生很快给出答案:沙俄侵略中国的特点以直接强占土地为主,而英国侵略中国则以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输出商品为主。我接着提问:“是否有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呢?”此时有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这两国侵略的侧重点不同呢?”我说:“这个提问好,下面大家就讨论这个问题。”这时学生瞪大了眼睛望着我,好象要从我的脸上找出答案。我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同时提示学生:想想当时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水平是否相同?此时,学生的质疑协助了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而教师的释疑则如甘露而降。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很快列出了正确的答案: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工业水平比较发达,需要广阔的海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支持其发展,所以它急需打开中国市场;而沙俄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具有浓厚军事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沙俄长期的对外侵略传统使其更热衷于掠夺土地。
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这样,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另外,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对学生的质疑有充分的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案”中有人,给学生的质疑创造良好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时空。
二、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允许学生质疑甚至“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例如:在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课时,当我正在分析洋务派兴办的军工企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时,有学生说:“既然民用工业属于官僚资本主义性质,那么军工企业也应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我说:“这个提问很好,有针对性。不错,这两类企业都是用大机器生产的,但是军工企业资金来源于清朝的划拨,产品由清朝政府统一调配,不与市场有任何联系,不谋求任何利润,这与民用工业参与市场竞争谋求利润最大化,并且资金大多来源于民间股东是截然不同的。”通过我的讲解,学生们充分理解了两者性质的不同。教师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善问”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质疑就是放弃进步,学生一旦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地勇于质疑。
三、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想质疑、敢质疑,还要让学生主动质疑。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当讲到英法等列强支持日本侵略中国时,有个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英法不是想独占中国市场的吗?为什么还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呢?”我一听,会心地一笑——这正是我下面的提问。我对学生说:“问题来了,大家讨论讨论。”我提示学生注意当时清朝和英法等国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经过讨论,最终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①清朝正在进行洋务运动,国防力量增强,中法战争军事上的胜利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英法列强想让日本检验下清朝的实力。②如果日本战败,则列强没有任何损失,在以后与清朝的交往中多采取和平手段;如果清朝战败,则列强不仅可以享受到日本在经贸上获得的一切权益,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清朝的侵略。此外,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在特定的教学环节,教师要适时引导思维敏捷的学生质疑,教师则给予适当的点拨,组织学生讨论,最终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变阻为通,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关键知识点,牢固地掌握了其基本特点。只有教师导之有方、常导不懈,学生方能自获其知、自增其能。
四、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同时,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进行质疑。在此同时,我们教师要启发学生会说。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有创见的话,说错了重说,说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学补充,没有想好的想好再说,自己认为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当堂进行争论,自由发表意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等情况时,我们教师不是立即打断学生的话语,也不是立即予以订正,而是在让学生说完之后,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请同学补充、订正。我们的教师在关键时刻要扶学生一把,送他们一程。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思维价值。还要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