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社会全面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也在进行着改革创新,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教”中创新;在“学”中创新。
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中的创新
1.需要有時代前瞻的教学意识
音乐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音乐学科与教学艺术结合最密切的科学,音乐教学要创新,必须了解国际国内的音乐信息和文化信息,了解国际国内的教学动态,具有前瞻性的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要想创新,首先就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教学思维意识敢于创新,思维要创新。传统的音乐教学将学生看作是存储燃料的罐子,教师只是负责给被当作“罐子”的学生灌输燃料,不给他们提供创造思维的空间。因此要想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音乐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革新,弄清对“创新”的认识,自身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还有对“创新”的含义,不可定位过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创新,应该着重于关注“创新”的发展价值,要看学生在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创新并不那么高深莫测,创新教育并不是无从下手。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就能使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可能。也只有在此前提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性教学,我们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在学到东西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要创新
敢于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质疑,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教学时既要充分考虑音乐的本质特征,又要注重科学的方法,甚至采用反向思维方式,创造出全新的音乐教学。在创新教育时代,一大批优秀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教学方法,有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别具一格地采用了“闭目法”。因为此法削弱、排除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扰,使学生大脑高度集中,双耳专心聆听那美妙动人的音乐。还有“试错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内容和盘端出,有意留下空白,让学生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结论的“内容不完全法”;还有由教师组织、学生表演、最后由师生一道点评的“室内音乐会教学法”(或组织现场观看音乐会,然后对此进行讨论和点评),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教学方法打破了惯常的思维方式,特别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训练。
教学内容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具备所需的内容,不是说使用了新的内容就是创新,因为创新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创造活动。新的内容的确给人一种新的感觉,也带来新的音乐教学形象,但它不是随意的堆积拼凑,而是掌握最新信息,掌握教学内容的特点,并在审美上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我们常说突破教学内容,但突破不等于“超越”,不等于“故弄玄虚”。要围绕教学目标,联系自然、联系社会,灵活选择,丰富教学内容,避免死读教本,教学内容枯燥、单调。当然,选择应科学筛选,优化组合,再引入课堂,使课内课外的联系具有效益。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开发教材,从大学生身心特点出发,特别应从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出发来挑选教学内容。学生有兴趣,才会去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开发,学到东西,掌握一定技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教学内容的选择利用需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应用,音乐教学是教育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的载体。因此,音乐教学既是教学的双边活动,也是中华音乐文化的发展延伸。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遗产,在世界越来越一体化的今天,越是民族的、地方的,越是具有特色,也越能在现代的激烈国际竞争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仅仅是照搬传统的东西或外来的东西,而是应该在吸取外来的或传统精华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后,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一般来说,最能反映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教学都是值得教师们借鉴的。在教学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吸取也不应该局限在某一地、某一类的文化,不同地区和类型的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相互交织,可以创造出各种全新的教学来。
3.需要对不同年级人群的需求和不同环境进行深入研究
音乐教学的对象是不同群体的人,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群体的人由于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应该是不同的。就拿普通高校大学生与中小学生来说,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就有一定的差别。由于两类人群年龄的差异、认识的差异,就应存在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前者的教学主要是偏重理性,在思考中掌握学习;后者对教学的要求应注重知识与趣味的结合。除了音乐专业院校以外,其他群体的音乐教育不需要,也不可能承载太多太重的专业化东西,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首要位置,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这才符合当前音乐新思想的要求。
4.创新教学需要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音乐教学寻求创新突破的关键因素。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学要面向学生,从学生学习心理、兴趣出发,教师就应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师生的情感交流才能和谐,这样也减少了“说教”,不再依靠“灌输”,有时甚至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可“互换”,打破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一般教学惯例。让学生讲,学生问,老师后讲后答,但必须强调的是教学程序虽然颠倒,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是不能动摇,整个教学活动展开是教师事先的精心准备与策划。多少年来,我国的教育,大都停留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法上,整节课由教师一人大包干。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晕晕糊糊,而根本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创新教学必须在充分研究人群的基础上,在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上,进行反向思维的创新教学在我国大力提倡发展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呼唤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呼唤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心理健全、人生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影响, 做到多元化的完美结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和学会学习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改革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人的个性特征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通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掘创新潜能。
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中的创新
1.需要有時代前瞻的教学意识
音乐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音乐学科与教学艺术结合最密切的科学,音乐教学要创新,必须了解国际国内的音乐信息和文化信息,了解国际国内的教学动态,具有前瞻性的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要想创新,首先就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教学思维意识敢于创新,思维要创新。传统的音乐教学将学生看作是存储燃料的罐子,教师只是负责给被当作“罐子”的学生灌输燃料,不给他们提供创造思维的空间。因此要想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音乐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革新,弄清对“创新”的认识,自身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还有对“创新”的含义,不可定位过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创新,应该着重于关注“创新”的发展价值,要看学生在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创新并不那么高深莫测,创新教育并不是无从下手。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就能使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可能。也只有在此前提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性教学,我们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在学到东西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要创新
敢于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质疑,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教学时既要充分考虑音乐的本质特征,又要注重科学的方法,甚至采用反向思维方式,创造出全新的音乐教学。在创新教育时代,一大批优秀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教学方法,有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别具一格地采用了“闭目法”。因为此法削弱、排除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扰,使学生大脑高度集中,双耳专心聆听那美妙动人的音乐。还有“试错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内容和盘端出,有意留下空白,让学生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结论的“内容不完全法”;还有由教师组织、学生表演、最后由师生一道点评的“室内音乐会教学法”(或组织现场观看音乐会,然后对此进行讨论和点评),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教学方法打破了惯常的思维方式,特别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训练。
教学内容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具备所需的内容,不是说使用了新的内容就是创新,因为创新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创造活动。新的内容的确给人一种新的感觉,也带来新的音乐教学形象,但它不是随意的堆积拼凑,而是掌握最新信息,掌握教学内容的特点,并在审美上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我们常说突破教学内容,但突破不等于“超越”,不等于“故弄玄虚”。要围绕教学目标,联系自然、联系社会,灵活选择,丰富教学内容,避免死读教本,教学内容枯燥、单调。当然,选择应科学筛选,优化组合,再引入课堂,使课内课外的联系具有效益。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开发教材,从大学生身心特点出发,特别应从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出发来挑选教学内容。学生有兴趣,才会去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开发,学到东西,掌握一定技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教学内容的选择利用需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应用,音乐教学是教育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的载体。因此,音乐教学既是教学的双边活动,也是中华音乐文化的发展延伸。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遗产,在世界越来越一体化的今天,越是民族的、地方的,越是具有特色,也越能在现代的激烈国际竞争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仅仅是照搬传统的东西或外来的东西,而是应该在吸取外来的或传统精华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后,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一般来说,最能反映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教学都是值得教师们借鉴的。在教学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吸取也不应该局限在某一地、某一类的文化,不同地区和类型的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相互交织,可以创造出各种全新的教学来。
3.需要对不同年级人群的需求和不同环境进行深入研究
音乐教学的对象是不同群体的人,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群体的人由于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应该是不同的。就拿普通高校大学生与中小学生来说,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就有一定的差别。由于两类人群年龄的差异、认识的差异,就应存在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前者的教学主要是偏重理性,在思考中掌握学习;后者对教学的要求应注重知识与趣味的结合。除了音乐专业院校以外,其他群体的音乐教育不需要,也不可能承载太多太重的专业化东西,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首要位置,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这才符合当前音乐新思想的要求。
4.创新教学需要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音乐教学寻求创新突破的关键因素。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学要面向学生,从学生学习心理、兴趣出发,教师就应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师生的情感交流才能和谐,这样也减少了“说教”,不再依靠“灌输”,有时甚至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可“互换”,打破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一般教学惯例。让学生讲,学生问,老师后讲后答,但必须强调的是教学程序虽然颠倒,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是不能动摇,整个教学活动展开是教师事先的精心准备与策划。多少年来,我国的教育,大都停留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法上,整节课由教师一人大包干。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晕晕糊糊,而根本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创新教学必须在充分研究人群的基础上,在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上,进行反向思维的创新教学在我国大力提倡发展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呼唤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呼唤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心理健全、人生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影响, 做到多元化的完美结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和学会学习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改革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人的个性特征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通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掘创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