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目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更好突出实战和应用,对提升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明显,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持较为充分就业提供支撑。
关键词:服装设计;项目教学;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25-01
前言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过去培养了大量的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存在教学模式陈旧,还是沿用灌输型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没有走向社会的问题。在社会经济新常态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务必要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较为充分就业提供支撑。对此习近平指出:“职业教育模式,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李克强也表示:“要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可见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更合时宜的职业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本专业面向服装设计及服装制造企业,在行业专家指导下,通过项目化教学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建立“双轨并行、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双轨并行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委派能工巧匠到学校兼任教师,教学空间由学校延伸到企业、仿真生产,工学结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使在校学生真正体验服装生产的组织与运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可靠的平台,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市场的需要。
(二)拓展创新
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提供适合服装人才培养创新环境,使学生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具备拓展创新的基本素质,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实现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双轨并行、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具体到课程设计上将以项目载体的形式进行展现。
二、项目教学内涵及形式
(一)项目教学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一种。围绕一个完整工作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主体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如品牌分析报告、服装商品设计企划案、结构制版、成衣缝等多项工作,来实现掌握知识、具备技能、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因此,项目教学模式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合作能力以及自我展示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项目化教学的形式
(1)实项实做,成本较高,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严格。(2)虚项实做,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不用太高,不用直接接受市场检验,较低实战成本,为今后进入企业奠定一定基础。(3)虚项虚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不高,部分环节只能靠主观虚构,会影响学习与实际的衔接。
三、项目化课程具体设计
《中级服装设计制作项目》课程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服装设计制作的过程为主线采用实项实做形式,将真实的服装设计制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贯穿课程始终。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企业老师共同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
校外老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向学生讲解服装设计制作的过程,服装厂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设备的概况,从而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着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意识,将职业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学习的方方面面。
校内教师:按照企业品牌风格和定位以及客户订单要求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工作计划、监督学生每个阶段完成质量,提升综合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根据企业设计制作实际内容,将其分为不同的项目模块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以上提升专业技能同时又将学习意识、实践意识、质量与效率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企业文化意识渗透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通过构建良好的仿真职业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使学生努力将自身转换成企业员工的角色,为学生奠定社会职业人的坚实基础。
四、总结
项目化教学注重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以“项目”为载体,利用多媒体、实训基地教学条件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和开阔的学习空间,提高教学的冲击度、生动性、信息量,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新常态下的社会经济环境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持较为充分就业提供支撑。
(作者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建兴,项敢. 成衣设计女装项目设计实战[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2]曾丽,刘兴邦. 构建基于项目的高职服装设计教学模式[J].艺术教育,2009
关键词:服装设计;项目教学;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25-01
前言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过去培养了大量的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存在教学模式陈旧,还是沿用灌输型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没有走向社会的问题。在社会经济新常态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务必要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较为充分就业提供支撑。对此习近平指出:“职业教育模式,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李克强也表示:“要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可见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更合时宜的职业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本专业面向服装设计及服装制造企业,在行业专家指导下,通过项目化教学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建立“双轨并行、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双轨并行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委派能工巧匠到学校兼任教师,教学空间由学校延伸到企业、仿真生产,工学结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使在校学生真正体验服装生产的组织与运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可靠的平台,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市场的需要。
(二)拓展创新
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提供适合服装人才培养创新环境,使学生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具备拓展创新的基本素质,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实现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双轨并行、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具体到课程设计上将以项目载体的形式进行展现。
二、项目教学内涵及形式
(一)项目教学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一种。围绕一个完整工作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主体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如品牌分析报告、服装商品设计企划案、结构制版、成衣缝等多项工作,来实现掌握知识、具备技能、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因此,项目教学模式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合作能力以及自我展示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项目化教学的形式
(1)实项实做,成本较高,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严格。(2)虚项实做,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不用太高,不用直接接受市场检验,较低实战成本,为今后进入企业奠定一定基础。(3)虚项虚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不高,部分环节只能靠主观虚构,会影响学习与实际的衔接。
三、项目化课程具体设计
《中级服装设计制作项目》课程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服装设计制作的过程为主线采用实项实做形式,将真实的服装设计制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贯穿课程始终。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企业老师共同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
校外老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向学生讲解服装设计制作的过程,服装厂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设备的概况,从而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着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意识,将职业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学习的方方面面。
校内教师:按照企业品牌风格和定位以及客户订单要求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工作计划、监督学生每个阶段完成质量,提升综合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根据企业设计制作实际内容,将其分为不同的项目模块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以上提升专业技能同时又将学习意识、实践意识、质量与效率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企业文化意识渗透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通过构建良好的仿真职业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使学生努力将自身转换成企业员工的角色,为学生奠定社会职业人的坚实基础。
四、总结
项目化教学注重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以“项目”为载体,利用多媒体、实训基地教学条件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和开阔的学习空间,提高教学的冲击度、生动性、信息量,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新常态下的社会经济环境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持较为充分就业提供支撑。
(作者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建兴,项敢. 成衣设计女装项目设计实战[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2]曾丽,刘兴邦. 构建基于项目的高职服装设计教学模式[J].艺术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