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3、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4、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每个小组的学生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读书,因为读书能滋养心灵,知识能改变命运。为了让大家读更多的书,所以,班里有图书角,家里有小书橱,学校有图书室,高等学校建有不同规模的图书馆。下面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清华大学校园,感受一下那里的书香气息。(课件出示情境图: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
(指一名学生)你的表情告诉大家,你有话想说。
(课件出示课本上所提供的一段资料)
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指一名学生试读,生面露难色,眉头紧皱。
师:大家遇到困难了,生活中像这样的大数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生活中这样的大数。(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
二、贴近生活,建立数感
1、感知十万的数
师:同学们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的书有很多,十万是多少呢?谁来说说看。
学生自由说。
用课件出示:1小盒订书钉有1000个。
师:我们一起数数看一大盒装了几小盒呢?(课件动态演示,学生数)
引导学生继续往下想:两大盒有多少个订书钉?3大盒呢?5大盒、8大盒、9大盒、10大盒呢?
学生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
课件动态演示十大盒订书钉叠在一起的情景。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是多少?
师:同学们看看台下,估计一下,今天大约有多少个听课的老师?
師:据了解,这里大约有500个听课的老师,你看看,500人坐在一起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学生站起来看台下)
师:你想要是一千人的话,应该比这个会场还怎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那要是十万人的会场呢?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十万人的会场是怎样的一个场面,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
下面我们请出计数器帮忙,重新感受十万是怎样形成的?从一万起,一万一万地数到十万。
学生操作计数器。
师生共同小结:十个一万是十万。
2、感知一亿的数
师:像刚才那样,在计数器上,从十万起,接着数下去,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两人一组合作试着数。(可以借助计数器)
小组代表汇报: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数到了一亿,一亿到底有多大呢?
结合资料引导学生想象:
(1)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0个成年人的头发集合在一起大约有多少根?100个人呢?1000个人呢?(学生边想象边回答)1000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
(2)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三年多的时间。让我们跟随秒针跳动的速度来数数看。
师:感觉怎么样?
师:大家只是坚持了一分钟,如果让你不吃、不喝、不动,像刚才那样数上一天、一周、一个月会怎样?
(大部分学生张大口作惊讶状)
师:如果要数一亿下,那得需要三年多的时间。
(学生的动作更另夸张)
三、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1、认识计数单位,了解数位顺序表
介绍:像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计数单位。
讨论:细心的小朋友可能注意到了,亿后面为什么加“……”,你怎么理解?
师:每个计数单位要占据一定的位置叫做数位。因此就有了数位顺序表。
学生独立完成数位顺序表,然后小组交流。
2、小组合作,研究数级的划分
师:为了使用的方便,我们能不能给这些数位划分一下小组,然后给每一个小组起一个你们认为比较合理的名称。
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各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哪种分法更合理。
师:两种分法都有道理,但是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验证,第二种分法使用起来更合理、方便。
老师介绍数级的划分方法。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讨论:“相邻”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
师:大家理解得都很好,我们一起了解一点相关知识。
(课件出示:相关链接——你知道吗?)
四、走近生活,拓展延伸
师: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读出这些大数。(课件出示:
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
其实像这样的大数生活中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走出教室,到生活中感受大数目的场景,把你的感受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总评:
“万以上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认数的终结,关键是将学生数感的培养落到实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不是填鸭式的灌输,但也不是牵引式的“教会”,它应当是学生主体的体验、实践、反思、总结的过程。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数学课程标准》重要理念“高屋建瓴”的整体把握和感知,做到了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3、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4、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每个小组的学生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读书,因为读书能滋养心灵,知识能改变命运。为了让大家读更多的书,所以,班里有图书角,家里有小书橱,学校有图书室,高等学校建有不同规模的图书馆。下面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清华大学校园,感受一下那里的书香气息。(课件出示情境图: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
(指一名学生)你的表情告诉大家,你有话想说。
(课件出示课本上所提供的一段资料)
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指一名学生试读,生面露难色,眉头紧皱。
师:大家遇到困难了,生活中像这样的大数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生活中这样的大数。(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
二、贴近生活,建立数感
1、感知十万的数
师:同学们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的书有很多,十万是多少呢?谁来说说看。
学生自由说。
用课件出示:1小盒订书钉有1000个。
师:我们一起数数看一大盒装了几小盒呢?(课件动态演示,学生数)
引导学生继续往下想:两大盒有多少个订书钉?3大盒呢?5大盒、8大盒、9大盒、10大盒呢?
学生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
课件动态演示十大盒订书钉叠在一起的情景。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是多少?
师:同学们看看台下,估计一下,今天大约有多少个听课的老师?
師:据了解,这里大约有500个听课的老师,你看看,500人坐在一起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学生站起来看台下)
师:你想要是一千人的话,应该比这个会场还怎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那要是十万人的会场呢?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十万人的会场是怎样的一个场面,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
下面我们请出计数器帮忙,重新感受十万是怎样形成的?从一万起,一万一万地数到十万。
学生操作计数器。
师生共同小结:十个一万是十万。
2、感知一亿的数
师:像刚才那样,在计数器上,从十万起,接着数下去,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两人一组合作试着数。(可以借助计数器)
小组代表汇报: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数到了一亿,一亿到底有多大呢?
结合资料引导学生想象:
(1)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0个成年人的头发集合在一起大约有多少根?100个人呢?1000个人呢?(学生边想象边回答)1000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
(2)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三年多的时间。让我们跟随秒针跳动的速度来数数看。
师:感觉怎么样?
师:大家只是坚持了一分钟,如果让你不吃、不喝、不动,像刚才那样数上一天、一周、一个月会怎样?
(大部分学生张大口作惊讶状)
师:如果要数一亿下,那得需要三年多的时间。
(学生的动作更另夸张)
三、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1、认识计数单位,了解数位顺序表
介绍:像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计数单位。
讨论:细心的小朋友可能注意到了,亿后面为什么加“……”,你怎么理解?
师:每个计数单位要占据一定的位置叫做数位。因此就有了数位顺序表。
学生独立完成数位顺序表,然后小组交流。
2、小组合作,研究数级的划分
师:为了使用的方便,我们能不能给这些数位划分一下小组,然后给每一个小组起一个你们认为比较合理的名称。
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各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哪种分法更合理。
师:两种分法都有道理,但是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验证,第二种分法使用起来更合理、方便。
老师介绍数级的划分方法。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讨论:“相邻”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
师:大家理解得都很好,我们一起了解一点相关知识。
(课件出示:相关链接——你知道吗?)
四、走近生活,拓展延伸
师: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读出这些大数。(课件出示:
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
其实像这样的大数生活中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走出教室,到生活中感受大数目的场景,把你的感受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总评:
“万以上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认数的终结,关键是将学生数感的培养落到实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不是填鸭式的灌输,但也不是牵引式的“教会”,它应当是学生主体的体验、实践、反思、总结的过程。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数学课程标准》重要理念“高屋建瓴”的整体把握和感知,做到了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