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要严格控制质量,提高施工技术,从而促使路基达到稳定和坚实的目的。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2
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工程设计蓝图与原地质地貌直接结合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路线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路基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公路的质量及汽车的正常行驶。因此,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对路基的作用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
1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
1.1级配砂砾垫层技术要求。级配砂砾是路面垫层较好的主要材料,但砂砾本身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垫层的作用及路面整体的工程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应掌握对砂砾的技术要求,控制级配砂砾垫工程质量。这些技术要求包括:级配砂砾中砾石的压碎值应小于30%。砾石含量0.5―5cm的颗粒不得少于50%,最大颗粒不得大于6cm,级配砂砾中0.074ram的粉料数量不应大于7%,且塑性指数不应大于6,鉴于级配砂砾垫层的强度主要与颗粒级配和压实有关,所以对级配砂砾的级配应有所要求。
1.2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工艺。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可以分为碾压路槽、运输摊平、整形洒水碾压和初期养护等五个工序。级配砂砾是一种松散材料,为防止遭到行车破坏,监理工程师应提醒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计划时,要半幅通车半幅施工方法,避免因施工造成行车混乱,使级配砂砾垫层的表面松散、平整度差和延长工期。
1.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根据施工方法。又可以分为厂拌法和路拌法两种形式。底基层可采用路拌法,上基层可采用厂拌法。水泥稳定砂砾作为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路面整体强度的高低和能否保证在路面设计周期内正常使用。
1.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有两种。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工序分为:初平砂砾料、洒水闷料、摆放水泥、摊平水泥、机械拌合、整型找平、碾压成型洒水养生。厂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工序分为砂砾备料、水泥剂量、加水拌和、运料上路、摊铺碾压和洒水养生等。
1.5公路路基的级配砂砾垫层。路基复查,监理工程师在级配砂砾垫层施工前,必须对已竣工的路基进行复查验收,并向路面施工单位进行组织交接手续,交接手续应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由路基、路面两个施工单位的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参加,路基竣工后,由路基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路基自检报告》;材料试验,路面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关于级配砂砾的各项材料试验。砂砾颗粒筛选试验,平均每半公里监理工程师在施工段上取料,送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满足级配砂砾的技术要求后,路段上的级配砂砾方可使用,砂砾容量试验,重型标准实验室。求得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密实度。
2.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2.1路基的填土与压实
1)路基的填土
路基的填料与压实密度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关系,路基的填料应当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有对填料的具体要求,填料的强度和粒径必须符合标准。根据公路级别的不同对其要求也有所差异。比如一级公路的路面底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值。使用不达标的路基填料会造成路基松散等不良结果,直接影响公路的稳定性。如果材料被检测出不达标后,为避免资源浪费,可以在材料中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后再行使用,也可以用作其它等级的公路施工上。
2)路基压实
路基压实的施工上目前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吨位比较大的压实机械,在压实效果和压实效率上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厘米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小于等于95%,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大于等于93%。如果其它等级的公路铺设比较高级的路面时,统一采用一级公路的标准。
3)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
在一些比较潮湿的地域进行压实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潮湿地域的土壤结构含水量比较大,而且受环境的影响对土壤的含水量进行有效控制也比较困难,因此《公路路基设计规范》针对这种情况在施工标准上作了一些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由当地的实验资料来确定,也可以比较列表数值降低2-4个百分点。二是对于液限大于40,天然稠度小于1.1,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当用于下路床及其下的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可以采取新型吸水材料进行加固,也可以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也能获得不错的压实效果。
4)黄土路基填筑及压实
黄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黏性土,把它用于路堤添筑材料时,一旦遭到水的侵袭,自己的本身结构就会被破坏掉,应有强度减少,如果施工不科学,沉降、路基失稳的可能性比较大。由于黄土的含水量比较小,碾压时要均匀的加水,如果经检测,土的含水量比较大,可以先把土翻松、晾干,经检测达到所需要的含水量时在碾压,也可采用掺入适当的石灰,降低水含量;把石灰与土均匀搅拌后,通过击实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老黄土的透水性比较差,干湿难以调解,无法尽快掌控。如果使用老黄土必须要做好实验,以便决定如何科学适用。新黄土是不错的填料,可以在填筑路床上使用。黄土路堤上的填筑应当分层进行,分层压实,对大于10厘米的填筑材料,必须打碎,碾成碎块,并应在接近压实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密实。黄土路基的压实也有很多的施工办法,但必须根据当时的土壤条件的综合状况进行选择。经常用的有固结法和冲击压实法。固结法是用起重机械将夯锤吊起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体,给所在地基以强大的夯击,使土壤之间的空隙减小,土地的局部出现液态化。孔隙水和空气从裂缝中逸出,土粒结构重新排列。经过时效压密达到固结的程度,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冲击压实法适用于浅层的湿陷性黄土,冲击次数一般为30次左右,冲击的原理是利用较大的冲击量,在短时间内把土壤中的水分扩散,使土壤结构形成比较紧密的土体,达到加固土壤的目的。冲击影响的深度不能太深,太深会使冲击力量分散,不能达到加固的目的。
2.2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受到水的侵害后能直接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许多公路未达到使用年限而重新翻修的原因与水有很大的关系。为避免行车道路路面范围内出现积水,普遍采用通过路面横向坡度向两侧排流的办法。在路面的纵坡比较平缓、汇水量不是很大、路堤较低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横向漫流的方式排水。以上排水方法是比较常用的,要做到科学排水,必须对排水方式有比较细致的认识。公路排水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即路面排水和地下排水。地下排水就是减少地下水和农田灌溉水对公路的侵害。地下水的排水设计可以采用适当的提高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或者在路基的底部设置隔水层等办法,降低水侵害。在施工前把排水边沟挖好可以降低地下水和工期的地表水,挖好排水边沟后在路基的底部设置40厘米厚的稳定层和在路基底部掺假低剂量的石灰等办法处理。路面排水主要是指在短时间内将在路面、地面的水排出去。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对公路路基的侵害,保护路面的质量。如果排水不顺利或者路表水下渗都会对路基和路面机构造成损害,影响到路的使用功能。路面的排水设计中的排水方法主要是通过路面的边沟、横面等将水从路基排出去,另外的方法是通过在中央分隔带设计纵向的碎石盲沟将路面的表层水排出;还可以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通过碎石盲沟或排水管道将水排出路基之外。
3.结束语
公路的路基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2
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工程设计蓝图与原地质地貌直接结合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路线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路基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公路的质量及汽车的正常行驶。因此,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对路基的作用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
1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
1.1级配砂砾垫层技术要求。级配砂砾是路面垫层较好的主要材料,但砂砾本身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垫层的作用及路面整体的工程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应掌握对砂砾的技术要求,控制级配砂砾垫工程质量。这些技术要求包括:级配砂砾中砾石的压碎值应小于30%。砾石含量0.5―5cm的颗粒不得少于50%,最大颗粒不得大于6cm,级配砂砾中0.074ram的粉料数量不应大于7%,且塑性指数不应大于6,鉴于级配砂砾垫层的强度主要与颗粒级配和压实有关,所以对级配砂砾的级配应有所要求。
1.2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工艺。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可以分为碾压路槽、运输摊平、整形洒水碾压和初期养护等五个工序。级配砂砾是一种松散材料,为防止遭到行车破坏,监理工程师应提醒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计划时,要半幅通车半幅施工方法,避免因施工造成行车混乱,使级配砂砾垫层的表面松散、平整度差和延长工期。
1.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根据施工方法。又可以分为厂拌法和路拌法两种形式。底基层可采用路拌法,上基层可采用厂拌法。水泥稳定砂砾作为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路面整体强度的高低和能否保证在路面设计周期内正常使用。
1.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有两种。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工序分为:初平砂砾料、洒水闷料、摆放水泥、摊平水泥、机械拌合、整型找平、碾压成型洒水养生。厂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工序分为砂砾备料、水泥剂量、加水拌和、运料上路、摊铺碾压和洒水养生等。
1.5公路路基的级配砂砾垫层。路基复查,监理工程师在级配砂砾垫层施工前,必须对已竣工的路基进行复查验收,并向路面施工单位进行组织交接手续,交接手续应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由路基、路面两个施工单位的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参加,路基竣工后,由路基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路基自检报告》;材料试验,路面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关于级配砂砾的各项材料试验。砂砾颗粒筛选试验,平均每半公里监理工程师在施工段上取料,送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满足级配砂砾的技术要求后,路段上的级配砂砾方可使用,砂砾容量试验,重型标准实验室。求得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密实度。
2.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2.1路基的填土与压实
1)路基的填土
路基的填料与压实密度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关系,路基的填料应当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有对填料的具体要求,填料的强度和粒径必须符合标准。根据公路级别的不同对其要求也有所差异。比如一级公路的路面底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值。使用不达标的路基填料会造成路基松散等不良结果,直接影响公路的稳定性。如果材料被检测出不达标后,为避免资源浪费,可以在材料中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后再行使用,也可以用作其它等级的公路施工上。
2)路基压实
路基压实的施工上目前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吨位比较大的压实机械,在压实效果和压实效率上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厘米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小于等于95%,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大于等于93%。如果其它等级的公路铺设比较高级的路面时,统一采用一级公路的标准。
3)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
在一些比较潮湿的地域进行压实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潮湿地域的土壤结构含水量比较大,而且受环境的影响对土壤的含水量进行有效控制也比较困难,因此《公路路基设计规范》针对这种情况在施工标准上作了一些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由当地的实验资料来确定,也可以比较列表数值降低2-4个百分点。二是对于液限大于40,天然稠度小于1.1,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当用于下路床及其下的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可以采取新型吸水材料进行加固,也可以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也能获得不错的压实效果。
4)黄土路基填筑及压实
黄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黏性土,把它用于路堤添筑材料时,一旦遭到水的侵袭,自己的本身结构就会被破坏掉,应有强度减少,如果施工不科学,沉降、路基失稳的可能性比较大。由于黄土的含水量比较小,碾压时要均匀的加水,如果经检测,土的含水量比较大,可以先把土翻松、晾干,经检测达到所需要的含水量时在碾压,也可采用掺入适当的石灰,降低水含量;把石灰与土均匀搅拌后,通过击实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老黄土的透水性比较差,干湿难以调解,无法尽快掌控。如果使用老黄土必须要做好实验,以便决定如何科学适用。新黄土是不错的填料,可以在填筑路床上使用。黄土路堤上的填筑应当分层进行,分层压实,对大于10厘米的填筑材料,必须打碎,碾成碎块,并应在接近压实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密实。黄土路基的压实也有很多的施工办法,但必须根据当时的土壤条件的综合状况进行选择。经常用的有固结法和冲击压实法。固结法是用起重机械将夯锤吊起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体,给所在地基以强大的夯击,使土壤之间的空隙减小,土地的局部出现液态化。孔隙水和空气从裂缝中逸出,土粒结构重新排列。经过时效压密达到固结的程度,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冲击压实法适用于浅层的湿陷性黄土,冲击次数一般为30次左右,冲击的原理是利用较大的冲击量,在短时间内把土壤中的水分扩散,使土壤结构形成比较紧密的土体,达到加固土壤的目的。冲击影响的深度不能太深,太深会使冲击力量分散,不能达到加固的目的。
2.2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受到水的侵害后能直接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许多公路未达到使用年限而重新翻修的原因与水有很大的关系。为避免行车道路路面范围内出现积水,普遍采用通过路面横向坡度向两侧排流的办法。在路面的纵坡比较平缓、汇水量不是很大、路堤较低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横向漫流的方式排水。以上排水方法是比较常用的,要做到科学排水,必须对排水方式有比较细致的认识。公路排水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即路面排水和地下排水。地下排水就是减少地下水和农田灌溉水对公路的侵害。地下水的排水设计可以采用适当的提高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或者在路基的底部设置隔水层等办法,降低水侵害。在施工前把排水边沟挖好可以降低地下水和工期的地表水,挖好排水边沟后在路基的底部设置40厘米厚的稳定层和在路基底部掺假低剂量的石灰等办法处理。路面排水主要是指在短时间内将在路面、地面的水排出去。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对公路路基的侵害,保护路面的质量。如果排水不顺利或者路表水下渗都会对路基和路面机构造成损害,影响到路的使用功能。路面的排水设计中的排水方法主要是通过路面的边沟、横面等将水从路基排出去,另外的方法是通过在中央分隔带设计纵向的碎石盲沟将路面的表层水排出;还可以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通过碎石盲沟或排水管道将水排出路基之外。
3.结束语
公路的路基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