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带给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一轮增长周期,但是与此而来的是物价的不断攀升,2011年7月我国物价指数曾一度高达6.5%,我国已经处于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周期,如何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阻止物价继续攀升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阐述物价上升的原因,分析了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降低我国物价指数,确保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物价攀升;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108-01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物价指数逐月攀升,到2011年7月物价指数达到了6.5%,创37个月以来新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物价指数仍将处于高位。物价的逐月走高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开始冲击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尽快出台抑止物价持续攀升的对策已是刻不容缓。
一、物价攀升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物价上涨将对经济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通货膨胀具有财富再分配作用,当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纸币相对贬值,普通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会出现下降,由此导致国富民穷现象发生;二是对财产分配的影响,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纸币的大幅贬值,因此对于那些持有纸币的人来说,其拥有的财富是在缩水,而对于那些拥有固定资产或者生产资料的人来讲,会因为通货膨胀而收益,这就在客观上迫使居民进行各种投资,从而推动经济整体或者某个行业产生过热的情况;三是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货膨胀迫使居民进行各种商品的囤积,因为快速通货膨胀导致投资收益远远赶不上投机带来的收益,长此以往只会造整个社会生产能力的持续走低;四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以及长期两个方面,从短期看,通货膨胀刺激了投资与消费,带来经济的增长,但是长期来看,通货膨胀提高了企业的投资经营风险,提高了经营成本,从而不利于经济长期增长;五是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通货膨胀使得出口国产品名义价格上涨,出口竞争力受到削弱,本国货币的贬值导致进口价格的降低,从而导致进口大于出口,不平衡的国际贸易局面因此出现;六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严重的通过膨胀会导致市场的价格机制失灵,这是因为当严重通货膨胀发生时,市场价格与真实价格的变化扑朔迷离,人们很难做出正确的购买或者生产决策。
二、物价上涨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成本推动以及需求拉动共同作用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1.成本推动因素
成本推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目前我国已经接近人口红利的拐点,在劳工荒不断上演的时代背景下,劳动力的成本攀升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尤其是在劳动合同法出台的背景下;二是食品类价格上涨是推动我国物价高企的又一重要因素,鉴于食品类在CPI价格指数中的比重较大,因此食品类价格的波动更加容易造成物价的变化。最近两三年我国各地自然灾旱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食品类价格涨幅一直处于各类商品的前列,2011年以来的猪肉价格暴涨更是给我国物价上涨带来了推动作用;三是铁矿石、原油、大豆等大宗物质的高位运行给我国物价的上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而铁矿石的价格近些年来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从而2009年到2010年短短一年,铁矿石价格就上涨了一倍。同样大豆价格以及原油价格都从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谷底价格大幅上升,成为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输入性因素。
2.需求拉动因素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状态良好,在投资、出口以及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下,我国内部以及外部的需求依然强劲,在供给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必然会带来物价的攀升。尤其是在2008年,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实施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实施赤字政策等手段筹集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由此拉开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基建运动。4万亿巨额投资规模对刺激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的GDP增长,虽然实现经济的短期增长,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通货膨胀,导致物价的上涨。
3.货币因素
货币因素带来的物价上涨主要就是流动性过剩,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物价的上涨就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发行的货币多余市场需要。我国流动性过剩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我国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导致信贷的过度投放,目前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处于一个极度宽松的状态,我国M2的发行量几乎是GDP的两倍。二是外汇占款巨大,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已经突破了3万亿美元,而中央银行要为这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投放高达接近25万亿的人民币,尽管央行也会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回收一部分流动性,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三、降低我国物价水平的对策
鉴于目前造成我国物价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提出的对策也应从多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是货币政策层面,从货币政策层面解决物价上涨就是减少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具体来讲通常用到的措施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时最常用到的回收流动性的办法,该方法对市场造成的负面作用较小,因此深得货币政策制定者的青睐,2010年以来我国通过正向的公开市场操作回收了上万亿的流动性。其次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通过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货币投放量,2010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21%的历史高位,这有效地收回了一部分流动性。最后就是利率政策,通过提高利率可以将企业以及居民手中的流动性冻结到银行系统,事实上经过数次上调利率水平,我国贷款利率已经达到了7.05%的年利率水平,该政策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二是财政政策层面,财政政策一般分为三种,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以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目前我国适用中性的财政政策来有效地控制投资的热度。财政政策的实施应注意对那些产能过剩以及投资过热的行业进行适当的限制,例如可以提高这些行业的税率,而对于农业、畜牧业等容易引起物价快速上涨的行业给予政策支持,从而熨平不同行业之间的波动风险,限制物价的上行空间。
综上所述,鉴于物价上涨的负面影响积极严重,因此针对目前我国物价上涨的不同原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组合,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做到大胆创新,又要小心谨慎,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这样一方面减少政策推行的阻力,另一方面也利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政策,使得政策更具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付静文.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05).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展云虎.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管理观察,2011(11).
[4]苏秋波.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1(03).
关键词:物价攀升;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108-01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物价指数逐月攀升,到2011年7月物价指数达到了6.5%,创37个月以来新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物价指数仍将处于高位。物价的逐月走高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开始冲击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尽快出台抑止物价持续攀升的对策已是刻不容缓。
一、物价攀升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物价上涨将对经济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通货膨胀具有财富再分配作用,当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纸币相对贬值,普通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会出现下降,由此导致国富民穷现象发生;二是对财产分配的影响,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纸币的大幅贬值,因此对于那些持有纸币的人来说,其拥有的财富是在缩水,而对于那些拥有固定资产或者生产资料的人来讲,会因为通货膨胀而收益,这就在客观上迫使居民进行各种投资,从而推动经济整体或者某个行业产生过热的情况;三是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货膨胀迫使居民进行各种商品的囤积,因为快速通货膨胀导致投资收益远远赶不上投机带来的收益,长此以往只会造整个社会生产能力的持续走低;四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以及长期两个方面,从短期看,通货膨胀刺激了投资与消费,带来经济的增长,但是长期来看,通货膨胀提高了企业的投资经营风险,提高了经营成本,从而不利于经济长期增长;五是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通货膨胀使得出口国产品名义价格上涨,出口竞争力受到削弱,本国货币的贬值导致进口价格的降低,从而导致进口大于出口,不平衡的国际贸易局面因此出现;六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严重的通过膨胀会导致市场的价格机制失灵,这是因为当严重通货膨胀发生时,市场价格与真实价格的变化扑朔迷离,人们很难做出正确的购买或者生产决策。
二、物价上涨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成本推动以及需求拉动共同作用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1.成本推动因素
成本推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目前我国已经接近人口红利的拐点,在劳工荒不断上演的时代背景下,劳动力的成本攀升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尤其是在劳动合同法出台的背景下;二是食品类价格上涨是推动我国物价高企的又一重要因素,鉴于食品类在CPI价格指数中的比重较大,因此食品类价格的波动更加容易造成物价的变化。最近两三年我国各地自然灾旱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食品类价格涨幅一直处于各类商品的前列,2011年以来的猪肉价格暴涨更是给我国物价上涨带来了推动作用;三是铁矿石、原油、大豆等大宗物质的高位运行给我国物价的上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而铁矿石的价格近些年来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从而2009年到2010年短短一年,铁矿石价格就上涨了一倍。同样大豆价格以及原油价格都从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谷底价格大幅上升,成为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输入性因素。
2.需求拉动因素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状态良好,在投资、出口以及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下,我国内部以及外部的需求依然强劲,在供给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必然会带来物价的攀升。尤其是在2008年,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实施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实施赤字政策等手段筹集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由此拉开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基建运动。4万亿巨额投资规模对刺激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的GDP增长,虽然实现经济的短期增长,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通货膨胀,导致物价的上涨。
3.货币因素
货币因素带来的物价上涨主要就是流动性过剩,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物价的上涨就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发行的货币多余市场需要。我国流动性过剩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我国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导致信贷的过度投放,目前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处于一个极度宽松的状态,我国M2的发行量几乎是GDP的两倍。二是外汇占款巨大,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已经突破了3万亿美元,而中央银行要为这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投放高达接近25万亿的人民币,尽管央行也会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回收一部分流动性,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三、降低我国物价水平的对策
鉴于目前造成我国物价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提出的对策也应从多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是货币政策层面,从货币政策层面解决物价上涨就是减少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具体来讲通常用到的措施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时最常用到的回收流动性的办法,该方法对市场造成的负面作用较小,因此深得货币政策制定者的青睐,2010年以来我国通过正向的公开市场操作回收了上万亿的流动性。其次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通过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货币投放量,2010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21%的历史高位,这有效地收回了一部分流动性。最后就是利率政策,通过提高利率可以将企业以及居民手中的流动性冻结到银行系统,事实上经过数次上调利率水平,我国贷款利率已经达到了7.05%的年利率水平,该政策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二是财政政策层面,财政政策一般分为三种,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以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目前我国适用中性的财政政策来有效地控制投资的热度。财政政策的实施应注意对那些产能过剩以及投资过热的行业进行适当的限制,例如可以提高这些行业的税率,而对于农业、畜牧业等容易引起物价快速上涨的行业给予政策支持,从而熨平不同行业之间的波动风险,限制物价的上行空间。
综上所述,鉴于物价上涨的负面影响积极严重,因此针对目前我国物价上涨的不同原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组合,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做到大胆创新,又要小心谨慎,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这样一方面减少政策推行的阻力,另一方面也利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政策,使得政策更具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付静文.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05).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展云虎.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管理观察,2011(11).
[4]苏秋波.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