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积极扩宽语文学习以及语文实际运用领域,注重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语文课程应加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应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注重跨学科学习,同时应该扩展语文的实际应用。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科学、有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该文主要从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以及教学理念三个方面具体探讨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具体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开放式
1 开放教学空间
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来源于课本,更多的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必须突破传统课堂这个封闭、狭小的圈子,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不仅能使教材增光添彩,帮助师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能帮助教师教活语文课。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由于学生从未见过历史悠久、外形优美、结构坚固的赵州桥,不知道大拱两肩上的那两个小拱的位置。所以,笔者出示挂图和指导学生看课本的插图,将古老的赵州桥变作具体可感的形象,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中开放
2.1 开放教学目标。开放式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把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养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①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三个维度。“三维”式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果能从这三个方面确立,不仅可以达到教材的“双基”教学目标,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充分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语文学科特点。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小学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从零开始,他们在学龄前期就已掌握了大量口语,有的还会背诵古诗和儿歌。他们知识水平的起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方式等都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3 让“问题”充满课堂
这里所说的“问题”不仅是指教师引导课堂所提出的问题,更是指小学生对所接受新事物的质疑发问。让问题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小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问的习惯。让“问题”充满课堂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的状态,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变为课堂的引导者、辅助者融入到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新课讲解时都应给小学生留有发问的时间,如果安排在授课前,这样可以检查小学生们预习的成果;如果安排在课中,可以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小学生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的能力;也可以安排在讲解完新知识后,这样便可以通过学生问题的回答情况,对自己的授课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同时帮助小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起到巩固新知识的作用。
讲解《人有两个宝》这课时,可以先提问小学生“你身上有什么宝?为什么是宝?”,再通过谜语的方式引入课文,在学习认字的过程中,让小学生们都参与进来进行词语组词的小游戏。之后,用“我有一双手,可以……”造句的方式巩固学生的记忆。最后,给学生一张空白的纸,让他们进行创造,可以画一画或者折一折,创造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作为作业。
4 开放方法,尊重自主
学生一贯形成的学习方式是单一、被动的,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往往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因此,我们的学生缺乏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能力与欲望。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习惯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老一套教学模式。公开课、研究课成了公开的“研磨课”,有些教师仍然会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记熟课上要说的每一句话,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应该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热爱,从而使他们愉快主动地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以“传道、授业、解惑”的面貌出现,而应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合作伙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肯定其独到的见解和体验,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
面对素质教育这个大课题,面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困难与挑战。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创新与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实行开放式教学法,就是要坚持教学理念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和教学时空的开放,同时遵循学生主体化、学习的渐进性、互动协作与因材施教和培养综合素质等原则,将学生从学习中解放出来,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随着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法的完善与推广,坚信越来越多的学生会爱学、学好,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张燕.让语文课堂成为彰显人J挂的舞台[J].科学大众,2011(8):80.
[2] 陈春华,王平.信息技术与语文开放式教学的整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0):58-59.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开放式
1 开放教学空间
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来源于课本,更多的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必须突破传统课堂这个封闭、狭小的圈子,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不仅能使教材增光添彩,帮助师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能帮助教师教活语文课。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由于学生从未见过历史悠久、外形优美、结构坚固的赵州桥,不知道大拱两肩上的那两个小拱的位置。所以,笔者出示挂图和指导学生看课本的插图,将古老的赵州桥变作具体可感的形象,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中开放
2.1 开放教学目标。开放式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把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养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①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三个维度。“三维”式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果能从这三个方面确立,不仅可以达到教材的“双基”教学目标,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充分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语文学科特点。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小学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从零开始,他们在学龄前期就已掌握了大量口语,有的还会背诵古诗和儿歌。他们知识水平的起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方式等都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3 让“问题”充满课堂
这里所说的“问题”不仅是指教师引导课堂所提出的问题,更是指小学生对所接受新事物的质疑发问。让问题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小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问的习惯。让“问题”充满课堂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的状态,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变为课堂的引导者、辅助者融入到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新课讲解时都应给小学生留有发问的时间,如果安排在授课前,这样可以检查小学生们预习的成果;如果安排在课中,可以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小学生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的能力;也可以安排在讲解完新知识后,这样便可以通过学生问题的回答情况,对自己的授课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同时帮助小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起到巩固新知识的作用。
讲解《人有两个宝》这课时,可以先提问小学生“你身上有什么宝?为什么是宝?”,再通过谜语的方式引入课文,在学习认字的过程中,让小学生们都参与进来进行词语组词的小游戏。之后,用“我有一双手,可以……”造句的方式巩固学生的记忆。最后,给学生一张空白的纸,让他们进行创造,可以画一画或者折一折,创造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作为作业。
4 开放方法,尊重自主
学生一贯形成的学习方式是单一、被动的,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往往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因此,我们的学生缺乏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能力与欲望。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习惯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老一套教学模式。公开课、研究课成了公开的“研磨课”,有些教师仍然会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记熟课上要说的每一句话,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应该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热爱,从而使他们愉快主动地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以“传道、授业、解惑”的面貌出现,而应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合作伙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肯定其独到的见解和体验,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
面对素质教育这个大课题,面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困难与挑战。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创新与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实行开放式教学法,就是要坚持教学理念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和教学时空的开放,同时遵循学生主体化、学习的渐进性、互动协作与因材施教和培养综合素质等原则,将学生从学习中解放出来,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随着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法的完善与推广,坚信越来越多的学生会爱学、学好,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张燕.让语文课堂成为彰显人J挂的舞台[J].科学大众,2011(8):80.
[2] 陈春华,王平.信息技术与语文开放式教学的整合.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