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短命”现象解析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yiyang9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一些贫困山区,工业乏力,主打产业是农业。为了脱贫致富,他们尝试引进多种产业,但在很短时间内不少却以失败告终。是“水土不服”还是其他原因?本文想以石柱县某乡镇为个案,解读贫困山区农业产业“短命”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贫困山区;农业产业;“短命”;解析
  一、问题的引出:石柱县某乡镇发展产业多,但都上演“短命”悲剧?
  近年来,石柱县某乡镇尝试发展过多种农业产业。比如,在2009年,一家食品公司与农户签定合同发展肉兔产业。当时肉兔产业市场行情不错,该公司承诺肉兔收购保护价为6元/斤。为了克服资金瓶颈,由该食品公司担保,每个农户向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贷款2万元,款项用于购买种兔和笼子。刚开始的两年,效益较好。部分农户看到发展势头良好,再次贷款扩大规模,喂养的肉兔多达300只。但好景不长,两年以后受市场的影响,销售价格一路走低。那家食品公司不再收购,项目以失败告终。发展数量少的农户亏的钱少,发展数量多的农户亏的大了,农户怨气较大。之后的3年中,该乡镇曾引进种植金银花、金荞麦、山厂子等中药材作物,也发展过柑桔、梨子、白果等,项目不少,但都以失败告终。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他们无所适从,感到非常茫然,对传统的“勤劳致富观”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令人寒心的是,这样的例子在该县其他乡镇也一定程度存在,颇具代表性。
  二、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短命”的原因分析
  (一)人力资源缺乏,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以该乡镇为例,辖 3个村,近5000人。因为距离县城较远,交通闭塞,举家外出的占比约为20%。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比为84.6%,文化程度为文盲或者小学的近90%。这些人囿于传统的耕作方式,观念难以突破。因为文化底子薄,对他们进行提升的空间有限。
  (二)农业产业发展不接“地气”。突出地表现为:一是跟风现象严重,缺乏稳定性。一个地方究竟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心理没有底。看到当前什么赚钱就发展什么,等到产业辛辛苦苦发展起来,如果赚不到钱,又赶忙放弃,转向另外的产业,不具有稳定性。二是没有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产业。人无我有,人少我多,这样才能显出优势。没有准确定位,不能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三)引进的农业企业问题多。一是个别入驻企业动机不纯。有的企业抓住政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迫切心理,借农业产业化经营之名,大量套取国家资金。他们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获取了国家项目补助资金,而真正用意不在发展产业上,大部分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农民并没有得到任何实惠。二是缺乏实力。因为地处贫困地区,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很多有实力的企业不愿入驻。引进的企业实力单薄,底气不足。三是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他们获取市场信息的途径有限,不能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成果准确分析市场走向,控制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四是缺乏诚信。这些小企业唯利是图,效益好就收购,效益不好就撤退。他们不履行合同,违约现象比较普遍。那些老农不懂法律,认为维权花的时间长,成本高,有时就吃哑巴亏。那些小企业见任意违约无任何处罚成本,就更加为所欲为,最终吃亏的是农民。
  (四)政府急功近利,引导出错。一是缺乏具体可操作的产业发展规划。没有把着力点放在这个上面,导致乡镇各自为政,凭自己的想象自由发展。有的乡镇有发展规划,但不具备可操作性。二是错误的政绩观导致有好的产业不能发展。“迅速出成绩”,这种错误的政绩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的领导明显知道某个产业有发展潜力,但生产周期长,一时半会不能见到成效,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竟然选择放弃。有的图一时的政绩,使一些项目草草上马,让那些心术不正的企业钻了空子。三是对发展项目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事前没有结合地域特点选择产业,没有认真分析市场行情和风险评估。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引导和管理,没有控制入驻企业的能力。一旦项目失败,群众往往会怪罪政府,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三、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一是选对产业最关键。要学会“借鸡下蛋”,做足县校合作功课。充分借助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的智慧,因地制宜,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的要求,结合地方的特点和资源优势,扬长避短,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二是请专业人士做好该产业的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政府在引进新的农业产业项目之前,要对市场的前景、农户的愿望、农民的收益、产业的风险等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科学论证。要处理好当前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企业、农户三者的关系。
  (二)优化人力资源,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一是积极创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全面实施“绿色”工程。二是着力打造好三支队伍。其一,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把那些年轻、有志于农业发展的初高中生纳入培训计划,对他们进行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的获取、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其二,加大农村经纪人培训。让他们各显神通,打通农产品销路、拓展市场。其三,加大农业产业专业技术员的培训。激发他们对农业农民的热情,提升他们的技术指导能力,力争为“三农”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政府要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慎重引进企业、干部考核制度的制定等方面着力。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慎重引进有担当、有诚信的企业,做好风险控制。首先,在招商引资上严格把关。要对引进企业的成长情况、实力、动机等做详细的考察,对符合条件的才引进。特别是那些为了套取国家政策资金和圈地的企业,要坚决拒之门外。其二,大力扶持入驻企业。政府在土地流转、资金投入、审批等方面要给予优惠政策,简化办事流程,让企业真正能够站得住脚、发展得起来。其三,做好风险控制。在发展产业过程中,要注重宏观调控。督促企业与农户建立好利益联结机制,风险共担,确保农户的收益和权益,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其四,对企业做好诚信等级考核。对不诚信的企业,在政府网站公布他们的劣迹,让他们在社会上难以立足。以这样的手段促使他们规范自己的行为,把信誉放在首要的位置。三是制定合理的干部考核制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干部考核制度的层面进行科学设计,确保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農委等主管部门应在农业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强化农业技术支撑、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培植专业大户等上下功夫。一是对农业产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加大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预测市场行情。二是强化农业技术支撑。加快最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三是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拓宽销路。四是有意识地培植专业大户。充分发挥培植一户、带动一片、发展一业的示范效应,提升农业产业档次。
  (五)加强立法工作,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农业补贴、农村金融等方面的立法,保证农业产业发展有法可依。二是在村镇设置农业方面的法律顾问。充分发挥当地律师事务所的作用,包片设置法律顾问,为农户及企业维权提供帮助,有效降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其他文献
老生常谈:住店那些事儿  目前,不论是旅游还是出差,异地住宿已经成为常态,然而异地住宿中的一些小麻烦,却成为很多人旅途中一件添堵的事儿。这麻烦多半是指住店时物品的损坏,原本普普通通的日用品在宾馆酒店里的身价陡然倍增,让很多住客惊讶,也让很多受害者质疑——这是索赔还是讹诈!  异地住宿90%是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客,赶路者,加上付有押金,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只能任人宰割。  前不久,一位从甘
期刊
在《旅游法》出台之前,在旅游行业普遍存在的违反规则、采取不正当竞争拿回扣的潜规则,在损害旅游消费者的同时,也把旅游行业的发展带进了恶性循环的环境中。随着《旅游法》的出台,或许会结束这些潜规则的存在。  这些潜规则源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改革开放,老百姓不断走出国门的时代。在旅游经营发展的初期,旅行社在摸索发展的同时,也是旅游走入老百姓生活的时期。而我国对这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行业不正当竞争缺乏有效的
期刊
简评  我国各大景区门票优惠政策有所不同,但大致规定是相近的,而部分景区存在不按国家规定执行的“特殊政策”,例如给儿童加价、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实行半价优惠等。而且,部分旅游景点,甚至是国家5A级别的景点只给予当地人丰厚的优惠条件,而外地人只能羡慕嫉妒恨。  我国大大小小的景区,本该是属于国有资源,国民共享,而且,在新颁布的《旅游法》中,也特别提出,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当体现公益性质。那么
期刊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诗圣岂能想到,1400年后的今天,满满的“广厦”占据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房屋不再是单纯的避风避雨的住所功能,而是成为了一种资产符号和创造资产的工具。  2012年12月8日,随着本山传媒的强势进驻,三亚美丽之冠大树公馆正式开盘。酒店用地、70年的产权不限购、8年的酒店托管经营、每年600点的超长酒店免费入住,时至今日,公馆价格已涨至逾
期刊
婺源做旅游,有着自己的考量和意志,以及从零起步时高瞻远瞩的视界。  一、从零起步的小县城,终成“中国最美乡村”  婺源旅游的迅猛发展势头,一点也不逊于南昌、井冈山、景德镇、瑞金、安源。更值得称道的是,在旅游发展方面,它像一个“治未病”的中医,从一开始就避免了雾霾在婺源滋生的所有外部条件。  尽管婺源境内没有妇孺皆知的庐山,没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没有享有“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的三清山,
期刊
近年来,国内特、重大公路客运交通事故频发,造成群死群伤、全年交通伤亡数字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早已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其中涉及旅游客运交通事故比例不断攀升的态势,也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为此,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及国家安监总局等国务院有关部门都有针对性地多次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并下发文件,要求加强客运安全运营管理。  尽管客运交通安全问题在全社会已倍受重
期刊
旅游是个跨界产业,不能仅定位于第三产业的龙头老大。而关于旅游的综合改革,为的是发展大旅游的目标。何为“大旅游”,就是旅游覆盖一、二、三产业,拉动一、二、三产业。这就意味着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形成产业交融,而不是孤零零地建个景区,建个酒店。  那么,旅游综合改革应该改革什么?三个重点,一是改体制,二是改要素,三是改环境。从当前的旅游市场环境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来看,我们正在做的事,是前人从来没有干过
期刊
经济新常态下,政府更加注重培育实体经济,激发企业和个人在市场中的活力。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是壮大地方财源的一个亮点,在地方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根据本地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地方税收总量和财源的建议。  一、实体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2014年尤溪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6.68亿元,同比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以及国际市场的日趋扩大,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加之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不少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外部宏观经济变化对其影响大等因素,使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导致其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关
期刊
城市是个生命体,需要在寻找与突破中不断发现新的自我,更需要在蜕变与超越中,释放属于自己的青春与朝气。然而当一个城市走到自身发展的节点时,当转型已迫在眉睫,需要涅槃重生时,如何选择将变得至关重要。  面对城市成长的烦恼,应如何发现自身的优势、特点、禀赋,应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突围?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与2014年4月11日在廊坊“旅游业创新发展大会”上,采访了“中国创意产业之父”厉无畏老先生,或许从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