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犹记去年金秋十月国庆之时,放假回家正赶上秋收的我于是也随着父母在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了几天农活。汗流浃背之时,一些遐想问题一直萦绕心中:“若是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我会是在哪里?我是否有机会走出大山?我是不是也像爷爷和父亲一样,接手上一辈的田土,起早贪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秋收之际每天都要像这几天这样如此干活?我是不是就像他们那样,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大山就是我的全世界?除了我,我的民族又会是怎样?若是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我们苗族人是不是一直过着苦日子,只把心中向往的生活想象于‘笙鼓地’?”
当然,我最终并没有找到答案,因为现实中已过去的生活没有如果,没有假设。所以,在面对当前的自己,在看到我的村寨、我的民族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时,心中唯一能做的,便是感恩,珍惜当下生活。感恩共产党的领导,让我们大山中的苗族学子得以走出苗岭之机,看到了大山外更宽广的世界;感恩共产党的领导,让我的村寨恢复了以往青山绿水的环境;感恩共产党的领导,让我们苗族人的生活不再苦难,不再“住着茅草屋,吞着馊冷饭”,向往载歌载舞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再只存于笙鼓之地。
的确,若是了解苗族,知晓这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人,就必然知道这是一个历经苦难的民族。澳大利亚著名的民族史学家格迪斯曾在《山地民族》一书中写道:“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民族。”是啊,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苗族经历了五次大迁徙,有的从北迁向南,有的从东迁往西,大家跋山涉水,或是为了躲避战乱,或是为了寻找一片土壤肥沃之地,开田拓土,建立家园,只为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然而,由于各种现实问题,苗族人最终没有过上好日子。因而,苗族的祖先给自己构建了一个“笙鼓地”,那里“土地平洋洋,平坦如天上,地方无限宽,一眼望不到边”;那里“芦笙响轰轰,祖先在踩鼓,起脚嘭嘭踩。人人都来踩,抬脚轻轻踩,步子密又密”;那里“猪如门板肥,鸡如鸡笼大”。苗族祖先把“笙鼓地”想象成一个如此富饶、如此丰衣足食、如此幸福的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困苦的无奈,对生命短暂的认识。把“笙鼓地”幻化的如此美好,只因他们在精神上需要这样的地方,来支撑他们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坚持生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气,只为在死后能够过上那样载歌载舞的理想幸福生活。也因此,苗族祖先所创造的“笙鼓地”并非是任何人都能进入的,只有寿终正寝、有后代的人方能有资格进入。当一个人达到了这两种条件,就说明人这个人的一生都为民族的“两种生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自然有资格在死后去享受那样的幸福生活了。看哪,这是多么聪明智慧的苗族祖先呀。
回首过去,苗族的祖先把对生活的向往放于看不到的死后世界“笙鼓地”,那里是苗族鬼师通过丧葬歌《焚巾曲》传递给苗族人,那是把人们对生活的理想幻化成心灵的现实,把彼岸世界幻化得如此完美,是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期待。苗族是个历尽千辛万苦多磨多难的民族,人们所居之地大多是高坡山上,穷山恶水,交通信息闭塞,生活贫苦不堪。由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人们只有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寄托于死后世界,寄托于祖先灵魂,希望祖先回归笙鼓地之后,招来金银财宝,佑护子孙后代,保佑民族兴旺,使人们过上丰衣足食、载歌载舞、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
放眼当前,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来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不菲成绩,苗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然也受益颇多。我们的生活正一步步迈向“笙鼓地”所说的那样,丰衣足食,载歌载舞。在黔东南有一首被广为流传的苗歌《花开满枝头》这样唱道:“共产党来到,花开满枝头,苗乡生机盎然……共产党来到,我们都捡福,我们分田土,自田自除草,我们都安心……党的政策好,人老有保障,生活有保障,节日政府鼓动,政府处处为民想,苗乡面貌变了样,努力勤劳来致富。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感谢咱中央。清江水流哗啦啦,苗家日子乐悠悠,幸福万年长,往后就这样哟。”
在这首苗歌的歌词里,我们不难看出苗家人对共产党深深的感激之情。是啊,因为党的到来,苗家人脱离贫苦生活之时,同时还过上了理想中安稳的幸福生活,大家怎会不感恩?几十年来,苗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已走上心中所向往生活的道路,其他各兄弟民族又何尝不是。共产党所制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民族政策,皆为促进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如今,各民族不管是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就,彰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回顾苗族的历史和放眼当下的生活,我们确实过上了心中所向往的如同“笙鼓地”中不愁吃穿且能载歌载舞的生活。因为党的光辉,我们把向往的理想生活狀态变成了现实,处处都成“笙鼓地”,遍地响起笙鼓声。我相信,其他兄弟民族也同样如此,走上了各自幸福生活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正在载着各族人民的梦想乘风破浪向前航行,带领各民族人民走上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之时,也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而我,不管是作为一员党员,还是作为一个正在受党关照的少数民族,都会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各民族终将会迎来更为幸福的明天,我们中国也会迎来更为富强的将来!
作者简介:侯德忠(1993—),男,苗族,贵州剑河人,贵州大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单位:贵州民族出版社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民族社会与生态文化。
当然,我最终并没有找到答案,因为现实中已过去的生活没有如果,没有假设。所以,在面对当前的自己,在看到我的村寨、我的民族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时,心中唯一能做的,便是感恩,珍惜当下生活。感恩共产党的领导,让我们大山中的苗族学子得以走出苗岭之机,看到了大山外更宽广的世界;感恩共产党的领导,让我的村寨恢复了以往青山绿水的环境;感恩共产党的领导,让我们苗族人的生活不再苦难,不再“住着茅草屋,吞着馊冷饭”,向往载歌载舞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再只存于笙鼓之地。
的确,若是了解苗族,知晓这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人,就必然知道这是一个历经苦难的民族。澳大利亚著名的民族史学家格迪斯曾在《山地民族》一书中写道:“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民族。”是啊,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苗族经历了五次大迁徙,有的从北迁向南,有的从东迁往西,大家跋山涉水,或是为了躲避战乱,或是为了寻找一片土壤肥沃之地,开田拓土,建立家园,只为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然而,由于各种现实问题,苗族人最终没有过上好日子。因而,苗族的祖先给自己构建了一个“笙鼓地”,那里“土地平洋洋,平坦如天上,地方无限宽,一眼望不到边”;那里“芦笙响轰轰,祖先在踩鼓,起脚嘭嘭踩。人人都来踩,抬脚轻轻踩,步子密又密”;那里“猪如门板肥,鸡如鸡笼大”。苗族祖先把“笙鼓地”想象成一个如此富饶、如此丰衣足食、如此幸福的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困苦的无奈,对生命短暂的认识。把“笙鼓地”幻化的如此美好,只因他们在精神上需要这样的地方,来支撑他们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坚持生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气,只为在死后能够过上那样载歌载舞的理想幸福生活。也因此,苗族祖先所创造的“笙鼓地”并非是任何人都能进入的,只有寿终正寝、有后代的人方能有资格进入。当一个人达到了这两种条件,就说明人这个人的一生都为民族的“两种生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自然有资格在死后去享受那样的幸福生活了。看哪,这是多么聪明智慧的苗族祖先呀。
回首过去,苗族的祖先把对生活的向往放于看不到的死后世界“笙鼓地”,那里是苗族鬼师通过丧葬歌《焚巾曲》传递给苗族人,那是把人们对生活的理想幻化成心灵的现实,把彼岸世界幻化得如此完美,是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期待。苗族是个历尽千辛万苦多磨多难的民族,人们所居之地大多是高坡山上,穷山恶水,交通信息闭塞,生活贫苦不堪。由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人们只有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寄托于死后世界,寄托于祖先灵魂,希望祖先回归笙鼓地之后,招来金银财宝,佑护子孙后代,保佑民族兴旺,使人们过上丰衣足食、载歌载舞、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
放眼当前,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来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不菲成绩,苗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然也受益颇多。我们的生活正一步步迈向“笙鼓地”所说的那样,丰衣足食,载歌载舞。在黔东南有一首被广为流传的苗歌《花开满枝头》这样唱道:“共产党来到,花开满枝头,苗乡生机盎然……共产党来到,我们都捡福,我们分田土,自田自除草,我们都安心……党的政策好,人老有保障,生活有保障,节日政府鼓动,政府处处为民想,苗乡面貌变了样,努力勤劳来致富。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感谢咱中央。清江水流哗啦啦,苗家日子乐悠悠,幸福万年长,往后就这样哟。”
在这首苗歌的歌词里,我们不难看出苗家人对共产党深深的感激之情。是啊,因为党的到来,苗家人脱离贫苦生活之时,同时还过上了理想中安稳的幸福生活,大家怎会不感恩?几十年来,苗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已走上心中所向往生活的道路,其他各兄弟民族又何尝不是。共产党所制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民族政策,皆为促进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如今,各民族不管是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就,彰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回顾苗族的历史和放眼当下的生活,我们确实过上了心中所向往的如同“笙鼓地”中不愁吃穿且能载歌载舞的生活。因为党的光辉,我们把向往的理想生活狀态变成了现实,处处都成“笙鼓地”,遍地响起笙鼓声。我相信,其他兄弟民族也同样如此,走上了各自幸福生活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正在载着各族人民的梦想乘风破浪向前航行,带领各民族人民走上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之时,也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而我,不管是作为一员党员,还是作为一个正在受党关照的少数民族,都会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各民族终将会迎来更为幸福的明天,我们中国也会迎来更为富强的将来!
作者简介:侯德忠(1993—),男,苗族,贵州剑河人,贵州大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单位:贵州民族出版社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民族社会与生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