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火朝天的中国经济也有冰冷的另一面。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已降至历史最低点
如果只用一个字来描述2006年的中国经济,那就是“涨”。上涨,贯穿于2006年的始终,涉及中国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经济中具有共性的一个特点。
在2006年,中国GDP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速度,居民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国际贸易顺差将超过1750亿美元,人民币开始贵过港元,上证指数突破2600点,各大城市的房价继续上扬,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而年底的粮油涨价更是波及每个中国人的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从数据来看,尽管中国经济涨势汹汹,但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却保持在2%以下。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近期撰文表示,“在2006年经济高速增长、货币供应也明显上升的背景下,通货膨胀水平相当稳定,全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05年要更低,这一点现在应当是十分确定的。”
流动性过剩是“涨”的主要推手
据汤姆斯金融公司(Thomas Financial)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是2006年全球股市表现最出色的股市。报告指出,中国深圳A股指数上涨101.7%,名列世界第一;其次是俄罗斯股市,上涨65.8%;巴西股市上涨40.9%排第三;印度股市涨幅则是36.6%,名列世界第四。
中国的股市正在创造奇迹,而奇迹的背后是海量资金的支持。比如,2006年12月7日发行的嘉实策略增长基金,虽然募集期只限定1天,但募集的资金却达到了惊人的419亿元,使得嘉实基金成为中国基金历史上最大的基金,也创造了全球投资的纪录。
有分析人士指出,“基金规模体现出来的投资资金浪潮,让我们看到了市场流动性资金之充沛程度,也可以想象如此大量的资金涌入任何一个投资领域能够引发的冲击波。”
据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对全球151300只投资基金的跟踪调查,截至12月13日,2006年新兴国家股市吸引外国资金总额已经达到208亿美元,刷新2005年203亿美元的纪录,而中国股市吸引资金净流入占到这一总数的四成。
花旗集团中国研究部主管薛澜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声称,“最近在欧洲十国做了路演,一路最大的感受是,外资对中国的股票热情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除了本币升值导致资金净流入等一些因素之外,中国的银行贷款增加较快,货币供应宽裕(比如2006年11月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都是16.8%,分别高于调控目标0.8和2.8个百分点),也促成了流动胜过剩这种经济现象在中国的出现。
同时,居民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这也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资本相对过剩。大量的资金正在中国寻求出路,其中一部分涌向了股市、楼市,也有一部分进行了其他的投资项目,这也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膨胀的原因之一。
当中国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当各种资产被过多的货币追逐,上涨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上涨背后隐藏着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热火朝天的中国经济也有冰冷的另一面。“居民消费率已降至历史最低点”,这是中国社科院12月发布的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一个结论。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额占按支出法计算的GDP的比例。 该报告指出,居民消费率从1990年的48.8%降为2005年的38.0%,已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比最高点1981年的52.5%降低了14.5个百分点。从世界消费率来看,各国消费率大致在60%至80%之间,高于中国20到40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率过低,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投资率过高。而投资率过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比如从“积极”到“稳健”财政政策的累积效应,比如长期以来的低利率政策使得资金成本过低,比如流动性过剩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等。
研究中国的投资与消费,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自1998年以来,中国始终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消费却长期“启而不动”。与之对应的是,2004年以来的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也是“调而难下”。
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石宝峰撰文指出,投资屡调不下、项目仍“顶风”上马,症结在于财权和事权不对称、间接税比重过大、中央和地方税种划分不合理的财税体制;消费屡屡不能启动,发挥不了对经济的主导拉动作用,与多年来的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对于投资消费比例失调问题,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和完善才是“治本之策”。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则认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效果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问题。消费需求与消费者本身的后顾之忧密切相关。从现状分析,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重要的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保障水平比较低,消费预期过高,消费能力不强。
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
对于2006年的中国经济,说得比较多的是9个字: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局面。不过,在繁荣的背后,在经济领域也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对当前经济的看法就不那么乐观,他撰文认为,宏观经济运行明显处在一个“高增长一平物价一高失业”的不良状态上。他指出,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测算,2006年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而同时预计2006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从当年413万大学生的就业态势看,供给比上年增加22%,需求却减少22%,失业问题日趋严峻。
中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高就业?没有高就业,就意味着有一部分人是缺乏购买力的,也无从去刺激消费。从产业模式上去分析,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资金密集型企业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中实现的,并没有因为增长而新增大量的就业机会。
就业问题也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一方面,既没有钱又缺乏社会保障的低收入者无力去消费,另一方面,高收入者的消费意愿早就得到了满足,不会带来更多的消费增量。即使是中等收入的人群,也对消费有着种种顾虑。
在消费没有充分启动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能够保持高速增长,这也说明中国经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而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长此以往是难以可持续发展以及危险的。
中国有着巨大的贸易顺差,有着大量的外向型产业,但是在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作用下,出口会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扩大内需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需要。而依靠投资来拉动的中国经济,其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系统,使银行系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还有两个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是资源,一个是环境。物价的上涨,除了有流动性过剩这个直接推手之外,石油、矿产等资源日益稀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环境则是制约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而对环境的重视,也必将提高企业的成本。
在2006年岁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在“快”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将会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
不过,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模式,都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惯性仍将推动中国经济在2007年快速前行。
如果只用一个字来描述2006年的中国经济,那就是“涨”。上涨,贯穿于2006年的始终,涉及中国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经济中具有共性的一个特点。
在2006年,中国GDP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速度,居民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国际贸易顺差将超过1750亿美元,人民币开始贵过港元,上证指数突破2600点,各大城市的房价继续上扬,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而年底的粮油涨价更是波及每个中国人的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从数据来看,尽管中国经济涨势汹汹,但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却保持在2%以下。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近期撰文表示,“在2006年经济高速增长、货币供应也明显上升的背景下,通货膨胀水平相当稳定,全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05年要更低,这一点现在应当是十分确定的。”
流动性过剩是“涨”的主要推手
据汤姆斯金融公司(Thomas Financial)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是2006年全球股市表现最出色的股市。报告指出,中国深圳A股指数上涨101.7%,名列世界第一;其次是俄罗斯股市,上涨65.8%;巴西股市上涨40.9%排第三;印度股市涨幅则是36.6%,名列世界第四。
中国的股市正在创造奇迹,而奇迹的背后是海量资金的支持。比如,2006年12月7日发行的嘉实策略增长基金,虽然募集期只限定1天,但募集的资金却达到了惊人的419亿元,使得嘉实基金成为中国基金历史上最大的基金,也创造了全球投资的纪录。
有分析人士指出,“基金规模体现出来的投资资金浪潮,让我们看到了市场流动性资金之充沛程度,也可以想象如此大量的资金涌入任何一个投资领域能够引发的冲击波。”
据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对全球151300只投资基金的跟踪调查,截至12月13日,2006年新兴国家股市吸引外国资金总额已经达到208亿美元,刷新2005年203亿美元的纪录,而中国股市吸引资金净流入占到这一总数的四成。
花旗集团中国研究部主管薛澜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声称,“最近在欧洲十国做了路演,一路最大的感受是,外资对中国的股票热情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除了本币升值导致资金净流入等一些因素之外,中国的银行贷款增加较快,货币供应宽裕(比如2006年11月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都是16.8%,分别高于调控目标0.8和2.8个百分点),也促成了流动胜过剩这种经济现象在中国的出现。
同时,居民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这也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资本相对过剩。大量的资金正在中国寻求出路,其中一部分涌向了股市、楼市,也有一部分进行了其他的投资项目,这也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膨胀的原因之一。
当中国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当各种资产被过多的货币追逐,上涨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上涨背后隐藏着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热火朝天的中国经济也有冰冷的另一面。“居民消费率已降至历史最低点”,这是中国社科院12月发布的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一个结论。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额占按支出法计算的GDP的比例。 该报告指出,居民消费率从1990年的48.8%降为2005年的38.0%,已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比最高点1981年的52.5%降低了14.5个百分点。从世界消费率来看,各国消费率大致在60%至80%之间,高于中国20到40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率过低,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投资率过高。而投资率过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比如从“积极”到“稳健”财政政策的累积效应,比如长期以来的低利率政策使得资金成本过低,比如流动性过剩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等。
研究中国的投资与消费,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自1998年以来,中国始终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消费却长期“启而不动”。与之对应的是,2004年以来的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也是“调而难下”。
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石宝峰撰文指出,投资屡调不下、项目仍“顶风”上马,症结在于财权和事权不对称、间接税比重过大、中央和地方税种划分不合理的财税体制;消费屡屡不能启动,发挥不了对经济的主导拉动作用,与多年来的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对于投资消费比例失调问题,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和完善才是“治本之策”。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则认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效果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问题。消费需求与消费者本身的后顾之忧密切相关。从现状分析,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重要的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保障水平比较低,消费预期过高,消费能力不强。
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
对于2006年的中国经济,说得比较多的是9个字: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局面。不过,在繁荣的背后,在经济领域也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对当前经济的看法就不那么乐观,他撰文认为,宏观经济运行明显处在一个“高增长一平物价一高失业”的不良状态上。他指出,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测算,2006年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而同时预计2006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从当年413万大学生的就业态势看,供给比上年增加22%,需求却减少22%,失业问题日趋严峻。
中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高就业?没有高就业,就意味着有一部分人是缺乏购买力的,也无从去刺激消费。从产业模式上去分析,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资金密集型企业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中实现的,并没有因为增长而新增大量的就业机会。
就业问题也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一方面,既没有钱又缺乏社会保障的低收入者无力去消费,另一方面,高收入者的消费意愿早就得到了满足,不会带来更多的消费增量。即使是中等收入的人群,也对消费有着种种顾虑。
在消费没有充分启动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能够保持高速增长,这也说明中国经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而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长此以往是难以可持续发展以及危险的。
中国有着巨大的贸易顺差,有着大量的外向型产业,但是在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作用下,出口会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扩大内需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需要。而依靠投资来拉动的中国经济,其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系统,使银行系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还有两个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是资源,一个是环境。物价的上涨,除了有流动性过剩这个直接推手之外,石油、矿产等资源日益稀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环境则是制约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而对环境的重视,也必将提高企业的成本。
在2006年岁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在“快”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将会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
不过,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模式,都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惯性仍将推动中国经济在2007年快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