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大纲》指出,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专家也指出“素质教育的过程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语文教学过程的主旋律。作为语文教师,做到上述要求责无旁贷。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创造性思维 能力
中学语文,类容繁多,训练形式多样,讲授的也多,这样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也提供了有利条件,文学作品有利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作文课上通过对学生各种文体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又可培养其表达能力;听说训练,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所有这些都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因素,作为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责无旁贷。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粗浅看法,以供参考。
一、根据《大纲》要求,分年级、紧扣课文重点提出训练要求,进行培养训练
如教学《伊索寓言》时,抓住一道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设想:《蚊子与狮子》一文的另外的结局会怎样,并要求学生作答。同学们经过积极思考,都想象得几乎合理。如一个学生这样想:蚊子粘在网上,一面哀叹自己的不幸,哀叹自己打败了狮子,却还被小小的蜘蛛捉住;一面无可奈何的闭目等死。蜘蛛慢慢爬过来,正准备享用美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奇迹出现了,一个小男孩用带圈的竹竿将蜘蛛网打了下来准备将蜘蛛喂鸡,于是网破了,蚊子掉在地上,有惊无险。过了好一会儿,蚊子回过神来,叹了一口气说:“真是死里逃生啊!”。另一位同学则想:蚊子躺在蜘蛛网上,拼命的挣扎,心想“强大的狮子我都不怕,小小的蜘蛛算什么!”。有了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它终于逃了出来……这些练习通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进行大胆想象,本身就是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二、改变传统教法,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种因素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传统教学一般是:范读课文——作者(背景)介绍——字词讲解——分段讲解——写作特色——归纳总结等,将一篇文章分得太碎,学生学起来也显得寡味,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思维了。我认为应该大胆改变教法,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上《愚公移山》一文,由于初中生文言基础差,读通课文都成问题,为此,我大胆摒弃了传统文言文教学思路:采用教师导读来引导学生想象,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后再范读,使学生搞清字词句读,再分成四人一组对照注释,讨论质疑,弄清大意,再对疑难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忠于课本,充分想象,自己讲故事,编故事,大家讨论,相互补充,指正。这样一来,学生兴趣大增,印象也深,既避免了全文翻译的不必要,又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动脑、动口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对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要巧设条件,创情景,营造氛围,挑起同学争辩,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我让学生自己搜集生活中一些行骗的例子,行骗的语言,再提问学生文中的两位骗子骗术是否高明,谈谈自己的看法。分组讨论、集体讨论。逐步分成两派,一派认为高明,一派认为不高明。为此,我抓住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辩论,找准理由充分发言,经过一番争辩,得出以下几条理由:(一)骗子抓住了皇帝爱穿新装的癖好,投其所好,趁机行骗。(二)骗子揣摩透了老大臣、随行官员、百姓的心理。(三)骗子聪明,目的是要钱,成功了。(四)骗子的骗术也有疏漏之处,没骗住孩子。但目的达到就是高明。这里暂不说学生观点是否正确,单是激烈争辩的过程,就是一次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四、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真理和知识的化身,是无所不能的圣人。教师的使命就是给学生空荡荡的大脑武装知识,维护“师道尊严”固然重要,但是课堂沟通减少了,老师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用课堂操纵学生,学生处于“被导”地位、被操纵者,课堂发言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向老师心中的答案靠拢,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愚公移山》一文,老师总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非让学生接受不可,但有学生就说“愚公就是愚”,其实是有道理的。
观点可以并存,老师不必强势,只要有理由支撑的都应该加以讨论,不能一概而论,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合作”意识,民主关系,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使课堂活泼,学习兴趣才浓。我从教13年,每年教学成绩都名列全县前茅,去年中考,我所教班级语文成绩列全县乡镇中学第一,我认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起了极大作用,学生大胆的与教师一起探讨,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限制于教师的讲解,而是不断去发现、创新、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
五、用典型课文,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作文训练
语文课本是最好的作文资料,中学语文教材为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养料,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模仿、借鉴,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善于挖掘其内涵,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去启发、发展学生潜在的智慧,那么,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关县寿山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创造性思维 能力
中学语文,类容繁多,训练形式多样,讲授的也多,这样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也提供了有利条件,文学作品有利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作文课上通过对学生各种文体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又可培养其表达能力;听说训练,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所有这些都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因素,作为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责无旁贷。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粗浅看法,以供参考。
一、根据《大纲》要求,分年级、紧扣课文重点提出训练要求,进行培养训练
如教学《伊索寓言》时,抓住一道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设想:《蚊子与狮子》一文的另外的结局会怎样,并要求学生作答。同学们经过积极思考,都想象得几乎合理。如一个学生这样想:蚊子粘在网上,一面哀叹自己的不幸,哀叹自己打败了狮子,却还被小小的蜘蛛捉住;一面无可奈何的闭目等死。蜘蛛慢慢爬过来,正准备享用美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奇迹出现了,一个小男孩用带圈的竹竿将蜘蛛网打了下来准备将蜘蛛喂鸡,于是网破了,蚊子掉在地上,有惊无险。过了好一会儿,蚊子回过神来,叹了一口气说:“真是死里逃生啊!”。另一位同学则想:蚊子躺在蜘蛛网上,拼命的挣扎,心想“强大的狮子我都不怕,小小的蜘蛛算什么!”。有了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它终于逃了出来……这些练习通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进行大胆想象,本身就是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二、改变传统教法,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种因素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传统教学一般是:范读课文——作者(背景)介绍——字词讲解——分段讲解——写作特色——归纳总结等,将一篇文章分得太碎,学生学起来也显得寡味,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思维了。我认为应该大胆改变教法,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上《愚公移山》一文,由于初中生文言基础差,读通课文都成问题,为此,我大胆摒弃了传统文言文教学思路:采用教师导读来引导学生想象,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后再范读,使学生搞清字词句读,再分成四人一组对照注释,讨论质疑,弄清大意,再对疑难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忠于课本,充分想象,自己讲故事,编故事,大家讨论,相互补充,指正。这样一来,学生兴趣大增,印象也深,既避免了全文翻译的不必要,又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动脑、动口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对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要巧设条件,创情景,营造氛围,挑起同学争辩,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我让学生自己搜集生活中一些行骗的例子,行骗的语言,再提问学生文中的两位骗子骗术是否高明,谈谈自己的看法。分组讨论、集体讨论。逐步分成两派,一派认为高明,一派认为不高明。为此,我抓住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辩论,找准理由充分发言,经过一番争辩,得出以下几条理由:(一)骗子抓住了皇帝爱穿新装的癖好,投其所好,趁机行骗。(二)骗子揣摩透了老大臣、随行官员、百姓的心理。(三)骗子聪明,目的是要钱,成功了。(四)骗子的骗术也有疏漏之处,没骗住孩子。但目的达到就是高明。这里暂不说学生观点是否正确,单是激烈争辩的过程,就是一次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四、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真理和知识的化身,是无所不能的圣人。教师的使命就是给学生空荡荡的大脑武装知识,维护“师道尊严”固然重要,但是课堂沟通减少了,老师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用课堂操纵学生,学生处于“被导”地位、被操纵者,课堂发言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向老师心中的答案靠拢,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愚公移山》一文,老师总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非让学生接受不可,但有学生就说“愚公就是愚”,其实是有道理的。
观点可以并存,老师不必强势,只要有理由支撑的都应该加以讨论,不能一概而论,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合作”意识,民主关系,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使课堂活泼,学习兴趣才浓。我从教13年,每年教学成绩都名列全县前茅,去年中考,我所教班级语文成绩列全县乡镇中学第一,我认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起了极大作用,学生大胆的与教师一起探讨,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限制于教师的讲解,而是不断去发现、创新、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
五、用典型课文,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作文训练
语文课本是最好的作文资料,中学语文教材为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养料,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模仿、借鉴,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善于挖掘其内涵,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去启发、发展学生潜在的智慧,那么,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关县寿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