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58年8月23日,我福建前线炮兵部队奉命开始对蒋军盘踞的金门等岛屿进行猛烈炮击,给予疯狂叫嚣反攻大陆和严重袭扰我东南沿海的敌军以应有的惩罚。随着炮击金门作战的开始,我东南沿海地区装甲兵部队也随时准备迎击敌军的登陆反扑并夺取敌占岛礁。为适应两栖作战需要,装甲兵领导机关于同年10月决定研制水陆坦克。从此,一场打造我军装甲“水中蛟龙”的科研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横渡琼州海峡,成为我国装甲装备研制的壮举
我国第一代水陆坦克的研制任务下达后,装甲兵科研机构和兵工战线的有关工厂立即投入精兵强将进行科研会战。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科研院等先后披挂上阵,承担设计、试制等各项任务。从1958年10月开始设计到1959年3月和6月先后试制出两辆样车,只用了不到半年左右的时间。样车随即交付试验机构进行严格的考核,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为此,承研单位对样车的设计进行过多次修改。随后,某工厂于1960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先后交部队试用。
经过小批量生产和部队试用,科研人员发现该坦克在性能和结构上仍存在一些问题。1960年底和1961年初,科研人员为进一步掌握水陆坦克的特性,辗转数千公里,分别在浙江、江苏和北京等地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性试验,并提交了详细的研究报告。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国防科委组织有关专家于1961年5月在苏州召开水陆坦克设计定型会议,确定了总体修改方案,随后在北京重新进行全面设计。1962年5月,某工厂试制出火炮和发动机水上冷却系统各不相同的两辆设计定型试验样车,并分别在陕西和江苏等地进行了陆上2500公里和水上70个摩托小时的设计定型试车。根据试制和试验中发现的问题,科研人员又对水陆坦克进行了85个大小项目的修改。修改设计后,样车又进行了2650千米的补充试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经过1958年至1962年历时4年多的研制,科研人员笔下的“水中蛟龙”,在战术技术性能、结构合理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均达到了战技指标要求,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代水陆坦克终于“横空出世”。1963年4月13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水陆坦克设计定型,命名为63式水陆坦克(以下简称“63水”),并投入了批量生产。
设计定型后,科研人员再接再厉,先后在桂林、苏州、乍浦、连云港和浙江的海盐等地对定型后的63水进行近乎苛刻的使用试验,以确保部队官兵用上可靠、放心的两栖装甲车辆。试验的压轴戏是横渡琼州海峡。为展示水陆坦克的良好水上性能,同时探索水陆坦克海上长距离航行的可行性,装甲兵某试验大队的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大胆组织了一次水陆坦克横渡海南琼州海峡的试验。我国自行研制的水陆坦克不负众望,安全顺利地渡过了宽达几十千米、海况复杂的琼州海峡,写下装甲兵试验的壮丽篇章。据笔者所知,这一记录至今尚未被改写。许多参加过横渡海峡试验的装甲兵老专家,一提起这次试验仍然是异常激动和兴奋。以后,63水在各种重大演习中频频“上镜”,并多次参加核沾染地带通过性试验。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针对63水装备部队后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科研人员分别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对其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使该车在防护性、密封性、零部件可靠性和使用维修方便性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改善和提高。1979年,63水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强渡红河等战斗中屡立战功,大展国威军威。战后,装甲兵针对63水参战中出现的防护能力严重不足(有的水陆坦克车体被越军的高射机枪击穿数处)等的问题,进行了增加高射机枪防护板等多项改进。从1980年起,改进后的63水陆续装备部队,使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轴流泵喷水推进,是当时最先进的水上推进方式
说起63水,由于它在近几年我军举行的数次大规模两栖作战演习中频频上镜,军事发烧友对它并不陌生。它的外部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车体长而像一艘船,车首锋利似犁水之刀;履带有点像62式轻型坦克,带有增强附着力的“人”字花纹,以便在水网稻田地等泥泞地上更加平稳的行驶;采用了单轮缘的中空大负重轮,以减轻重量提高浮力,轮缘卡在两排卡齿之间(59式中型坦克是双轮缘负重轮,履带是单排卡齿,卡在双轮缘之间);火炮细而修长,安装在酷似船体的底盘上,显得十分清秀;后部的特征则是独一无二的,有两个喷水口和水上转向用的活动水门(简称活门),坦克入水后,两道白色的水柱从活门处喷涌而出,仿佛是两条白色彩带在水中飘舞。另外,它的车首前端装有防浪板,水上行驶时驾驶员在车内将防浪板摇起,以防止水浪涌上车首。
它的总体布局与59式中型坦克大同小异,也是4名乘员(驾驶员、车长、炮长和装填手),驾驶室位于车首,战斗室位于车体中部,动力传动室位于车体后部。它的内部结构给人的印象是车内明显宽大,不像59坦克那样狭小拥挤。由于它是两栖装备,水上性能自然也就不能含糊(一般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辆的水上性能是兼顾的),因此,用于水上航行的设备自然更为讲究:一是它装有专用的喷水推进器,以便在水上能够高速航行;二是前面提到的后部装有水活门,以便进行灵活的水上转向和倒车;三是装有机动、电动和手动三种排水装置,以便及时排出车内积水;四是它的发动机与62式轻型坦克的功率相同,都是400马力,但放置方式与众不同,是纵向放置。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水中蛟龙”的看家本事有三大法宝:一是能够在大风浪条件下在海上高速航行,而且不翻不沉;二是在水上能够发挥火力,看得见、打得准;三是“水中蛟龙”上陆后也能变成“陆上猛虎”,在濒海地区的陆上或内陆江河湖泊地区冲锋陷阵。它的85毫米火炮及陆上作战能力与62式轻型坦克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63水还可进行水上射击。但是,由于早期的63水没有安装火炮稳定器,所以水上射击的精度不高。这里重点说一说它的“浪里白条”功夫。直到上世纪末,63水仍保持着现役两栖装甲车辆水上航行最快的桂冠。而这一殊荣的获得,一靠它的大马力发动机提供强劲的动力,二靠先进的喷水推进器。
先看它的强劲动力。63水不仅是我国现役两栖装甲装备中发动机功率最大的车辆(400马力,单位功率达到16千瓦/吨),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前苏联的HT-76水陆坦克的发动机功率仅为240马力,单位功率也只有12.57千瓦/吨;美国的M551“谢里登”水陆坦克单位功率也仅为13.9千瓦/吨)。再看它的水上推进器。水陆坦克光有“劲”还不 够,还要看劲怎么“使”,也就是说水上推进方式很关键(美国的“谢里登”水陆坦克虽然“劲”也不小,公路最大时速达到了70千米/小时,但由于水上行驶采用了履带划水的推进方式,所以水上航速只有5.8千米/小时,还不如我国的63式装甲车呢)。由于63水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喷水推进,因此,水上航速高居世界榜首。
装甲车辆在水上行驶,主要有三种推进方式。一种叫做履带(轮胎)划水,就是车辆入水后,靠履带(轮胎)的转动在水中产生推力,使车辆向前航行。国产的大多数履带式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如86式步兵战车、63式装甲车等,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推进方式。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不足是划水效率低,水上航速慢,63式装甲车的水上航速仅6千米。这种推进方式用于克服一般江河障碍还凑合,用于登陆作战时的抢滩上陆,就显得太慢了。还有一种叫做螺旋桨推进,就是装甲车辆装有像船一样的螺旋桨,车辆入水后,螺旋桨转动产生推力。国产的轮式装甲车辆都采用了这种推进方式,其推进效率要高于履带划水。如92式轮式装甲车的水上航速达到了8千米。再一种就是喷水推进方式,它是效率最高的推进方式,水上航行快的两栖装甲车辆大多采用这种推进方式(如前苏联的liT-76水陆坦克、美国在研的AAAV高速两栖突击车等)。
63水的喷水推进系统是这样构成的:在坦克的传动装置两侧各装有一套带叶轮的轴流泵和水道,每个水道均有尾喷管和倒车水道和倒车喷水口(在照片上可以看到在两侧车体的后部有几个带栅栏的出水口,即为倒车水道和喷水口),喷水口设有可转动开闭的活门。其水上推进原理是:当坦克在水上要向前行驶时,驾驶员挂上水上前进挡,此时,发动机的动力经主离合器、分动箱、万向联轴器传至左右两侧的轴流泵,轴流泵的叶轮正转,水流向后喷出使坦克前进。此时,驾驶员通过操纵车尾的活门来实现水上转向:当关小或完全关闭一侧活门时,该侧喷水减少,同时部分水流经倒车水道向斜前方倒喷,产生反向推力,使水陆坦克迅速向该方向偏转。当坦克需要在水上倒车时,有两种方法:一是需要短距离倒车时,前进挡不变,驾驶员拉操纵杆同时关闭车尼的活门,此时水流同时经倒车水道向斜前方倒喷,产生向后的推力,实现水上倒航。二是当需要较长距离倒车时,挂上水上倒车挡,此时,轴流泵的叶轮反转,水流从后部吸人向进水口方向倒喷,实现倒航。据驾驶过水陆坦克的同志介绍,水上倒车挡还有“另类”用法呢。一个是可以用倒喷水流清除水道进口铁栅栏上的水草与杂物,防止堵塞;再一个就是当水陆坦克被淤泥等托住车底(坦克兵们叫做“托肚皮”)时,挂上倒挡让水倒喷,此时车尾上翘,车头下扎(由于发动机后置,正常情况下水陆坦克是后沉前翘的),使托底情况得以缓解;同时强大的倒喷水流冲击车底的淤泥,水陆坦克就顺利地脱陷了。“水中蛟龙”水上自救的这一绝招(还有一招就是全浮装载,即在海上上登陆舰的动作),是北方坦克兵不能不佩服的。
由于采用了高效率的推进方式,63水的水上航速达到了12千米/小时,这是一般装甲车辆所望尘莫及的。最新改进型63水的水上航速更高,接近登陆艇的航速了。据63水的总设计师杨楚泉先生介绍,我国自行设计的喷水推进器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拥有多项专利。
一车多用、一车多能,开创了装甲装备系列化之先河
要说63水的另外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在一车多用、一车多能方面下了工夫,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是目前为止唯一的坦克与装甲输送车同一个底盘的系列化杰作。这一创举不仅为我国装甲车辆的发展写下了厚重的一笔,也为我国新一代两栖装甲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63水装备部队后,装甲兵就开始着手考虑其系列化的问题,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推出了多种改进型和变型车。主要改进型有WZ211-1水陆坦克、ZTS63水改进型(为海军陆战队的专用装备)等;变型车主要有76式水陆坦克抢救牵引车、77-1履带式水陆装甲输送车(WZ511-1)、77-2式履带式水陆装甲输送车(WZ511—2)、水陆两栖新122mm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和上游一号履带式地舰导弹发射车等。下面重点介绍伴随水陆坦克作战的77-1式水陆装甲输送车。
为满足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登陆作战中步坦协同作战的需要,63水定型和装备部队后,装甲兵很快就决定研制两栖装甲输送车。科研工作于1965年4月启动,当年制成2辆样车,经试验改进后,于1969年和1970年进行了两次小批量生产,尔后又进行过4次大的改进,1977年11月设计定型,并命名为77-1式水陆装甲输送车。该车以63水为基础,去掉炮塔,将原车战斗舱的装甲板加高作为运载车厢,动力、传动、水上推进、操纵、行动、通信设备等主要部件与63水相同。该车与63水具有相同的机动性,可乘载步兵,短距离牵引火炮,输送物资、器材、弹药和油料等,是典型的多用途装甲车辆。与其他国产装甲输送车相比,它还真有不少“另类”的地方,可以说是亮点频现。
一是在它的后部设有火炮专用牵引钩,可以用于短距离牵引火炮机动。其他坦克和装甲车辆后部也有牵引钩,但那是用于牵引装甲车辆的,能不能挂火炮,还真没有考察过,所以不敢妄下结论。
二是它可以“驮”火炮。如果部队需要强渡江河,这时牵引火炮就犯难了,牵引汽车不具备两栖能力,炮兵就过不了河。没关系,77-1水陆装甲输送车可以把炮“背”到自己身上过河一一它可以轻松地驮1门85毫米加农炮加30发炮弹和1个8人的炮班,或1门122毫米榴弹炮加1个炮班,或1门120迫击炮加1个炮班。为了方便驮炮,在车尾还专门设置供装卸火炮用的可折叠的尾跳板、中跳板和火炮牵引钩,以及拉炮上车的电动牵引绞盘等,装载火炮上下车的时间不超过13秒,火炮上车后采用半刚性固定装置。这一功能在强渡江河作战时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在工程兵一时难以架桥的紧急情况下,把火炮、高炮等不具两栖能力的装备以及弹药物资迅速驮过去,以解燃眉之急。但是,后来的77-2水陆装甲输送车,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驮炮的功能。分析可能是因为登陆作战时在登陆舰艇上驮炮难度较大;驮好炮再上舰也很不方便。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这一功能仍然值得称道:它在作战需求上着眼于两栖作战诸兵种密切协同的需要,在设计上大胆新颖,在功能上也是目前国产装甲车辆中独一无二的。
三是驮炮和运输物资、人员三不误,而且载员的数量大。运载舱的顶部驮火炮后,顶部的其他部位还开有3个窗口,供步兵、物资器材、弹药装入运载舱内。由于整车对输送人员、载炮和物资作了合理安排,实现了驮炮、载人和运弹药都不误。另外,77-1水陆装甲输送车可载20名步兵,载运量是一般装甲车的2倍。但是,由于该车发动机后置,步兵和物资、器材等要从车顶的3个窗口出入,不太方便,特别是在敌火威胁时步兵从车顶下车战斗,过于危险。后来的77-2水陆装甲输送车,取消了驮炮功能后,将运载仓加高,同时开了一个侧门,使步兵下车的安全性有所改善(还是不如开后门的装甲车),同时,还可以直接进担架,运送伤员。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水陆两用新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这款自行火炮于1979年研制。该自行火炮是以63水底盘为基础,增大了战斗室空间,车首前下甲板内开有宽敞的大门,炮塔上安装1门新122毫米榴弹炮,它具有良好的水上性能,可以有效伴随水陆坦克登陆,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由于两栖自行火炮是两栖部队不可缺少的重要配套装备,因此,当时军方提出研制这种两栖自行火炮是卓有远见的,可惜的是这款两栖自行榴弹炮只研制出样车,未能投产和装备部队,给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的装备发展留下了一个不小的遗憾。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63水从装备部队到今天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在装甲兵中还是配角的水陆坦克,如今已成为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宠儿”——63水经过重大改进后,作战效能大幅提升,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批新型两栖装甲车辆争奇斗妍,竞放光彩,为我军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铁拳头”一一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坦克发烧友们都期待着能够早日揭开他们那神秘的面纱,一展新“宠儿”的风采吧!
横渡琼州海峡,成为我国装甲装备研制的壮举
我国第一代水陆坦克的研制任务下达后,装甲兵科研机构和兵工战线的有关工厂立即投入精兵强将进行科研会战。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科研院等先后披挂上阵,承担设计、试制等各项任务。从1958年10月开始设计到1959年3月和6月先后试制出两辆样车,只用了不到半年左右的时间。样车随即交付试验机构进行严格的考核,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为此,承研单位对样车的设计进行过多次修改。随后,某工厂于1960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先后交部队试用。
经过小批量生产和部队试用,科研人员发现该坦克在性能和结构上仍存在一些问题。1960年底和1961年初,科研人员为进一步掌握水陆坦克的特性,辗转数千公里,分别在浙江、江苏和北京等地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性试验,并提交了详细的研究报告。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国防科委组织有关专家于1961年5月在苏州召开水陆坦克设计定型会议,确定了总体修改方案,随后在北京重新进行全面设计。1962年5月,某工厂试制出火炮和发动机水上冷却系统各不相同的两辆设计定型试验样车,并分别在陕西和江苏等地进行了陆上2500公里和水上70个摩托小时的设计定型试车。根据试制和试验中发现的问题,科研人员又对水陆坦克进行了85个大小项目的修改。修改设计后,样车又进行了2650千米的补充试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经过1958年至1962年历时4年多的研制,科研人员笔下的“水中蛟龙”,在战术技术性能、结构合理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均达到了战技指标要求,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代水陆坦克终于“横空出世”。1963年4月13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水陆坦克设计定型,命名为63式水陆坦克(以下简称“63水”),并投入了批量生产。
设计定型后,科研人员再接再厉,先后在桂林、苏州、乍浦、连云港和浙江的海盐等地对定型后的63水进行近乎苛刻的使用试验,以确保部队官兵用上可靠、放心的两栖装甲车辆。试验的压轴戏是横渡琼州海峡。为展示水陆坦克的良好水上性能,同时探索水陆坦克海上长距离航行的可行性,装甲兵某试验大队的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大胆组织了一次水陆坦克横渡海南琼州海峡的试验。我国自行研制的水陆坦克不负众望,安全顺利地渡过了宽达几十千米、海况复杂的琼州海峡,写下装甲兵试验的壮丽篇章。据笔者所知,这一记录至今尚未被改写。许多参加过横渡海峡试验的装甲兵老专家,一提起这次试验仍然是异常激动和兴奋。以后,63水在各种重大演习中频频“上镜”,并多次参加核沾染地带通过性试验。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针对63水装备部队后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科研人员分别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对其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使该车在防护性、密封性、零部件可靠性和使用维修方便性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改善和提高。1979年,63水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强渡红河等战斗中屡立战功,大展国威军威。战后,装甲兵针对63水参战中出现的防护能力严重不足(有的水陆坦克车体被越军的高射机枪击穿数处)等的问题,进行了增加高射机枪防护板等多项改进。从1980年起,改进后的63水陆续装备部队,使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轴流泵喷水推进,是当时最先进的水上推进方式
说起63水,由于它在近几年我军举行的数次大规模两栖作战演习中频频上镜,军事发烧友对它并不陌生。它的外部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车体长而像一艘船,车首锋利似犁水之刀;履带有点像62式轻型坦克,带有增强附着力的“人”字花纹,以便在水网稻田地等泥泞地上更加平稳的行驶;采用了单轮缘的中空大负重轮,以减轻重量提高浮力,轮缘卡在两排卡齿之间(59式中型坦克是双轮缘负重轮,履带是单排卡齿,卡在双轮缘之间);火炮细而修长,安装在酷似船体的底盘上,显得十分清秀;后部的特征则是独一无二的,有两个喷水口和水上转向用的活动水门(简称活门),坦克入水后,两道白色的水柱从活门处喷涌而出,仿佛是两条白色彩带在水中飘舞。另外,它的车首前端装有防浪板,水上行驶时驾驶员在车内将防浪板摇起,以防止水浪涌上车首。
它的总体布局与59式中型坦克大同小异,也是4名乘员(驾驶员、车长、炮长和装填手),驾驶室位于车首,战斗室位于车体中部,动力传动室位于车体后部。它的内部结构给人的印象是车内明显宽大,不像59坦克那样狭小拥挤。由于它是两栖装备,水上性能自然也就不能含糊(一般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辆的水上性能是兼顾的),因此,用于水上航行的设备自然更为讲究:一是它装有专用的喷水推进器,以便在水上能够高速航行;二是前面提到的后部装有水活门,以便进行灵活的水上转向和倒车;三是装有机动、电动和手动三种排水装置,以便及时排出车内积水;四是它的发动机与62式轻型坦克的功率相同,都是400马力,但放置方式与众不同,是纵向放置。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水中蛟龙”的看家本事有三大法宝:一是能够在大风浪条件下在海上高速航行,而且不翻不沉;二是在水上能够发挥火力,看得见、打得准;三是“水中蛟龙”上陆后也能变成“陆上猛虎”,在濒海地区的陆上或内陆江河湖泊地区冲锋陷阵。它的85毫米火炮及陆上作战能力与62式轻型坦克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63水还可进行水上射击。但是,由于早期的63水没有安装火炮稳定器,所以水上射击的精度不高。这里重点说一说它的“浪里白条”功夫。直到上世纪末,63水仍保持着现役两栖装甲车辆水上航行最快的桂冠。而这一殊荣的获得,一靠它的大马力发动机提供强劲的动力,二靠先进的喷水推进器。
先看它的强劲动力。63水不仅是我国现役两栖装甲装备中发动机功率最大的车辆(400马力,单位功率达到16千瓦/吨),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前苏联的HT-76水陆坦克的发动机功率仅为240马力,单位功率也只有12.57千瓦/吨;美国的M551“谢里登”水陆坦克单位功率也仅为13.9千瓦/吨)。再看它的水上推进器。水陆坦克光有“劲”还不 够,还要看劲怎么“使”,也就是说水上推进方式很关键(美国的“谢里登”水陆坦克虽然“劲”也不小,公路最大时速达到了70千米/小时,但由于水上行驶采用了履带划水的推进方式,所以水上航速只有5.8千米/小时,还不如我国的63式装甲车呢)。由于63水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喷水推进,因此,水上航速高居世界榜首。
装甲车辆在水上行驶,主要有三种推进方式。一种叫做履带(轮胎)划水,就是车辆入水后,靠履带(轮胎)的转动在水中产生推力,使车辆向前航行。国产的大多数履带式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如86式步兵战车、63式装甲车等,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推进方式。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不足是划水效率低,水上航速慢,63式装甲车的水上航速仅6千米。这种推进方式用于克服一般江河障碍还凑合,用于登陆作战时的抢滩上陆,就显得太慢了。还有一种叫做螺旋桨推进,就是装甲车辆装有像船一样的螺旋桨,车辆入水后,螺旋桨转动产生推力。国产的轮式装甲车辆都采用了这种推进方式,其推进效率要高于履带划水。如92式轮式装甲车的水上航速达到了8千米。再一种就是喷水推进方式,它是效率最高的推进方式,水上航行快的两栖装甲车辆大多采用这种推进方式(如前苏联的liT-76水陆坦克、美国在研的AAAV高速两栖突击车等)。
63水的喷水推进系统是这样构成的:在坦克的传动装置两侧各装有一套带叶轮的轴流泵和水道,每个水道均有尾喷管和倒车水道和倒车喷水口(在照片上可以看到在两侧车体的后部有几个带栅栏的出水口,即为倒车水道和喷水口),喷水口设有可转动开闭的活门。其水上推进原理是:当坦克在水上要向前行驶时,驾驶员挂上水上前进挡,此时,发动机的动力经主离合器、分动箱、万向联轴器传至左右两侧的轴流泵,轴流泵的叶轮正转,水流向后喷出使坦克前进。此时,驾驶员通过操纵车尾的活门来实现水上转向:当关小或完全关闭一侧活门时,该侧喷水减少,同时部分水流经倒车水道向斜前方倒喷,产生反向推力,使水陆坦克迅速向该方向偏转。当坦克需要在水上倒车时,有两种方法:一是需要短距离倒车时,前进挡不变,驾驶员拉操纵杆同时关闭车尼的活门,此时水流同时经倒车水道向斜前方倒喷,产生向后的推力,实现水上倒航。二是当需要较长距离倒车时,挂上水上倒车挡,此时,轴流泵的叶轮反转,水流从后部吸人向进水口方向倒喷,实现倒航。据驾驶过水陆坦克的同志介绍,水上倒车挡还有“另类”用法呢。一个是可以用倒喷水流清除水道进口铁栅栏上的水草与杂物,防止堵塞;再一个就是当水陆坦克被淤泥等托住车底(坦克兵们叫做“托肚皮”)时,挂上倒挡让水倒喷,此时车尾上翘,车头下扎(由于发动机后置,正常情况下水陆坦克是后沉前翘的),使托底情况得以缓解;同时强大的倒喷水流冲击车底的淤泥,水陆坦克就顺利地脱陷了。“水中蛟龙”水上自救的这一绝招(还有一招就是全浮装载,即在海上上登陆舰的动作),是北方坦克兵不能不佩服的。
由于采用了高效率的推进方式,63水的水上航速达到了12千米/小时,这是一般装甲车辆所望尘莫及的。最新改进型63水的水上航速更高,接近登陆艇的航速了。据63水的总设计师杨楚泉先生介绍,我国自行设计的喷水推进器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拥有多项专利。
一车多用、一车多能,开创了装甲装备系列化之先河
要说63水的另外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在一车多用、一车多能方面下了工夫,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是目前为止唯一的坦克与装甲输送车同一个底盘的系列化杰作。这一创举不仅为我国装甲车辆的发展写下了厚重的一笔,也为我国新一代两栖装甲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63水装备部队后,装甲兵就开始着手考虑其系列化的问题,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推出了多种改进型和变型车。主要改进型有WZ211-1水陆坦克、ZTS63水改进型(为海军陆战队的专用装备)等;变型车主要有76式水陆坦克抢救牵引车、77-1履带式水陆装甲输送车(WZ511-1)、77-2式履带式水陆装甲输送车(WZ511—2)、水陆两栖新122mm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和上游一号履带式地舰导弹发射车等。下面重点介绍伴随水陆坦克作战的77-1式水陆装甲输送车。
为满足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登陆作战中步坦协同作战的需要,63水定型和装备部队后,装甲兵很快就决定研制两栖装甲输送车。科研工作于1965年4月启动,当年制成2辆样车,经试验改进后,于1969年和1970年进行了两次小批量生产,尔后又进行过4次大的改进,1977年11月设计定型,并命名为77-1式水陆装甲输送车。该车以63水为基础,去掉炮塔,将原车战斗舱的装甲板加高作为运载车厢,动力、传动、水上推进、操纵、行动、通信设备等主要部件与63水相同。该车与63水具有相同的机动性,可乘载步兵,短距离牵引火炮,输送物资、器材、弹药和油料等,是典型的多用途装甲车辆。与其他国产装甲输送车相比,它还真有不少“另类”的地方,可以说是亮点频现。
一是在它的后部设有火炮专用牵引钩,可以用于短距离牵引火炮机动。其他坦克和装甲车辆后部也有牵引钩,但那是用于牵引装甲车辆的,能不能挂火炮,还真没有考察过,所以不敢妄下结论。
二是它可以“驮”火炮。如果部队需要强渡江河,这时牵引火炮就犯难了,牵引汽车不具备两栖能力,炮兵就过不了河。没关系,77-1水陆装甲输送车可以把炮“背”到自己身上过河一一它可以轻松地驮1门85毫米加农炮加30发炮弹和1个8人的炮班,或1门122毫米榴弹炮加1个炮班,或1门120迫击炮加1个炮班。为了方便驮炮,在车尾还专门设置供装卸火炮用的可折叠的尾跳板、中跳板和火炮牵引钩,以及拉炮上车的电动牵引绞盘等,装载火炮上下车的时间不超过13秒,火炮上车后采用半刚性固定装置。这一功能在强渡江河作战时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在工程兵一时难以架桥的紧急情况下,把火炮、高炮等不具两栖能力的装备以及弹药物资迅速驮过去,以解燃眉之急。但是,后来的77-2水陆装甲输送车,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驮炮的功能。分析可能是因为登陆作战时在登陆舰艇上驮炮难度较大;驮好炮再上舰也很不方便。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这一功能仍然值得称道:它在作战需求上着眼于两栖作战诸兵种密切协同的需要,在设计上大胆新颖,在功能上也是目前国产装甲车辆中独一无二的。
三是驮炮和运输物资、人员三不误,而且载员的数量大。运载舱的顶部驮火炮后,顶部的其他部位还开有3个窗口,供步兵、物资器材、弹药装入运载舱内。由于整车对输送人员、载炮和物资作了合理安排,实现了驮炮、载人和运弹药都不误。另外,77-1水陆装甲输送车可载20名步兵,载运量是一般装甲车的2倍。但是,由于该车发动机后置,步兵和物资、器材等要从车顶的3个窗口出入,不太方便,特别是在敌火威胁时步兵从车顶下车战斗,过于危险。后来的77-2水陆装甲输送车,取消了驮炮功能后,将运载仓加高,同时开了一个侧门,使步兵下车的安全性有所改善(还是不如开后门的装甲车),同时,还可以直接进担架,运送伤员。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水陆两用新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这款自行火炮于1979年研制。该自行火炮是以63水底盘为基础,增大了战斗室空间,车首前下甲板内开有宽敞的大门,炮塔上安装1门新122毫米榴弹炮,它具有良好的水上性能,可以有效伴随水陆坦克登陆,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由于两栖自行火炮是两栖部队不可缺少的重要配套装备,因此,当时军方提出研制这种两栖自行火炮是卓有远见的,可惜的是这款两栖自行榴弹炮只研制出样车,未能投产和装备部队,给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的装备发展留下了一个不小的遗憾。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63水从装备部队到今天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在装甲兵中还是配角的水陆坦克,如今已成为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宠儿”——63水经过重大改进后,作战效能大幅提升,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批新型两栖装甲车辆争奇斗妍,竞放光彩,为我军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铁拳头”一一两栖装甲机械化部队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坦克发烧友们都期待着能够早日揭开他们那神秘的面纱,一展新“宠儿”的风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