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新探索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roD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陈秉公教授为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教育学的逻辑前提——“人是什么”,历经25年艰苦努力,建构了“主体人类学原理”知识体系,创新性地系统提出和论证了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这项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探索,其价值已超出25年前的预期,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教育学提供了“人性前提”,也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人性前提”,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为人类认识和掌握自己的命运提供了理论知识。同时,也为人类学实现“由边缘到核心”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创建有“中国特色、中国气魄、中国风格”的中国人类学学科体系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实践主体; 结构与选择; 人格结构与选择; 类群结构与选择
  中图分类号: D641;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022-04
  《主体人类学原理——“主体人类学”概念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是陈秉公教授追踪和研究“人是什么”25年的理论结晶。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叠加创新”方针,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进行跨学科研究,原创性地提出并建立了“主体人类学”理论体系,系统地揭示和阐述了人的“特殊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重构了人的生命本体论。《中国社会科学》称:“基于20余年对人的生命本体的研究和调查,本文作者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为科学方法,试图……重构人的生命本体论。”“这一理论重构……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人的生命本体论基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为人类学自我超越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多种前提性理论启示。”[1]
  一、主体人类学原理的理论基础
  “主体人类学”概念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是对人类文明优秀理论知识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主体人类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是主体人类学的核心范畴——“结构与选择”理论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只阐明了人类社会的结构、社会的构成要素、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发展的机制和方式,而且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阶段和前景,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的上述思想是全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核心,也是主体人类学全部思想的依据和灵魂。[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是主体人类学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解释人的生命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是解开人的生命本质之谜的钥匙。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人的本质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的生命本质,而“结构与选择”是人的生命的本体。只有以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人的特殊生命才能真正看清和理解人的生命本体和全部生命现象。实践是解开具体的“完整人”生存之谜的钥匙。这表现在:(1)实践是具体的“完整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2)实践是具体的“完整人”解决人与人关系的基础;(3)实践是具体的“完整人”解决意识合理性的基础;(4)实践是具体的“完整人”解决一切生存问题的基础。复杂的生存矛盾是在人的生存实践中产生的,也只有通过人的生存实践才能解决。“实践主体”是人的特殊生命的本质。只有坚持人的生命本质──“实践主体”,才能够真正解开全部人之谜。[3]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是主体人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立足点。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具有社会性。人应当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发展历程。马克思深刻地阐述了人的价值理论,他关于人类劳动“两个尺度”(“对象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的理论和人的价值理论为探索“主体—人”的合理生存原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是认识和解读人的生命本体的主要工具和前提条件。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不只“社会”与“人”之间存在“结构与选择”机制,人的生命本体也存在“结构与选择”机制,而且后者更加典型、更加根本,也更具解释力。[4]最后,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也给建立主体人类学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指导和理论依据。作者用20余年时间追踪和解读人的生命本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哲学人类学视域内,重构了人的生命本体论。
  二、主体人类学原理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主体人类学”的最初目的是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前提——“人是什么”,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完整人格教育”理论体系建构服务。然而,一旦在“人是什么”的理论上产生重要突破,建构起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其意义就具有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总体性和全局性,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教育学提供正确的“人性前提”,也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人性前提”,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掌握自己的命运提供“主体─人”的知识,同时,也为实现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转变,创建有“中国特色、中国气魄、中国风格”的中国人类学学科体系提供理论框架和基础。
  “主体人类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以“主体分析”方法为主要方法进行的,同时综合采用了“主体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案卷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实验验证”方法、“归纳研究”方法、“演绎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以及“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主体分析”方法认为,“主体─人”的生命本体论、方法论和生存论是统一的。将“结构与选择”本体论转变为方法,就是“主体分析”方法,能够用以对“人格”和“类群”(家庭、组织、民族、国家及国际组织等)进行观察、分析、阐释(解释)、评价和概括,得出必要的结论和建议,从而引导“人格”、“类群”和“类”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内向行为选择(“自我建构”)和外向行为选择(“环境建构”),走向成功、幸福、自觉和自由。   三、主体人类学原理的学术创新
  “主体人类学”的学术创新可以归纳为填补两项关于人的 “知识空白”和六项“理论建构”。它们主要是:
  1.填补两项关于人的“知识空白”
  (1)填补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 迄今为止,现有的各个学科均未将具体的“完整人”列为研究对象,也没有具体的“完整人”知识。哲学研究人的本质、伦理学研究人的道德、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法学研究人的权利和义务……这种研究,即使正确,至多只能照亮人的一个部分或方面,而不能照亮人的全部。主体人类学原创性地提出“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对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予以填补。
  (2)填补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 迄今为止,人类只有具体“类群”概念(家庭、组织、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等),而无普遍“类群”概念(即“类群”概念),也无普遍“类群”知识。主体人类学原创性地提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对普遍“类群”知识空白予以填补。主体人类学对上述两项关于人的“知识空白”——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和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的填补,不仅使人类关于自身的认识登上新的台阶,而且使人类关于自身的认识更加趋于科学和完善。
  2.提出和论证七项“理论建构”
  (1)人的特殊“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建构[5] 在分析和评价以往四种人的生命本体理论模式——“人是上帝的造物”、“人是生物的人”、“人是理性的人”和“人是文化的人”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人的特殊“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这项理论的含义是,人的“特殊生命本体”既是“结构”的,又是“选择”的,是“结构”与“选择”的统一体。“结构”与“选择”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限制,相互渗透、相互规定,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所有人的生命本体都是“结构与选择”的统一体。
  (2)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形理论 在深入揭示和分析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的基础上,用较大篇幅(第3编,共5章)系统提出和深入阐释了“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填补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认为,传统学科关于人格的概念各具特色与合理成分,都对认识人自身和破解人格概念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有的甚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这些探索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从本学科研究领域出发对人格概念进行解释,每种概念只概括了人格的一部分或某一方面。“主体人类学”从解读具体的“完整人”视角出发,将人格概念定义为:人格是现实的、具体的、完整的、有特色的个人。它是经由社会化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和动力结构,是人格“结构与选择”的整体,是人的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是人的生存方式和样式,也是人的某种发展状态和水平。[6]主体人类学深入剖析了人的特殊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这里的“人格结构”指人格内在要素的有机组合及其组合形式或方式。这里的“人格选择”指人为了解决自身与外界环境(自然与社会)的矛盾而对自己行为的挑选,是对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能动的自觉的改造活动。“人格结构与选择”在“主体人类学”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主体人类学”的基础内容和核心内容之一。“主体人类学”认为,“人格结构与选择”生命本体基本是由“三级结构八种力量”构成。这就是:“三级结构”——“人格需要力”、“人格判断力”、“人格行为选择”。“八种力量”指在“三级结构”之中包含“八种人格力量”。其中,“人格需要力”包含三种人格力量——“生存需要力”、“归属需要力”、“发展需要力”。“人格判断力”包含四种人格力量——“思想道德力”、“智慧力”、“意志力”、“反省力”。“人格行为选择”包含一种人格力量——“人格行为选择”。[7]作者经过20余年的跟踪研究和探索首次提出“三级结构八种力量”的人格结构图型理论,既是对作者本人多年来探索人的知识、从事多学科研究和进行试验所获得经验的整合与升华,又是对以往各派人格结构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全面整合与超越。在25年探索中,仅“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就先后自我否定和超越了100余幅。“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形理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它填补了具体的“完整人”的学科知识空白,进一步具体解读了现实的“完整人”。[8] “三级结构八种力量”的“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为破译具体的“完整人”提供了基本理论框架,第一次从整体上说清了具体的“完整人”。这既是人类“认识自己”的理论突破,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方法论突破。“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的提出和系统建构,还原了具体的“完整人”的形象,填补了具体的“完整人”的学科知识空白,为结束长期以来人的形象支离破碎的局面,完整地认识人本身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新的方法。其次,它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具体的“完整人”逻辑前提,提供了一种人的生命本体论基础。建立“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提供具体的“完整人”假设和前提,必将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更新和超越,使之更加科学、完善和有效。再次,它为人类学自我超越提供了理论参考。[9]建构“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破译具体的“完整人”,是实现人类学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复归的关键性举措,为建立“主体人类学”,实现人类学学科体系重构提供了核心理论支撑。“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的提出和建构,必然引发人类学关心人本身,人本身也关心人类学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的历史性转变。最后,它为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提供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 “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科学地解读了具体的“完整人”,阐明了人格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成因,总结了行为选择的规律性,为人们掌握自己的人格结构与选择,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3)提出并深入阐释了“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10] 作者在深入揭示和分析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的基础上,用较大篇幅(第4编,共5章)系统提出和深入阐释了“三级结构七种力量”的“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是为填补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而建构的。作者为建构“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进行了20余年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探索,研究和分析了诸多学科几十个曾经研究过“类群”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理论,同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文明史案例研究和分析,最终原创性地提出和阐述了“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与“人格结构与选择”图一样,在25年的探索中,“类群结构与选择”图也先后自我否定和超越了100余幅。本项图型理论认为,普遍的“类群”都具有“三级结构和七种力量”。具体说,“三级结构”——“类群主体力”、“类群文化力”和“类群行为选择”。“七种类群力量”——第一,“类群主体力”包括三种力量:“类群领导力”、“类群普遍人格力”和“主体分层及认同情势力”。第二,“类群文化力”包括三种力量:“类群科技力”、“类群观念力”和“类群制度力”。第三,“类群行为选择”包含一种力量:“类群动机与行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从整体上,深入揭示和阐述了普遍“类群”的结构、要素、特性、功能、行为选择机制等重要理论,填补了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其核心理论是,“类群”的“三级结构七种力量”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一般而言,类群(家庭、组织、民族、国家及国际组织等)的起伏盛衰和命运主要是由类群结构及其行为选择决定的。[11]   (4)人的基本“生存理性”建构 作者在全面系统阐释 “主体─人”的生命本体的基础上,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两项原创性成果,即“主体—人”的两种基本生存逻辑:类群价值“高势位”建构理论和“完整人格”建构理论。[12]类群价值“高势位”建构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决定了人的“生存理性”──“合理性”。人类5000年文明史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经验说明,类群(家庭、组织、民族、国家及国际组织等)只有“高势位”建设自己的价值系统,才能兴旺发达,人类才能获得发展、和平与永续。“完整人格”建构理论认为,对每个人而言,只有依据“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全面开发自己的潜能,建构“完整人格”,才能获得成功与幸福。对于类群而言,只有引导其成员全面开发自己的潜能,建构“完整人格”,提高人格的普遍素质,才能走向发达和繁荣。[13]
  (5)主体人类学的方法论建构——“主体分析”方法 作者在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肯定和继承的基础上,提出和建构了主体人类学的方法理论——“主体分析”方法。作者认为,“主体─人”的生命本体论、方法论和生存论是统一的,“结构与选择”本体论可以转变为方法论和生存论──“主体分析”方法,能够用以观察、分析、评价、阐释(解释)和引导“人格”、“类群”及其行为选择。[14]
  (6)“主体人类学”知识体系建构和中国人类学创新学科体系建构 同时,该项成果还在相关概念、范畴和命题上做了创新和更新。
  四、主体人类学原理的学术价值及社会影响
  1.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做出新探索
  本项成果用主要篇幅(两编,共10章)原创性地提出和建构了两个“图型理论”——“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和“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填补了两项“人的知识”空白——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和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这两项学术成果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人的知识“空疏化”和“碎片化”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探索。
  2.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体的“完整人”理论基础
  人的生命本体理论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基本依据,深入解读人的生命本体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迫切需要。本项成果深入研究和阐释了人的生命本体(“三级结构八种力量”及其行为机制),为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价值,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支撑。
  3.为“立德树人”提供知识参照框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立德树人”和“育英才”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阐明科学的“树人”目标和“英才”目标。本项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为“立德树人”和“育英才”提供了人学知识参照框架,有利于“立德树人”和“育英才”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和落实。
  4.为建立科学的人生哲学提供新的人学视野
  一般而言,人的生命本体论与人生哲学具有内在一致性。人们怎样解释“人自身”也会奉行怎样的人生哲学。本项成果提出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认为“结构与选择”是人的生命本体的“一体化二重性”,人的生命本体既包含“结构”,又包含“选择”,是“结构”与“选择”的统一体。并认为“结构”决定“选择”,“选择”也决定“结构”。这既是一种人的生命本体论,又是一种人生哲学,为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建立科学的人生哲学,提供了某种人学依据和参考。
  5.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具体的“完整人”前提
  这项成果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和“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给相关学科提供了具体的“完整人”知识,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更加符合人的实际,更加科学和有效。
  6.为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转变提供学科基础
  人类学“被边缘化”的实质是人类学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偏移”的必然结果。建立“主体人类学”为人类学实现“由边缘到核心”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同时,本项成果突破200年人类学学科体系(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建构中国人类学创新体系(人类学:“主体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气魄、中国风格”的中国人类学学科创新体系提供了学科理论基础。
  该项理论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其最终研究成果《主体人类学原理》入选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期论文被高级别刊物大量转载和引用,获多项高级别奖项。有一篇论文入选“全国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一篇论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篇论文分别获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大学举办“主体人类学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跨学科理论研讨会。《光明日报》理论版及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网等都对该项理论成果做了专题报道。
  参考文献
  [1][4][7][8] 陈秉公.“结构与选择”机制下的人的生命本体[J].中国社会科学,2014(3):44,45,62,62.
  [2][3][5][6][9][10][11][12][13][14] 陈秉公.主体人类学原理:“主体人类学”概念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0-31,95-97,87-90,183,198,342-351,412-422、426-429,90,75-85.
  [责任编辑:张俊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古诗文教学在培养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古诗文研学问题的设计从字词类、诵读类和意象类三个方面考虑,通过学生自主研学和合作交流的方式以期达到读懂诗文内容、注重朗读和背诵以及体会诗文的意象和情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诗词;研学问题;设计策略  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与读书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概念和活动背景上便可以划分。两者同为活动,不能混为一谈,但只要注意课程性质,仍是可以整合的。其中,番禺区的“四步阅读法”就可以灵活地运用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组活动的实践中。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读书活动;整合策略  一、从概念上去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
【摘 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除了指导学生学习外,主要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从多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持久、主动地学习化学。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素质教育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
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中线相等,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其逆命题也成立.这就是对称性.如线段中垂线定理,角平分线定理,平行线及圆的相关定理也都是可逆的.这也是反身性.但是,由于角平分线与高线和中线相比条件明显弱化(没有垂足,中点的具体直观性及其与边的直接联系),导致了Steiner-Lehmes定理证明的难度.但因此也引起数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人们潜心于该定理不同证法的探究及形式多样的引
摘要:习近平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全面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系列重要指示,思想强教、人才强教、改革强教、法治强教、外交强教成为其论述的主要内容。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着力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树立人民群众的教育自信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
【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对课程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物理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又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物理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与途径,努力开发和有效利用实验教学课程资源。  【关键词】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实验室;改革创新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学课程从过去的“教学大纲”转向现在的“课程标准”,它对课程目标、课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具有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无论课前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其实这些“意外”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因此,面对这些“意外”,我们应耐心聆听,进而灵活利用“意外”,激发学生活力,让“意外”演绎出独特的价值,提升学生创新性思维。一道原本可能归于平淡分析的位似问题,却引发了一次卓有成效的课堂研讨,也带
【摘 要】数学课堂要善于捕捉课堂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引起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通过捕捉学生的疑惑需求和思维火花,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探索。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捕捉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潜能得以绽放,从而使课堂在不可预约的精彩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意外;生成性资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不期而至的“意外”,若因为担心“意外”打扰我们的教学思路,使
【摘 要】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数学学习也离不开阅读。其实除教材外,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轻松快乐学习数学,从而提升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基础。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数学;乐学  谈起数学课外阅读,我不禁思绪万千。  【生活小掠影】  去年7月初,我买了一套《数学帮帮忙》(共25本)数学绘本
【摘 要】“研学后教”是顺应课程教学改革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笔者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采取给学生创造机会、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努力创设展示的平台等措施使得师生之间关系更为密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幸福课堂  幸福是什么?答案有千万个,我认为:幸福是一种心态。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