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陈秉公教授为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教育学的逻辑前提——“人是什么”,历经25年艰苦努力,建构了“主体人类学原理”知识体系,创新性地系统提出和论证了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这项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探索,其价值已超出25年前的预期,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教育学提供了“人性前提”,也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人性前提”,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为人类认识和掌握自己的命运提供了理论知识。同时,也为人类学实现“由边缘到核心”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创建有“中国特色、中国气魄、中国风格”的中国人类学学科体系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实践主体; 结构与选择; 人格结构与选择; 类群结构与选择
中图分类号: D641;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022-04
《主体人类学原理——“主体人类学”概念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是陈秉公教授追踪和研究“人是什么”25年的理论结晶。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叠加创新”方针,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进行跨学科研究,原创性地提出并建立了“主体人类学”理论体系,系统地揭示和阐述了人的“特殊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重构了人的生命本体论。《中国社会科学》称:“基于20余年对人的生命本体的研究和调查,本文作者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为科学方法,试图……重构人的生命本体论。”“这一理论重构……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人的生命本体论基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为人类学自我超越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多种前提性理论启示。”[1]
一、主体人类学原理的理论基础
“主体人类学”概念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是对人类文明优秀理论知识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主体人类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是主体人类学的核心范畴——“结构与选择”理论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只阐明了人类社会的结构、社会的构成要素、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发展的机制和方式,而且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阶段和前景,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的上述思想是全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核心,也是主体人类学全部思想的依据和灵魂。[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是主体人类学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解释人的生命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是解开人的生命本质之谜的钥匙。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人的本质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的生命本质,而“结构与选择”是人的生命的本体。只有以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人的特殊生命才能真正看清和理解人的生命本体和全部生命现象。实践是解开具体的“完整人”生存之谜的钥匙。这表现在:(1)实践是具体的“完整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2)实践是具体的“完整人”解决人与人关系的基础;(3)实践是具体的“完整人”解决意识合理性的基础;(4)实践是具体的“完整人”解决一切生存问题的基础。复杂的生存矛盾是在人的生存实践中产生的,也只有通过人的生存实践才能解决。“实践主体”是人的特殊生命的本质。只有坚持人的生命本质──“实践主体”,才能够真正解开全部人之谜。[3]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是主体人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立足点。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具有社会性。人应当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发展历程。马克思深刻地阐述了人的价值理论,他关于人类劳动“两个尺度”(“对象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的理论和人的价值理论为探索“主体—人”的合理生存原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是认识和解读人的生命本体的主要工具和前提条件。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不只“社会”与“人”之间存在“结构与选择”机制,人的生命本体也存在“结构与选择”机制,而且后者更加典型、更加根本,也更具解释力。[4]最后,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也给建立主体人类学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指导和理论依据。作者用20余年时间追踪和解读人的生命本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哲学人类学视域内,重构了人的生命本体论。
二、主体人类学原理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主体人类学”的最初目的是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前提——“人是什么”,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完整人格教育”理论体系建构服务。然而,一旦在“人是什么”的理论上产生重要突破,建构起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其意义就具有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总体性和全局性,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教育学提供正确的“人性前提”,也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人性前提”,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掌握自己的命运提供“主体─人”的知识,同时,也为实现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转变,创建有“中国特色、中国气魄、中国风格”的中国人类学学科体系提供理论框架和基础。
“主体人类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以“主体分析”方法为主要方法进行的,同时综合采用了“主体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案卷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实验验证”方法、“归纳研究”方法、“演绎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以及“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主体分析”方法认为,“主体─人”的生命本体论、方法论和生存论是统一的。将“结构与选择”本体论转变为方法,就是“主体分析”方法,能够用以对“人格”和“类群”(家庭、组织、民族、国家及国际组织等)进行观察、分析、阐释(解释)、评价和概括,得出必要的结论和建议,从而引导“人格”、“类群”和“类”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内向行为选择(“自我建构”)和外向行为选择(“环境建构”),走向成功、幸福、自觉和自由。 三、主体人类学原理的学术创新
“主体人类学”的学术创新可以归纳为填补两项关于人的 “知识空白”和六项“理论建构”。它们主要是:
1.填补两项关于人的“知识空白”
(1)填补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 迄今为止,现有的各个学科均未将具体的“完整人”列为研究对象,也没有具体的“完整人”知识。哲学研究人的本质、伦理学研究人的道德、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法学研究人的权利和义务……这种研究,即使正确,至多只能照亮人的一个部分或方面,而不能照亮人的全部。主体人类学原创性地提出“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对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予以填补。
(2)填补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 迄今为止,人类只有具体“类群”概念(家庭、组织、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等),而无普遍“类群”概念(即“类群”概念),也无普遍“类群”知识。主体人类学原创性地提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对普遍“类群”知识空白予以填补。主体人类学对上述两项关于人的“知识空白”——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和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的填补,不仅使人类关于自身的认识登上新的台阶,而且使人类关于自身的认识更加趋于科学和完善。
2.提出和论证七项“理论建构”
(1)人的特殊“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建构[5] 在分析和评价以往四种人的生命本体理论模式——“人是上帝的造物”、“人是生物的人”、“人是理性的人”和“人是文化的人”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人的特殊“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这项理论的含义是,人的“特殊生命本体”既是“结构”的,又是“选择”的,是“结构”与“选择”的统一体。“结构”与“选择”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限制,相互渗透、相互规定,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所有人的生命本体都是“结构与选择”的统一体。
(2)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形理论 在深入揭示和分析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的基础上,用较大篇幅(第3编,共5章)系统提出和深入阐释了“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填补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认为,传统学科关于人格的概念各具特色与合理成分,都对认识人自身和破解人格概念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有的甚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这些探索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从本学科研究领域出发对人格概念进行解释,每种概念只概括了人格的一部分或某一方面。“主体人类学”从解读具体的“完整人”视角出发,将人格概念定义为:人格是现实的、具体的、完整的、有特色的个人。它是经由社会化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和动力结构,是人格“结构与选择”的整体,是人的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是人的生存方式和样式,也是人的某种发展状态和水平。[6]主体人类学深入剖析了人的特殊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这里的“人格结构”指人格内在要素的有机组合及其组合形式或方式。这里的“人格选择”指人为了解决自身与外界环境(自然与社会)的矛盾而对自己行为的挑选,是对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能动的自觉的改造活动。“人格结构与选择”在“主体人类学”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主体人类学”的基础内容和核心内容之一。“主体人类学”认为,“人格结构与选择”生命本体基本是由“三级结构八种力量”构成。这就是:“三级结构”——“人格需要力”、“人格判断力”、“人格行为选择”。“八种力量”指在“三级结构”之中包含“八种人格力量”。其中,“人格需要力”包含三种人格力量——“生存需要力”、“归属需要力”、“发展需要力”。“人格判断力”包含四种人格力量——“思想道德力”、“智慧力”、“意志力”、“反省力”。“人格行为选择”包含一种人格力量——“人格行为选择”。[7]作者经过20余年的跟踪研究和探索首次提出“三级结构八种力量”的人格结构图型理论,既是对作者本人多年来探索人的知识、从事多学科研究和进行试验所获得经验的整合与升华,又是对以往各派人格结构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全面整合与超越。在25年探索中,仅“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就先后自我否定和超越了100余幅。“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形理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它填补了具体的“完整人”的学科知识空白,进一步具体解读了现实的“完整人”。[8] “三级结构八种力量”的“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为破译具体的“完整人”提供了基本理论框架,第一次从整体上说清了具体的“完整人”。这既是人类“认识自己”的理论突破,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方法论突破。“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的提出和系统建构,还原了具体的“完整人”的形象,填补了具体的“完整人”的学科知识空白,为结束长期以来人的形象支离破碎的局面,完整地认识人本身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新的方法。其次,它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具体的“完整人”逻辑前提,提供了一种人的生命本体论基础。建立“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提供具体的“完整人”假设和前提,必将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更新和超越,使之更加科学、完善和有效。再次,它为人类学自我超越提供了理论参考。[9]建构“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破译具体的“完整人”,是实现人类学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复归的关键性举措,为建立“主体人类学”,实现人类学学科体系重构提供了核心理论支撑。“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的提出和建构,必然引发人类学关心人本身,人本身也关心人类学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的历史性转变。最后,它为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提供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 “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科学地解读了具体的“完整人”,阐明了人格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成因,总结了行为选择的规律性,为人们掌握自己的人格结构与选择,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3)提出并深入阐释了“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10] 作者在深入揭示和分析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的基础上,用较大篇幅(第4编,共5章)系统提出和深入阐释了“三级结构七种力量”的“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是为填补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而建构的。作者为建构“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进行了20余年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探索,研究和分析了诸多学科几十个曾经研究过“类群”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理论,同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文明史案例研究和分析,最终原创性地提出和阐述了“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与“人格结构与选择”图一样,在25年的探索中,“类群结构与选择”图也先后自我否定和超越了100余幅。本项图型理论认为,普遍的“类群”都具有“三级结构和七种力量”。具体说,“三级结构”——“类群主体力”、“类群文化力”和“类群行为选择”。“七种类群力量”——第一,“类群主体力”包括三种力量:“类群领导力”、“类群普遍人格力”和“主体分层及认同情势力”。第二,“类群文化力”包括三种力量:“类群科技力”、“类群观念力”和“类群制度力”。第三,“类群行为选择”包含一种力量:“类群动机与行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从整体上,深入揭示和阐述了普遍“类群”的结构、要素、特性、功能、行为选择机制等重要理论,填补了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其核心理论是,“类群”的“三级结构七种力量”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一般而言,类群(家庭、组织、民族、国家及国际组织等)的起伏盛衰和命运主要是由类群结构及其行为选择决定的。[11] (4)人的基本“生存理性”建构 作者在全面系统阐释 “主体─人”的生命本体的基础上,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两项原创性成果,即“主体—人”的两种基本生存逻辑:类群价值“高势位”建构理论和“完整人格”建构理论。[12]类群价值“高势位”建构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决定了人的“生存理性”──“合理性”。人类5000年文明史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经验说明,类群(家庭、组织、民族、国家及国际组织等)只有“高势位”建设自己的价值系统,才能兴旺发达,人类才能获得发展、和平与永续。“完整人格”建构理论认为,对每个人而言,只有依据“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全面开发自己的潜能,建构“完整人格”,才能获得成功与幸福。对于类群而言,只有引导其成员全面开发自己的潜能,建构“完整人格”,提高人格的普遍素质,才能走向发达和繁荣。[13]
(5)主体人类学的方法论建构——“主体分析”方法 作者在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肯定和继承的基础上,提出和建构了主体人类学的方法理论——“主体分析”方法。作者认为,“主体─人”的生命本体论、方法论和生存论是统一的,“结构与选择”本体论可以转变为方法论和生存论──“主体分析”方法,能够用以观察、分析、评价、阐释(解释)和引导“人格”、“类群”及其行为选择。[14]
(6)“主体人类学”知识体系建构和中国人类学创新学科体系建构 同时,该项成果还在相关概念、范畴和命题上做了创新和更新。
四、主体人类学原理的学术价值及社会影响
1.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做出新探索
本项成果用主要篇幅(两编,共10章)原创性地提出和建构了两个“图型理论”——“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和“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填补了两项“人的知识”空白——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和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这两项学术成果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人的知识“空疏化”和“碎片化”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探索。
2.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体的“完整人”理论基础
人的生命本体理论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基本依据,深入解读人的生命本体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迫切需要。本项成果深入研究和阐释了人的生命本体(“三级结构八种力量”及其行为机制),为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价值,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支撑。
3.为“立德树人”提供知识参照框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立德树人”和“育英才”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阐明科学的“树人”目标和“英才”目标。本项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为“立德树人”和“育英才”提供了人学知识参照框架,有利于“立德树人”和“育英才”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和落实。
4.为建立科学的人生哲学提供新的人学视野
一般而言,人的生命本体论与人生哲学具有内在一致性。人们怎样解释“人自身”也会奉行怎样的人生哲学。本项成果提出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认为“结构与选择”是人的生命本体的“一体化二重性”,人的生命本体既包含“结构”,又包含“选择”,是“结构”与“选择”的统一体。并认为“结构”决定“选择”,“选择”也决定“结构”。这既是一种人的生命本体论,又是一种人生哲学,为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建立科学的人生哲学,提供了某种人学依据和参考。
5.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具体的“完整人”前提
这项成果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和“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给相关学科提供了具体的“完整人”知识,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更加符合人的实际,更加科学和有效。
6.为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转变提供学科基础
人类学“被边缘化”的实质是人类学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偏移”的必然结果。建立“主体人类学”为人类学实现“由边缘到核心”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同时,本项成果突破200年人类学学科体系(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建构中国人类学创新体系(人类学:“主体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气魄、中国风格”的中国人类学学科创新体系提供了学科理论基础。
该项理论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其最终研究成果《主体人类学原理》入选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期论文被高级别刊物大量转载和引用,获多项高级别奖项。有一篇论文入选“全国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一篇论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篇论文分别获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大学举办“主体人类学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跨学科理论研讨会。《光明日报》理论版及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网等都对该项理论成果做了专题报道。
参考文献
[1][4][7][8] 陈秉公.“结构与选择”机制下的人的生命本体[J].中国社会科学,2014(3):44,45,62,62.
[2][3][5][6][9][10][11][12][13][14] 陈秉公.主体人类学原理:“主体人类学”概念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0-31,95-97,87-90,183,198,342-351,412-422、426-429,90,75-85.
[责任编辑:张俊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实践主体; 结构与选择; 人格结构与选择; 类群结构与选择
中图分类号: D641;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022-04
《主体人类学原理——“主体人类学”概念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是陈秉公教授追踪和研究“人是什么”25年的理论结晶。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叠加创新”方针,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进行跨学科研究,原创性地提出并建立了“主体人类学”理论体系,系统地揭示和阐述了人的“特殊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重构了人的生命本体论。《中国社会科学》称:“基于20余年对人的生命本体的研究和调查,本文作者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为科学方法,试图……重构人的生命本体论。”“这一理论重构……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人的生命本体论基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为人类学自我超越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多种前提性理论启示。”[1]
一、主体人类学原理的理论基础
“主体人类学”概念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是对人类文明优秀理论知识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主体人类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是主体人类学的核心范畴——“结构与选择”理论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只阐明了人类社会的结构、社会的构成要素、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发展的机制和方式,而且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阶段和前景,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的上述思想是全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核心,也是主体人类学全部思想的依据和灵魂。[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是主体人类学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解释人的生命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是解开人的生命本质之谜的钥匙。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人的本质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的生命本质,而“结构与选择”是人的生命的本体。只有以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人的特殊生命才能真正看清和理解人的生命本体和全部生命现象。实践是解开具体的“完整人”生存之谜的钥匙。这表现在:(1)实践是具体的“完整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2)实践是具体的“完整人”解决人与人关系的基础;(3)实践是具体的“完整人”解决意识合理性的基础;(4)实践是具体的“完整人”解决一切生存问题的基础。复杂的生存矛盾是在人的生存实践中产生的,也只有通过人的生存实践才能解决。“实践主体”是人的特殊生命的本质。只有坚持人的生命本质──“实践主体”,才能够真正解开全部人之谜。[3]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是主体人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立足点。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具有社会性。人应当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发展历程。马克思深刻地阐述了人的价值理论,他关于人类劳动“两个尺度”(“对象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的理论和人的价值理论为探索“主体—人”的合理生存原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是认识和解读人的生命本体的主要工具和前提条件。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不只“社会”与“人”之间存在“结构与选择”机制,人的生命本体也存在“结构与选择”机制,而且后者更加典型、更加根本,也更具解释力。[4]最后,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也给建立主体人类学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指导和理论依据。作者用20余年时间追踪和解读人的生命本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哲学人类学视域内,重构了人的生命本体论。
二、主体人类学原理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主体人类学”的最初目的是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前提——“人是什么”,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完整人格教育”理论体系建构服务。然而,一旦在“人是什么”的理论上产生重要突破,建构起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其意义就具有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总体性和全局性,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教育学提供正确的“人性前提”,也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人性前提”,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掌握自己的命运提供“主体─人”的知识,同时,也为实现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转变,创建有“中国特色、中国气魄、中国风格”的中国人类学学科体系提供理论框架和基础。
“主体人类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以“主体分析”方法为主要方法进行的,同时综合采用了“主体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案卷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实验验证”方法、“归纳研究”方法、“演绎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以及“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主体分析”方法认为,“主体─人”的生命本体论、方法论和生存论是统一的。将“结构与选择”本体论转变为方法,就是“主体分析”方法,能够用以对“人格”和“类群”(家庭、组织、民族、国家及国际组织等)进行观察、分析、阐释(解释)、评价和概括,得出必要的结论和建议,从而引导“人格”、“类群”和“类”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内向行为选择(“自我建构”)和外向行为选择(“环境建构”),走向成功、幸福、自觉和自由。 三、主体人类学原理的学术创新
“主体人类学”的学术创新可以归纳为填补两项关于人的 “知识空白”和六项“理论建构”。它们主要是:
1.填补两项关于人的“知识空白”
(1)填补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 迄今为止,现有的各个学科均未将具体的“完整人”列为研究对象,也没有具体的“完整人”知识。哲学研究人的本质、伦理学研究人的道德、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法学研究人的权利和义务……这种研究,即使正确,至多只能照亮人的一个部分或方面,而不能照亮人的全部。主体人类学原创性地提出“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对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予以填补。
(2)填补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 迄今为止,人类只有具体“类群”概念(家庭、组织、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等),而无普遍“类群”概念(即“类群”概念),也无普遍“类群”知识。主体人类学原创性地提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对普遍“类群”知识空白予以填补。主体人类学对上述两项关于人的“知识空白”——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和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的填补,不仅使人类关于自身的认识登上新的台阶,而且使人类关于自身的认识更加趋于科学和完善。
2.提出和论证七项“理论建构”
(1)人的特殊“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建构[5] 在分析和评价以往四种人的生命本体理论模式——“人是上帝的造物”、“人是生物的人”、“人是理性的人”和“人是文化的人”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人的特殊“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这项理论的含义是,人的“特殊生命本体”既是“结构”的,又是“选择”的,是“结构”与“选择”的统一体。“结构”与“选择”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限制,相互渗透、相互规定,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所有人的生命本体都是“结构与选择”的统一体。
(2)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形理论 在深入揭示和分析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的基础上,用较大篇幅(第3编,共5章)系统提出和深入阐释了“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填补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认为,传统学科关于人格的概念各具特色与合理成分,都对认识人自身和破解人格概念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有的甚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这些探索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从本学科研究领域出发对人格概念进行解释,每种概念只概括了人格的一部分或某一方面。“主体人类学”从解读具体的“完整人”视角出发,将人格概念定义为:人格是现实的、具体的、完整的、有特色的个人。它是经由社会化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和动力结构,是人格“结构与选择”的整体,是人的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是人的生存方式和样式,也是人的某种发展状态和水平。[6]主体人类学深入剖析了人的特殊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这里的“人格结构”指人格内在要素的有机组合及其组合形式或方式。这里的“人格选择”指人为了解决自身与外界环境(自然与社会)的矛盾而对自己行为的挑选,是对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能动的自觉的改造活动。“人格结构与选择”在“主体人类学”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主体人类学”的基础内容和核心内容之一。“主体人类学”认为,“人格结构与选择”生命本体基本是由“三级结构八种力量”构成。这就是:“三级结构”——“人格需要力”、“人格判断力”、“人格行为选择”。“八种力量”指在“三级结构”之中包含“八种人格力量”。其中,“人格需要力”包含三种人格力量——“生存需要力”、“归属需要力”、“发展需要力”。“人格判断力”包含四种人格力量——“思想道德力”、“智慧力”、“意志力”、“反省力”。“人格行为选择”包含一种人格力量——“人格行为选择”。[7]作者经过20余年的跟踪研究和探索首次提出“三级结构八种力量”的人格结构图型理论,既是对作者本人多年来探索人的知识、从事多学科研究和进行试验所获得经验的整合与升华,又是对以往各派人格结构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全面整合与超越。在25年探索中,仅“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就先后自我否定和超越了100余幅。“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形理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它填补了具体的“完整人”的学科知识空白,进一步具体解读了现实的“完整人”。[8] “三级结构八种力量”的“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为破译具体的“完整人”提供了基本理论框架,第一次从整体上说清了具体的“完整人”。这既是人类“认识自己”的理论突破,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方法论突破。“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的提出和系统建构,还原了具体的“完整人”的形象,填补了具体的“完整人”的学科知识空白,为结束长期以来人的形象支离破碎的局面,完整地认识人本身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新的方法。其次,它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具体的“完整人”逻辑前提,提供了一种人的生命本体论基础。建立“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提供具体的“完整人”假设和前提,必将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更新和超越,使之更加科学、完善和有效。再次,它为人类学自我超越提供了理论参考。[9]建构“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破译具体的“完整人”,是实现人类学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复归的关键性举措,为建立“主体人类学”,实现人类学学科体系重构提供了核心理论支撑。“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的提出和建构,必然引发人类学关心人本身,人本身也关心人类学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的历史性转变。最后,它为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提供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 “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科学地解读了具体的“完整人”,阐明了人格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成因,总结了行为选择的规律性,为人们掌握自己的人格结构与选择,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3)提出并深入阐释了“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10] 作者在深入揭示和分析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的基础上,用较大篇幅(第4编,共5章)系统提出和深入阐释了“三级结构七种力量”的“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是为填补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而建构的。作者为建构“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进行了20余年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探索,研究和分析了诸多学科几十个曾经研究过“类群”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理论,同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文明史案例研究和分析,最终原创性地提出和阐述了“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与“人格结构与选择”图一样,在25年的探索中,“类群结构与选择”图也先后自我否定和超越了100余幅。本项图型理论认为,普遍的“类群”都具有“三级结构和七种力量”。具体说,“三级结构”——“类群主体力”、“类群文化力”和“类群行为选择”。“七种类群力量”——第一,“类群主体力”包括三种力量:“类群领导力”、“类群普遍人格力”和“主体分层及认同情势力”。第二,“类群文化力”包括三种力量:“类群科技力”、“类群观念力”和“类群制度力”。第三,“类群行为选择”包含一种力量:“类群动机与行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从整体上,深入揭示和阐述了普遍“类群”的结构、要素、特性、功能、行为选择机制等重要理论,填补了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其核心理论是,“类群”的“三级结构七种力量”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一般而言,类群(家庭、组织、民族、国家及国际组织等)的起伏盛衰和命运主要是由类群结构及其行为选择决定的。[11] (4)人的基本“生存理性”建构 作者在全面系统阐释 “主体─人”的生命本体的基础上,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两项原创性成果,即“主体—人”的两种基本生存逻辑:类群价值“高势位”建构理论和“完整人格”建构理论。[12]类群价值“高势位”建构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决定了人的“生存理性”──“合理性”。人类5000年文明史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经验说明,类群(家庭、组织、民族、国家及国际组织等)只有“高势位”建设自己的价值系统,才能兴旺发达,人类才能获得发展、和平与永续。“完整人格”建构理论认为,对每个人而言,只有依据“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全面开发自己的潜能,建构“完整人格”,才能获得成功与幸福。对于类群而言,只有引导其成员全面开发自己的潜能,建构“完整人格”,提高人格的普遍素质,才能走向发达和繁荣。[13]
(5)主体人类学的方法论建构——“主体分析”方法 作者在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肯定和继承的基础上,提出和建构了主体人类学的方法理论——“主体分析”方法。作者认为,“主体─人”的生命本体论、方法论和生存论是统一的,“结构与选择”本体论可以转变为方法论和生存论──“主体分析”方法,能够用以观察、分析、评价、阐释(解释)和引导“人格”、“类群”及其行为选择。[14]
(6)“主体人类学”知识体系建构和中国人类学创新学科体系建构 同时,该项成果还在相关概念、范畴和命题上做了创新和更新。
四、主体人类学原理的学术价值及社会影响
1.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做出新探索
本项成果用主要篇幅(两编,共10章)原创性地提出和建构了两个“图型理论”——“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和“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填补了两项“人的知识”空白——具体的“完整人”知识空白和普遍的“类群”知识空白。这两项学术成果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人的知识“空疏化”和“碎片化”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探索。
2.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体的“完整人”理论基础
人的生命本体理论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基本依据,深入解读人的生命本体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迫切需要。本项成果深入研究和阐释了人的生命本体(“三级结构八种力量”及其行为机制),为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价值,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支撑。
3.为“立德树人”提供知识参照框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立德树人”和“育英才”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阐明科学的“树人”目标和“英才”目标。本项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为“立德树人”和“育英才”提供了人学知识参照框架,有利于“立德树人”和“育英才”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和落实。
4.为建立科学的人生哲学提供新的人学视野
一般而言,人的生命本体论与人生哲学具有内在一致性。人们怎样解释“人自身”也会奉行怎样的人生哲学。本项成果提出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认为“结构与选择”是人的生命本体的“一体化二重性”,人的生命本体既包含“结构”,又包含“选择”,是“结构”与“选择”的统一体。并认为“结构”决定“选择”,“选择”也决定“结构”。这既是一种人的生命本体论,又是一种人生哲学,为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建立科学的人生哲学,提供了某种人学依据和参考。
5.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具体的“完整人”前提
这项成果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和“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给相关学科提供了具体的“完整人”知识,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更加符合人的实际,更加科学和有效。
6.为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转变提供学科基础
人类学“被边缘化”的实质是人类学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偏移”的必然结果。建立“主体人类学”为人类学实现“由边缘到核心”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同时,本项成果突破200年人类学学科体系(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建构中国人类学创新体系(人类学:“主体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气魄、中国风格”的中国人类学学科创新体系提供了学科理论基础。
该项理论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其最终研究成果《主体人类学原理》入选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期论文被高级别刊物大量转载和引用,获多项高级别奖项。有一篇论文入选“全国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一篇论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篇论文分别获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大学举办“主体人类学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跨学科理论研讨会。《光明日报》理论版及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网等都对该项理论成果做了专题报道。
参考文献
[1][4][7][8] 陈秉公.“结构与选择”机制下的人的生命本体[J].中国社会科学,2014(3):44,45,62,62.
[2][3][5][6][9][10][11][12][13][14] 陈秉公.主体人类学原理:“主体人类学”概念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0-31,95-97,87-90,183,198,342-351,412-422、426-429,90,75-85.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