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冻结肩 牵拉治疗,针麻下
牵拉治疗冻结肩在多家医院临床已被推广应用,以其操作简单,速效,被医患双方共同认可,但目前就麻醉方法却有多种,争议很大。笔者通过临床观察、总结,认为针刺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可靠,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双肩4例,单肩28例,共36个肩;年龄最大69岁,最小36岁,平均51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两个半月。
2诊断标准
2.1病史有肩部外伤。劳损或受风寒湿邪病史。
2.2症状疼痛较重,夜间尤甚。
2.3体征肩前,后,外侧均可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继续外展,肩部随之高耸,或一手触摸住肩胛下角,一手将患肩继续外展时,可感到肩胛骨随之向外上转动,证明肩关节已有粘连。
3治疗方法
3.1麻醉
3.1.1选穴:①肩前穴(腋前皱襞上一寸),②肩后穴(腋后皱襞上一寸),③巨骨穴(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岗之间凹陷中),④中平穴(属经外奇穴,位于足里穴直下2寸处)
3.1.2取穴原则:①②③穴取患侧,中平穴单肩病变取对侧,双肩病变取双侧。
3.1.2.1操作:取以上四个穴位,定点,消毒,选用30号、2.5寸针灸针刺人,得气后,在肩前、肩后及巨骨,三穴加电针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15分钟后取出,中平穴得气后,每5分钟催气1次,3次后取出。
针麻效果评定:优:针刺麻醉后,主、被动活动患肩关节均无痛;良:针刺麻醉后,主、被动活动患肩关节轻度痛;可:针刺麻醉后,主、被动活动患肩关节疼痛可忍受;差:针刺麻醉后,主、被动活动患肩关节疼痛未减轻。
本组麻醉效果,其中优14例,良10例,可5例,差3例。
针刺麻醉无效者,改用肩胛切迹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术。
3.2牵拉患者针麻后,平卧治疗床上,头平床头,术者站患者头上方,一助手压住患者双肩,一助手压患者双腿不使患者左右翻动,术者一手握患前肢腕部,一手握患前臂肘下部(保持患者手心向内),牵引状态下,被迫拉患前肢过头,使肩关节活动180°,可闻及肩关节撕裂声响。幅度以患者上肢被拉至与床面平行为度,接下令患者侧卧,被动使患前肢后伸并内旋至中指达肩胛骨内缘中点上、下为度。术毕,令患者平卧休息数分钟。
3.3术后嘱病人每2小时即使肩关节在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内活动1次(目的保持肩关节活动幅度,预防再度粘连)连续7-14天,并于术后第2日开始对患者进行针灸、电疗等后续治疗12天。
4疗效观察
痊愈:肩关节疼痛消失,肩关节各项活动恢复正常;显效:肩痛及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肩臂上举可达150°以上。后伸内旋可摸到肩胛下角,内收搭肩肘尖可达胸前中线而不感痛,或只有轻度疼痛者;好转:肩关节功能改善,疼痛减轻,可从事轻工作。
5治疗效果
本组病例治疗全部有效,其中痊愈178例,显效34例,好转20例。
6小结
6.1牵拉治疗肩周炎粘连疗效确切,但因牵拉痛使很多患者望而却步,我们采用了针刺麻醉这一简便、安全的方法,弥补了牵拉术的缺点,使患者在无痛苦中得到了快捷治疗,缩短了病程,降低了治疗费用,提高了疗效。
6.2针刺镇痛的原理有二:一是针刺传人的信息和伤害传入的信息在中枢内进行综合,改变了伤害传人信息的性质,因而起到镇痛作用。二是针刺后的体液中含有镇痛物质,针刺后可使体液中5-羟色胺、乙酰胆碱、内啡肽和儿茶酚胺改变,而乙酰胆碱及内啡肽被认为可加强针刺的镇痛作用,从而提高痛域值。
6.3局部加用电针具有兴奋效应高,能促进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加强止痛作用,消除炎症。
6.4针刺麻醉与药物(利多卡因)麻醉相比,具有诸多优点。
6.5针麻下牵拉法操作简单,安全系数大,费用低,效果好,易学易会,适宜向基层推广应用。
牵拉治疗冻结肩在多家医院临床已被推广应用,以其操作简单,速效,被医患双方共同认可,但目前就麻醉方法却有多种,争议很大。笔者通过临床观察、总结,认为针刺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可靠,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双肩4例,单肩28例,共36个肩;年龄最大69岁,最小36岁,平均51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两个半月。
2诊断标准
2.1病史有肩部外伤。劳损或受风寒湿邪病史。
2.2症状疼痛较重,夜间尤甚。
2.3体征肩前,后,外侧均可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继续外展,肩部随之高耸,或一手触摸住肩胛下角,一手将患肩继续外展时,可感到肩胛骨随之向外上转动,证明肩关节已有粘连。
3治疗方法
3.1麻醉
3.1.1选穴:①肩前穴(腋前皱襞上一寸),②肩后穴(腋后皱襞上一寸),③巨骨穴(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岗之间凹陷中),④中平穴(属经外奇穴,位于足里穴直下2寸处)
3.1.2取穴原则:①②③穴取患侧,中平穴单肩病变取对侧,双肩病变取双侧。
3.1.2.1操作:取以上四个穴位,定点,消毒,选用30号、2.5寸针灸针刺人,得气后,在肩前、肩后及巨骨,三穴加电针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15分钟后取出,中平穴得气后,每5分钟催气1次,3次后取出。
针麻效果评定:优:针刺麻醉后,主、被动活动患肩关节均无痛;良:针刺麻醉后,主、被动活动患肩关节轻度痛;可:针刺麻醉后,主、被动活动患肩关节疼痛可忍受;差:针刺麻醉后,主、被动活动患肩关节疼痛未减轻。
本组麻醉效果,其中优14例,良10例,可5例,差3例。
针刺麻醉无效者,改用肩胛切迹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术。
3.2牵拉患者针麻后,平卧治疗床上,头平床头,术者站患者头上方,一助手压住患者双肩,一助手压患者双腿不使患者左右翻动,术者一手握患前肢腕部,一手握患前臂肘下部(保持患者手心向内),牵引状态下,被迫拉患前肢过头,使肩关节活动180°,可闻及肩关节撕裂声响。幅度以患者上肢被拉至与床面平行为度,接下令患者侧卧,被动使患前肢后伸并内旋至中指达肩胛骨内缘中点上、下为度。术毕,令患者平卧休息数分钟。
3.3术后嘱病人每2小时即使肩关节在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内活动1次(目的保持肩关节活动幅度,预防再度粘连)连续7-14天,并于术后第2日开始对患者进行针灸、电疗等后续治疗12天。
4疗效观察
痊愈:肩关节疼痛消失,肩关节各项活动恢复正常;显效:肩痛及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肩臂上举可达150°以上。后伸内旋可摸到肩胛下角,内收搭肩肘尖可达胸前中线而不感痛,或只有轻度疼痛者;好转:肩关节功能改善,疼痛减轻,可从事轻工作。
5治疗效果
本组病例治疗全部有效,其中痊愈178例,显效34例,好转20例。
6小结
6.1牵拉治疗肩周炎粘连疗效确切,但因牵拉痛使很多患者望而却步,我们采用了针刺麻醉这一简便、安全的方法,弥补了牵拉术的缺点,使患者在无痛苦中得到了快捷治疗,缩短了病程,降低了治疗费用,提高了疗效。
6.2针刺镇痛的原理有二:一是针刺传人的信息和伤害传入的信息在中枢内进行综合,改变了伤害传人信息的性质,因而起到镇痛作用。二是针刺后的体液中含有镇痛物质,针刺后可使体液中5-羟色胺、乙酰胆碱、内啡肽和儿茶酚胺改变,而乙酰胆碱及内啡肽被认为可加强针刺的镇痛作用,从而提高痛域值。
6.3局部加用电针具有兴奋效应高,能促进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加强止痛作用,消除炎症。
6.4针刺麻醉与药物(利多卡因)麻醉相比,具有诸多优点。
6.5针麻下牵拉法操作简单,安全系数大,费用低,效果好,易学易会,适宜向基层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