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治疗 中药熏蒸治疗
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手法治疗和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1例中,男98例,女113例;年龄18~78岁,平均46.3岁。平均住院天数22.98天,病史5天~30年。有扭伤史12例,外伤史6例。全部患者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L4~554例,L5~sL120例,L3~449例,L3~SL146例,L4~S139例,L1~51例,L2~SL11例,TL12~S1l例。单纯腰痛33例,单纯腿痛2例,腰伴左下肢痛46例,腰伴右下肢痛36例,腰伴双下肢痛24例,腰伴左下肢痛麻38例,腰伴右下肢痛麻17例,腰伴双下肢痛麻13例,单纯下肢麻2例。均有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变直、后凸或脊柱侧弯。均有棘突偏歪,棘突旁压痛196例,放射痛193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09例,躅指背伸肌力减弱13例,下肢皮肤感觉减退26例,腱反射减弱24例,仰卧挺腹试验阳性36例。
2 治疗方法
2.1循经点按、点揉法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部分足少阳胆经,医者用拇指自背部、腰部及下肢,由上至下,点按、点揉,遇有硬结或条索状物时,应重点弹拨。然后,取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殷门、风市、委中、承山、阳陵泉等穴,重点点按,至得气。再行肘压法。
2.2 肘压法 患者俯卧位,身体放松,医者站于患者一侧,沉肩,屈肘,以尺骨鹰嘴为着力点,按压患椎棘突间及腰部两侧,聚力于肩,发力于肘,时轻时重对上述部位按压。连续施法5分钟左右。再行定点斜扳法。
2.3 定点斜扳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拇指触摸偏歪棘突,让助手用拇指固定,令患者侧卧位,嘱患者弯腰,下面大腿伸直,上面大腿弯曲,医者前臂置于病人肩前,另一前臂置于病人臀部,作相反方向的快速而有力的推扳,可听到“咔嗒”响声。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再行中药熏蒸。
2.4中药熏蒸法 取当归20g、骨碎补15g、牛膝15g、防风15g、凤眼草15g、川椒10g、红花10g、生艾叶10g、乳香10g、没药10g,装袋封口,将药袋放于储药槽,加半脸盆水浸泡2小时以上。打开电源开关,调整气温表60~70℃加热,达此温度后,用一次性中单铺于熏蒸床上,按蒸汽孔大小剪开,暴露蒸汽孔,患者平卧于熏蒸床上,暴露欲治疗部位与蒸汽孔对应,上面盖衣被,将身体包严实,不漏气为宜。这样始终保持局部恒温(40℃左右),不致于烫伤。每次熏蒸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疗效评定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按上述标准评定,治愈占168例,占79.62%;好转38例,占18.01%;未愈5例,占2.37%。
4 讨论
本病不是单一的椎间盘局部受损,而是与患椎椎间韧带、神经、肌肉、椎间关节损伤、无菌性炎症等密切相关的一种复合性疾病。椎间盘变性是发病基础,不良的环境及生活、工作方式可加速其退变,外伤或慢性积累性损伤是发病的原因。
腰腿痛的疼痛部位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部分足少阳胆经的分布区。又因阳陵泉深部为坐骨神经的主要分支之一。按中医学“经脉所通,主治所及”之理,结合西医的神经分布,点按、点揉经脉及穴位或神经末梢,起到提高痛阈、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肘压法压力大,作用力可渗透组织深部,能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运,微调小关节复位。定点斜扳法能纠正椎体位移、小关节错位及小关节滑膜嵌顿,使突出的椎间盘有还纳的趋势,调整突出椎间盘与受压的神经根及椎骨的位置关系,平衡脊柱两侧肌力,有助于纠正脊柱侧弯、腰椎生理曲度的恢复。中药熏蒸,湿热渗透性好,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吸收,直接作用于患部,局部药物浓度高,发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行气、散瘀消肿、舒筋止痛的药理功效。起到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致痛物质和代谢物质的排泄。以上方法结合,疗效明显。值得提出的是,肘压法和定点斜扳法用力宜轻柔,禁止使用暴力,定点斜扳法应首先使脊柱处于前屈位,纵向拉伸,再给一个轻巧的旋转力。此法应在患者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施法得当,可提高疗效。否则,易造成医源性损伤或出现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
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手法治疗和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1例中,男98例,女113例;年龄18~78岁,平均46.3岁。平均住院天数22.98天,病史5天~30年。有扭伤史12例,外伤史6例。全部患者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L4~554例,L5~sL120例,L3~449例,L3~SL146例,L4~S139例,L1~51例,L2~SL11例,TL12~S1l例。单纯腰痛33例,单纯腿痛2例,腰伴左下肢痛46例,腰伴右下肢痛36例,腰伴双下肢痛24例,腰伴左下肢痛麻38例,腰伴右下肢痛麻17例,腰伴双下肢痛麻13例,单纯下肢麻2例。均有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变直、后凸或脊柱侧弯。均有棘突偏歪,棘突旁压痛196例,放射痛193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09例,躅指背伸肌力减弱13例,下肢皮肤感觉减退26例,腱反射减弱24例,仰卧挺腹试验阳性36例。
2 治疗方法
2.1循经点按、点揉法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部分足少阳胆经,医者用拇指自背部、腰部及下肢,由上至下,点按、点揉,遇有硬结或条索状物时,应重点弹拨。然后,取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殷门、风市、委中、承山、阳陵泉等穴,重点点按,至得气。再行肘压法。
2.2 肘压法 患者俯卧位,身体放松,医者站于患者一侧,沉肩,屈肘,以尺骨鹰嘴为着力点,按压患椎棘突间及腰部两侧,聚力于肩,发力于肘,时轻时重对上述部位按压。连续施法5分钟左右。再行定点斜扳法。
2.3 定点斜扳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拇指触摸偏歪棘突,让助手用拇指固定,令患者侧卧位,嘱患者弯腰,下面大腿伸直,上面大腿弯曲,医者前臂置于病人肩前,另一前臂置于病人臀部,作相反方向的快速而有力的推扳,可听到“咔嗒”响声。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再行中药熏蒸。
2.4中药熏蒸法 取当归20g、骨碎补15g、牛膝15g、防风15g、凤眼草15g、川椒10g、红花10g、生艾叶10g、乳香10g、没药10g,装袋封口,将药袋放于储药槽,加半脸盆水浸泡2小时以上。打开电源开关,调整气温表60~70℃加热,达此温度后,用一次性中单铺于熏蒸床上,按蒸汽孔大小剪开,暴露蒸汽孔,患者平卧于熏蒸床上,暴露欲治疗部位与蒸汽孔对应,上面盖衣被,将身体包严实,不漏气为宜。这样始终保持局部恒温(40℃左右),不致于烫伤。每次熏蒸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疗效评定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按上述标准评定,治愈占168例,占79.62%;好转38例,占18.01%;未愈5例,占2.37%。
4 讨论
本病不是单一的椎间盘局部受损,而是与患椎椎间韧带、神经、肌肉、椎间关节损伤、无菌性炎症等密切相关的一种复合性疾病。椎间盘变性是发病基础,不良的环境及生活、工作方式可加速其退变,外伤或慢性积累性损伤是发病的原因。
腰腿痛的疼痛部位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部分足少阳胆经的分布区。又因阳陵泉深部为坐骨神经的主要分支之一。按中医学“经脉所通,主治所及”之理,结合西医的神经分布,点按、点揉经脉及穴位或神经末梢,起到提高痛阈、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肘压法压力大,作用力可渗透组织深部,能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运,微调小关节复位。定点斜扳法能纠正椎体位移、小关节错位及小关节滑膜嵌顿,使突出的椎间盘有还纳的趋势,调整突出椎间盘与受压的神经根及椎骨的位置关系,平衡脊柱两侧肌力,有助于纠正脊柱侧弯、腰椎生理曲度的恢复。中药熏蒸,湿热渗透性好,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吸收,直接作用于患部,局部药物浓度高,发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行气、散瘀消肿、舒筋止痛的药理功效。起到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致痛物质和代谢物质的排泄。以上方法结合,疗效明显。值得提出的是,肘压法和定点斜扳法用力宜轻柔,禁止使用暴力,定点斜扳法应首先使脊柱处于前屈位,纵向拉伸,再给一个轻巧的旋转力。此法应在患者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施法得当,可提高疗效。否则,易造成医源性损伤或出现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