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筑材料》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建筑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引用工程中使用材料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行业的现状、热点、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建筑材料的兴趣,领会学习建筑材料课程的目的。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
《建筑材料》课程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涵盖了常用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天然石材、屋面材料、金属材料、木材、防水材料、绝热和吸声材料、装饰材料等。材料品种繁多,基本涵盖了土木工程中所用的常用材料,主要学习土建材料的基本组成、性质、应用及行业标准、检测方法、储存、运输和保管等知识。它为后续的专业课《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建筑材料》是一门应用技术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材料的采购、计量、验收、入库、台账管理、取样检测等技能,这些是今后从事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材料员等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技能。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及其试验检测技能,以便在今后实践工作中能正确与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同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是我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认真备课准备教学内容
开学前,我把所用教材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建筑材料》仔细阅读,了解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整本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全面了解教材的系统性以后,要进一步分清主次,明确哪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哪些是对学习某一部分教材有决定性作用的知识,即通常所说的抓住重点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再制订出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内容、进度和时间。
备课时务必采用按章备课、分节讲授的办法,不能备一课,讲一课。因为只有做好章节备课,对一个章节的教材作出全盘考虑,将知识加以集中归类,找出每节课的中心、线索和内在联系,体会其重点和关键,才能联系《建筑材料》的教学目标确定每章节和每节课的教学目的。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材料》应重点突出水泥、混凝土、钢材等结构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并应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工程案例补充到课堂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各种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因此有必要做出相应调整与补充,以便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更好地使教学内容反映出当前建筑材料的新发展。总之,认真做好每节课前得备课,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合理安排好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讲授好《建筑材料》的前提。
二、结合专业实际进行课堂教学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能力低,没有学习学习习惯且存在消极逆反的自卑心理的问题。《建筑材料》课程具有专业知识多,文字叙述多,牵涉专业知识多,工程实践内容多,学生学习时无条理可循,易感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逐渐失去学习自信心。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就必须强调《建筑材料》在整个专业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好第一节绪论课。
中等职校的学生学习建筑材料的目的是学会如何应用材料,而不是深入研究材料,需要的知识面较广,但内容不宜深,所以对于教材内容可以讲解得浅一些、范围广一些,知识更新要快,以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传统材料如石膏、石灰、木材等不宜讲得过多、过细。各种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技术不断涌现,因此有必要做出相应调整与补充,以便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更好地使教学内容反映出当前建筑材料的新发展。在讲授传统材料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新材料的优异性能,以及先进技术与新工艺在专业实际中的惊人之处,使学生耳目一新、眼界大开,这样让同学们对《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更加重视。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建筑材料是有形、有色的实体,我们可以把一些便于携带的建筑材料带到课程上,教学效果更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讲到钢筋的时候,我带来了几根钢筋,通过观察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钢筋是光圆的、什么样的是带肋的。通过几根钢筋有裂纹、掉鳞、机械损伤等外观缺陷的引出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板产生的裂缝往往都是有缺陷的钢筋造成的,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材料性能,找出实际中出现工程问题的原因。
生活中不乏与建筑材料有关的现象,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使用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学习砌筑砂浆时,就一个学生看到他们家用普通水泥砂浆在墙面上铺贴的瓷砖会脱落,巧妙地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影响砂浆黏结强度的因素:(1)砂浆本身的抗压强度;(2)砖石本身的表面状态、清洁程度、湿润状况;(3)施工操作水平及养护条件。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找出瓷砖脱落原因。这些现实生活中实例,促使学生主动对学习建筑材料产生兴趣。再如冬季混凝土浇筑完后要在上面覆盖草帘并洒水,为什么红砖用得越来越少?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每一章的学习更加连贯,而且让学生掌握了遇到问题首先分析,然后通过分析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以后更好地将自己学习的建筑材料专业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多样化得教学评估
学习建筑材料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建筑材料知识,具有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建筑材料专业课的方法。当前的教学评估主要以卷面考试为主,学生的主要目的、最终目的都是应付考试,这种教育评估违背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因此,要改变当前的教学评估方式,改变当前的卷面考试方式,使学生将重心转移到能力培养上,使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注重自己个人素质的提高,使自己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成绩应该包括考试的卷面成绩、平时的作业、课堂讨论,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重视平时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建筑材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学主体作用;结合学生实际,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利用教学媒介进行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特点与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评估,准确判断学生掌握情况,建筑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故该课程不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方法手段上都应紧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更新,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业兰.建筑材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苏达根.土木工程材料疑难释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杨建森.中职学校《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新探.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
《建筑材料》课程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涵盖了常用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天然石材、屋面材料、金属材料、木材、防水材料、绝热和吸声材料、装饰材料等。材料品种繁多,基本涵盖了土木工程中所用的常用材料,主要学习土建材料的基本组成、性质、应用及行业标准、检测方法、储存、运输和保管等知识。它为后续的专业课《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建筑材料》是一门应用技术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材料的采购、计量、验收、入库、台账管理、取样检测等技能,这些是今后从事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材料员等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技能。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及其试验检测技能,以便在今后实践工作中能正确与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同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是我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认真备课准备教学内容
开学前,我把所用教材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建筑材料》仔细阅读,了解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整本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全面了解教材的系统性以后,要进一步分清主次,明确哪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哪些是对学习某一部分教材有决定性作用的知识,即通常所说的抓住重点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再制订出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内容、进度和时间。
备课时务必采用按章备课、分节讲授的办法,不能备一课,讲一课。因为只有做好章节备课,对一个章节的教材作出全盘考虑,将知识加以集中归类,找出每节课的中心、线索和内在联系,体会其重点和关键,才能联系《建筑材料》的教学目标确定每章节和每节课的教学目的。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材料》应重点突出水泥、混凝土、钢材等结构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并应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工程案例补充到课堂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各种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因此有必要做出相应调整与补充,以便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更好地使教学内容反映出当前建筑材料的新发展。总之,认真做好每节课前得备课,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合理安排好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讲授好《建筑材料》的前提。
二、结合专业实际进行课堂教学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能力低,没有学习学习习惯且存在消极逆反的自卑心理的问题。《建筑材料》课程具有专业知识多,文字叙述多,牵涉专业知识多,工程实践内容多,学生学习时无条理可循,易感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逐渐失去学习自信心。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就必须强调《建筑材料》在整个专业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好第一节绪论课。
中等职校的学生学习建筑材料的目的是学会如何应用材料,而不是深入研究材料,需要的知识面较广,但内容不宜深,所以对于教材内容可以讲解得浅一些、范围广一些,知识更新要快,以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传统材料如石膏、石灰、木材等不宜讲得过多、过细。各种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技术不断涌现,因此有必要做出相应调整与补充,以便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更好地使教学内容反映出当前建筑材料的新发展。在讲授传统材料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新材料的优异性能,以及先进技术与新工艺在专业实际中的惊人之处,使学生耳目一新、眼界大开,这样让同学们对《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更加重视。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建筑材料是有形、有色的实体,我们可以把一些便于携带的建筑材料带到课程上,教学效果更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讲到钢筋的时候,我带来了几根钢筋,通过观察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钢筋是光圆的、什么样的是带肋的。通过几根钢筋有裂纹、掉鳞、机械损伤等外观缺陷的引出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板产生的裂缝往往都是有缺陷的钢筋造成的,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材料性能,找出实际中出现工程问题的原因。
生活中不乏与建筑材料有关的现象,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使用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学习砌筑砂浆时,就一个学生看到他们家用普通水泥砂浆在墙面上铺贴的瓷砖会脱落,巧妙地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影响砂浆黏结强度的因素:(1)砂浆本身的抗压强度;(2)砖石本身的表面状态、清洁程度、湿润状况;(3)施工操作水平及养护条件。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找出瓷砖脱落原因。这些现实生活中实例,促使学生主动对学习建筑材料产生兴趣。再如冬季混凝土浇筑完后要在上面覆盖草帘并洒水,为什么红砖用得越来越少?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每一章的学习更加连贯,而且让学生掌握了遇到问题首先分析,然后通过分析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以后更好地将自己学习的建筑材料专业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多样化得教学评估
学习建筑材料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建筑材料知识,具有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建筑材料专业课的方法。当前的教学评估主要以卷面考试为主,学生的主要目的、最终目的都是应付考试,这种教育评估违背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因此,要改变当前的教学评估方式,改变当前的卷面考试方式,使学生将重心转移到能力培养上,使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注重自己个人素质的提高,使自己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成绩应该包括考试的卷面成绩、平时的作业、课堂讨论,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重视平时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建筑材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学主体作用;结合学生实际,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利用教学媒介进行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特点与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评估,准确判断学生掌握情况,建筑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故该课程不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方法手段上都应紧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更新,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业兰.建筑材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苏达根.土木工程材料疑难释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杨建森.中职学校《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