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6415383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对照组(阿司匹林),2组均进行休息、吸氧、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药、他汀类调脂药等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ST-T改变。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心绞痛 不稳定型 氯吡格雷 联合 阿司匹林 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5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02-02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是一种冠心病的急性心脏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有不同程度的破溃表面的血栓形成及远端小血管栓塞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可以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具有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本院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1 研究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UA诊断标准[2]。并排除有急慢性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6.8±6.9岁,合并高脂血症者11例,高血压者9例。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57±5.8)岁;合并高脂血症者16例,高血压者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予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环境,疼痛发作期予吸氧。持续心电监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入院后检查血常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两周复查一次。两组均常规予阿司匹林100mg,每晚1次,长期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每日1次,口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治疗过程中进行ECG和24hholter心电监测。两组疗程均为4周。并积极治疗可能引起心肌耗氧量一过性增加的疾病,以及控制血压或者血糖等治疗。
  1.3 观察项目。①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程度;②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ST-T段改变。
  1.4 疗效标准[2]。①心绞痛疗效标准。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耗量>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②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有效:心电图缺血性下降的ST段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者主要导联的T波倒置变浅打50%以上,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以及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数据用X±S表示。
  2 结果
  2.1 2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2组总有效率比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无论是从心绞痛疗效还是心电图疗效上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牙龈出血1例,轻度皮肤紫癜1例,上腹部不适3例,白细胞减少1例,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消化道出血1例,牙龈出血2例,大便潜血试验阳性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两组均未见严重出血及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情况。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不完全阻塞性血栓形成仍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发病机制[3]。因此在抗心绞痛的治疗中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措施非常重要。
  阿司匹林作为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其疗效已肯定。氯吡格雷为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膜受体的结合,阻止血小板聚集所必需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表达,从而达到阻止血小板的激活和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一些关于阿司匹林和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成果显示,阿司匹林不改变氯吡格雷对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但氯吡格雷增强了阿司匹林对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效果,高危患者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具有扩大药效的作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使患者显著获益,降低冠状动脉再闭塞率、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和病死率。
  本观察结果显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2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28(6):409
  [3] 杨明刚.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5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脑心通加阿司匹林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CCCI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两组在基础治疗前提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预防;治疗组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加用脑心通胶囊。两组均随访2月,以临床疗效和一些客观检查指标判定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2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及客观检查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依托咪酯用于39例颅脑手术麻醉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  方法:对39例颅脑手术患者使用依托咪酯麻醉,监测仪监测心电图、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记录麻醉药物用量,并评价麻醉疗效。  结果:患者的MAP、HR、SPO2在用药期间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患者没有出现躁动、受伤和坠床情况,其镇静效果可以达到Ramsay镇静评分2~4级。所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联苯苄唑乳膏剂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6月—2013年4月真菌外耳道炎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碘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苯苄唑乳膏剂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对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9月间接收的患有重症吸入性肺炎的新生儿8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6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的患儿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儿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沐舒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
期刊
摘要:本文就新生儿静脉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引起的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新生儿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问题 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5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02-01  静脉注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是治疗新生儿心力衰竭及休克的常用方法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不同抗生素治療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分为A组和B组,每组48例,A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B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停药1个月后,A组患者Hp转阴率为83.33%显著高于B组患者(64.58%)(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阑尾切除术(长麦氏切口),观察组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并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  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Ki-67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本组患者的Ki-67水平及病理学指标。  结果:Ki-67的阳性率最高,为74.4%,明显高于P53、GerbB2、VEGF的阳性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P53的阳性率较低。Ki-67与GerbB2、VEG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40例冠心病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监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监测结果。  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经过心电图监测之后,从心电图监测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102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彩超诊断结果进行探讨。  方法:采用凸阵探头,3.5MHz探头频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采取仰卧位或侧卧姿势进行检查。  结果:95例输尿管囊肿患者得到彩超确诊,诊断正确率高达93.14%(95/102)。  结论:输尿管囊肿经彩超检查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彩超诊断 输尿管囊肿 临床效果  Doi: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