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具缤纷系列之珠光茶碗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ac_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元时期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登峰造极的时代。除了闻名遐迩的水吉建窑乌金釉茶盏饮誉东瀛外,遍布全国各地的数以百计的瓷窑烧制的白釉、青釉、青白或褐色釉的茶具也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外传漂洋过海,成为海上丝瓷之路的重要货品,也运销东南亚、欧美等世界各国。这一时期,福建晋江磁灶窑、同安汀溪窑、特别是德化窑烧制的各类瓷器(其中有占主要地位的茶具)在日本及东南亚的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地均有发现。在韩国新安海底的沉船中,在日本国的福冈、镰仓海岸、博多等地的考古遗址中都有大量的宋元时期的福建青瓷、白瓷出土在元初著名的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记载了当时他在属于泉州(刺桐城)附近的德化见到“制造碗及瓷器,既多而美……。购价极贱”的情景。
  南宋到元初,福建南部沿海地区的青瓷器普遍有胎体厚重、釉层薄、釉色青中泛黄或褐色,以及器内壁多施篦纹、刻花或篦点锥刺纹(有水波、蔓草、游鱼等纹饰),外壁刻划复线纹等特征。考古调查发现主要生产于泉州、同安带的此类青瓷器(因最早发现于同安汀溪窑址所以也称“同安青瓷”)大量输出海外,在东南亚、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其踪迹。反之,“其完整器物在国内传世的很少,可以想见当年的制成品似乎都用于外销”。(陈万里《闽南古代窑址调查小记》)
  日本有关资料还表明,在18世纪以前,日本茶道界把主要产于福建同安窑的此类青瓷划花篦点纹茶碗称为珠光茶碗,以后又叫作珠光青瓷。
  珠光青瓷之名源于村田珠光。村田珠光是15世纪日本著名的草庵茶道创始人、目本茶道的始祖。他生于公元1423年,逝于公元1502年。由于他开辟了茶禅一味的“草庵茶风”而被日本人尊崇为日本茶道的开山者。据日本博多地区商人米屋与七写于天保2年(公元1831年)《传来书》(专门记录茶碗来历的文字)的记载:延德元年(公元1489年),即珠光逝世前3年,珠光去参拜太宰府天满宫,途经博多附近的千代之松原,偶然捡到一些青瓷香台茶碗的碎片,于是他请博多乡绅安排,雇用了当地民工在捡到碎片的地方进行挖掘,结果挖到了许多产于福建同安等地的外壁刻有篦纹的青瓷茶碗。珠光将其中一个完整的茶碗献给足利义政将军,将军高兴之余,就用发现者珠光的名字命名这种茶碗,称“珠光青瓷”。珠光事后还在剩下的茶碗中选了一个送给米屋与七的先祖——当时的乡绅。这只茶碗传到米屋与七手中又被卖给宫泽主水,最终为东京都港区的根津美术馆收藏。
  珠光青瓷碗的窑址几乎遍及同安汀溪水库周围的小山丘,而在窑址所在山头,满山遍野均是碗片和匣钵(窑具)。出土的大量青瓷碗大小不一。以敞口沿稍内收、底部附浅凹足为特征。口径约16~18厘米,足径5~6厘米,高7~8厘米。这些碗胎呈灰白色,釉色青中闪黄,类似龙泉窑青瓷。碗内壁多刻花,有篦点、篦划纹装饰,外壁则刻复线纹,纹多近似水波、云纹。除花纹特征外,碗心内多有凹入大小圆窝,有的还模印各种小动物纹,十分生动活泼。上述特征与《山上宗二记》等一些日本茶道文献记载相符,如称这些青瓷划花碗“里面雕出蔓草纹,其余空白处四周围以锯齿形的点缀纹的青瓷划花纹为代表的碗碟。”《山上宗二记》还说:“珠光茶碗是中国制造的茶碗,最初为千宗易所有,后来以一千贯的价格卖给了三好实休,其后又成为织田信长的掌中之物,在本能寺之变(公元1582年)后就烧毁了,颜色是稍带红色的咖啡色,在外面竖着刻了27条沉线……萨摩屋宗折也拥有与此相同的珠光茶碗……”日本有关的考古材料还表明,在日本的镰仓时代,这类又被称作中国龙泉窑系的划花纹碗曾风行除北海道之外的全日本。珠光青瓷茶碗因此成为中日茶道文化交流的使者。
  同安南宋青瓷茶碗通过泉州港运往日本等国。建国以来,在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宋代沉船及宁波东门外海口沉船中都有此类茶碗发现(《泉州后渚港宋船发掘报告》)。除此之外,在朝鲜半岛、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宋元时代的遗址中,亦有同安窑系珠光青瓷茶碗的发现。这说明,珠光青瓷茶碗已成继宋建阳建窑茶具之后福建对日及东南亚贸易茶具中另一宗重要商品。
  近年来,日本学者中有人从《天王寺屋会记》和《松屋记》等一批日本室町时代记载茶事活动的文献中考证出另有一种内壁有“福”字的青瓷茶碗也应称为珠光茶碗,学界对此尚无定论。
其他文献
常常幻想着能拥有一间足够大的茶室,给我那些四处搜罗来的各色茶具一个舒适的安身之地,可以在不同的季节,顺应不同的心情和不同茶品,以不同的茶具和配饰来呼应。  泡绿茶时,喜欢用简单透明的玻璃壶和玻璃品茗杯,让心绪和那些灵芽一起在壶中纷飞起舞,用一身的纤毫,在壶里下一场“毛毛雨”,把世界蕴染成一个春天。而桌边,一定要配上同样透明的开片玻璃花瓶,插几支淡雅的黄色橘梗花。常把绿茶比作容易受伤的女人,这套茶席
期刊
有人说,茶是造物者赐给中华民族的。的确,中华民族从发现茶到认识茶,从认识茶到利用茶,再到完善茶、发展茶,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内涵深遂,人文丰富,堪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民族史诗。   中国人对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古史传说中认为“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人类利用茶叶的最早记录。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在食医合一的
期刊
今年9月26日至30日,浙江临安市举办第二届中国名茶点评选展示会。展会期间同时举行“茶与茶点论坛”。就我个人而言,参加专题研讨茶点的会还是头一次。这次论坛的规模虽然不大,却传达了一个信息:茶点的选配与开发将成为当今茶艺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喝茶品茗不仅要茶精、水甘、具美、沏泡见功夫,还要茶点到位。  古今茶人对佐茶食品的选配有过很多经验与论述。明人钱椿年说:“凡饮佳茶,去果方觉清绝。”这已成为茶家普
期刊
宋徽宗赵佶工书画,精于茶道,是历史上唯一著文论茶的皇帝。  宋徽宗的茶文原名《茶论》,因为著于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公元1110年),后人又称《大观茶论》,全文约3000字,言简意赅,论述全面,见解精到,内容有绪论、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勺、水、点、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个名目,是北宋专业的茶文化专著,同时也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权威的和影响最深远的
期刊
随着岁月的流逝,传世的紫砂名壶成了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为国内外博物馆及收藏家所悉心搜求。可是明代的名家名壶,到清初已极为珍贵,不易获得,即使是清初名家陈鸣远等的作品,在清末也已十分稀少、难觅。于是,为了满足某种搜求,也就出现了作伪、赝品。  紫砂壶艺历史上的仿古作伪问题,早在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初期一度也曾出现过摹仿名家名壶的热潮,其复制作伪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按照名人的传世名壶进行摹仿复制
期刊
一台完备的茶席,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考虑周详:选器、备具、摆设、焚香、插花、挂画、点茶、桌饰……再好的心意,都要通过这一席茶来传达。构思和摆布茶席时,虽然要讲究一定的方位和顺序,但如果拘泥于其中,岂不是不能抒发心意了?因此我个人提倡抛弃模式化的条条框框,全神贯注于自己的表达,把“茶席”当作是一种抒发和挥洒的途径。  今天要呈现给大家的这几幅茶席,是云南设计师阿保的倾心之作,他擅长于民族元素的把握和运用
期刊
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旅游节的盛大举行,不仅搭构了两岸茶业界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茶人与参会来客搭起了品茶问茶、访友交友的桥梁。  不论是茶业展览展销、闽台旅游合作茶话会,还是茶业高峰论坛,都以茶为媒,以茶为题。人们因茶而相聚,因茶而相交。茶,给了人们无限商机,也给了人们无穷乐趣。  武夷山的山水之间流淌着文化之韵、自然之韵。以茶会友,以茶雅志,以茶行道。武夷山,因茶而韵味无限,因茶而风情
期刊
近年以来,随着西南边陲的普洱茶高调点燃了茶叶消费这把大火,中国八大名茶中的其它七家便开始磨刀霍霍,欲图一展抱负,开疆拓土了。由于环境不同、历史不同、产品不同、经营理念不同,截止到目前为止茶行业出现了两种市场发展模式。一种由茶企直接经营管理,拥有所有权的直营制,流传久远,基础深厚,为大多数茶企所青睐;一种是近年兴起的由茶企组织发起并提供品牌、产品等,由各区域零售力量全权投资开店的连锁加盟制,西方流入
期刊
“禅”、“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量,儒、道、佛的相激相荡,相辅相成,充实了茶文化的内容,使茶文化成为东方文化的精华部分。茶文化的形式凝聚表现在茶艺的外在上;茶文化内涵的禅、道、儒,则以艺作为载体发扬开来。  在茶文化结构中,品茶悟禅即是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活动过程;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表述,如果要详细地说明,博大精深的禅茶文化是很难以言语、文字完满地表述出来的。所以,赵州从谂禅师“
期刊
大戏台茶馆看“变脸”    武侯祠大戏台茶馆是成都最具特色的茶馆之一,在此坐茶馆可以一边品尝四川名茶,一边欣赏川剧大戏。古戏台坐落在结义楼中。为近年来重建的建筑群落。雕梁画栋,古意浓浓,完全按照古时皇帝看戏的古戏台修建。游客来此无不被这里浓郁的古蜀环境和悠闲的品茗氛围所感染,皆忍不住坐下来要一杯川茶,闻闻香、歇歇脚、看看戏,体验一下成都人的生活。  川戏之前,是茶艺功夫表演。一支长逾三尺的内装滚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