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活动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过去在讲课中比较注意直观的演示,而不太重视学具的操作。然而直观演示与学具操作是有所区别的,直观演示的操作者是教师,学生只是观察者,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具的操作者是学生,可以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主动地接受学习,教师只是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为此,我深感学具使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1 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概念的形成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正是利用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例如学习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时,可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塑料片进行操作活动。学生摆出然后教师提问:“一共摆了几个图片?”“从左往右数,第6个图片是什么形?”学生摆完后,对着摆好的图片叙述:“一共摆了6个图片。”(理解数6的基数含义)“从左往右数,第6个图片是正方形(理解数6的序数含义)。通过摆、说这两个环节,理解了一个数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先让学生拿出14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5份、6份、7份,并记录每次分得的根数和剩下的根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操作活动中发现,在平均分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不能分完。当不能分完时,余数总比除数小,进而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2 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算理的理解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例如学习“9加几”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凑十法,教师就利用学具操作,放手让学生摆一摆,先在桌上摆9个小圆片,再摆5个。“看一看我们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怎样列式?你会通过摆一摆小圆片来算一算吗?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兴致高涨,个个聚精会神地摆起小圆片,不时还和同桌小声商量自己的摆法。很快几十双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来说!”“老师,我也想说!”学生很快找到了口算的方法:把右边的一个圆片放到左边,与左边的9个圆片合起来是10个圆片,再与右边剩下4个圆片相加,就是14个圆片。所以9+5=14。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化枯燥的计算教学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利于学具理解掌握了算理,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3 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能力是未来社会对合格人才的一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V=Sh的成立。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4 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传统的教学大多是在教师的控制下,学生被动地完成教师一个接一个指令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圈套”。窒息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而利用学具操作,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后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述说独到的看法。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一课时,出示33-8,让学生先摆小棒寻求答案,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想出了很多算法。①从三捆中拿出1捆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13根里取走8根,剩5根和20根合为25根。②先拿走3根,拿一捆拆开后再拿走5根,剩5根和两捆合成25根。③把三捆小棒全部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总数中拿走8根,剩25根。待学生操作后问:你是怎样摆的?哪种摆法最简便?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最后再小结,肯定他们的想法。这样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学生的思维不再被固定在一个框框内,不是因循守旧,人云亦云。
5 动手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又包括数学情感(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的发展。小学生好动,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为此,课堂上巧妙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自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时,让学生用硬纸板做几张数字卡片和一张“小数点”卡片,让学生亲自把带小数点的卡片移一移,再对比移动前、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这样的操作使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数点的“动”引起小数大小“变”的规律。可见通过学生动手参与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动手操作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法问题,它还有利于把全体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每一个学生直接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当然加强实际操作的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真正做到充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1 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概念的形成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正是利用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例如学习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时,可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塑料片进行操作活动。学生摆出然后教师提问:“一共摆了几个图片?”“从左往右数,第6个图片是什么形?”学生摆完后,对着摆好的图片叙述:“一共摆了6个图片。”(理解数6的基数含义)“从左往右数,第6个图片是正方形(理解数6的序数含义)。通过摆、说这两个环节,理解了一个数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先让学生拿出14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5份、6份、7份,并记录每次分得的根数和剩下的根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操作活动中发现,在平均分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不能分完。当不能分完时,余数总比除数小,进而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2 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算理的理解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例如学习“9加几”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凑十法,教师就利用学具操作,放手让学生摆一摆,先在桌上摆9个小圆片,再摆5个。“看一看我们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怎样列式?你会通过摆一摆小圆片来算一算吗?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兴致高涨,个个聚精会神地摆起小圆片,不时还和同桌小声商量自己的摆法。很快几十双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来说!”“老师,我也想说!”学生很快找到了口算的方法:把右边的一个圆片放到左边,与左边的9个圆片合起来是10个圆片,再与右边剩下4个圆片相加,就是14个圆片。所以9+5=14。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化枯燥的计算教学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利于学具理解掌握了算理,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3 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能力是未来社会对合格人才的一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V=Sh的成立。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4 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传统的教学大多是在教师的控制下,学生被动地完成教师一个接一个指令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圈套”。窒息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而利用学具操作,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后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述说独到的看法。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一课时,出示33-8,让学生先摆小棒寻求答案,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想出了很多算法。①从三捆中拿出1捆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13根里取走8根,剩5根和20根合为25根。②先拿走3根,拿一捆拆开后再拿走5根,剩5根和两捆合成25根。③把三捆小棒全部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总数中拿走8根,剩25根。待学生操作后问:你是怎样摆的?哪种摆法最简便?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最后再小结,肯定他们的想法。这样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学生的思维不再被固定在一个框框内,不是因循守旧,人云亦云。
5 动手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又包括数学情感(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的发展。小学生好动,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为此,课堂上巧妙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自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时,让学生用硬纸板做几张数字卡片和一张“小数点”卡片,让学生亲自把带小数点的卡片移一移,再对比移动前、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这样的操作使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数点的“动”引起小数大小“变”的规律。可见通过学生动手参与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动手操作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法问题,它还有利于把全体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每一个学生直接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当然加强实际操作的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真正做到充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