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p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同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工具性特征的直接体现。因此如何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上,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余映潮老师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经验,本文就是以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实录为例,来进行探究如何将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与完成教学任务相结合,对于语文教学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运用语言;
  引言
  最新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逐渐成为语文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但这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低、没有高效的教学方法等。尤其是在实际的课堂中,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占重要的比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的时间完成诸多任务,确实需要当今语文工作者进行思考。余映潮老师是我国当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之一,他所倡导的板块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提升语文素养。因此,对其优秀课例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方式,还能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和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提升。本文就是结合余映潮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的教学实录,来研究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
  一、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现状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到:“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1]。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言文字的运用,由此可以看出该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的必然要求。在课程标准的号召下,掀起了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研究的热潮,多数学者将研究方向集中于学生运用语言不规范问题上,总的来说有认错字、写错字、用错字、词语使用的不恰当等。之前的学者认为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汉字博大精深,学生掌握的不牢靠。第二,学生课业压力大,耐心不足。第三,教师自身能力不足。第四,盲目使用网络用语。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应达到更高水平,但这一能力目前却是学生的一块短板。因此,如何把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成为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
  余老师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有具体任务的几个板块,在教学任务的同时训练了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因此这节课有一定的示范性,以下就是在结合这一教学来探讨余映潮老师是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
  (一)在朗读中感悟
  对作者和写作背景进行介绍之后,余老师就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感知和理解,反复朗读有助于把握诗歌感情。因此,余老师提出第一个主要任务“读一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一开始的读,到掌握重音、感情的读这一转变过程:
  师:读得好。把重音圈出来,我们再读。
  师:男同学要读出“抑”的旋律,平稳深沉的;女同学要“扬起来”,乐观亮丽的。
  经过余老师的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诗歌内涵的感知和理解,在这一环节的铺垫之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显著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模仿并积累经验的过程,可是因为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以及自身知识的积累不够,使得其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在当前实际的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时,过于重视对课文结构的分析,却忽视了对学生感知课文情感、学会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诗歌类课文进行教学,也有教师会进行朗读训练,但多为学生跟读、选单独朗读等,这主要侧重于纠正学生对字音和停顿的把握。
  余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带入课文里、带入作者所处背景下,体会作者的感情起伏,感受作者在倾诉什么、达到什么效果,这就是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过程。若要学生学会运用语言,首先就要让其去读、去感悟,一方面可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提供了范例和方向,使其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可能。此外,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反思在学生运用语言方面有问题的同时,教师是否将课文中值得借鉴的内容展示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其次,在考试中阅读占很大比重,毫无疑问的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对于课文的解读往往会以阅读技巧的解析为主,这样一来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就逐渐被忽略。实际上文章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结果,教师不应急功近利的追求阅读技巧的提升,更应看到在透彻分析语言文字运用之后,学生对文章更准确的把握。让学生去吟诵、去感悟,不仅是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精妙之处的一步,还是学习运用语言的关键一步,这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因此余老师的这一做法是值得认真学习的。
  (二)引用与写作
  语文学习离不开知识积累,“获得语言和语言规律,是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它是获得语文能力的第一要素”[2]。在课上余老师介绍了几首哲理诗片段,如《行路难》等。余老师要求学生做相关笔记,时常复习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法对提升学生的能力没有帮助。无论是“读”还是“记”,都是学习别人如何运用语言,最终目的还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尤其是对于語言这种工具性很强的知识,学习不能是纸上谈兵。写作是语言运用的一种形式,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写作确实是一大难题。对于学生而言,面对作文题目往往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学生自身语言的积累不充分,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或者是学生有一定积累,但不会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都是由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足导致的,就要求语文教师加大对学生相关的训练。“写是整理、总结和归纳的过程,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内化”[3],同样在余老师的课上我们可以看到写作的重要性。余老师接下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句子作为标题,并结合对挫折的看法,写篇一百字以内的“微型演讲稿”。余老师先给学生规定了写作的角度,“用课文里的一个句子”为标题,避免学生写作的盲目性,统一讲解达到课堂上集中训练的目的。其次,字数不多不会耽误课堂进度,也可学生及时将自己所记、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此外,余老师对学生进行点评时,语言不仅具有哲理性,还运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他不仅在言语之中透出对学生的鼓励,还给学生树立了良好典范,老师运用语言的技巧如此娴熟,就给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学生经过努力必定能提升运用语言的水平。
  结语
  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直接体现,但目前很多学生这一能力较为薄弱,语文教师也应当反思在教学中是否存在缺陷,从而导致了这一现象。语文教师首先要把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只有教师先重视起来,学生才会逐渐意识到这一能力的重要性。其次,能力的培养是个持久的过程,要把训练融入到课堂当中。再次,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不能只进行浅层解读,应当让教材成为提升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媒介。最后,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来,给予他们应有尊重和鼓励,以至于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陈耀德.试论语言文字的教学[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1998(2).
  [3]刘媛.学习语言文字之我见[J].学周刊,2014(1).
  作者简介:
  许博文,女,1994年2月,安徽亳州人,硕士学位,淮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汉语语言者的语言体系中,很小的时候就习得了“有”字,这一字的使用频繁用法丰富,可以表示存在、拥有、发生等不同的含义。本文中主要探究的是“有”表示“存在”這一意义的用法。相似地,英语中的there be句型同样表达“存在”的含义,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与汉语中的“有”相对应。“有”在汉语表达中的用法和含义远多于英语中的there be句型,受到母语学习的影响,在一些以英语为第二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性格及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度,在各科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现下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便为相关教师作为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音乐;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分析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各教
期刊
摘 要: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往单一的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此,高校必须对声乐教学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声乐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从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革措施,力求建立一套完善的高校声乐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  关键词:高校声乐;合唱;教学  引言  合唱是人们声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称为声乐,是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的一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凤凰古城的深入了解,吸收典型的城市空间环境、标志性建筑及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到今后的设计当中。民居建筑及其装饰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参观体验建筑的空间感,材料的应用,建筑园林的尺度等,学习别人的经验,在深入了解凤凰古城建筑景观的同时,也对它的自然历史文化有一个很好的认知,对今后的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 吊脚楼 凤凰古城  一、凤凰古城的环
期刊
摘 要:竹笛是中国最古老的吹管乐器之一,古时称之为“横吹”。因其音色优美、嘹亮、委婉动听、便于携带以及丰富的表现力,长期以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为了进一步提高竹笛教学的质量,笔者参照当今国内主流的竹笛教学思想及方法,并结合本人的一些体会,谈谈青少年竹笛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思考。  关键词:竹笛;教学;青少年  竹笛的整个教学过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青少年在学习和演奏竹笛的
期刊
摘 要:故事间的联系关系,从纵向,上看是指同一个故事在流传中产生的变化,可以是情节转换,人物换用、增减等环境;从横向上看是指差异故事之间的某种相似(类)性。前文对故事题材源头的分类和对故事大概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采茶戏在传承与生长中对同一个故事的差异改编环境。因此,本节所指的联系关系紧张以叙事学的眼光来找寻差异故事间的某种相似(类)性,这里所指的“故事”则是指差异叙事体式体现出的故事,而不是采茶戏故
期刊
摘 要:随着我们现代社会的风驰电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精神需求也与之成比例的不断地提高。并且对现代的艺术文化、文学著作、影视表演等上升到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拘泥于识别信息等,而注重当成礼物的赠送、纪念品的留念等等。以手绘地图为例,校园手绘地图赋有观赏性、创新性、艺术性。对其的研究将会丰富校园文化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手绘地图、校园文化、创新、绘制形式  一、地图的演变与
期刊
摘 要:小提琴在现代社会也是非常常见的乐器,它也是交响乐演奏中主要的乐器之一。小提琴的演奏表现出来非常清脆悦耳,很有音乐表现力。但是,我们把小提琴演奏结合到整个乐队的演奏中就需要达到统一性的效果,学会摒弃独奏中的个性,要追求完美和谐的统一。就此论题,本文对小提琴在乐队演奏中的作用,以及在乐队演奏中小提琴需要做到哪些训练,还有配合的地方等一系列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乐队演奏;作用;训练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化城镇的不断推进,原本看起来参差不齐、破旧不堪的老区小巷正在逐步退出我们的视野,然而正是这种重重叠叠的民宅建筑,构成了开封当下非主流审美的一道亮丽风景,相对于以经济建设为导向的古城旅游景区,主流审美附加的昂贵门票正在一步步把我们的腰包掏空,然而旅游公司所呈现给观众的古代建筑却大多是后来新建,或者翻新仿古,根据有目的性的设计而构造出来,文化底蕴被商业利益冲淡。小巷虽然破旧,但却货真价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综艺形式趋向多元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受到观众的欢迎。观众在观看新的综艺节目的时候,第一印象取决于舞美灯光的营造的氛围。本文对综艺节目舞美灯光的设计进行创新分析。  关键词:综艺节目;舞美灯光;设计创新  前言:现阶段,舞美灯光技术在不断发展,在电视综艺节目中插入多媒体屏幕和各式各样的舞台灯光已经成为常态,观众也越来越接受这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