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萧红一直致力于表现旧中国的农民阶层,关心底层人民的苦难。其前期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农民阶层,且他们的人生经历常令人感到沉重和抱有深深的同情。而在生命的最后,萧红的作品《马伯乐》却塑造了一个荒诞、矛盾、自私、滑稽的小知识分子。这种改变不禁让人们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所在。在了解萧红的个人经历与创作追求的 基础上,通过分析马伯乐这个人物形象,看到萧红对鲁迅精神的承继,以及时代对其创作的影响。由此明确马伯乐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萧红;马伯乐;鲁迅精神;承继
萧红,中国现代文学史代表女作家之一,她的一生颠沛流离、几经磨难。在她短暂的生命之中,她用女性观察的视角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去描写底层人民的苦难,关注现实人生,再现东北地域的风土人情,留下了许多极具审美价值的小说。当我们阅读她的大多数作品时,最强烈的直观感受就是“沉重”和“悲痛”。然而阅读萧红后期的作品《呼兰河传》和《马伯乐》时,都能感受到作者描写的悲惨灰暗的生活中,又有一些清新明快的色彩。尤其是《马伯乐》,除了一改之前沉重的笔调和悲惨的故事内核,还可以感受到萧红对于反讽艺术的高超运用。萧红的艺术生涯虽然短暂,但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作为这样一位作家的封笔之作,《马伯乐》无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萧红说:“我曾很可惜,还没有把那忧伤的马伯乐,指出一个光明的交代”,那么在萧红创造了那么多沉重、悲痛、令人同情的人物形象之后,为什么会在自己最后的作品中,创造这样一位马伯乐呢?
一、人物形象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马伯乐》一反萧红的一贯风格,马伯乐是一个极端自私,没有丝毫责任感,矛盾、荒谬、滑稽的小知识分子,这与萧红之前创造的人物形象完全不同。
如果说马伯乐是一个知识分子,但他又缺乏了知识分子身上所具备的先进性和责任感。可他的的确确是读过书的,接受过新式教育,受过新文化精神的熏陶,在上海的大学旁听过,读翻译小说,还想像高尔基一样写诗。然而当日本人入侵时,他看不到战争对自己、家庭、民族、国家所造成的影响,甚至带有一丝狂欢式的期待;并且,战争还未来临之时,他就做好了逃的准备……萧红用戏谑的语气展示了马伯乐以逃为生存哲学的个人性格。但是萧红没有孤立的看待这个人,更不是完全批判式的描述这个人,甚至可以说是带有了一丝同情的意味在里面的。
一个人性格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滋养。马伯乐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崇洋媚外的代表人物,认为洋人的一切都是好的。包括给马伯乐起英文名,还有信耶稣教,认为一切都可以被耶稣教拯救;又对马伯乐极尽打压,在金钱和精神上进行双重打压。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养成了马伯乐这样一个既厌恶洋人又对外国人卑躬屈膝的性格。他在一方面憎恶父亲的媚外:“妈的,民脂民膏都让洋人吸尽了,还他妈的加以尊敬。”但另一方面却又继承了父亲的媚外哲学,他到中国商店买东西,即使五角钱也要争一争,而在外国商店却只会如数付款而不敢还价,甚至外国人踩了他的鞋,他反倒对外国人说“sorry”。因为在他心里,令人敬畏的洋人是永远不会出错的。
马伯乐在家里也是得不到尊重,无论是父亲还是儿子,甚至是仆人,都是瞧不起马伯乐。正是因为家庭地位低下,所以马伯乐喜欢自己的那群穷人朋友,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才能被尊重、被仰视。家庭地位高而马伯乐本人的地位低下,养成了马伯乐这样矛盾的性格。瞧不起媚外的父亲,却改不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他预判到了战争的来临,对那些无动于衷的中国人嗤之以鼻,他的口头禅就是“真他妈的中国人”。综合马伯乐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马伯乐是能感受到中国人的落后,他也从很早就知道日本人一定会打进来,但是他却没有勇气和魄力去改变现状。
马伯乐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全文以他马伯乐的三次逃跑为主线,塑造了这样一个毫无担当的丈夫、父亲和儿子。第二次逃出家庭时他收拾自己的东西,却把孩子们的东西扔满地,第三次出逃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太太带钱了没,越想越觉得有点危险,作者描述马伯乐的心理:“难道一个太太和三个孩子,今后都让我养活着他们吗?”一想到这里他就觉得很恐怖,反复地想这可办不到。这段心理描写生动的刻画了一个毫无责任感的人物形象。
作品中有详细地描写到马伯乐逃难到上海时的生活,“一开门进去,满屋子都是大蒜的气味。”“一天到晚是非开电灯不可的,那屋子可以说是暗无天日的了,一天到晚,天暗地黑,刮风下雨也都不能够晓得,哪怕外边打了雷,坐在屋子里的马伯乐也受不到轰震。街上的汽车和一切杂音,坐在这屋子里什么也听不见,好像世界是不会发声音的了,世界是个哑巴了。”因为马伯乐觉得这是逃难时期,所以哪怕满屋子摆着油罐、盐罐、酱油瓶子、醋瓶子,他一点也不觉得讨厌,而觉得这是应该的,应该如此的。他喜欢吃蛋炒饭,所以只要觉得能吃上蛋炒饭就觉得满足。他一点儿也不担心未来,不考虑自己、家庭、民族、国家的未来。然而当他满身脏污的站在大街上,却对那些皮鞋湛亮的、头发闪着油光的人油然地生出一种蔑视之感。往往在心里向他们说:“都算些个干什么的呢?中国人若都像你们这样,国家没有好……中国非……非他媽的……”还说:“我看你们麻木不仁了。”读到这一段可以感受到马伯乐并不关心国家民族,却在怨怪着这些不拯救国家民族的人,甚至以自己“逃”的生存哲学为荣,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逃难者的形象,还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聪明机智和前瞻性。
萧红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说与萧红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追求是分不开的。首先,了解了萧红的生平再去看这部作品,可以感受到作品中处处都暗藏着萧红个人经历的影子。萧红以戏谑的语气描写马伯乐的生平,似乎也就是在讽刺自己的人生经历。在生命的最后,塑造马伯乐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作为自己人生经历的缩影也是无可非议的。其次,萧红是极端厌恶战争的,这一点在我们了解到萧红的生平和作品中就可以感受到,她本人也曾如是说道。所以,萧红尽管是属于抗日文化进步阵营的,但她从没有去根据当时的流行模式,去写抗日战争题材,而是自始至终都在关注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对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她试图去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精神的毒害,并全方位的揭示民众的病态心理。而且,萧红敏锐的感受到,新文化运动对这一阶层的苦难人民进行精神上的救赎并没有拯救到底层民众的灵魂,,他们仍处于愚昧和麻木之中。基于这一思考,萧红创造出这样一个形象无可非议。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萧红的创作思想是受到了鲁迅的影响,可以说是对鲁迅精神的承继。 二、对鲁迅精神的承继
我想,任何一位读到《马伯乐》的读者,无一不会想起鲁迅的《阿Q正传》,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的文学精神成就深深地影响着和他同时代以及后来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创作者。鲁迅先生在创作的道路上一直抱有一个启蒙者的心态,带着“改造国民性”的创造思想,引领着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方向。尽管在我们看来,萧红的作品还远远比不上鲁迅作品的高度和深度,但她有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极其细致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并且她一直能在作品中勇敢地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给人们所带来的不幸。
她的作品中无不透露鲁迅的悲剧艺术,而在与鲁迅直接接触的那几年之后,萧红更是对鲁迅的创作精神和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承继,走上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因此,可以说萧红创作前期到后期的改变,与鲁迅对她的影响密不可分;可以说萧红对民族劣根性和国民性的探索,完全是在追寻鲁迅的脚步。萧红的一生漂泊坎坷、幾经磨难,但萧红理性地认识到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磨难绝不只是因为列强侵略、经济落后和日本人的节节进攻,而是基于精神上的被统治和被奴役。在表现旧中国的农民阶层时,她除了描写他们的生存状况,用了更多的笔墨去刻画他们的精神面貌,显示他们的身心状态,剖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借此去揭示中国文化传统对旧中国人民精神的迫害,以及旧中国人民的民族劣根性所在。
萧红自己也深刻地知道自己与鲁迅的差距,鲁迅是站在高处悲悯他所描写的人物,而萧红说:“我觉得自己不配悲悯他们,恐怕他们要悲悯我咧。”因为萧红本人命途多舛的经历,萧红的作品多关注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最普通的风俗民情和最普遍的人生悲剧。她以女性特有的观察力细腻的笔触描写民族的精神,以妇女、儿童的眼光审视传统宗法制社会的无情和荒诞。从她刻画的人物的生存状态中,她看到了自己的挣扎,发现了与她的思想和灵魂的契合之处。
在抗日题材的文学创作占据大舞台时,她仍然高举“挖掘国民性”和“关注民族病态灵魂”的大旗,并且提出了“鲁迅未完成的事业我们接受下来”的命题。在30年代末,萧红在鲁迅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下,已经成为当时在文坛占据一席的人物,而她在抗日战争救亡图存的大环境下,没有追随潮流去描写抗日战争。我觉得一方面就是因为她本身对战争的厌恶,还有她自己的创作追求,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萧红对鲁迅精神的追随和承继。当萧红完成了《回忆鲁迅先生》的著作、真正开始明白,这位对她来说亦师亦友的先生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间,她一定希望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将鲁迅精神传承、发扬、壮大。当她缠绵于病榻时,回想起自己命途多舛、几经磨难的一生,遇到过这样一位对自己多加赞扬、尽其所能帮助自己的老师,她一定想要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三、时代背景下造就的产物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国内,军阀统治下一片混乱;国外,各个列强国家加快了侵略帝国主义的步伐。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进步者发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寻求中国新的出路。抗日战争后,中国的大地更是满目疮痍。辛亥革命的失败让我们明白了小资产阶级分子没有办法拯救中国。新文化运动在它取得的伟大功绩之外,也有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它并没有意识到处于最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所以,并没有广泛地普及到人民群众去。
鲁迅的《阿Q正传》最主要关注到晚清时期农民的一个生存状态,以及他所代表的阶层人民身上所挖掘出的民族劣根性,而萧红创作的马伯乐则是另一个阶层的“阿Q”。萧红通过以马伯乐为代表的小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来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弊端,刻画落后的国民灵魂,挖掘国民性。比如,书中描写到马伯乐打算写书,他对着他的宾客把从前写小说的计划都讲了一番,但是关于他为着想卖点稿费才来写小说这一层,是一字未提的,只说了最中心的主题,想要用文章来挽救中华民族。这除了讽刺一些裹着拯救中华民族的外衣,实际上写着毫无营养的作品的部分作家外,也揭露了新文化运动的弊端——新文化运动打着响亮的口号,给了想要拯救国家、拯救民族的知识青年以精神指向,却没有给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就是时代造就知识分子这样的生存状态,也造就了萧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民灵魂的刻画和民族劣根性的挖掘。
四、结论
读过《马伯乐》之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萧红一改《生死场》等作品沉重的笔调和古朴的氛围构造;深入读完之后,可以感受到作者虽然用轻松幽默的语气塑造这样一个出生在乡绅家庭、受到新文化精神熏陶、接受了现代教育、游走在各大城市之间的小知识分子形象,但究其文章本质,还是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父母子女之间、朋友之间的冷漠。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这似乎不仅仅是暴露出民族精神的劣根性所在,连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下的优良品德也荡然无存。比如,书中在写到马伯乐一家乘火车逃跑时,坐的是三等座,遇到那些老弱妇孺小孩,并没有人想要去帮助他们;马伯乐的孩子约瑟不问缘由地去打老头和一个四五岁的小孩,马伯乐和太太并没有因此去教训约瑟一番,反而把他夸奖了一顿,说:“约瑟这孩子了不得,好大的胆子,不管老少,要打就打,真有点气魄呢,不怪他爷爷说将来这孩子不做希特勒也做莫索里尼。”还得意地认为若中国的小孩都像约瑟一样,中国就亡不了。诚然,这是作者对于反讽艺术的运用,然而也揭示了在那个战争年代人人自危的环境下,旧中国的人们抛掉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在“逃”的生存哲学下无尽地暴露国民的劣根性以及民族灵魂的病态所在。
而萧红会创造这样一个形象,其实与萧红的创作追求是不可分离的。萧红一直致力于刻画国民灵魂、挖掘民族精神的劣根性。虽然在当时,有很多人认为萧红的这部作品是不合时宜的;然而在今日看来,萧红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仍然坚持认为,精神的启蒙是非常重要的。她坚持要把鲁迅的事业接过来的信心通过这部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萧红的确没有在战时描写抗战生活、歌颂英雄.诚然,这与她的经历有关——她没有去过前线,仅仅只是一直在逃难——但更多的是与她的创作追求以及对鲁迅精神的承继有关,同时也是受到了时代的影响,是时代驱使下的产物。
参考文献
[1]尤聪聪.鲁迅国民性精神的承继[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萧红.马伯乐[M].武汉:华中科技出版社,2015.
[3]罗锡英.《马伯乐对启蒙的反思》[J].名作欣赏,2017,NO.11:27-29.
[4]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关键词:萧红;马伯乐;鲁迅精神;承继
萧红,中国现代文学史代表女作家之一,她的一生颠沛流离、几经磨难。在她短暂的生命之中,她用女性观察的视角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去描写底层人民的苦难,关注现实人生,再现东北地域的风土人情,留下了许多极具审美价值的小说。当我们阅读她的大多数作品时,最强烈的直观感受就是“沉重”和“悲痛”。然而阅读萧红后期的作品《呼兰河传》和《马伯乐》时,都能感受到作者描写的悲惨灰暗的生活中,又有一些清新明快的色彩。尤其是《马伯乐》,除了一改之前沉重的笔调和悲惨的故事内核,还可以感受到萧红对于反讽艺术的高超运用。萧红的艺术生涯虽然短暂,但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作为这样一位作家的封笔之作,《马伯乐》无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萧红说:“我曾很可惜,还没有把那忧伤的马伯乐,指出一个光明的交代”,那么在萧红创造了那么多沉重、悲痛、令人同情的人物形象之后,为什么会在自己最后的作品中,创造这样一位马伯乐呢?
一、人物形象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马伯乐》一反萧红的一贯风格,马伯乐是一个极端自私,没有丝毫责任感,矛盾、荒谬、滑稽的小知识分子,这与萧红之前创造的人物形象完全不同。
如果说马伯乐是一个知识分子,但他又缺乏了知识分子身上所具备的先进性和责任感。可他的的确确是读过书的,接受过新式教育,受过新文化精神的熏陶,在上海的大学旁听过,读翻译小说,还想像高尔基一样写诗。然而当日本人入侵时,他看不到战争对自己、家庭、民族、国家所造成的影响,甚至带有一丝狂欢式的期待;并且,战争还未来临之时,他就做好了逃的准备……萧红用戏谑的语气展示了马伯乐以逃为生存哲学的个人性格。但是萧红没有孤立的看待这个人,更不是完全批判式的描述这个人,甚至可以说是带有了一丝同情的意味在里面的。
一个人性格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滋养。马伯乐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崇洋媚外的代表人物,认为洋人的一切都是好的。包括给马伯乐起英文名,还有信耶稣教,认为一切都可以被耶稣教拯救;又对马伯乐极尽打压,在金钱和精神上进行双重打压。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养成了马伯乐这样一个既厌恶洋人又对外国人卑躬屈膝的性格。他在一方面憎恶父亲的媚外:“妈的,民脂民膏都让洋人吸尽了,还他妈的加以尊敬。”但另一方面却又继承了父亲的媚外哲学,他到中国商店买东西,即使五角钱也要争一争,而在外国商店却只会如数付款而不敢还价,甚至外国人踩了他的鞋,他反倒对外国人说“sorry”。因为在他心里,令人敬畏的洋人是永远不会出错的。
马伯乐在家里也是得不到尊重,无论是父亲还是儿子,甚至是仆人,都是瞧不起马伯乐。正是因为家庭地位低下,所以马伯乐喜欢自己的那群穷人朋友,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才能被尊重、被仰视。家庭地位高而马伯乐本人的地位低下,养成了马伯乐这样矛盾的性格。瞧不起媚外的父亲,却改不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他预判到了战争的来临,对那些无动于衷的中国人嗤之以鼻,他的口头禅就是“真他妈的中国人”。综合马伯乐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马伯乐是能感受到中国人的落后,他也从很早就知道日本人一定会打进来,但是他却没有勇气和魄力去改变现状。
马伯乐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全文以他马伯乐的三次逃跑为主线,塑造了这样一个毫无担当的丈夫、父亲和儿子。第二次逃出家庭时他收拾自己的东西,却把孩子们的东西扔满地,第三次出逃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太太带钱了没,越想越觉得有点危险,作者描述马伯乐的心理:“难道一个太太和三个孩子,今后都让我养活着他们吗?”一想到这里他就觉得很恐怖,反复地想这可办不到。这段心理描写生动的刻画了一个毫无责任感的人物形象。
作品中有详细地描写到马伯乐逃难到上海时的生活,“一开门进去,满屋子都是大蒜的气味。”“一天到晚是非开电灯不可的,那屋子可以说是暗无天日的了,一天到晚,天暗地黑,刮风下雨也都不能够晓得,哪怕外边打了雷,坐在屋子里的马伯乐也受不到轰震。街上的汽车和一切杂音,坐在这屋子里什么也听不见,好像世界是不会发声音的了,世界是个哑巴了。”因为马伯乐觉得这是逃难时期,所以哪怕满屋子摆着油罐、盐罐、酱油瓶子、醋瓶子,他一点也不觉得讨厌,而觉得这是应该的,应该如此的。他喜欢吃蛋炒饭,所以只要觉得能吃上蛋炒饭就觉得满足。他一点儿也不担心未来,不考虑自己、家庭、民族、国家的未来。然而当他满身脏污的站在大街上,却对那些皮鞋湛亮的、头发闪着油光的人油然地生出一种蔑视之感。往往在心里向他们说:“都算些个干什么的呢?中国人若都像你们这样,国家没有好……中国非……非他媽的……”还说:“我看你们麻木不仁了。”读到这一段可以感受到马伯乐并不关心国家民族,却在怨怪着这些不拯救国家民族的人,甚至以自己“逃”的生存哲学为荣,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逃难者的形象,还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聪明机智和前瞻性。
萧红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说与萧红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追求是分不开的。首先,了解了萧红的生平再去看这部作品,可以感受到作品中处处都暗藏着萧红个人经历的影子。萧红以戏谑的语气描写马伯乐的生平,似乎也就是在讽刺自己的人生经历。在生命的最后,塑造马伯乐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作为自己人生经历的缩影也是无可非议的。其次,萧红是极端厌恶战争的,这一点在我们了解到萧红的生平和作品中就可以感受到,她本人也曾如是说道。所以,萧红尽管是属于抗日文化进步阵营的,但她从没有去根据当时的流行模式,去写抗日战争题材,而是自始至终都在关注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对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她试图去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精神的毒害,并全方位的揭示民众的病态心理。而且,萧红敏锐的感受到,新文化运动对这一阶层的苦难人民进行精神上的救赎并没有拯救到底层民众的灵魂,,他们仍处于愚昧和麻木之中。基于这一思考,萧红创造出这样一个形象无可非议。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萧红的创作思想是受到了鲁迅的影响,可以说是对鲁迅精神的承继。 二、对鲁迅精神的承继
我想,任何一位读到《马伯乐》的读者,无一不会想起鲁迅的《阿Q正传》,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的文学精神成就深深地影响着和他同时代以及后来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创作者。鲁迅先生在创作的道路上一直抱有一个启蒙者的心态,带着“改造国民性”的创造思想,引领着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方向。尽管在我们看来,萧红的作品还远远比不上鲁迅作品的高度和深度,但她有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极其细致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并且她一直能在作品中勇敢地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给人们所带来的不幸。
她的作品中无不透露鲁迅的悲剧艺术,而在与鲁迅直接接触的那几年之后,萧红更是对鲁迅的创作精神和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承继,走上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因此,可以说萧红创作前期到后期的改变,与鲁迅对她的影响密不可分;可以说萧红对民族劣根性和国民性的探索,完全是在追寻鲁迅的脚步。萧红的一生漂泊坎坷、幾经磨难,但萧红理性地认识到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磨难绝不只是因为列强侵略、经济落后和日本人的节节进攻,而是基于精神上的被统治和被奴役。在表现旧中国的农民阶层时,她除了描写他们的生存状况,用了更多的笔墨去刻画他们的精神面貌,显示他们的身心状态,剖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借此去揭示中国文化传统对旧中国人民精神的迫害,以及旧中国人民的民族劣根性所在。
萧红自己也深刻地知道自己与鲁迅的差距,鲁迅是站在高处悲悯他所描写的人物,而萧红说:“我觉得自己不配悲悯他们,恐怕他们要悲悯我咧。”因为萧红本人命途多舛的经历,萧红的作品多关注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最普通的风俗民情和最普遍的人生悲剧。她以女性特有的观察力细腻的笔触描写民族的精神,以妇女、儿童的眼光审视传统宗法制社会的无情和荒诞。从她刻画的人物的生存状态中,她看到了自己的挣扎,发现了与她的思想和灵魂的契合之处。
在抗日题材的文学创作占据大舞台时,她仍然高举“挖掘国民性”和“关注民族病态灵魂”的大旗,并且提出了“鲁迅未完成的事业我们接受下来”的命题。在30年代末,萧红在鲁迅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下,已经成为当时在文坛占据一席的人物,而她在抗日战争救亡图存的大环境下,没有追随潮流去描写抗日战争。我觉得一方面就是因为她本身对战争的厌恶,还有她自己的创作追求,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萧红对鲁迅精神的追随和承继。当萧红完成了《回忆鲁迅先生》的著作、真正开始明白,这位对她来说亦师亦友的先生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间,她一定希望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将鲁迅精神传承、发扬、壮大。当她缠绵于病榻时,回想起自己命途多舛、几经磨难的一生,遇到过这样一位对自己多加赞扬、尽其所能帮助自己的老师,她一定想要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三、时代背景下造就的产物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国内,军阀统治下一片混乱;国外,各个列强国家加快了侵略帝国主义的步伐。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进步者发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寻求中国新的出路。抗日战争后,中国的大地更是满目疮痍。辛亥革命的失败让我们明白了小资产阶级分子没有办法拯救中国。新文化运动在它取得的伟大功绩之外,也有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它并没有意识到处于最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所以,并没有广泛地普及到人民群众去。
鲁迅的《阿Q正传》最主要关注到晚清时期农民的一个生存状态,以及他所代表的阶层人民身上所挖掘出的民族劣根性,而萧红创作的马伯乐则是另一个阶层的“阿Q”。萧红通过以马伯乐为代表的小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来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弊端,刻画落后的国民灵魂,挖掘国民性。比如,书中描写到马伯乐打算写书,他对着他的宾客把从前写小说的计划都讲了一番,但是关于他为着想卖点稿费才来写小说这一层,是一字未提的,只说了最中心的主题,想要用文章来挽救中华民族。这除了讽刺一些裹着拯救中华民族的外衣,实际上写着毫无营养的作品的部分作家外,也揭露了新文化运动的弊端——新文化运动打着响亮的口号,给了想要拯救国家、拯救民族的知识青年以精神指向,却没有给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就是时代造就知识分子这样的生存状态,也造就了萧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民灵魂的刻画和民族劣根性的挖掘。
四、结论
读过《马伯乐》之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萧红一改《生死场》等作品沉重的笔调和古朴的氛围构造;深入读完之后,可以感受到作者虽然用轻松幽默的语气塑造这样一个出生在乡绅家庭、受到新文化精神熏陶、接受了现代教育、游走在各大城市之间的小知识分子形象,但究其文章本质,还是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父母子女之间、朋友之间的冷漠。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这似乎不仅仅是暴露出民族精神的劣根性所在,连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下的优良品德也荡然无存。比如,书中在写到马伯乐一家乘火车逃跑时,坐的是三等座,遇到那些老弱妇孺小孩,并没有人想要去帮助他们;马伯乐的孩子约瑟不问缘由地去打老头和一个四五岁的小孩,马伯乐和太太并没有因此去教训约瑟一番,反而把他夸奖了一顿,说:“约瑟这孩子了不得,好大的胆子,不管老少,要打就打,真有点气魄呢,不怪他爷爷说将来这孩子不做希特勒也做莫索里尼。”还得意地认为若中国的小孩都像约瑟一样,中国就亡不了。诚然,这是作者对于反讽艺术的运用,然而也揭示了在那个战争年代人人自危的环境下,旧中国的人们抛掉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在“逃”的生存哲学下无尽地暴露国民的劣根性以及民族灵魂的病态所在。
而萧红会创造这样一个形象,其实与萧红的创作追求是不可分离的。萧红一直致力于刻画国民灵魂、挖掘民族精神的劣根性。虽然在当时,有很多人认为萧红的这部作品是不合时宜的;然而在今日看来,萧红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仍然坚持认为,精神的启蒙是非常重要的。她坚持要把鲁迅的事业接过来的信心通过这部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萧红的确没有在战时描写抗战生活、歌颂英雄.诚然,这与她的经历有关——她没有去过前线,仅仅只是一直在逃难——但更多的是与她的创作追求以及对鲁迅精神的承继有关,同时也是受到了时代的影响,是时代驱使下的产物。
参考文献
[1]尤聪聪.鲁迅国民性精神的承继[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萧红.马伯乐[M].武汉:华中科技出版社,2015.
[3]罗锡英.《马伯乐对启蒙的反思》[J].名作欣赏,2017,NO.11:27-29.
[4]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