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有浩瀚的美文让我们欣赏,有深广的思想精髓让我们学习,又有精彩的人生让我们演绎,语文的天地真是妙趣横生,令人流连忘返啊!语文理应备受学生的青睐,可是令我们痛心的是,语文竟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之一,被学生们“打入冷宫”。究其原因,都是应试惹的祸,应试使得语文教学陷入山重水复之境。语文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寡味,语文课堂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因此,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成了当务之急。
一、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剖析
1 语文地位岌岌可危
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要想立竿见影地提高语文成绩,那是不现实的。其收效慢的特点决定了语文不受宠爱的卑微的地位。语文学科早就被挤到了“第三世界”边缘,语文既抵挡不住数、理、化的狂轰乱炸,也对见缝插针的英语退避三舍(据调查有些学校牺牲学生的课间操时间摘听力训练),甚至有时还招架不住那些急功近利的政、史、地、生。这样,语文课被“日削月割”,只能在其他学科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
2 教学模式程式化、定型化
虽然素质教育喊得响遏行云,课程改革也搞得如火如荼,但传统的理念、习惯性思维仍占有强大的市场,充斥着当前的语文课堂。学习一篇课文,总习惯于从字词句、写作背景、划分层次,到概括主旨、写作特色、作业训练,把一篇完整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天天在这样的模式中听讲,对老师课堂程序的“老套路”了然于心,老师的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目中毫无新鲜感、神秘感可言。这样枯燥的、机械的语文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不产生厌倦感才怪呢!当然有时教师为改革课堂模式而煞费苦心,但习惯性思维又使教师不经意“穿上新鞋走起了老路”。有时照搬别人的教学思路、模式,却不能内化为自己的储备,不能形成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最终落得个东施效颦甚至邯郸学步的下场。
3 学生成功感丧失
教师上课时。只考虑教材知识点的传授,而不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只考虑课文目标的达成,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高中绝大部分学生怕举手发言答错后,被老师或同学嘲笑和讥讽。这样,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毫无反应,老师为了赶时间,赶进度,不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就自问自答。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做听众,乐于不假思索、全盘接收教师的现成答案,并认真做好笔记。在学生看来。老师讲的就是权威,就是经典。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即使少数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也因一些教师缺乏正确判别、适时调度、激发兴趣的能力,导致刚刚燃起的思维火花被一下子掐灭了,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学生在语文课上丧失了对成功的喜悦的体验。
二、采取的对策措施
1 灵活处理教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不拘泥于一词一句,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苏教版为例,《报任安书》、《逍遥游》、《兰亭集序》、《季氏将伐颛臾》等文言文,《纪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等比较深奥的现代文,教师宜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采用接受学习的方式,以增加知识积累:《感悟亲情》、《向青春举杯》等专题,教师宜采用情感体验的方式,学生宜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平的祈祷》、《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等文章宜采用情境体验的方式,学生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文学习方式,逐步提高了自学能力,从学会知识到学会了学习。
2 转变角色,创设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这里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要求语文教师由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从“一言堂”到“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现代思维学认为,“人在高度自由、高度放松的氛围中,其思维便会进入一种更高级别的自组织自调控过程”。民主、和谐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思想才是开放的,思维才是活跃的,情绪才是愉悦的,这样的氛围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语文课堂才能真正“灵动”起来。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鼓励的话语、信任的目光、亲切的微笑无不让学生心情和悦,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在这平等、尊重和友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所以教师多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如鲁迅的《祝福》中,没有写出鲁四老爷的肖像,让学生通过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刻画鲁四老爷的肖像,特别是眼睛。大家可以将他的眼睛与祥林嫂的眼睛比较一下。经过点拨,学生们想象奇特,创意迭出,畅所欲言……这堂课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 营造探究氛围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促进他们的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学而不思则罔”,“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指出了“学”与“思”、“疑”的关系。学习离不开思考,自然就离不开问题的探究。
如在《勾践灭吴》一文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你认为勾践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进行探究。教师充分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当有学生分析说勾践是一个“知人善任,性格坚忍并善于团结人民、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时,即有一学生站起来反对,说:“勾践城府很深,委琐圆滑。用人时低三下四,委屈求全。不用时,弃之如敝屣,甚至赶尽杀绝,他为一己之私利。不惜发动战争消灭对他宽宏大量之人,可谓一个卑鄙小人。”并有板有眼地说:“现今社会对这样的君主正面美化,势必会让当代中学生崇尚复仇,崇尚暴力!’,又有一学生发表见解,说:“人无完人,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勾践。结合当时社会背景,设身处地地为他想想。……”课堂上出现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正是我们课堂所需要的效果。我们不求探究结果,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探究的过程、探究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气氛相当热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剖析
1 语文地位岌岌可危
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要想立竿见影地提高语文成绩,那是不现实的。其收效慢的特点决定了语文不受宠爱的卑微的地位。语文学科早就被挤到了“第三世界”边缘,语文既抵挡不住数、理、化的狂轰乱炸,也对见缝插针的英语退避三舍(据调查有些学校牺牲学生的课间操时间摘听力训练),甚至有时还招架不住那些急功近利的政、史、地、生。这样,语文课被“日削月割”,只能在其他学科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
2 教学模式程式化、定型化
虽然素质教育喊得响遏行云,课程改革也搞得如火如荼,但传统的理念、习惯性思维仍占有强大的市场,充斥着当前的语文课堂。学习一篇课文,总习惯于从字词句、写作背景、划分层次,到概括主旨、写作特色、作业训练,把一篇完整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天天在这样的模式中听讲,对老师课堂程序的“老套路”了然于心,老师的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目中毫无新鲜感、神秘感可言。这样枯燥的、机械的语文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不产生厌倦感才怪呢!当然有时教师为改革课堂模式而煞费苦心,但习惯性思维又使教师不经意“穿上新鞋走起了老路”。有时照搬别人的教学思路、模式,却不能内化为自己的储备,不能形成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最终落得个东施效颦甚至邯郸学步的下场。
3 学生成功感丧失
教师上课时。只考虑教材知识点的传授,而不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只考虑课文目标的达成,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高中绝大部分学生怕举手发言答错后,被老师或同学嘲笑和讥讽。这样,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毫无反应,老师为了赶时间,赶进度,不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就自问自答。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做听众,乐于不假思索、全盘接收教师的现成答案,并认真做好笔记。在学生看来。老师讲的就是权威,就是经典。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即使少数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也因一些教师缺乏正确判别、适时调度、激发兴趣的能力,导致刚刚燃起的思维火花被一下子掐灭了,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学生在语文课上丧失了对成功的喜悦的体验。
二、采取的对策措施
1 灵活处理教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不拘泥于一词一句,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苏教版为例,《报任安书》、《逍遥游》、《兰亭集序》、《季氏将伐颛臾》等文言文,《纪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等比较深奥的现代文,教师宜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采用接受学习的方式,以增加知识积累:《感悟亲情》、《向青春举杯》等专题,教师宜采用情感体验的方式,学生宜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平的祈祷》、《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等文章宜采用情境体验的方式,学生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文学习方式,逐步提高了自学能力,从学会知识到学会了学习。
2 转变角色,创设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这里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要求语文教师由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从“一言堂”到“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现代思维学认为,“人在高度自由、高度放松的氛围中,其思维便会进入一种更高级别的自组织自调控过程”。民主、和谐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思想才是开放的,思维才是活跃的,情绪才是愉悦的,这样的氛围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语文课堂才能真正“灵动”起来。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鼓励的话语、信任的目光、亲切的微笑无不让学生心情和悦,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在这平等、尊重和友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所以教师多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如鲁迅的《祝福》中,没有写出鲁四老爷的肖像,让学生通过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刻画鲁四老爷的肖像,特别是眼睛。大家可以将他的眼睛与祥林嫂的眼睛比较一下。经过点拨,学生们想象奇特,创意迭出,畅所欲言……这堂课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 营造探究氛围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促进他们的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学而不思则罔”,“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指出了“学”与“思”、“疑”的关系。学习离不开思考,自然就离不开问题的探究。
如在《勾践灭吴》一文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你认为勾践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进行探究。教师充分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当有学生分析说勾践是一个“知人善任,性格坚忍并善于团结人民、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时,即有一学生站起来反对,说:“勾践城府很深,委琐圆滑。用人时低三下四,委屈求全。不用时,弃之如敝屣,甚至赶尽杀绝,他为一己之私利。不惜发动战争消灭对他宽宏大量之人,可谓一个卑鄙小人。”并有板有眼地说:“现今社会对这样的君主正面美化,势必会让当代中学生崇尚复仇,崇尚暴力!’,又有一学生发表见解,说:“人无完人,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勾践。结合当时社会背景,设身处地地为他想想。……”课堂上出现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正是我们课堂所需要的效果。我们不求探究结果,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探究的过程、探究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气氛相当热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