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文化,大学的灵魂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X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大学教师文化的内涵、历史沿革、基本特点的介绍,针对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加强我国大学教师的文化建设,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大学教师文化建设高等教育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文化事业的形势和任务,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教育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实现教育文化因素的大发展大繁荣,大学文化与大学教师文化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
  一、大学教师文化的界定
  近年来,随着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教师文化的研究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教师是文化的产物,传递、创新文化是教师最基本的一项文化职能。大学教师是大学教育的实践者,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更是大学文化的践行者。研究大学教师文化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为了指明教师文化发展的方向以及教师文化对教师个人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进行大学文化建设,促进教师成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和发起者,肩负起创办一流大学的社会责任。
  1.大学教师文化的内涵
  (1)大学教师文化的概念
  毛连军、成容容明确指出,大学教师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的大学文化氛围中的大学教师在长期的职业行为过程中不断汲取社会道德和其他文化因素的营养,经过积淀、整合和提炼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这是对大学教师文化概念较为规范和准确的表述。
  大学教师文化包括教师的精神信念、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教师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文化层,包括精神信念、教育理念、价值取向;职业文化层,包括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行为文化层,包括行为态度、行为方式。这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教师文化整体。
  (2)对大学教师文化的不同理解
  有些学者从大学组织文化的角度,指出大学教师是大学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大学教师文化体现了大学教师的价值观、治学态度、行为方式等,反映着他们的教育思想、学术水平、师德师风,并融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从事的各项具体工作,对学风、校风、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学者则直接将大学教师文化进行分类,从每一种具体的大学教师文化入手来阐明大学教师文化。如有的研究者从教师承担的角色等方面将大学教师文化分为教学型文化、科研型文化、管理型文化、思政型文化、经济型文化和混合型文化。在阐明具体的大学教师文化中得出,大学教师文化是一种表现出学术性和功利性、学术权利和功利权利及理性和非理性文化差异的,具有多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复杂多样的大学文化。还有些学者则直接从大学教师文化的特征入手来阐明大学教师文化。认为当前大学教师文化呈现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功利化并存,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与社会化并存,价值目标的短期化与理想化并存。
  2.大学教师文化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高等学府源于战国时期。齐国创设了“稷下学宫”的高等学府。它是一所集教学、研究、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典型的古代大学,其有着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对后世大学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稷下先生的职责是议政、咨询,培养门人弟子出仕为官。注重争辩,注重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探讨异常繁荣的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为后世高等学府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汉朝太学教育被赋予了养士与教化职能。其培养士子的教师大都是熟读儒家经籍的大师。董仲舒提出,大师在教学时要以身作则,行为谨慎,讲究道德伦理,内心修养。而兴盛于宋代的书院突出了教育和研究的职能。朱熹认为,书院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可见,书院教育者重視弘扬封建文化精神,为封建社会塑造所需人才。纵观我国古代高等学府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职能,可以说我国古代传统的高等学府教师文化注重的是“中庸”的价值取向。
  到了近代,中国高等学府开始受到西方大学文化理念的影响,例如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思想。抗战时期,由三校合并而成得西南联合大学,其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治的办学理念,使得各种学派的大师、学者汇集于此,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自由研究。当时的教师文化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与西方的教育思想管理模式相融合的特点。这种独特的教师文化为我国现代高等学府立足于本国文化,借鉴西方先进文化的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的基本特点与现实状况
  1.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的基本特点
  大学教师文化植根于大学文化之中,是从属于大学文化的亚文化,它不仅代表大学的精神和品格,体现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而且也预示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趋向和价值取向。大学教师是大学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并以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履行着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和科研创新的社会职能,与其他社会群体文化相比,大学教师文化有其自己的特点。
  (1)传承性
  大学教师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必然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其主文化即学校文化的影响。它是以教师群体共有的价值观为核心,是教师在长期教与学、工作与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教师所认同的群体文化。特别是大师级教师在大学教师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促进了文化精神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学术性
  大学是探讨高深学问、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对学术的永恒追求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目的。由大学教师组成的学术团体,坚持真理至上的价值观念,具有共同的使命感,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并享有学术的自由和限度,形成了大学教师所特有的学术文化。学术活动是大学教师精神世界的建构,更是创造和表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3)多元性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教师文化表现出多元性的特点。大学的类型、规模、办学思路和发展历史的不同,其组织文化各有特色,形成了各自的学术信念,在不同学术信念支持下,不同大学中的教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期望。同一所大学中不同院系的教师,因其所从事的相同学科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用专业化的语言,形成了相同的认识风格,相近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4)导向性
  大学教师文化代表着社会群体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对大学教师自身发展、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具有导向和引领的功能。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教师文化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师的自身发展。大学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发挥导向作用。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人格、价值观念等人文素养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的现实状况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人类社会逐步走向以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我国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经济基本保持可持续发展,国家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比较合理,思想、专业素质较好的师资队伍。但各个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主要有:
  (1)忽视大学教师的人文精神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现代化浪潮激发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我国各大学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大学的实用目的压倒了人文培养目的,传统的人文精神难以立足。表现在学科设置中过度强调专业技术性,忽视人文学科的设置。职业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主科,而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急剧下降,科技和人文两种学科文化的分裂趋势日益加深。
  (2)忽视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
  当前,我国多数大学在评价教师素质时主要依据教师学历的高低,过多注重教师的文凭和学位,忽视其文化素养如人格、品质、内在修养、道德风尚等。这种管理思想模式上的缺失使得大学教师之间弥漫着一种浮躁功利的不良风气。科研活动不是为了发现新的事实、新的问题,而成了与职称的评定、威望的建立密切相关的途径。
  (3)忽视大学教师的结构整合
  院校合并风潮带来了各院校内部教师文化传承与融合的深层次问题。在合并院校背后的各种利益、分工等冲突在日益扩大。探究其冲突背后的因素,不难发现院校教师群体背景的差异是其深层因素。不同的院校教师长期形成的文化背景、价值理念、精神状态也大相径庭。
  三、大学教师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教师文化,满足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大学理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大学教师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既重视人的自然本质,又重视人的社会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学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大学教师的需要。在大学的各项事务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考虑教师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以满足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发展等各方面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其具有自主意识和参与精神,全心全意为学校发展服务。
  2.运用人文管理的评价机制,营造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
  大学教师文化的形成,需要科学的人文管理理念,需要具有促进文化发展的长效评价机制。人文管理是科学、人本、文化管理的融合,是以文化精神为载体,以文化精神家园的归属为理念,最大限度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方式。人文管理评价是一个对话沟通、共同协商,以实现组织与个体共同利益的建构过程。这一评价机制摒弃了学校僵化的规章制度,通过对话沟通式的评价,建立诚信平等的文化氛围,通过共同协商式的自我评价,建立和谐、发展的教师文化体系。
  3.构建人文精神,树立教师的合作意识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髓所在,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是如何构建它的人文精神的。构建大学人文精神,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要加强对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拓展教师知识宽度和深度,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发展大学教师的合作文化必须以改变教师传统观念、树立其合作意识为前提。教师应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教师发展观,要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合作的意义,即认识合作、悦纳合作,进而养成合作的意識和品质。
  4.注重教育创新,实行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首先,要注重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要从思想上自觉确立正确的教师观、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学观。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目标,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教师要树立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文化心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专业对话、沟通和协调。其次,要注重组织制度创新。大学的组织制度为大学教师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行为空间,大学制定的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所大学制定政策和制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大学教育与学术繁荣,为广大教师的身心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与平台,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凝聚力和组织凝聚力。另外,实行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使得大学教师文化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我国大学教师队伍与发达国家的教师队伍相比,在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大学人事制度的改革应当体现培养与引进并重、竞争与激励兼顾的原则,在教师的聘任、培训、评估和激励等各个环节,认真贯彻落实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全面职责。最后,实行榜样示范和岗位实践相结合,发挥具有人格魅力、较深学术造诣和善于治学育人的名师的核心作用。
  大学教师文化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它对教育事业乃至社会各项事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教师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教师文化的核心精神,又要辩证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先进的文化理念,不断推动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设向前发展,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平稳、和谐、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舒志定.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教师文化职能[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2).
  [2]毛连军,成容容.大学教师文化构建与高校师德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2005,(9).
  [3]张文雪.试论大学教师文化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2).
  [4]朱浩.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的冲突与和谐[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5]傅定涛.大学教师文化的基本特征及教育学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
  [6]郄海霞.世界一流大学教师文化特征分析[J].江苏高教,2006,(2).
  [7]沈楚.关于教师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
  [8]章云珠.教师文化建设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探索,2007,(1).
  [9]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0]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11]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 从社会学的角度,结合著名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家庭及其诗歌,分析其作为“富二代”和“官二代”的家庭教育缺失对其人生造成的影响,并联系当今“富二代”和“官二代”的实际情况,进而强调当今社会加强“富二代”和“官二代”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社会学角度 “富二代” “官二代”    当今社会普遍重视学校教育,但支撑学校教育的,还有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身心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几个系科的问卷调查,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认识有所了解,并就今后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等做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 特殊教育 高职学院 社会实践  大学生实践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社会实践,最初是由北大等高校学子自发组织的“百村调查”拉开的序幕,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分别经历了科技咨询为主的起步阶段、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主线的发展阶段,以
期刊
作为辅导员,常常会面临学生突发疾病,如何正确及时地处理,是考验辅导员的一个重要关口。辅导员面对这么多学生,遭遇突发事件的概率是比较大的,而且这些事件各不相同种类繁多,一般的年轻辅导员是不可能经验丰富的,因此辅导员的个人心理素质要高,应具备一定的突发事件应对处理能力。  大学生辅导员案例分析突发生死一线一、案例  JJ同学(化名),一个来自苏北农村贫苦家庭的男生,学习非常刻苦,生活极其简朴。在200
期刊
安德烈·纪德是法国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被喻为“20世纪的歌德”。他一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他本人及其作品都积极介入到时代的脉动中。通过分析作品《大地食粮》和《非道德者》,可以感受到纪德通过不断自我探索,追寻解放自由思想精神的持续努力,同时能看到纪德不仅仅影响了同时期的法国年轻人,更是成为他们“自由解放精神的导师”。  纪德《大地食粮》《非道德者》自由思想一、“纳喀索斯”的一生  安德烈·纪德(186
期刊
家访是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作者结合辅导员家访活动,在连续四年开展实地家访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家访工作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扩大走访学生群体,创新家庭教育形式;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与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特殊学生群体,采取有效保障措施。  家访 家庭教育 高校学生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和高校内涵建设,如何以新的载体和手段,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
期刊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1991~2011年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教育学学科在过去20年里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学科地位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学项目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师范类院校和东部较发达地区。教育学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其他学科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社科项目1991年6月,中央成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管理和筹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
期刊
“想象”與”现实”是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研究不能避开的两个主题。通过研究史蒂文斯的诗歌文本和信札举证,试图称量“现实”在史蒂文斯诗歌中的相对比重,使“想象与现实”之间的“互倚(interpendence)”过程更趋具象化。  外语学习诗歌研究史蒂文斯作品1950年威廉·欧康纳将他的研究报告“精神的形成:史蒂文斯研究”寄给史蒂文斯校读。在史蒂文斯回复的更正意见中,诗人写道:“书总体……是不错的……[
期刊
通过对15名大学生淘宝网创业者的实证研究,分析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基本结构,提取了其创业应具备的典型胜任力特征。研究表明:大学生网店创业者的典型胜任力特征包含基础范畴、执行范畴、竞争力范畴3大能力范畴、9项能力内容、26项胜任力特征。  大学生创业〓创业胜任力〓特征分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透露,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为68
期刊
自国家大力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高师院校音乐院系的准音乐教师培养模式也急需改革与创新。调查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双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培养准音乐教师的实践能力。  “双双制”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准音乐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即培养高等师范院校的准教师,在以原有教育理论作为支撑点的基础上,培养其作为准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将理论与
期刊
探讨了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在班级的情况下如何理顺组织建制冲突、建立新型的组织运行模式等问题,并对党支部建立在班级的运行保障机制提出了建议。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模式保障机制自1999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这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在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加大、学生党员数量大幅度增加的新情况下,迫切需要探索学生基层党组織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为此,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