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成为我们教育管理特别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这无疑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育管理好这群特殊的孩子对于学校来说责无旁贷。
一、提高思想认识,给留守儿童一份特殊的关爱
在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管理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加强相应管理机构的建设,给他们一份特殊的关爱,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学校学习生活的温暖与美好。如在学校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其次,中小学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留守儿童愉快、健康地生活。如通过老师到学生家里的走访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情况、性格和生活习惯。学校还应该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构成、亲属情况、学习成绩、本人爱好,以及父母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等都详细记载下来,以便更好地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通“亲情热线”,帮助留守儿童接通父母电话,让孩子们尽情地和父母沟通。
同时,学校在加强孩子与家人沟通的基础上,要多营造一些“家庭式”的校园文化,开展好老师与学生结对子的活动,在政治上关心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照顾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帮助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感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学校胜似家,老师比父母还亲,时时处处有温暖的感觉。
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道德与法纪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离开了父母的直接管教,留守儿童多把自己的心事和烦恼向自己的同伴,或自认为的朋友诉说。但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无人能够监督留守儿童的交往范围,再加上他们对爱和关心的渴望,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诱骗,或受到不良少年的影响,道德行为随波逐流。另外,他们的安全、教育、感情、心理等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
为此,学校首先要加强留守儿童民主与法制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得到民主的训练、民主意识的强化,得到守法的教育,懂得并善于履行社会主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制观念。既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明白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其次,要加强留守儿童社会道德教育,包括加强留守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加强留守儿童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从小处着手,逐步完善他们的道德修养。此外,还要加强留守儿童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三、加强心理疏导,使留守儿童增强自尊、自重、自教、自信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倾诉的渠道,更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如有人欺负或歧视,便会出现退缩或攻击,也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缺乏家庭的道德教养,对是非善恶缺乏明确判断;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不懂得关心和照顾别人,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和体谅别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的道德冷漠人。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做到:
(1)防与治相结合,以防为主。
(2)家庭与学校相结合,形成合力。
(3)引导与矫治相结合,以正面引导为主。
(4)专门教育与环境影响相结合。
四、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使留守儿童学有所长
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配备专职教师,并开设有关课程,达到因材施教,以加快农村教育内容的改革。现在农村教育的教材内容多以城市教育为参照,严重脱离农村实际。由于“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很多孩子中途辍学,加入了外出打工的大军。因此,应该加快农村教育内容改革的步伐,增加農业和工业实用技术等内容,让孩子初中毕业也能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将来外出打工,也更容易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竞争需要。惟其如此,才能大大激发孩子的求知兴趣和热情。
五、改善办学条件,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
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也要给予留守儿童以心灵关怀。学校应配备心理老师,以便对留守儿童及时疏导教育。同时,实行多向管理,形成教育网络,真正形成临时监护人、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体系。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既可以实行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护,同时又能给这些儿童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与活动场所。
六、加强家、校及当地行政部门的联系,形成留守儿童的教育合力
一是形成家校互动机制,共同担负教育责任。这就要求学校建立“家长热线制”,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以确保儿童有特殊情况时能在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另外,可在打工人群返乡时期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家访。
二是靠政府推动,开辟打工子女随亲就读的绿色通道。在政府的关注下,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留守儿童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有效解决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稳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迈向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提高思想认识,给留守儿童一份特殊的关爱
在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管理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加强相应管理机构的建设,给他们一份特殊的关爱,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学校学习生活的温暖与美好。如在学校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其次,中小学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留守儿童愉快、健康地生活。如通过老师到学生家里的走访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情况、性格和生活习惯。学校还应该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构成、亲属情况、学习成绩、本人爱好,以及父母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等都详细记载下来,以便更好地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通“亲情热线”,帮助留守儿童接通父母电话,让孩子们尽情地和父母沟通。
同时,学校在加强孩子与家人沟通的基础上,要多营造一些“家庭式”的校园文化,开展好老师与学生结对子的活动,在政治上关心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照顾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帮助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感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学校胜似家,老师比父母还亲,时时处处有温暖的感觉。
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道德与法纪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离开了父母的直接管教,留守儿童多把自己的心事和烦恼向自己的同伴,或自认为的朋友诉说。但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无人能够监督留守儿童的交往范围,再加上他们对爱和关心的渴望,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诱骗,或受到不良少年的影响,道德行为随波逐流。另外,他们的安全、教育、感情、心理等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
为此,学校首先要加强留守儿童民主与法制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得到民主的训练、民主意识的强化,得到守法的教育,懂得并善于履行社会主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制观念。既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明白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其次,要加强留守儿童社会道德教育,包括加强留守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加强留守儿童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从小处着手,逐步完善他们的道德修养。此外,还要加强留守儿童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三、加强心理疏导,使留守儿童增强自尊、自重、自教、自信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倾诉的渠道,更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如有人欺负或歧视,便会出现退缩或攻击,也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缺乏家庭的道德教养,对是非善恶缺乏明确判断;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不懂得关心和照顾别人,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和体谅别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的道德冷漠人。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做到:
(1)防与治相结合,以防为主。
(2)家庭与学校相结合,形成合力。
(3)引导与矫治相结合,以正面引导为主。
(4)专门教育与环境影响相结合。
四、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使留守儿童学有所长
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配备专职教师,并开设有关课程,达到因材施教,以加快农村教育内容的改革。现在农村教育的教材内容多以城市教育为参照,严重脱离农村实际。由于“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很多孩子中途辍学,加入了外出打工的大军。因此,应该加快农村教育内容改革的步伐,增加農业和工业实用技术等内容,让孩子初中毕业也能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将来外出打工,也更容易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竞争需要。惟其如此,才能大大激发孩子的求知兴趣和热情。
五、改善办学条件,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
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也要给予留守儿童以心灵关怀。学校应配备心理老师,以便对留守儿童及时疏导教育。同时,实行多向管理,形成教育网络,真正形成临时监护人、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体系。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既可以实行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护,同时又能给这些儿童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与活动场所。
六、加强家、校及当地行政部门的联系,形成留守儿童的教育合力
一是形成家校互动机制,共同担负教育责任。这就要求学校建立“家长热线制”,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以确保儿童有特殊情况时能在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另外,可在打工人群返乡时期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家访。
二是靠政府推动,开辟打工子女随亲就读的绿色通道。在政府的关注下,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留守儿童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有效解决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稳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迈向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