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踞龙潭而灵秀,知大美则润泽。太原市杏花岭区北大街小学自建校以来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为创建一座温暖生命、爱满天下的学校而努力。
一、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职能
学校于2012年9月正式成立“儿童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其中包括1间个体辅导室、1间团体辅导室、1间心理阅览室、1间心理社团活动室,同时设有心理拓展训练功能空间,总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学校配备了个体沙盘、集体沙盘、沙具、图书、宣泄器材等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设施设备,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学校“儿童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以郝华杰校长为领导,李晔主任为主要负责人,2名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35名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形成了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每个班中设1名心理委员,协助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老师工作。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工作的规章制度,如《心理健康辅导室工作制度》《心理辅导保密制度》等,做到制度管理、责权分明,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二、构建“五进五实五连接”模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入学校计划和总结,落实部署,连接各部门工作。学期初学校行政领导开会讨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计划、德育计划中专设心理教育板块;学期末专门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交流、总结、评价、考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学校“儿童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牵头,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了全员关注心理教育的氛围。
心理健康测评进入起始年级,落实普查,连接各个学生家庭。每年9月,学校都要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家庭基本情况普查,通过一段时间幼小衔接教育观察每个学生心智发展情况,筛查一些特殊儿童,列入关注对象,配备学生成长导师对其一对一指导,定期家访、约谈,并留有记录。
心理健康课程进入每个班级,落实教学,连接各学科心理教育。学校从多个版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选订了一套用于教学。1~6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专人代课,每班隔周上。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科教育教学活动中蕴含着的心理教育因素,春风化雨般渗透心理辅导。每学期各年级进行一次较大型团体辅导。
心理教师培训进入校园,落实教研,连接各个专家团队。学校给予心理健康教师进修学习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支持外出培训学习,扎实开展内部教研,特聘资深心理咨询师王玲老师做学校心理师训督导,对心理教师、班主任、新教师、全体教职工分别进行专项培训,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教师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每月15日上午8:00—9:00为心理教师大教研活动时间,遇休息日顺延下一个工作日,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前景和价值,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和对学生沟通、疏导的技巧。此外,还有精神分析、正面管教、心理读书会等专项学习成长小组,由不同的教师带领,大家可以选择参与。每学期教师内训学时达50小时以上。每学期都会组织心理教育公开课观摩,充分研讨。学校还订阅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杂志、书籍,使教师们不断丰厚知识储备。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学校传播平台,落实宣传,连接校园内外。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微信群、校讯通、掌上家庭、家长学校等平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文字发送,有视频播放,预防为主,双向互动。如校园广播,每周有一天“心灵直通车”栏目介绍心理知识;微信群、校讯通、掌上家庭,随时推送“心灵小语”;家长学校每学年每个年级都会举办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起到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预防指导作用。
三、疏通“六大枢纽”通道,夯实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开放“知心姐姐信箱”,让学生敞开心扉说悄悄话。同学们可通过书信的形式,向“知心姐姐”倾诉烦恼,寻求帮助。每周五心理辅导员打开信箱,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回信给学生。
建立心灵小屋辅导室,对学生定时定点开放。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心理辅导员与同学们相约心灵小屋谈心交流。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部分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每周三下午做沙盘辅导,有辅导记录,包括该同学的详细心理问题、解决过程、解决方式、解决对策,为日后做好学生的心理跟踪调查工作打下了基础。同时每周开放心理阅览室,并以班为单位安排进馆读书时间。
组建心灵彩虹社团,在学生中培养心理宣传“小义工”。学校每周三下午有两个小时的社团活动,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就会齐聚心理活动室一起学习简单的心理学知识和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一起做团体游戏,感受心理学的魅力。心灵彩虹社团的同学们成为向广大同学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小义工”。
开办三方座谈会,寻找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学校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指导中心通过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委员,发现班中存在行为偏差、心理问题的学生,邀请家长、班主任、心理教师进行“三方会诊”,全方位了解该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养方式、成长背景等,共同剖析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如果说“心灵小屋”和“知心姐姐信箱”是以学生主动求助为主,那么学生成长导师制就是导师主动出击帮助学生。学校建立一对一学生成长导师制,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首先是学校从任课教师中选聘责任心强、有较强教育能力和心理辅导能力的教师担任“导师”。接下来导师们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心理上疏导、行为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指导来关注、帮助受导学生。导师多为隐性工作,即经常主动地接近受导学生,与其谈心,提供帮助,但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导师特别注意不在公开场合暴露学生的隐私,不在言语中带有“你是受导学生”等暗示。
注重家校互动,指导家庭教育规范科学。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掌上家庭、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特聘资深心理咨询师王玲老师作为学校心理发展中心督导,杏花岭区王素萍心理健康教学提高与示范工作站助力北大街小学。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促使德育工作喜結硕果。学校编写了《走近生活》《心灵彩虹校本课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宝典》等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书籍,其中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宝典》一书学生人手一册。2018年《“德融生活”校本课程的开发》被太原市教育局评为太原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优秀奖。
劲足方行远,明道乃临高。北大街小学将为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护航,为打造一个美丽和谐、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太原市杏花岭区北大街小学)
一、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职能
学校于2012年9月正式成立“儿童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其中包括1间个体辅导室、1间团体辅导室、1间心理阅览室、1间心理社团活动室,同时设有心理拓展训练功能空间,总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学校配备了个体沙盘、集体沙盘、沙具、图书、宣泄器材等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设施设备,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学校“儿童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以郝华杰校长为领导,李晔主任为主要负责人,2名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35名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形成了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每个班中设1名心理委员,协助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老师工作。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工作的规章制度,如《心理健康辅导室工作制度》《心理辅导保密制度》等,做到制度管理、责权分明,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二、构建“五进五实五连接”模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入学校计划和总结,落实部署,连接各部门工作。学期初学校行政领导开会讨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计划、德育计划中专设心理教育板块;学期末专门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交流、总结、评价、考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学校“儿童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牵头,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了全员关注心理教育的氛围。
心理健康测评进入起始年级,落实普查,连接各个学生家庭。每年9月,学校都要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家庭基本情况普查,通过一段时间幼小衔接教育观察每个学生心智发展情况,筛查一些特殊儿童,列入关注对象,配备学生成长导师对其一对一指导,定期家访、约谈,并留有记录。
心理健康课程进入每个班级,落实教学,连接各学科心理教育。学校从多个版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选订了一套用于教学。1~6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专人代课,每班隔周上。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科教育教学活动中蕴含着的心理教育因素,春风化雨般渗透心理辅导。每学期各年级进行一次较大型团体辅导。
心理教师培训进入校园,落实教研,连接各个专家团队。学校给予心理健康教师进修学习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支持外出培训学习,扎实开展内部教研,特聘资深心理咨询师王玲老师做学校心理师训督导,对心理教师、班主任、新教师、全体教职工分别进行专项培训,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教师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每月15日上午8:00—9:00为心理教师大教研活动时间,遇休息日顺延下一个工作日,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前景和价值,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和对学生沟通、疏导的技巧。此外,还有精神分析、正面管教、心理读书会等专项学习成长小组,由不同的教师带领,大家可以选择参与。每学期教师内训学时达50小时以上。每学期都会组织心理教育公开课观摩,充分研讨。学校还订阅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杂志、书籍,使教师们不断丰厚知识储备。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学校传播平台,落实宣传,连接校园内外。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微信群、校讯通、掌上家庭、家长学校等平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文字发送,有视频播放,预防为主,双向互动。如校园广播,每周有一天“心灵直通车”栏目介绍心理知识;微信群、校讯通、掌上家庭,随时推送“心灵小语”;家长学校每学年每个年级都会举办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起到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预防指导作用。
三、疏通“六大枢纽”通道,夯实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开放“知心姐姐信箱”,让学生敞开心扉说悄悄话。同学们可通过书信的形式,向“知心姐姐”倾诉烦恼,寻求帮助。每周五心理辅导员打开信箱,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回信给学生。
建立心灵小屋辅导室,对学生定时定点开放。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心理辅导员与同学们相约心灵小屋谈心交流。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部分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每周三下午做沙盘辅导,有辅导记录,包括该同学的详细心理问题、解决过程、解决方式、解决对策,为日后做好学生的心理跟踪调查工作打下了基础。同时每周开放心理阅览室,并以班为单位安排进馆读书时间。
组建心灵彩虹社团,在学生中培养心理宣传“小义工”。学校每周三下午有两个小时的社团活动,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就会齐聚心理活动室一起学习简单的心理学知识和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一起做团体游戏,感受心理学的魅力。心灵彩虹社团的同学们成为向广大同学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小义工”。
开办三方座谈会,寻找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学校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指导中心通过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委员,发现班中存在行为偏差、心理问题的学生,邀请家长、班主任、心理教师进行“三方会诊”,全方位了解该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养方式、成长背景等,共同剖析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如果说“心灵小屋”和“知心姐姐信箱”是以学生主动求助为主,那么学生成长导师制就是导师主动出击帮助学生。学校建立一对一学生成长导师制,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首先是学校从任课教师中选聘责任心强、有较强教育能力和心理辅导能力的教师担任“导师”。接下来导师们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心理上疏导、行为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指导来关注、帮助受导学生。导师多为隐性工作,即经常主动地接近受导学生,与其谈心,提供帮助,但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导师特别注意不在公开场合暴露学生的隐私,不在言语中带有“你是受导学生”等暗示。
注重家校互动,指导家庭教育规范科学。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掌上家庭、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特聘资深心理咨询师王玲老师作为学校心理发展中心督导,杏花岭区王素萍心理健康教学提高与示范工作站助力北大街小学。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促使德育工作喜結硕果。学校编写了《走近生活》《心灵彩虹校本课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宝典》等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书籍,其中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宝典》一书学生人手一册。2018年《“德融生活”校本课程的开发》被太原市教育局评为太原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优秀奖。
劲足方行远,明道乃临高。北大街小学将为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护航,为打造一个美丽和谐、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太原市杏花岭区北大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