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与游戏珠联璧合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jie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作为学生科学素养启蒙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倡导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积淀科学创造潜能。要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立场,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的生活方式,倘若学习如游戏般快乐,学生将进步神速。笔者在近几年的小学科学教学中,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趣中学、玩中思,实现科学与游戏的完美融合,通过科学游戏课程的建构,让科学与游戏珠联璧合。
  一、 追寻科学与游戏的平衡
  游戏是一种娱乐形式的活动,在中国古代,游戏与教育几乎格格不入,以“玩物丧志”之嫌而被拒之于学校之外。重“功利”轻“游戏”的传统思想导致学生学习生活单调乏味、学习效果一般。福禄贝尔、陈鹤琴等国内外教育专家认为“教育应具有游戏性”,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学游戏化是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
  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快乐探究。游戏让学生放松,愉悦学生精神世界,游戏与科学不应是一对矛盾与对立关系,游戏对于科学教育来说不是“洪水猛兽”,科学与游戏之间是可以平衡的,游戏中有科学,科学亦可游戏化。笔者在科学游戏课程建构中追寻科学与游戏的平衡,力求科学内容趣味化,贴近学生生活,迎合学生学习心理,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自主化,提高科学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太阳和影子”一课中,笔者以学生生活经验为起点,将科学探究改编成游戏,组织学生从“踩影子”游戏开始,经历了“手影游戏”“人体标杆”“影子移位”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游戏中充分而有效地认识了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
  让我们树立科学开放的课程观,辩证地看待游戏,让游戏与课程从对立走向对接,在科学教学中借力游戏的功效,提高科学教学质效。
  二、促进教学与游戏的融合
  “用糖衣把学习材料裹起来,用机巧的方法引起学生探究兴趣”是科学游戏的宗旨,科学游戏是教学与游戏的融合,即教学游戏化,科学教师将科学包上游戏的外衣,用游戏趣味、娱乐性诱发学生主动探究。教学游戏化是实现科学与游戏融合的途径,笔者通过创建科学教学与游戏融合型课堂,促进教学与游戏的融合。
  科学教学与游戏融合型课堂体现在多层次的融合,课堂既要彰显科学性,又要体现游戏性,教学中将科学问题、教学情境、活动过程等方面与游戏的融合,凸显科学问题生活化、教学情境趣味化、科学活动游戏化,让科学课堂弥漫着游戏的乐趣,绽放着游戏精神与科学精神。例如,“照镜子”一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笔者教学时将科学探究与游戏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镜子的作用,体验探究的乐趣。笔者首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如何让室外的明媚阳光照亮教室”的问题,接着,让学生通过“阳光接力打靶”游戏解决问题,认识和体验“反射”。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笔者让学生分组玩镜子,让学生照一照、看一看,在游戏性实践活动中发现各种有趣的科学现象,为了进一步感知镜子的特点和作用,笔者继续组织学生“玩潜望镜”“玩万花筒”“照哈哈镜”,整堂课学生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之中。科学与游戏兼容的课堂,让理性的科学探究富有情感色彩,让学生在玩中做科学,在趣中学科学。
  三、 实现科学与游戏的合璧
  课程资源作为孕育学生文化与精神的土壤,应当具有多样丰富的养分。科学游戏课程是科学与游戏两颗明珠合璧的结晶,科学游戏课程的建构为学生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让学生在游戏中成长,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涵养了学生游戏审美精神与科学素养。
  科学游戏课程的建构是从教学游戏化到课程游戏化的嬗变,笔者不再止于点的层面,而是拓宽到面的境界,从课程角度将科学与游戏整合为一体。笔者基于游戏资源和形式开发科学游戏,并根据学生年龄段分类整理建构,力求科学游戏主题化、系列化。笔者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将小学阶段的科学教材进行梳理与拓展,将科学游戏划分为四个板块九个系列:板块一:水的系列游戏、植物的生长系列游戏;板块二:声音的系列游戏、空气的系列游戏;板块三:力的系列游戏、磁的系列游戏、光的系列游戏;板块四:电的系列游戏、宇宙的系列游戏。科学主题游戏的系列化,让科学游戏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完整,使“让学生在科学游戏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的构想成为可能。
  科学游戏课程将游戏与科学有机整合到一起,让游戏化教学在科学课程中生根,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享受到游戏的快乐,让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感受科学的神奇,科学的课堂因游戏变得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科学和游戏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兩者不可分割。让我们立足科学教育,将“科学”与“游戏”有机融合,实现“科学游戏”与“校本课程”的对接,让学生“无为地嬉游,情趣地生长”。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增补课题《“科学游戏”校本建构的实践研究课程》(JY37)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郭里园新村小学校)
  □责任编辑:陈 易
其他文献
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中,需要“唤醒”蕴藏于经典中的精神文化,“唤醒”处于懵懂状态的幼童。下面以白居易的《池上》一诗教学为例,谈谈在本学段古诗文教学的一点策略。   一、在有节奏的、正确诵读中走近经典文化   古诗文字虽少但意味深远,充满情趣韵味。大声诵读,可以让静止的文字跃动起来,鲜活起来,从而“唤醒”儿童已有的古诗文认读意识,产生对古诗文的熟悉感、亲近感。读诗,要把每个字都读响亮,读正确,
期刊
诗歌创作讲究凝练语言,追求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表达境界。只有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开掘出诗歌中丰富的意象以及意象之间彼此融合的方式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在领悟诗歌意境过程中的审美体验。   一、含英咀华,体悟诗歌独到的言语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就是关注文本的语言,而诗歌是最讲究语言的凝练。为此,诗歌的教学,尤其是体悟诗歌的内在意境,就必须要紧扣诗歌中的语言。事实上,诗歌中每一个词句、每一个汉字,甚至是每
期刊
一、提问促“生疑”,引导自主探究   所谓“学贵有疑。”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疑问,并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疑惑大胆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解决,这样的过程也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时,有位教师就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期刊
智慧课堂认为智慧不能靠教师传授,而要靠学生自己从资源宝库中发现获得。在数学教学中践行“智慧课堂”理念,实施智慧教学,让智慧自然生长。   一、 设境激趣启智   “高兴学来的东西永远不会忘记。”智慧课堂是愉快的课堂,师生民主平等,关系和谐,学生没有心理包袱,心情愉悦。智慧课堂是趣味的课堂,数学学习有趣好玩,如同磁铁般吸引学生,学生积极主动,乐此不疲。   趣味情境是智慧种子萌发的土壤,快乐情
期刊
正如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优秀的教师精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善于让学生学生自主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看、做、思中自主探究建构。   一、 观察感知   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与途径,数学学习离不开观察,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观察实物、图像、视频等材料,旨在通过客观物质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发学生的感知与思
期刊
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还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其所彰显出的顽强拼搏、挑战自我、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等体育精神,才是学校体育教育中需要充分发掘并利用好的育人关键所在。如何推广和普及农村小学足球,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本文要探究的内容。   一、组织好课堂教学   在学校里,课堂永远是实施一切教育教学的主要战场。想要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提升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增加足球运动的普及力度,体
期刊
英语作为重要的语言工具,与五彩缤纷的生活内容息息相关,生活是语言形成的源头,也是语言运用的沃土,教师只有让生活元素融入英语课堂,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够保证英语课堂的活力与生机。   一、融生活于情景,激发感知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需要情境和氛围的营造,通过相应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感受英语的应用方式,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应用作用。融合生活元素进行情境的创建,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
期刊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着力探究整合、建构、思辩等深度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经历深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表达力、学习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高阶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整合 建构 思辩   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表现,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
期刊
南通海安地区的剪纸以其特有的风格被列为南通市非物质遗产,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让这些散发着民间文化光芒的保护项目传承和发扬下去,幼儿园也应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前沿和奠基的阵地。我班从中班开始将剪纸活动作为班级的特色活动,不管是在环境创设上还是幼儿已有的经验上,都有一定的储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应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同时提供给孩子表现
期刊
摘要:儿童诗是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以儿童的视角去审视生活,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运用儿童接受的语言表现儿童的精神世界,适合儿童听赏、阅读、吟诵的符合儿童心理和审美特点的诗歌。关注教材中的儿童诗资源,对于滋润学生灵性、提升学生诗性、发展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诵读揣摩 体验感知 悦纳迁移  诗歌是世界上最精练、最和谐、最动听的语言,尤其是儿童诗,要能真正吸引儿童,其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