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教学活动的“有效三宝”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每个孩子都爱唱歌。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快的心情。幼儿唱歌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活泼身心,抒发感情,而且又能发展语言,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但以往我们组织新歌教学活动时,总是按照“我教一句,你唱一句”的传统教学模式,过于追求“成品”的灌输,致使教师看不到孩子的潜在能力,削弱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阻碍了幼儿个性的发展。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才能让孩子既学得开心又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我通过一段时间对幼儿新歌教学活动的摸索与实践,慢慢得到了一些感悟。
  一、采用适合的导入方式,激发幼儿乐唱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好的导入策略正如乐曲的“引子”,唱戏的“开台”那样,未开场先叫座,能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不过,活动导入的设计不能是一成不变的,随意套用既定模式,而应根据教学内容、歌曲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导入方式。例如:“头发、肩膀、膝盖、脚”,“走路”等歌曲,歌词内容是直接描述动作过程或者比较富有动作性的,由动作导入的方式比较直观、简单,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乐意模仿,同时有规律的动作也能加强幼儿对歌曲节奏的敏感度。这种方式一般在小班比较多见,因为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低,遇到问题常常用肢体语言表现情绪。再如:“打电话”、“谁饿了”等歌曲,歌词内容所反映的是一些简单的情境和事件,而且这些事件也是幼儿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这类歌曲用情境导入的方式比较受孩子的欢迎,孩子能体验到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又如:大班歌曲“小鼓手”,歌曲中存在幼儿不易掌握的歌词或旋律等突出的难点,需要在学习整首歌曲前或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强调。这类歌曲以难点前置的方式导入较为合适,这样使幼儿集中精力感知学习,从而较快地突破难点。
  导入方式除了以上三种外,还有许多种。如:游戏导入、讲故事导入、绘画导入等,但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导入方式。不同的导入方式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更好地感受、熟悉歌曲的整体形象,自然地获得与歌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经验。
  二、利用形象的图谱注解,引导幼儿会唱
  在进行新歌教学活动时,怎样帮助孩子理解歌词、有效识记歌词显得非常重要,而形象的图谱能够在诠释歌词上给孩子们提供很多帮助,还可以表现歌曲独特的演唱风格。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有些老师们运用得不是太合适,有的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有的反而增加了难度,有的则没有起到图谱应起的作用。因此,直观形象有效的图谱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很好的音乐旋律感觉,还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掌握歌曲的情感,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歌唱活动之中,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使幼儿学得愉快,学有所得,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歌曲《小青蛙》的时候,我采用了四幅图片。
  通过图谱,让幼儿了解了歌曲的内容,形象地帮助了幼儿在歌唱中对音乐的掌握,对歌唱时的旋律连贯也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所以他们在表现这首歌曲时唱得非常好。
  当幼儿理解这些图谱的含义后,在接下来有类似图谱出现的时候,他们很自然地将知识进行迁移。通过图谱的利用,幼儿能快速地从图谱中了解歌词,学会歌词,还能看着图谱随音乐优美地唱和有节奏地说。又如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教师在活动中运用了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通过幼儿看图并回答“小老鼠会怎么说?电话号码是多少?客人会是谁?”等一些问题,进一步帮幼儿理清歌词的顺序。幼儿一边唱,一边看图,如果忘词的话,图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因此,在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有效利用图谱,在教学过程中的策略也要多种多样,这样更能帮助幼儿轻松理解、记忆歌词,巧妙解决难点节奏,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兴趣。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为活动目标服务,为帮助幼儿学习服务,不能为用而用。
  三、运用巧妙的肢体语言,帮助幼儿自主唱
  莎士比亚说过,动作是一种雄辩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能巧妙地运用体态语,恰到好处地运用手势等动作来表情达意,让幼儿从无声的肢体语言中体会到教育内容中的意境,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发展幼儿的敏捷思维能力,无疑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一大特点。然而,在进行歌唱活动时,我发现有的教师在设计动作时,体不表意,很容易让幼儿误解;又或者设计的动作与歌曲的旋律不相称,达不到歌曲所应表现的音乐元素。还有的教师则从头到尾过多地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反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唱歌,感受不到歌曲中所包涵的音乐元素。那如何合理运用肢体语言,使动作与歌曲浑然一体又恰到好处呢?这就要我们教师根据歌词内容、音乐旋律及孩子的特点来合理设计。
  例如:大班歌曲“小黄鸭”
  这是我的小黄鸭,呷呷呷呷叫,呷呷呷呷叫,呷呷呷呷叫。
  这是我的小黄鸭,呷呷呷呷叫,它陪我洗澡。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
  在这首歌曲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通过歌词后的空白让幼儿来进行填充,并用肢体语言来解决活动的重点。尤其是它会吹许多泡泡↗,它会吹许多泡泡↘,通过用身体从下往上吹泡泡,由上而下吹泡泡这个肢体动作,解决了歌曲旋律中上扬(↗啵啵啵啵啵啵啵)、下走(↘啵啵啵啵啵啵啵),既让幼儿充分感受了歌曲中所包含的音乐元素,又让幼儿在做动作的同时很好地表现歌曲。
  又如:中班歌曲“三只熊”
  ‖1 1 1 1 1∣3 5 5 3 1∣5 5 3 5 5 3∣1 1 1-∣5 5 3 1∣5 5 5-
  三 只 熊 住 在 一 家熊爸爸熊妈妈熊 宝 宝 熊 爸 爸 很 胖
  . .
  ∣5 5 3 1∣5 5 5-∣5 5 3 1∣5 5 5 6 5-∣1 5 1 5∣3 2 1-‖
  熊 妈 妈 很 苗 条 熊 宝 宝 很 可 爱 一 天 一 天 在 长 大
  在这首歌曲中,教师可能会在歌词“一天一天在长大”的理解上做手往上升的动作。这个动作并没有错,但如果与歌曲旋律联系起来,就背道而驰。因为在这里“一天一天在长大”的旋律上是呈下降的趋势,所以在肢体表演上强调顿音“一天一天”时,可以这样做:将两手弯曲平放在胸前,手掌呈上下交叠状,右手手肘往右做短促地拉动后,左手手肘往左也做短促地拉动,身体往下扭。
  每种“身势”都代表不同的想法,孩子们好动的心理也随着“身势”在边唱边跳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当然,在一首新歌的学习中,光是运用肢体语言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拓展幼儿的表现方式,让幼儿更好地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并学有所得,让幼儿体验到自我满足的感觉,从而增强孩子们自主唱歌的意识。
  实践证明,在进行新歌教学活动时,采用合适的导入方式,运用形象的图谱和巧妙的肢体语言,幼儿比以往更能认真地投入活动,且学习气氛比以前活跃了,幼儿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老师在教学中也变得快乐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仍会继续学习新理论,将理念转化为行为,使其他教育活动也有更多的转变,便于幼儿更好的学习。
其他文献
每位幼儿园老师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到了角色游戏时间,小朋友们都会争前恐后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娃娃家游戏。毋庸置疑,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角色游戏,但在观察幼儿游戏时我们同样能发现如下情况:小朋友们真正进入娃娃家进行游戏时却往往“无所适从”、“玩不起来”,不能和小客人热情交流,不懂得正确照顾宝宝,不会较正确地使用教师投放的游戏材料。一般情况下,他们总是喜爱摆弄着各种游戏材料以达到游戏的乐趣。而与此相对
期刊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出现伤害事故既是必然也是偶然,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将偶然发生的伤害事故降低到最低点。学龄前儿童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运动能力差,感知觉水平低,为此在体育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碰撞、跌落、摔跤的现象,轻者皮外伤,重者骨折骨裂。可是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跑、跳、投等基本动作的快速发展期,又不能因为伤害事故的产生而不进行一些基本活动能力的游戏活动,否则将影响儿童基本动作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正确对待
期刊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说来,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戏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特别喜欢边说边玩,抓住这一特征,我们就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特别是在生活中寻找游戏的契机,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你是否还记得,在过去的年代,有这么一种生活游戏——挑花棒,曾陪伴我们走过童年……在如今喧嚣的闹市,已经很难企及。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吧,让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多年来,我与孩子们一起通过说、学、画、唱、看、猜、编、演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开展语言活动,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快乐地表达、自主地学习游戏,收效甚好。  一、听一听、唱一唱  学习故事、诗歌、散文时,我常常选择合适的音乐来烘托气氛,创设一个温馨快乐的环境,鼓
期刊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思维、数学头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幼儿园,俨然也受到了这股冲击力的影响。幼儿园数学活动被越来越多地摆上各种研讨讲台,孩子学习数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教授的方法也是千变万化。但不管是形式的多样,还是方法的多变,都离不开一点:那就是丰富的操作材料。那么,在目标性较强的数学活动中,教师怎样才能保持对内容和目标的整体把握,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中去,感受数学所带来的快乐,能
期刊
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下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与人合作,分享合作成果。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善于与人合作的品质。合作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适应和立足社会所必须的素质。  一、“夹心蛋糕”策略的来源与内涵  “夹心蛋糕”
期刊
区域环境是“有准备”的环境,它可以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可以通过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积极互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幼儿的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打造环境文化,营造幼儿快乐游戏的氛围  环境文化对于培养幼儿性格,构筑健康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长期以来,我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尤其着重打造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影响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从教师仪表到一言一行,从班级管理到同伴
期刊
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他们发展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各地幼儿园都倍加重视户外活动的开展,体育游戏之花频频开。但由于对体育游戏研究的较少,在组织开展体育游戏中往往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
期刊
教材分析:  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给老师组织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孩子对活动内容感兴趣,他们就会非常投入,积极思考,能给教学过程带来活力。小班幼儿带有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只有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使幼儿的听觉、视觉、嗅觉积极地捕捉信息,激起幼儿要听、要讲、要做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我设计了“啊呜啊呜”这节社会活动,通过故事“小老鼠”的形象让幼儿产生共鸣。故事的语
期刊
根据儿童文学作品发展出不同领域的课程,是当下幼儿园课程流行的趋势。文学作品的教学活动除了带给孩子语言方面的发展外,若能同时兼顾到其他领域的学习,不但可以丰富教材的延展性,还能将阅读的范围拓展到与孩子生活经验相关的其它领域。  一、从图画书中来——走出图画书,放大书中游戏元素  在一次以“成长快乐”为主题的活动中,我与孩子们分享了图画书《好饿的毛毛虫》。此书透过丰富的图像、鲜艳的色彩,讲述了一只刚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