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综合课程,它担负着民族与地方文化基因传承的重要任务,培育并承载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我想这应该成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秉持的基本的价值认同。
一
当今的语文教育视野过于狭隘,教材怎么编,课堂就怎么教,这与人们长期思想的禁锢不无关系。人们总跳不出教材与课本的圈圈。当我们置身草根文化背景下去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观时,我们的思路会豁然开朗,我们的语文课程也被赋予了文化发掘的使命。
语文本身是自由的,教师在面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时候也是自由的,然而这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自由得起来的,只有心灵自由了,才能享受自由。当前,课程的改革只是给课程解放开启了一条小小的门缝,我想这主要是对师资水平的顾虑。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课程权力也下放了,可是我们还是没有准备好,接不准招。
在我看来,三级课程的设置,还没有达到对人发展的真正尊重,包括老师与学生。其实我们的思想可以再开放一点,应该明明白白告诉大家,我们还可以有班级课程、个人课程。
教学有因材施教,课程改革对教师而言也要因人而异。课程的落实最后要具体到班级与个人的,有三级课程为什么就不能有国家、地方、校本、班级、个人五级课程呢?教师也是有差异的,这也是我产生基于草根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观的原因与基础。
有些教师带好保底的国家课程都有困难,而有的老师都能开发自己个人的课程,我们要正视这些现实的存在。
把草根文化引入课堂,使学生接受一种完整人格的教育,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人之所以有区别,是因为存在种族、民族、文化、语言的差异,还因为草根文化的浸染,人因此而独特。
二
草根文化中蕴含着最基本的语文因子,语文课程关注草根文化,实质是人们对故土精神的回归。
在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差异明显的国家,进行课程改革时可以存在梯次的,有的可以是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有的则可能早已进入了较高的阶段,我们应容忍这种现象的存在。课程的“空白点”多多,方法与内容的缺失都应为人们所宽容,但这种宽容并不代表我们停止了思考与实践。
国家更关注“保底”的国家课程,释放给地方与学校的课程空间大了起来,松绑后的课程设置使人们有了获得自由的感觉,但要拥有这种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教师与社会要面临成长与发展带来的痛苦,习惯于被控制的人们,自 由乍来,让我们的教学找不着北了。鉴于此,我们应寻找一种突破,我们从认识脚下这片土地开始,从认识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亲一友开始,再去认识更大的更抽象的世界。我们着意构建了语文教学与“草根文化”契合的平台,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草根”的教学思想。
任何一所学校都处在“环境”中,这种“环境”包括气候、地理、人文等,无论是地域文化,还是现代文明,都为我们的学校课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也为我们的语文走向综合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独特世界。
我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课程改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的发掘,语文课中对草根文化的关注是传承传统文化,使思想开放,保持课程多元化的重要方面,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秉性,具有很强的综合实践特征。因此,草根文化与语文课程的融合是有其存在并发展的肥沃土壤的,这也是我们打破文本与生活壁垒的一个举措,是开发课程,让课程为人的成长服务采取的一种教学策略。
三
语文“是人类川流不息的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活活动的记录和标示”(曹明海语)。日本著名教育家水原国芳也曾有类似的看法,“国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和字母用法和段落或句读的问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作为生命的摇篮,我们就不得不探讨语文与草根文化的渊源,地方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都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上的许多先贤先哲的高风懿德,也都在不断地滋养地方文化的形式,而地方文化也在不停地渲染、塑造、积淀着一个地方的特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我们不是一直在教着别处的“草根”吗?比如《长城与运河》《台湾的蝴蝶谷》《庐山的云雾》《水乡之歌》《槐乡五月》等课文,不正是这样的吗?教学者脚下的这片土地为什么被忽视呢?本土的历史遗存、人文景观、悠久历史等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予以“体验”,让学生置身于“活的”教材中。
语文的教学实践让笔者知道,本地在古代俊杰众多,近现代更是英才辈出,学校附近的伊芦山是商朝功臣、贤相伊尹隐居之地。据《史记》记载:“项王之将钟离昧,家住伊芦。”清代板浦许乔林、许桂林兄弟,被誉为“海州二才子”。李汝珍在学校附近的板浦写就名著《镜花缘》,举世闻名的科学家“汪氏三兄弟”汪德耀、汪德昭、汪德熙,中科院院士陈吉余等等,他们都是我们在教学《詹天佑》《钱学森》《李时珍》等课文时,不可多得的辅助教材。通过这些人物的教学与介绍,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的人才也是犹若灿烂群星,他们辉映海属、夺目神州、耀眼世界,他们为我们的家乡的发展、祖国的建设以及世界的进步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使语文的人文特性与工具特性得以充分体现。
四
草根文化对语文课程的渗透与融入,在带来教学内容微妙变化的同时,也会使教学的方式产生相应变化,书本不再是唯一,教室不再是课堂的整个天地。
语文教学是为“人”的教学,然而没有教的方式的转变,就不会有学的方式的转变。在草根文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其实质是语文教学的综合实践,意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土地、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同时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家乡风土人情、丰富物产时,要将搜集得来的信息、资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汇报,在整理、汇报的过程中锻炼其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梳理材料的技巧,训练并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表情达意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教的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转变。学生在这种方式的引导下,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明显的发挥,同学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合作与探究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草根文化视野中语文教学观的转变,不仅带来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丰富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内涵。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各个区域的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蕴含哲理的生活语文,有些极具地方特色的话语是在教科书中所没有的。
我们在教学“谚语”、“歇后语”等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布置社会语言调查的作业,收集家乡的方言土语,有许多话语是普通话所不能企及的。在学生大量搜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我们把搜集的方言划分为二十多种类别。比如:天文气象方面,有“马碴冻”(薄冰),冷冷(冰雹),水雾纳子(毛毛细雨);地理方位方面,有落头(地点),这汉丁(这地方);时间节令方面,有“麻擦亮”(天刚亮),龙眼乌(天微亮),通竿子(通宵)……这些家乡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表现了一定的语文艺术。我们把这些方言引进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领会方言的含义,丰富学生的语文词汇,在激活学生的语言表达时,让学生感悟语言的一些渊源,同时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多样性。
五
语文教学中草根文化的介入,也传递着这样一种理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立家乡意识。做一个有根的人,往往不是先从抽象的祖国开始的,而是从家乡的草根意识开始的。
当一些家乡的风俗融入了人们的习惯与血液中,你自然就爱国了。语文教学也肩负此使命,这是大语文教学观使然。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寒食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饮食、居住、婚嫁、丧葬等习俗都在每个人的成长中留有深刻的记忆。比如在我们的家乡,过春节,初一早上吃了饺子叫“弯弯顺”,吃的汤圆叫“元宝”,吃汤圆叫“揣元宝”,饺子、汤圆不吃完,要留一些“压碗”。除夕晚上大人要把“桂片糕”放在孩子的床头,初一早上醒来就吃“开口糕”,然后才能开口说话、起床、梳洗。新年吃的杂糖等东西,吃完了不能说“完了”,要说“满了”……这些民俗是特定人群生活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相沿而成 的历史文化积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特定时期的心理诉求。
地方特产同样也承袭着地方文化的因子,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手抄报,以及特产中蕴含的故事加以运用。
野草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它生生不息,绵绵不绝;草根文化是一种充满野草气息的原生态文化,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是民族主流文化的“滥觞”。对孩子来说,今天我们以语文的方式引领他们进入草根文化的路径,不是要灌输草根文化的知识,而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语文中有草根文化,草根文化中有语文,并树立他们的草根文化意识。孩子的思想文化启蒙,首先应当从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开始,越是草根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这种担当!
一
当今的语文教育视野过于狭隘,教材怎么编,课堂就怎么教,这与人们长期思想的禁锢不无关系。人们总跳不出教材与课本的圈圈。当我们置身草根文化背景下去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观时,我们的思路会豁然开朗,我们的语文课程也被赋予了文化发掘的使命。
语文本身是自由的,教师在面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时候也是自由的,然而这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自由得起来的,只有心灵自由了,才能享受自由。当前,课程的改革只是给课程解放开启了一条小小的门缝,我想这主要是对师资水平的顾虑。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课程权力也下放了,可是我们还是没有准备好,接不准招。
在我看来,三级课程的设置,还没有达到对人发展的真正尊重,包括老师与学生。其实我们的思想可以再开放一点,应该明明白白告诉大家,我们还可以有班级课程、个人课程。
教学有因材施教,课程改革对教师而言也要因人而异。课程的落实最后要具体到班级与个人的,有三级课程为什么就不能有国家、地方、校本、班级、个人五级课程呢?教师也是有差异的,这也是我产生基于草根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观的原因与基础。
有些教师带好保底的国家课程都有困难,而有的老师都能开发自己个人的课程,我们要正视这些现实的存在。
把草根文化引入课堂,使学生接受一种完整人格的教育,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人之所以有区别,是因为存在种族、民族、文化、语言的差异,还因为草根文化的浸染,人因此而独特。
二
草根文化中蕴含着最基本的语文因子,语文课程关注草根文化,实质是人们对故土精神的回归。
在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差异明显的国家,进行课程改革时可以存在梯次的,有的可以是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有的则可能早已进入了较高的阶段,我们应容忍这种现象的存在。课程的“空白点”多多,方法与内容的缺失都应为人们所宽容,但这种宽容并不代表我们停止了思考与实践。
国家更关注“保底”的国家课程,释放给地方与学校的课程空间大了起来,松绑后的课程设置使人们有了获得自由的感觉,但要拥有这种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教师与社会要面临成长与发展带来的痛苦,习惯于被控制的人们,自 由乍来,让我们的教学找不着北了。鉴于此,我们应寻找一种突破,我们从认识脚下这片土地开始,从认识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亲一友开始,再去认识更大的更抽象的世界。我们着意构建了语文教学与“草根文化”契合的平台,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草根”的教学思想。
任何一所学校都处在“环境”中,这种“环境”包括气候、地理、人文等,无论是地域文化,还是现代文明,都为我们的学校课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也为我们的语文走向综合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独特世界。
我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课程改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的发掘,语文课中对草根文化的关注是传承传统文化,使思想开放,保持课程多元化的重要方面,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秉性,具有很强的综合实践特征。因此,草根文化与语文课程的融合是有其存在并发展的肥沃土壤的,这也是我们打破文本与生活壁垒的一个举措,是开发课程,让课程为人的成长服务采取的一种教学策略。
三
语文“是人类川流不息的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活活动的记录和标示”(曹明海语)。日本著名教育家水原国芳也曾有类似的看法,“国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和字母用法和段落或句读的问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作为生命的摇篮,我们就不得不探讨语文与草根文化的渊源,地方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都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上的许多先贤先哲的高风懿德,也都在不断地滋养地方文化的形式,而地方文化也在不停地渲染、塑造、积淀着一个地方的特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我们不是一直在教着别处的“草根”吗?比如《长城与运河》《台湾的蝴蝶谷》《庐山的云雾》《水乡之歌》《槐乡五月》等课文,不正是这样的吗?教学者脚下的这片土地为什么被忽视呢?本土的历史遗存、人文景观、悠久历史等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予以“体验”,让学生置身于“活的”教材中。
语文的教学实践让笔者知道,本地在古代俊杰众多,近现代更是英才辈出,学校附近的伊芦山是商朝功臣、贤相伊尹隐居之地。据《史记》记载:“项王之将钟离昧,家住伊芦。”清代板浦许乔林、许桂林兄弟,被誉为“海州二才子”。李汝珍在学校附近的板浦写就名著《镜花缘》,举世闻名的科学家“汪氏三兄弟”汪德耀、汪德昭、汪德熙,中科院院士陈吉余等等,他们都是我们在教学《詹天佑》《钱学森》《李时珍》等课文时,不可多得的辅助教材。通过这些人物的教学与介绍,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的人才也是犹若灿烂群星,他们辉映海属、夺目神州、耀眼世界,他们为我们的家乡的发展、祖国的建设以及世界的进步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使语文的人文特性与工具特性得以充分体现。
四
草根文化对语文课程的渗透与融入,在带来教学内容微妙变化的同时,也会使教学的方式产生相应变化,书本不再是唯一,教室不再是课堂的整个天地。
语文教学是为“人”的教学,然而没有教的方式的转变,就不会有学的方式的转变。在草根文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其实质是语文教学的综合实践,意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土地、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同时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家乡风土人情、丰富物产时,要将搜集得来的信息、资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汇报,在整理、汇报的过程中锻炼其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梳理材料的技巧,训练并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表情达意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教的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转变。学生在这种方式的引导下,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明显的发挥,同学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合作与探究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草根文化视野中语文教学观的转变,不仅带来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丰富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内涵。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各个区域的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蕴含哲理的生活语文,有些极具地方特色的话语是在教科书中所没有的。
我们在教学“谚语”、“歇后语”等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布置社会语言调查的作业,收集家乡的方言土语,有许多话语是普通话所不能企及的。在学生大量搜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我们把搜集的方言划分为二十多种类别。比如:天文气象方面,有“马碴冻”(薄冰),冷冷(冰雹),水雾纳子(毛毛细雨);地理方位方面,有落头(地点),这汉丁(这地方);时间节令方面,有“麻擦亮”(天刚亮),龙眼乌(天微亮),通竿子(通宵)……这些家乡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表现了一定的语文艺术。我们把这些方言引进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领会方言的含义,丰富学生的语文词汇,在激活学生的语言表达时,让学生感悟语言的一些渊源,同时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多样性。
五
语文教学中草根文化的介入,也传递着这样一种理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立家乡意识。做一个有根的人,往往不是先从抽象的祖国开始的,而是从家乡的草根意识开始的。
当一些家乡的风俗融入了人们的习惯与血液中,你自然就爱国了。语文教学也肩负此使命,这是大语文教学观使然。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寒食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饮食、居住、婚嫁、丧葬等习俗都在每个人的成长中留有深刻的记忆。比如在我们的家乡,过春节,初一早上吃了饺子叫“弯弯顺”,吃的汤圆叫“元宝”,吃汤圆叫“揣元宝”,饺子、汤圆不吃完,要留一些“压碗”。除夕晚上大人要把“桂片糕”放在孩子的床头,初一早上醒来就吃“开口糕”,然后才能开口说话、起床、梳洗。新年吃的杂糖等东西,吃完了不能说“完了”,要说“满了”……这些民俗是特定人群生活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相沿而成 的历史文化积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特定时期的心理诉求。
地方特产同样也承袭着地方文化的因子,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手抄报,以及特产中蕴含的故事加以运用。
野草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它生生不息,绵绵不绝;草根文化是一种充满野草气息的原生态文化,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是民族主流文化的“滥觞”。对孩子来说,今天我们以语文的方式引领他们进入草根文化的路径,不是要灌输草根文化的知识,而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语文中有草根文化,草根文化中有语文,并树立他们的草根文化意识。孩子的思想文化启蒙,首先应当从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开始,越是草根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这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