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故结课技能和导课技能一样,是衡量教师教学技能高低的重要标志。正如特级教师李观博说:“一节课上下来后,也要注意这节课的结课方式。比方说,吃花生,如果开始和中间吃的花生都很香,而最后一颗却是发霉的,那么其结果不但香味也没有了,而且留下满嘴苦涩。一堂课的结束也是如此,结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说,精彩的结束语,让人满嘴余香,回味无穷。对此,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结束语的使用原则
(一)目标明确,提高效率。好的结课是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教师必须以课时既定目标为依据来确定“结束”内容的实施方式和方法。由于中学生自制能力差,所以教师提出的要求要具体。比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识记哪些词语或哪几句话、弄清哪几个问题、叙述哪件事情等。由于目标简单、明确,容易统一学生学习步调;分量要适当,学生成功有望,容易使学生在课堂尾声中再掀起一个思维小高潮,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方法灵活,事半功倍。中学生注意力的最佳状态可保持在30分钟左右,课堂尾声的四、五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和比较疲乏的时刻。在这段时间里,再要求学生承担一定负荷,就要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进行一分钟即兴演讲、一分钟记忆比赛、一分钟课堂发问、一分钟课堂小测验等。这些做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大脑快速运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记忆、思考、整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首尾呼应、脉络贯通。注意首尾呼应,使结束语和导入语脉络贯通。有些结束语实际上就是对导入语设疑的总结性回答,或者是导入语思想内容的进一步延续和升华。如果导入语精心设疑步阵,而讲课时和结束语中却无下文,或者结束语又是悬念顿生,另搞一套,则会使学生思路紊乱,难以集中精力进行探索。只有前后一致,主线清晰,才是一节完美的课。
(四)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充满情趣的结束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到保持。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的过程。为了立疑激趣,引导学生不断思维,课堂尾声处可紧扣主体设计,设置一些必要的悬念,力求做到收中寓展,隐线纤纤。为学习后继课程埋下伏笔。所设悬念应“悬”而可“解”,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
(五)扣住题意、妙语生辉。一堂课的好结尾是“言有尽而意无
穷,余言尽在不言中”。讲究结尾用语,可根据课程主题、特点或用具有鼓动性、号召性强的语言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推向浪尖;或用含蓄、深沉的话语促人深思,让学生课后回味。
二、结束语的常用方式
(一)归纳式结束语:即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阶段,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以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教师用简明、扼要、有条理的语言进行总结;还可以配合板书的形式,既有系统性,又不遗漏知识要点,让学生的认识和记忆完整;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炼的语言归纳概括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二)点拨式结束语:即把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面和适用面,并加深对已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如学习《故乡》一课时,引导学生重点分析闰土的性格特点,在教学结尾进可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分析课文中另外的人物——杨二嫂的性格特点。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结束时,教师可向学生留一问题:如果于勒在船上发现菲利普夫妇,他会跟他们相认吗?这些发散性很强的题目,会在学生的心里激起层层波浪,促使他们根据课文作出种种联想,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
(三)过渡式结束语:即在结尾时,使现有的教学内容与上一个教学内容和下一个教学内容发生联系,从而使学生明白所学的知识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激发起努力巩固已学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例如: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四篇文章:《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虽是同属写景散文。但是它们的写法不同,文章结构的线索也不相同。这一组文章共同构成了游记散文的一些主要的写法。在单篇教学的结尾,都可以采用承上启下法,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发学生预习下一课文,为学好下一课打下基础。
(四)回味式结束语:即教师用浓郁的色彩,含蓄的艺术手段来结束一堂课,使学生达到“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的效果,课后引起咀嚼回味,展开丰富的想象。特级老师于漪的经验是:“用点睛之笔,把文章的精髓鲜明地突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她教《茶花赋》一文,在课结束前,出示了一幅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挂图。文章赞美了千树万树的茶花,为何仅只画这一朵呢?又为何在课将结束时才出示给学生看?其用意不仅在顺着文章的脉络帮助学生理解有关语句,更在于把这鲜艳绚丽的童子面茶花的形象印在他们的心上,用这美好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田里撒播热爱祖国的种子,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深情。
(五)比较式结束语: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采用辨析、比较、讨论等方式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意在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例如:在学习杜牧的《山行》时,可以此为例,向课外延伸,找几首同一个作者但内容不同的诗,或者内容相同而作者不同的诗来一番比较,肯定会让学生获得许多课堂上所没有的新感受、新体会。
总之,一个绝妙精彩的结尾与令人钟情的开头有机结合,似锦上添花,促人振奋,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反之,则虎头蛇尾,很难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甚至会使已达到的教学效果付之东流。所以,教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的结尾,以达到“精彩结束,满嘴余香”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杨集中学
一、结束语的使用原则
(一)目标明确,提高效率。好的结课是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教师必须以课时既定目标为依据来确定“结束”内容的实施方式和方法。由于中学生自制能力差,所以教师提出的要求要具体。比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识记哪些词语或哪几句话、弄清哪几个问题、叙述哪件事情等。由于目标简单、明确,容易统一学生学习步调;分量要适当,学生成功有望,容易使学生在课堂尾声中再掀起一个思维小高潮,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方法灵活,事半功倍。中学生注意力的最佳状态可保持在30分钟左右,课堂尾声的四、五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和比较疲乏的时刻。在这段时间里,再要求学生承担一定负荷,就要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进行一分钟即兴演讲、一分钟记忆比赛、一分钟课堂发问、一分钟课堂小测验等。这些做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大脑快速运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记忆、思考、整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首尾呼应、脉络贯通。注意首尾呼应,使结束语和导入语脉络贯通。有些结束语实际上就是对导入语设疑的总结性回答,或者是导入语思想内容的进一步延续和升华。如果导入语精心设疑步阵,而讲课时和结束语中却无下文,或者结束语又是悬念顿生,另搞一套,则会使学生思路紊乱,难以集中精力进行探索。只有前后一致,主线清晰,才是一节完美的课。
(四)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充满情趣的结束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到保持。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的过程。为了立疑激趣,引导学生不断思维,课堂尾声处可紧扣主体设计,设置一些必要的悬念,力求做到收中寓展,隐线纤纤。为学习后继课程埋下伏笔。所设悬念应“悬”而可“解”,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
(五)扣住题意、妙语生辉。一堂课的好结尾是“言有尽而意无
穷,余言尽在不言中”。讲究结尾用语,可根据课程主题、特点或用具有鼓动性、号召性强的语言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推向浪尖;或用含蓄、深沉的话语促人深思,让学生课后回味。
二、结束语的常用方式
(一)归纳式结束语:即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阶段,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以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教师用简明、扼要、有条理的语言进行总结;还可以配合板书的形式,既有系统性,又不遗漏知识要点,让学生的认识和记忆完整;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炼的语言归纳概括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二)点拨式结束语:即把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面和适用面,并加深对已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如学习《故乡》一课时,引导学生重点分析闰土的性格特点,在教学结尾进可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分析课文中另外的人物——杨二嫂的性格特点。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结束时,教师可向学生留一问题:如果于勒在船上发现菲利普夫妇,他会跟他们相认吗?这些发散性很强的题目,会在学生的心里激起层层波浪,促使他们根据课文作出种种联想,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
(三)过渡式结束语:即在结尾时,使现有的教学内容与上一个教学内容和下一个教学内容发生联系,从而使学生明白所学的知识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激发起努力巩固已学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例如: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四篇文章:《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虽是同属写景散文。但是它们的写法不同,文章结构的线索也不相同。这一组文章共同构成了游记散文的一些主要的写法。在单篇教学的结尾,都可以采用承上启下法,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发学生预习下一课文,为学好下一课打下基础。
(四)回味式结束语:即教师用浓郁的色彩,含蓄的艺术手段来结束一堂课,使学生达到“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的效果,课后引起咀嚼回味,展开丰富的想象。特级老师于漪的经验是:“用点睛之笔,把文章的精髓鲜明地突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她教《茶花赋》一文,在课结束前,出示了一幅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挂图。文章赞美了千树万树的茶花,为何仅只画这一朵呢?又为何在课将结束时才出示给学生看?其用意不仅在顺着文章的脉络帮助学生理解有关语句,更在于把这鲜艳绚丽的童子面茶花的形象印在他们的心上,用这美好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田里撒播热爱祖国的种子,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深情。
(五)比较式结束语: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采用辨析、比较、讨论等方式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意在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例如:在学习杜牧的《山行》时,可以此为例,向课外延伸,找几首同一个作者但内容不同的诗,或者内容相同而作者不同的诗来一番比较,肯定会让学生获得许多课堂上所没有的新感受、新体会。
总之,一个绝妙精彩的结尾与令人钟情的开头有机结合,似锦上添花,促人振奋,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反之,则虎头蛇尾,很难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甚至会使已达到的教学效果付之东流。所以,教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的结尾,以达到“精彩结束,满嘴余香”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杨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