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级管理中的非正式团体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120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极力要求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思想,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然而,总有一些学生自然地组合在一起,他们三个一伙,五个一团,往往游离于集体之外,干扰和破坏着良好班风的建设和形成。因而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眼见力,善于识别并引导非正式团体朝良性的轨道发展。
  【关键词】非正式团体 负面影响 班风建设
  
  一、非正式团体的成因
  
  从事班级管理的人都知道,在一个班集体中总会存在若干非正式团体。这些团体是自发形成的,但不是随意凑成的,其成员往往性格相似、脾气相投,有共同的爱好和极为相似的心理模式,一个团体中一般都有一个“头领”或“核心人物”,显现出制约性强、稳定性差、可塑性大的特点。究其成因,学生的个性需要在集体中得不到满足时,情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彼此选择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同学关系、邻里关系、家庭结构和背景相似、家庭经济状况相近、父母的同事或朋友关系等都会使一些条件相似者之间容易接近、沟通和交流,进而形成关系密切的小圈子。
  
  二、非正式团体的内在影响
  
  班级中的这种非正式团体,其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对于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在班级创新建设中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他们也容易被纳入班集体的管理轨道,使之很自然地与班级融为一体,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建设和形成。而在一些负面小团体中,部分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往往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对班集体的发展漠不关心,游离于班级教育活动之外,不愿意接受老师和班干部的管束,极容易和老师发生对立,和同学发生矛盾,影响班级学生之间的团结,任其发展下去会影响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对班级的教育管理产生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三、非正式团体的管理策略
  
  1、要细心观察、善于捕捉。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通过细心观察,一方面可以及早发现他们思想上一些不好的苗头,及时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把这种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通过细心的观察,就会捕捉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在他们中间,有的学生的字写得很漂亮,有的学生则是体育活动的佼佼者,在校运动会上多次为班级争光,而有的学生则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凡此种种,只要一经发现,班主任务必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激励并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到班主任的目光始终追随着他们、关注着他们。
  2、要得其要领、耐心谈话、循循善诱。教育谈话是十分必要的,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事,明确指出其行为的错误性和严重性。班主任要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既要和风细雨,又要雷霆万钧,在可以接受的场合和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切忌简单粗暴。
  3、要关心有加、多多帮助。非正式团体尽管会对班级造成这样或那样的负面影响,但班主任也不能因此对他们另眼看待或置之不理,而应该把心放正,应该在学习上、生活上对他们多加关心,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同时发动班里的其他同学多跟他们交流、接触,让他们认识到,虽然在平时他们与班里其他同学的矛盾较深,但同学们仍然重视他们的存在,仍然关心着他们。
  4、要充满信心、不可急躁。要使非正式团体逐渐缩小与班集体的距离,让他们重新与班级融为一体,班主任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人的转变是有一个过程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也经常会有一些反复,今天表现不错,明天可能又有事了。对此,班主任不能急躁,不能失去信心,应该相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学生是人,具有人的感情,教师的付出他们是可以感知的。他们的回报就是他们的转变和发展。
  对于班级中的非正式团体,要促使他们从负面走向正面,一方面不能姑息他们的错误,但也不能一味地采用“高压猛打”的方式,而应该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既要有严父的批评,又要有慈母的关怀,双管齐下,才能逐步见效。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学》,谭保斌,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班主任兵法》,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今天怎样做教师》,王晓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4、《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张万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素质教育”的解释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促进个体德智体美的发展,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以发展个性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概念,在最初的时候是针对理工科院校学生缺乏人文知识训练而提出的。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也对素质教育作出完整的定义,他说,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
期刊
幼儿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妇女们的解放,传统文化、观念的变迁和更新,教育和科学的发展,社区与家庭结构的改变,人们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在我们的祖先开始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时候,为了维系社会生存和延续的需要,年长的一代必须把生产劳动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从儿童时代起就逐步传授给他们。在生产力
期刊
当前,以能源安全、节能为主要内容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国家倡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实现万元GDP比2005年下降20%,并作为有约束力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要实现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人们节能意识的树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应该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节能降耗的
期刊
新课改提出了新要求,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要面对更大的现实挑战,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日益凸显。    一、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1、社会压力带来的焦虑感、紧张感  自古以来,人们对教育都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整个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课程素养,成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压力,使教师疲于奔命。
期刊
课堂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主”不可偏废。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表述,指点学习方法,控制与调整学生学习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首要条件。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
期刊
1957年中央曾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方针。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生产劳动教育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论。这个理论被过去苍溪中学组织学生参加校办园艺场的生产劳动教育实践所证明:1、在德育方面,学生通过生产劳动锻炼的深刻教育,养成了劳动习惯,懂得了劳动光荣,产生了热爱劳动和尊敬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强了事业心、责
期刊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不同利益主体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选择,集体主义思想有被淡化甚至被否定的趋势,有人认为提倡集体主义会压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集体主义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怎样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当前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    1、利益主体多元化。市
期刊
有一位大学生在内蒙古读大学,整整三年竟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了筹足自己的学费在街头卖艺;广州某重点中学一位教师和一位校长带学校优秀学生外出交流访问,乘车时因人多座位少,校长和老师只好坐在车门槛上,在几天的乘车时间里,一直没有一个学生让座;笔者所在县某校四名初中生下河洗澡,其中一名学生滑进深潭无法自救,其余三名学生竟然相继偷偷溜走,既不向河岸边的老俵呼救,更对学校隐瞒真相,致使溺水学生丧失宝贵生命;一
期刊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阅读、综合实践方面的指导,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懂得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回顾教学的经历,我深深觉得:阅读重在培养。  从课堂教学看,课文的学习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初读——熟读——有感情地读(悟读)。每一个阶段都要教给学生方法。上课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扫清阅读中的障碍,识记生字,能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并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课中
期刊
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评价数学:数学是枯燥的,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这种观点虽然比较偏激,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负面状况。其实,生活是美的,而生活中因为有了数学就变得更美。为什么学生没此感觉呢?除了教材的原因外,作为数学教师,应检讨一下自己的教学,有必要重新设计数学教学流程,尤其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方面。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