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文化本土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语言文化本土化特征日益显现,是英语语言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结果。当前英语教学亦越来越注重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在中国诞生的中国英語变体,则融合了中国语言的文化特色,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一种体现。只有在词汇、阅读材料、英国国家文化等多方面实现本土化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意识,消除文化差异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化;本土化;教学
  B.W.Robinet 在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Other Languages 一书中指出:“语言是社会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由于语言和文化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跨文化交际中,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因文化蕴涵的不同而产生误解。外语学习,三分语言,七分文化,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想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扫除文化知识设置的障碍,多接触英美文化,大量练习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对异域文化的反应速度。只有有意识地培养运用英语阅读的能力,才能在信息量大的阅读理解过程中反应敏捷,迅速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达到提高阅读的目的。由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不同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背景,表示同一事物的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相应不同的解释。
  毋庸置疑,现今的英语教学越累越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英语语言技能培训,只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的教授,及更要教授英语的内涵和文化背景。而在中国的英语语言教学中,人们开始重视汉语言文化的输入,把中国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这就引申出英语本土化的概念,即英语在世界各地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现象。
  1文化与英语语言教学
  文化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之一,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两种相互渗透,不可分割。人类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决定了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与广泛性。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承载了人类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生信仰、价值观念等存在,邓炎昌在《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对比》中提出:“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语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渊源、历史符号和文化潜质的体现,包含着本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情感观念和意识形态,也是文化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脱离文化而存在,一种语言的学习也是对文化的认识过程,如果对文化不了解,势必造成语言学习和沟通的障碍,导致语言交际的失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英语逐渐呈现一种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学习英语的人数日益增长,超过了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数。这就决定了英语被世界所拥有,并出现英语在世界各地的本土化,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绝大多数英语材料已具有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特征。这要求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结合中国文化与教材特征,适当掌握英语语言在中国的本土化特征。
  2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渗透
  从语言文化教学渗透的意义来说,我们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采取正确可行的学习策略,才能实现语言文化渗透教学的最终目标。
  2.1 教学渗透原则
  一是贴近教学实践原则:既要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实际,又要贴近教学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实际要求,使英语语言的学习立足于英语语言、学生自身、教学环境、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二是有机统一原则:使英语语言的教学与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机统一起来,两者相互配合,真正实现文化教学内容的渗透。三是阶段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切不可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因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且深浅不一,只有掌握教学中的阶段性特征,才有可能实现教学成效的最大化。
  2.1 教学渗透内容
  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渗透有多方面,主要有:人物称呼,如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及不同性别间不同称呼;礼貌用语,如在不同场合下的问候、告别、称赞、请求、表述等的不通用语;穿戴习惯,在特定场合,有各种特殊的穿戴习惯,正式与非正式,各有什么忌讳等;不同国家节假日不同,各举行怎样的庆祝仪式;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特色、政治体系等的特色;不同地区文娱特点和习惯等。
  2.3 教学渗透策略
  “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在英语教学中注意东西方文化差异,并且还要解释这些差异,使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文化意识或跨文化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英语语言教学中掌握正确的教学渗透策略:一是专题讲解策略。即是教师结合英美等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特点,开展专题讲座,如莎士比亚的戏剧,让学生既掌握戏剧人物的性格特征,又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常识。二是实践教学策略。如教学现场对话表演、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都是从实践教学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文化。三是比较策略。日常生活和交际中的语言、称呼、行为方式,在不同的英语过度和民族中有很大差异,让学生通过比较策略学习,可以使其更深刻的了解语言文化的内涵。四是拓展学习策略。学习者可通过课外阅读、听讲座、参加培训、网络远程学习等多种方式学习,为语言文化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空间。
  英语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日益深入的过程中,开始出现一些忽视本土第一语言学习的现象。这警醒我们在吸收西方外来文化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这也是英语语言文化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永峰,罗燕子. 论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文化的本土化渗透[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110-112.
  [2]臧桂营,张尚莲,刘采敏. 理工科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汉语言文化渗透[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5:81-82.
  [3]陶吟吟. 论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渗透[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1:118+128.
  [4]王影. 高校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探究[J]. 英语广场,2015,03:60-6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北欧,“家”是传统。这个“家”代表一个聚合的空间,一段私密慵懒的个人时光,一个可以沉淀思想的地方,因此人如何在“家”里生活都是基于北欧人情感需要而考量的。文章通过分析北欧的人文、社会、环境等因素;例举在历史进程中大师们的设计贡献,挖掘出“设计在北欧人的血液里”的含义。  【关键词】:北欧设计;传统;传承;“家”的设计;设计无处不在  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与“家”相结合的设计一直以来都
期刊
【摘要】:长久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女性绘画一直不被重视,但它却有着独特的视角和特有的表达语言。本文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分为民国以前、民国—建国、建国后三个阶段对中国女性绘画艺术进行简单梳理,试图呈现给大家一种别致的绘画风格及特征。  【关键词】:女性;绘画;意识  中国由于长久的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在绘画的历史长河中,女性绘画一直被忽视,许多杰出的女性画家和其作品也都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然而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俗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民俗文化被重新包装,民俗文化产业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效益,体现出了巨大的商品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认识了解它的人却越来越少。本文将以杨凌上川口村为例,从它的产生、特点、基本形态、发展等现状进行介绍,探讨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春秋决狱,是以儒家思想为断狱的指导思想,其提出于汉朝时代,其推行主要运用“原心定罪”原则和“亲亲相首匿”原则,春秋决狱是统治者推行儒家理论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吸收其它各家学说,开始了我国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法律的儒家化由此发端。其后,在唐朝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完全形成。  【关键词】:春秋决狱;法律;儒家化;古代  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中国法律的影响极为
期刊
【摘要】: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影响最广泛和最持久的文化思想潮流。他虽是心理学家,但在美学上也颇有造诣,尤其是他把独创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运用到美学研究上,创立精神分析美学,在美学研究领域起到了开疆拓土的作用,对其后的美学家乃至今天的我们都有很大启发。弗洛伊德美学思想以精神分析美学为主,也不乏其它优秀的理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把心理学运用到美学的开拓者,其理论不可避免的会有缺陷甚至错误
期刊
【摘要】: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同样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无论是在文化交流还是人际交流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二者之间既存在共性也存在个性。  【关键词】: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共性;个性  引言  符号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被提出了,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下半期结构主义的出现,它才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众多学者所认识和研究。传统语言学认为符号即为事物的名称标记、代名词。而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则
期刊
【摘要】: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洛阳作为丝路的起点和大运河的中心已为世界所公认。丝绸之路,是丝绸文化的传播之路。雀金绣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符号,如今我就是想把美好的祝愿带给丝路沿线各国,沿着先人的足迹重走丝路,让最美的丝绸成为丝路国礼,这也许就是丝绸之路最质朴又最华美的回归。  【关键词】:丝路国礼;雀金绣;崤函古道  一、前言  刺绣在唐宋时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在唐代,服装刺绣也开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并与实践结合进行探索,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为核心,从为人之师,为人子弟,校园风气三个方面探讨了儒家文化与大学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关键词】:儒家文化;大学校园;实践探索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期刊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五十六种民族文化,相依共济、相扶守望、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有责任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把它作为精神食粮,铺垫今后的人生道路。  【关键词】:文化;大学生;精神财富  
期刊
【摘要】:《沈清传》是一部关于孝女的故事,在朝鲜半岛广为流传至今。关于《沈清传》的研究对象诸多是有关《孝》。本论文以神话批评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沈清传》中所体现的祭仪原型。  ?1? ??  ???? 《???》? ?? ??? ?? “?”??? ?????? ?? ?????. “?”? ???? ?????? ?? ? ??????? ?? ????? ????? ??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