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语文,净化心灵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_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尤其是本民族精神发展的窗户。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上,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语文又是思维的艺术,它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所以语文教师要张扬语文魅力,善待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净化学生的心灵。语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所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对于走进语文、融入语文、嗜好语文显得多么重要。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
  语文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也不是简单的思维演绎,而是获取并积累知识的过程,即在积累与阅读视野中得到升华,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提升语文素养。那么语文教师该怎样经营他的课堂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通过阅读教学,深化语文素养
  首先,教师应该给予孩子们良好的阅读方法。有人曾说过: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学生的阅读视野,审美期待与以往大相径庭,他们不希望作者居高临下,耳提面命似的给他们什么教诲,他们希望每读完一篇美文进行艺术评价。为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我引导他们阅读的步骤和方法。如:读准、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另外为了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制定了以下几个句式:拿到一篇文章,第一个句子是这是一篇 —— 的故事;第二句子是这篇文章好在——;第三句子是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这样既拓展了视野,又训练了思维能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耳濡目染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完善。
  其次,让学生为美文设计问题。回答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学生对一篇文章理解能胸有成竹,能展现思维智慧的火花,但若能从中走出来,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来提出问题、设计问题更能提升境界。为此在阅读课上我尝试让小组之间提供美文,并大胆创新,设计问题,让孩子们驾御文章。
  二、通过美文积累,净化语文素养
  刘勰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然界的一切景物,都打上作者感情的烙印,从而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语文课本中节选的虽都是经典名篇,但读的时间长了,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要做到博览群书,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品味生活的内涵与真谛。经典美文体现出名家的风采,融文采、哲理、美学、情感于一体,这对学生的写作与陶冶情操大有裨益,所以每一次美文之旅,我都让学生记录下美句,并及时背诵,如:名著中的经典美句,文摘等杂志中的美文等等。如美段:我是一只柔弱无力的小鸟,虽有翅膀却无法飞翔;我是一只迷失方向的蝴蝶,虽有美丽却看不到前景,可自从遇上您,我的生活便有了生气(选自《爱心天使的感谢信》)。如美词:萍水相逢、人情世故、优哉游哉、茅塞顿开等等。每天抄写在小黑板上,让他们背读。每次上课之前让他们背读,并将美句组成一段文字。这样他们背读多了,积累多了,自然写文章信手拈来,抛砖引玉,欲罢不能,使他们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语文素养自然不言而喻。
  三、通过阅读与写作的交融,升华语文素养
  生活是唯一源泉,阅读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受阅读的影响,爱看名家作品的学生,他们作文的语言风格或多或少都有些名家的痕迹,对古今中外名著的大量欣赏中,学生可以尽情的在文字海洋中徜徉,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语言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时,我总是将阅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对美文的写作特点,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及语言文采进行创造性仿写。“不是锤的撞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能使鹅卵石更日臻完善。”读到泰戈尔的这句诗时,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惊喜,多富有诗情的语言呀,如果孩子们进行创造性仿写,相信会有灵感的火花产生。
  学生在阅读中浸染着有所乐,有所得,有所成,感受着和谐融洽的氛围,从而滋生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阅读中的审美也净化着孩子的灵魂。除了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外,教师可以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兴趣,如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座谈会、辩论会来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种能力的养成都需要耐心的训练。我愿和所有的语文教师一起在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上开出绚丽的花朵。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积淀出无数的优秀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代的诗人、词人在其作品中所创造的情景、意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透过这些画面,我们可以窥视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所体验和创造出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细细地品读、认真地体味,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册书都编排了十首古典诗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以画传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健康积极的情感对主体有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遵循上述规律,倾注爱心,培养并强化积极情感:少训斥惩罚,多激励表扬;少理性说教,多情感投入。学生不听话时,往往一“骂”即“静”,一“训””就“乖”。频用此法,表面上制止了学生的不良行为,实质上会带给学生深深的伤害,甚至留下心理障碍。相反,爱心——充满
期刊
我认为明代小品文家中,最善于写人绘物达情叙事的莫过于张岱,而张岱的诸多传世之作中,最为卓绝高妙的要首推《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
期刊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  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义的重点
期刊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前提与基础。我以为,语文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一、树立科学的读书观  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因此,语文教师要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开拓自己的视野,并把读书所得应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艺术,这应是语文老师读书最大的收获。随着无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媒
期刊
长期在农村执教的语文教师,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感慨:很多学生怕写作文,烦写作文,甚至因此影响到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如何改变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偏低的这种现状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是提高其作文素养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究竟应该怎样指导学生模仿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三个“结合”。  一、读写相结合  朱熹说过:“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又说“古人作文作诗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倡导的是在语文学习中能让每一位学生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真、善、美。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情感,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和某些教师对他们主观情感的冷落,已经快成为当代应试教育的附庸。  在我看来,语文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成为培养学生个体情感的阵地,而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恰恰缺少与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心理学家认为:情感
期刊
4月15日,“2011年全国首届初中名校减负特色经验名校长论坛暨名校名师特色教学现场观摩活动”在宜兴实验中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听课学习活动。这次活动我共听了7位名师的课,每一堂课都各有特色。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观摩学习使我产生了很大的思想震动,受益匪浅。  第一、浮华退去,尽显本色。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实在。他们的课都很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淡化了课件等的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在作文课上好多的同学拿到题目,不知该如何下笔才好,在自己的位子上翻了一阵,找出几篇作文,在这篇作文上找开头,在那篇作文中找结尾,中间部分好似挤牙膏一般挤出一句,再挤下一句。这样看着一篇文章,真是不禁有些酸楚。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高效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成为课堂的主人呢?下面是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就是读读、背背、写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生的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特点,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来激发和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创设学习氛围,营造学习情景,不但有助于拉近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