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风眠先生的“仕女画”是新时期的中西调和的艺术。他那情绪、情感的真挚表达,单纯的绘画手法、样式,对传统的正确认识,以及对西方艺术的合理运用与发扬,都显示了他一代大师的风范。
关键词:中西调和 仕女画 绘画 艺术
正当中国画界“掩上大门莺歌燕舞”之际,林先生怀着孤寂与苦痛溘然长辞。林先生虽然走了,但林先生的画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令人回味无穷。
林先生的艺术深深扎根于国人艺术的沃土之中,饱吸西方艺术之甘露,养己浩然之正气。特别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他在欧洲学习的六年中,眼界大开、广览博学,炼就了非常扎实的西方艺术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日后研究中国当代新艺术形式确立了一个出发点。也正因此,林先生的画才兼具中西两种风情,并由此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林先生的艺术源取大自然,又高于大自然;既有艺术大师的智慧与优雅,又有现实社会人的浓浓情谊。从先生青年时期的铁肩道义、疮痍疾苦、瓶花簇卉再到先生晚年贯注血泪生命,充满人生疑问之巨著,都有自己独特的题材、体裁、形式与风格。他的作品里总是笼罩着一丝孤寂、一股淡雅、一缕冷凝,但他同时又有一股不屈的生机冲撞着人的心灵——艺术家的天赋在此显现。
尤其是他的“仕女画” 已远远突破了传统“仕女画”的范畴,他把视线对准了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对劳动阶层的女性,是林先生仕女画中的“常客“。
林先生仕女画作品主要是彩墨作品,倾向于“西体中用”。既是用西方近代绘画讲究光、色、变形、抓装饰为体,汲取中国民间艺术如石窟壁画、京剧、剪纸、皮影的造型动作,瓷绘的急速笔线等为用。而这种体用又都以不脱离水墨画的材料、工具为前提。因此按照当下中国艺坛的分类应属性中国画中的“彩墨画”。但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他当属“中西调和”一派,自成一格。因为他并没有完全因循传统中国画的表达。他的人物造型萌发于中国民族艺术,得力于西方写实艺术的锤炼,成熟于自身文化价值的熏陶;综合中西艺术构图、造型、技法、色彩与一身。他以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样式,在我们的先人走出国门之际,他也同样迈出了国门,走进了欧洲,系统的学习了西洋绘画的技法与形式,并受到了欧洲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西方近代各流派的影响,融汇百家于一身,所以林先生的作品以高度洗练概括,似有似无。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以无代有,涵纳宇宙百物。看似空秕,实则充盈灵秀。不再就画作画,而是从整个艺术的高度去处理整幅画作。林先生表现情绪、情感的现代性是传统绘画所罕见或没有的。这主要是指他作品中特有的孤寂和时隐时现的悲情。但其表现形式又很美,一种孤独的美,一种“调和”的美。林先生本人就是“调和”论者。调和论承认文化是相生共存、多元生发的。林先生把中西艺术的交融称为“调和”,即取两者加以协调,是先取各自之所长,然后造成一种新的和谐的艺术。超越了一般人的惟我独尊,惟“正统”是从。这个主张一方面来自他的个人生活体验,另一方面源于中国艺术在审美愉悦自适的传统的影响,还有一方面即欧洲六年的影响。
林先生的仕女画不能简单得用色彩、造型、技法来区分他的画是否是中国画。中传统画也有浓丽的重彩、青绿。西方传统中也有单色的素描。不能以简单的有无颜色来区分,而造型中,中西由各都有繁复、各有简练。技法也依据材料所限,有所不同。所以都不能够作为区分中西的标准,更不可能以其一作为充分理由。但艺术贵在创新,必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画坛才会繁荣我们不要怕有派别、讲派别。有的派别才会有竞争,有竞争画作质量才会提高的快,由对方指出缺点,才能让人记忆深刻,进步更快。林先生西体中用,用几何形体和水粉水彩来刻画传统题材“仕女画”,使西洋画以符合中国人审美观的形式现于东方,让西洋画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人们往往只注意林先生对中国画的表现和影响,而忽略了他独特的造型和对西方艺术的表现传播。在这方面他的创造力同样惊人。既然称林先生的“仕女画”有“中西调和”之美,那对于西方艺术的表现,就决不容抹杀。
且东方艺术的精华为“天人合一”讲究神、气、韵,林先生把这些容入西方艺术坚实严谨的形象之中。形、神、气、韵兼备。中西艺术这样互补互动的关系是双向的,不仅是自己汲取,而且也给对方一个发展的空间。林先生对这个关系的处理上把握的非常得体,恰倒好处、不愠不火。很多人在中西艺术融合过程中,往往采取一种主动汲取,被动消化,忽视了事物的互动原理和反作用。林先生他既消化汲取了外来艺术之精华,使中国艺术得到了活力与发展的同时,也让外来的精华在民族艺术的沃土之中得到了发扬延续与革新。突出表明了林先生宽阔的心胸与艺术修养。不愧是一代“中西调和”成功的艺术大师。这种不仅吸收而且回报丰厚的做法,正是一个艺术大师的本色。
自30年代以来林先生就研究毕加索、布拉克等人的立体主义,还专门翻译了不少欧洲当代艺术的文章,自己也搞过专题讲座。但林先生真正认识毕加索的伟大成就,还是在看过中国戏曲后。林先生在80年代画 的〈宝莲灯〉就极具特色。画中人物的走场与变换身姿使人想到毕加索〈亚威农少女〉中怪诞、离奇而又综合、连续的风格。他在画中将色墨有机融合,解决材料差异问题的同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他在整个后期的仕女画创作中,都以西方的形式表现纯粹东方的情感,这无疑使中国人更加了解和欣赏西方艺术。
林先生的“仕女画”,体现的是一种“时代精神”(9),他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中西融合,创造出了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使审美的主体?——人,更真实的了解他的“仕女画”。在发扬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时也使西方艺术的种子在中国找到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传播的空间,为中国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美的本质更加突显,使“人化的自然界”重新回归“自然界的人”,使中国艺坛焕发出新光彩。
关键词:中西调和 仕女画 绘画 艺术
正当中国画界“掩上大门莺歌燕舞”之际,林先生怀着孤寂与苦痛溘然长辞。林先生虽然走了,但林先生的画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令人回味无穷。
林先生的艺术深深扎根于国人艺术的沃土之中,饱吸西方艺术之甘露,养己浩然之正气。特别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他在欧洲学习的六年中,眼界大开、广览博学,炼就了非常扎实的西方艺术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日后研究中国当代新艺术形式确立了一个出发点。也正因此,林先生的画才兼具中西两种风情,并由此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林先生的艺术源取大自然,又高于大自然;既有艺术大师的智慧与优雅,又有现实社会人的浓浓情谊。从先生青年时期的铁肩道义、疮痍疾苦、瓶花簇卉再到先生晚年贯注血泪生命,充满人生疑问之巨著,都有自己独特的题材、体裁、形式与风格。他的作品里总是笼罩着一丝孤寂、一股淡雅、一缕冷凝,但他同时又有一股不屈的生机冲撞着人的心灵——艺术家的天赋在此显现。
尤其是他的“仕女画” 已远远突破了传统“仕女画”的范畴,他把视线对准了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对劳动阶层的女性,是林先生仕女画中的“常客“。
林先生仕女画作品主要是彩墨作品,倾向于“西体中用”。既是用西方近代绘画讲究光、色、变形、抓装饰为体,汲取中国民间艺术如石窟壁画、京剧、剪纸、皮影的造型动作,瓷绘的急速笔线等为用。而这种体用又都以不脱离水墨画的材料、工具为前提。因此按照当下中国艺坛的分类应属性中国画中的“彩墨画”。但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他当属“中西调和”一派,自成一格。因为他并没有完全因循传统中国画的表达。他的人物造型萌发于中国民族艺术,得力于西方写实艺术的锤炼,成熟于自身文化价值的熏陶;综合中西艺术构图、造型、技法、色彩与一身。他以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样式,在我们的先人走出国门之际,他也同样迈出了国门,走进了欧洲,系统的学习了西洋绘画的技法与形式,并受到了欧洲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西方近代各流派的影响,融汇百家于一身,所以林先生的作品以高度洗练概括,似有似无。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以无代有,涵纳宇宙百物。看似空秕,实则充盈灵秀。不再就画作画,而是从整个艺术的高度去处理整幅画作。林先生表现情绪、情感的现代性是传统绘画所罕见或没有的。这主要是指他作品中特有的孤寂和时隐时现的悲情。但其表现形式又很美,一种孤独的美,一种“调和”的美。林先生本人就是“调和”论者。调和论承认文化是相生共存、多元生发的。林先生把中西艺术的交融称为“调和”,即取两者加以协调,是先取各自之所长,然后造成一种新的和谐的艺术。超越了一般人的惟我独尊,惟“正统”是从。这个主张一方面来自他的个人生活体验,另一方面源于中国艺术在审美愉悦自适的传统的影响,还有一方面即欧洲六年的影响。
林先生的仕女画不能简单得用色彩、造型、技法来区分他的画是否是中国画。中传统画也有浓丽的重彩、青绿。西方传统中也有单色的素描。不能以简单的有无颜色来区分,而造型中,中西由各都有繁复、各有简练。技法也依据材料所限,有所不同。所以都不能够作为区分中西的标准,更不可能以其一作为充分理由。但艺术贵在创新,必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画坛才会繁荣我们不要怕有派别、讲派别。有的派别才会有竞争,有竞争画作质量才会提高的快,由对方指出缺点,才能让人记忆深刻,进步更快。林先生西体中用,用几何形体和水粉水彩来刻画传统题材“仕女画”,使西洋画以符合中国人审美观的形式现于东方,让西洋画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人们往往只注意林先生对中国画的表现和影响,而忽略了他独特的造型和对西方艺术的表现传播。在这方面他的创造力同样惊人。既然称林先生的“仕女画”有“中西调和”之美,那对于西方艺术的表现,就决不容抹杀。
且东方艺术的精华为“天人合一”讲究神、气、韵,林先生把这些容入西方艺术坚实严谨的形象之中。形、神、气、韵兼备。中西艺术这样互补互动的关系是双向的,不仅是自己汲取,而且也给对方一个发展的空间。林先生对这个关系的处理上把握的非常得体,恰倒好处、不愠不火。很多人在中西艺术融合过程中,往往采取一种主动汲取,被动消化,忽视了事物的互动原理和反作用。林先生他既消化汲取了外来艺术之精华,使中国艺术得到了活力与发展的同时,也让外来的精华在民族艺术的沃土之中得到了发扬延续与革新。突出表明了林先生宽阔的心胸与艺术修养。不愧是一代“中西调和”成功的艺术大师。这种不仅吸收而且回报丰厚的做法,正是一个艺术大师的本色。
自30年代以来林先生就研究毕加索、布拉克等人的立体主义,还专门翻译了不少欧洲当代艺术的文章,自己也搞过专题讲座。但林先生真正认识毕加索的伟大成就,还是在看过中国戏曲后。林先生在80年代画 的〈宝莲灯〉就极具特色。画中人物的走场与变换身姿使人想到毕加索〈亚威农少女〉中怪诞、离奇而又综合、连续的风格。他在画中将色墨有机融合,解决材料差异问题的同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他在整个后期的仕女画创作中,都以西方的形式表现纯粹东方的情感,这无疑使中国人更加了解和欣赏西方艺术。
林先生的“仕女画”,体现的是一种“时代精神”(9),他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中西融合,创造出了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使审美的主体?——人,更真实的了解他的“仕女画”。在发扬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时也使西方艺术的种子在中国找到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传播的空间,为中国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美的本质更加突显,使“人化的自然界”重新回归“自然界的人”,使中国艺坛焕发出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