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冠心病优质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87-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即冠心病)顾名思义,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在我国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的形势下逐年上升,给老年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1]。特别是发生心绞痛时,严重伤害患者身心健康。为此加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治疗及护理干预至关重要[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委员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在57至80岁之间,平均(66.2±8.4)岁,病程在1至4年之间,平均(1.5±0.3)年。临床表现:心绞痛14例,心律失常12例,心肌梗塞10例,充血性心衰3例,冠状循环功能障碍3例,其他18例。抽签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表现等信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及对症护理等内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病房环境建设及行为干预等内容。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焦虑、抑郁评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获取。护理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包括病情改善、症状变化、护理态度、沟通交流等内容,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三个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满意18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满意14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7例,总满意率为76.67%。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 ±s,分)
组别 焦虑 抑郁
实验组(n=30) 28.64±5.76* 27.45±4.60*
对照组(n=30) 41.33±6.55 43.53±5.52
t值 -4.601 -7.077
P值 <0.05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实验组(n=30) 18(60) 10(33.33) 2(6.67) 28(93.33)*
对照组(n=30) 14(46.67) 9(30) 7(23.33) 23(76.67)
x2值 — — — 5.359
P值 — — — 0.03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充血性心衰等[3],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病情严重且伴有疼痛等症状,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此加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护士要积极主动的帮助其熟悉环境,缓解患者对医院的不适感,同时主动了解患者病情,耐心的告知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预防手段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情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4]。另外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对于配合度差的患者来说,可通过讲座、沟通、利害关系分析等多种方式提高患者按时服药意识;对于焦虑、抑郁患者来说,多关心、安慰及鼓励患者,用成功案例、听音乐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首先要告知患者正常饮食的重要性,然后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为患者补充适当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再者,病房环境建设。护理人员要定期打扫、消毒病房,按时开窗通气,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中,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若患者需长期卧床,指导或帮助患者翻身,且护理过程中态度亲切、和蔼。最后,行为干预。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禁烟禁酒,尽量不要进食辛辣、多脂肪的食物,特别是肥胖患者。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提高睡眠质量,保持心态平和。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可适当开展慢跑、散步等运动,量力而行,促进血液循环[5]。
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依从性明显提高,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石桂芳,张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7):488-489.
[2]王明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69例临床特点及治疗[J].中国医学工程,2013(08):65.
[3]李英花,赖云萍.护理干预对62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28):159-160.
[4]刘红霞,江桂连,龙贵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09(12):21-22.
[5]王李萍,欧阳建英,陆伟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03):152-153.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87-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即冠心病)顾名思义,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在我国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的形势下逐年上升,给老年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1]。特别是发生心绞痛时,严重伤害患者身心健康。为此加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治疗及护理干预至关重要[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委员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在57至80岁之间,平均(66.2±8.4)岁,病程在1至4年之间,平均(1.5±0.3)年。临床表现:心绞痛14例,心律失常12例,心肌梗塞10例,充血性心衰3例,冠状循环功能障碍3例,其他18例。抽签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表现等信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及对症护理等内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病房环境建设及行为干预等内容。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焦虑、抑郁评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获取。护理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包括病情改善、症状变化、护理态度、沟通交流等内容,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三个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满意18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满意14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7例,总满意率为76.67%。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 ±s,分)
组别 焦虑 抑郁
实验组(n=30) 28.64±5.76* 27.45±4.60*
对照组(n=30) 41.33±6.55 43.53±5.52
t值 -4.601 -7.077
P值 <0.05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实验组(n=30) 18(60) 10(33.33) 2(6.67) 28(93.33)*
对照组(n=30) 14(46.67) 9(30) 7(23.33) 23(76.67)
x2值 — — — 5.359
P值 — — — 0.03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充血性心衰等[3],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病情严重且伴有疼痛等症状,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此加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护士要积极主动的帮助其熟悉环境,缓解患者对医院的不适感,同时主动了解患者病情,耐心的告知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预防手段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情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4]。另外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对于配合度差的患者来说,可通过讲座、沟通、利害关系分析等多种方式提高患者按时服药意识;对于焦虑、抑郁患者来说,多关心、安慰及鼓励患者,用成功案例、听音乐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首先要告知患者正常饮食的重要性,然后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为患者补充适当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再者,病房环境建设。护理人员要定期打扫、消毒病房,按时开窗通气,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中,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若患者需长期卧床,指导或帮助患者翻身,且护理过程中态度亲切、和蔼。最后,行为干预。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禁烟禁酒,尽量不要进食辛辣、多脂肪的食物,特别是肥胖患者。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提高睡眠质量,保持心态平和。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可适当开展慢跑、散步等运动,量力而行,促进血液循环[5]。
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依从性明显提高,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石桂芳,张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7):488-489.
[2]王明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69例临床特点及治疗[J].中国医学工程,2013(08):65.
[3]李英花,赖云萍.护理干预对62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28):159-160.
[4]刘红霞,江桂连,龙贵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09(12):21-22.
[5]王李萍,欧阳建英,陆伟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0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