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学生,从小生活优裕,学习顺利,生活一片坦途,但当真的面对挫折时,心理上往往一时难以承受,而容易出现问题。我们提倡挫折教育,但不是说挫折越多越好,挫折教育的精髓应该是耐挫力的培养。既然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有必要学会如何面对挫折,那么如何应对挫折,如何学会直面挫折,学会应对挫折的方式,让挫折成就人生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我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
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要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建立一个正确的挫折观。在现实生活中,考试不理想、人际关系困难、生活不适应等挫折,几乎每个人都曾遇到过。有些学生总认为生活中的挫折、困境、失败都是消极的,可怕的,受挫折后往往悲观抑郁,甚至丧失了继续学习下去的勇气。事实上,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处理得好的话,它也可以成为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生活中许多的优秀人物就是在挫折磨练中成熟、在困境中崛起的。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形象地把挫折比作一块石头。石头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但对于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强者,他可以成为垫脚石,让人站得更高;对于弱者它可以成为绊脚石,使人一蹶不振。可见挫折犹如一把双刃剑,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伤害我们,关键要看我们怎么用它。经历挫折可以使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磨练意志,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反,过于一帆风顺的生活反而会使人耽于安逸,丧失斗志,在挑战到来时措手不及。因此可以说,挫折也是一种机会。只要能坦然面对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就可以适应任何变化中的环境。
2 引导学生改变不合理的观念看法
引起强烈挫折感的与其说是冲突,挫折、不如说是受挫学生对所受挫折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态度。下面几种是学生们常见的对挫折的看法:
(1)此事不应该发生在自己身上。有些学生把生活中的不顺利,学习、交往中的挫折、失败看作是不应该发生的。学生们都习惯于愉快、丰富的生活,一旦出现成绩滑坡,朋友负心,或期终评不上优秀等等事件,就认为它不应该发生,而变得烦躁、易怒、束手无策、痛苦,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
(2)以偏概全。有些学生常常以片面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简单地以个别事件来断言全部生活,一叶障目。例如,我班有位学生谢某,平时学习刻苦,认真,期考时,成绩却出乎意外,没有进入全年级10名,谢同学认为自己彻底失败,不是读书的材料,常常自责自怨,甚至自卑而最终放弃继续学习下去。
(3)无限地夸大后果。有些学生遇到的是一些小挫折,却把后果想象得非常糟糕、可怕。夸大的结果是使人越想越消沉,情绪越来越恶劣,最后难以自拔。例如,我班的刘同学一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学不下去,整日忧心匆匆,结果自己放弃学习。这实际上是一种自己吓唬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的做法。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改变以上这些不良的认知方式、纠正错误的观念,学生才能实是求是地评价挫折带来的后果,从困难中看到希望。
3 培养学生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勇于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我随时要求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复杂的环境中去磨练,向生活学习,而不是逃避现实。同时,力争提高他(她)们自身的修养,培养他(她)们养成冷静思考的习惯,经常让他(她)们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激励。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积极主动的适应,勇敢顽强的拼搏,反复不懈的磨练会使心理更趋成熟,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的能力,促进身心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4 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为了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每个人都应主动地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重点培养学生们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优良品格。自信才能乐观、乐观才能自信。当遇到挫折困境时,如果自信自己一定能取胜,那就会积极地去改变现实,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是自信的作用。乐观者在面临挫折、困境时,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能够透过表面的不利看到蕴藏在背后的希望,相信明天是美好的,从而信心十足地去战胜困难,应对挫折。
5 培养学生敢于正视挫折
正视挫折是排除挫折的心理前提。所谓正视,就是既不要简单地怨天由人、归之天命,也不要消极地逃避,为其合理性寻找遁词,自欺欺人。在实际生活中,我引导学生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帮助他(她)们直面挫折。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确立的敏感期,思维方式的两极波动性常常使青少年容易产生冲动、偏激,甚至是逆反选择,即从简单走向否定,因此教师在引导他(她)们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时,还应帮助其掌握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去分析挫折,利用挫折。当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他(她)们和自生个性的不良倾向作斗争。
6 引导学生积极地寻求恰当的方式方法战胜自我,战胜挫折
如果说认识自我是极其困难的事情的话,那么战胜自我则更需加倍的毅力和勇气。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尤其是当人陷入某种困境之时,理性的迷失或降低是常见的情形,因此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认识、心理上的某种误区,重新确立目标体系。帮助学生与其自卑、自欺、自弃的倾向进行不懈的斗争,帮助他(她)们用科学的精神来寻求排除困惑的方法。
当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师共同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我们应该从点滴入手,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人格。只要我们充分认识挫折,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引导,掌握挫折的特征和应对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就一定能引导学生战胜挫折,使学生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要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建立一个正确的挫折观。在现实生活中,考试不理想、人际关系困难、生活不适应等挫折,几乎每个人都曾遇到过。有些学生总认为生活中的挫折、困境、失败都是消极的,可怕的,受挫折后往往悲观抑郁,甚至丧失了继续学习下去的勇气。事实上,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处理得好的话,它也可以成为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生活中许多的优秀人物就是在挫折磨练中成熟、在困境中崛起的。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形象地把挫折比作一块石头。石头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但对于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强者,他可以成为垫脚石,让人站得更高;对于弱者它可以成为绊脚石,使人一蹶不振。可见挫折犹如一把双刃剑,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伤害我们,关键要看我们怎么用它。经历挫折可以使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磨练意志,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反,过于一帆风顺的生活反而会使人耽于安逸,丧失斗志,在挑战到来时措手不及。因此可以说,挫折也是一种机会。只要能坦然面对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就可以适应任何变化中的环境。
2 引导学生改变不合理的观念看法
引起强烈挫折感的与其说是冲突,挫折、不如说是受挫学生对所受挫折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态度。下面几种是学生们常见的对挫折的看法:
(1)此事不应该发生在自己身上。有些学生把生活中的不顺利,学习、交往中的挫折、失败看作是不应该发生的。学生们都习惯于愉快、丰富的生活,一旦出现成绩滑坡,朋友负心,或期终评不上优秀等等事件,就认为它不应该发生,而变得烦躁、易怒、束手无策、痛苦,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
(2)以偏概全。有些学生常常以片面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简单地以个别事件来断言全部生活,一叶障目。例如,我班有位学生谢某,平时学习刻苦,认真,期考时,成绩却出乎意外,没有进入全年级10名,谢同学认为自己彻底失败,不是读书的材料,常常自责自怨,甚至自卑而最终放弃继续学习下去。
(3)无限地夸大后果。有些学生遇到的是一些小挫折,却把后果想象得非常糟糕、可怕。夸大的结果是使人越想越消沉,情绪越来越恶劣,最后难以自拔。例如,我班的刘同学一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学不下去,整日忧心匆匆,结果自己放弃学习。这实际上是一种自己吓唬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的做法。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改变以上这些不良的认知方式、纠正错误的观念,学生才能实是求是地评价挫折带来的后果,从困难中看到希望。
3 培养学生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勇于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我随时要求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复杂的环境中去磨练,向生活学习,而不是逃避现实。同时,力争提高他(她)们自身的修养,培养他(她)们养成冷静思考的习惯,经常让他(她)们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激励。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积极主动的适应,勇敢顽强的拼搏,反复不懈的磨练会使心理更趋成熟,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的能力,促进身心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4 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为了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每个人都应主动地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重点培养学生们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优良品格。自信才能乐观、乐观才能自信。当遇到挫折困境时,如果自信自己一定能取胜,那就会积极地去改变现实,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是自信的作用。乐观者在面临挫折、困境时,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能够透过表面的不利看到蕴藏在背后的希望,相信明天是美好的,从而信心十足地去战胜困难,应对挫折。
5 培养学生敢于正视挫折
正视挫折是排除挫折的心理前提。所谓正视,就是既不要简单地怨天由人、归之天命,也不要消极地逃避,为其合理性寻找遁词,自欺欺人。在实际生活中,我引导学生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帮助他(她)们直面挫折。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确立的敏感期,思维方式的两极波动性常常使青少年容易产生冲动、偏激,甚至是逆反选择,即从简单走向否定,因此教师在引导他(她)们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时,还应帮助其掌握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去分析挫折,利用挫折。当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他(她)们和自生个性的不良倾向作斗争。
6 引导学生积极地寻求恰当的方式方法战胜自我,战胜挫折
如果说认识自我是极其困难的事情的话,那么战胜自我则更需加倍的毅力和勇气。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尤其是当人陷入某种困境之时,理性的迷失或降低是常见的情形,因此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认识、心理上的某种误区,重新确立目标体系。帮助学生与其自卑、自欺、自弃的倾向进行不懈的斗争,帮助他(她)们用科学的精神来寻求排除困惑的方法。
当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师共同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我们应该从点滴入手,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人格。只要我们充分认识挫折,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引导,掌握挫折的特征和应对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就一定能引导学生战胜挫折,使学生走向成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