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欢歌”——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来源 :浦东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t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溪欢歌”是我参与优青校长培养项目背景下,学校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理念而开发和设计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课程化成果。在我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的基础上,研究项目开始逐步探索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即“小溪欢歌”主体教育活动的课程化建设。本文是我这两年来参与“优青”工程以来主要实践与研究的总结。
  一、实践项目的背景
  2010年伊始,我开始参与优秀青年校长培养项目,根据项目组的要求,我开始系统地思考我校的课程建设问题,并把这个思考进一步延伸,进而转化为一个“做实事的实践项目”。如何在此背景下凸显莲溪小学自身的特色?如何在课程体系上突出“小溪欢歌”的特色?这成为项目实施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小溪欢歌”课程建设从一开始就和莲溪小学的校情紧密结合。莲溪地处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我们需要创建以活力、需要、成长、未来等主题为核心展现的课程,而“小溪欢歌”恰恰契合了学校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项目组结合学校的传统、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情况以及生源等方面的情况和特点等,决定根据学校多年来开展的多样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宗旨,发挥自身的优势,把这一课题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为了建设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校本课程体系,我校确定的基本策略是:围绕“自主体验,合作探究”主题,以“任务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来促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小溪欢歌’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化建设”推进校本课程实施。
  二、实践项目推进
  依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小溪欢歌”——基于“学生成长需要”校本课程建设项目。“小溪欢歌”整体设计是: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把系统优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课程建设相结合,确保把育人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切实提高主题教育活动成效,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人格品质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 方案的调整与完善阶段:调整课程整体设计,系统完善“小溪欢歌”校本课程,努力实现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2010年参加“优青”项目以来,学校开始逐步设计“小溪欢歌”校本课程,并提出了整体的设计方案。“小溪欢歌”课程作为我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在这个阶段,我们界定了项目内涵、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明确了具有学校特点的主题教育活动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实施要素与步骤。
  同时,我校还组织了专题培训,解读了调整后的实践项目实施方案,重新明确了项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预期成果形式等。经过调查分析,最终的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化设计为三个方面。
  1. 构建框架
  系统设计了“‘小溪欢歌’主题教育活动”的课程框架,分为“书香满园、新年悦动、探索频道、我型我秀”四大板块,每个板块分别渗透“阅读与人文、民族与世界、生活与科学、理想与道德”四个主题思想。各主题都有明确的教育总目标、分年级目标、单元内容、校本教材、活动方案、课件及评价要求。四大主题教育课程贯穿于一年之中,分阶段实施,同一主题中各年级活动内容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
  2. 细化单元
  在四大板块中,以每个年级为一个单元,共计20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编制了对应的要求。根据每个单元的要求,各单元又细化了7个系列活动,在这140多个系列活动中涉及了各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有形象化的载体,相互关联,层层递进。
  3. 整合安排
  主题教育活动课程结合了“两纲”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社区实践活动等领域,加强了与国家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仪式教育、少先队阵地工作、家长社区资源运用等的融合。
  (二) 课程建设与全面实施阶段:我校开始整合教学力量,完善教学网络体系,以单元安排形式推进课程实施
  在“小溪欢歌”主题的确定过程中,“优青”项目的导师团给予我们很多的指导。帮助我们精心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学生的学习相接近,又和他们的生活相配合,而且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是学校有条件可以实施的内容。就目前学校设定的四个板块,从逻辑的角度看,在覆盖面上还是有欠缺,但是这些却是符合学校实际的,与为活动可能提供的资源相吻合的。例如,浦东图书馆这个资源的运用,不但考虑到地处学校附近的因素,同时还调动了教师家属是负责人的有利因素。正如导师提出的,不刻意追求活动在组织、结构上的完美,存在的就是合适的,只要教师能够接受、学生能够喜欢、资源能够运用,相关的活动就可以先行实施。教育活动设计的内容还应该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拓展与延伸。基于这种思考,我们从活动安排、教材选择、方案设计、资源整合、平台构建五个方面系统地构思了“小溪欢歌”校本课程体系。
  1. 研制活动单元安排
  我们开始以“单元安排”的形式推进课程实施,形成了各阶段主题教育活动的单元安排,以案例解读的方式组织了专题培训,以年级组为单位分工编制了各单元安排表。每个主题课程分为五个单元,内容相互联系,要求逐步提高。一个年级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制定了包括“活动序号、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内容、设计者、实施者”等内容的单元安排表,每个单元细化为5-6个课时的活动指导、1-2个课时的自主活动、7个课时的实践体验,以适应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一个活动方案都配套设计了媒体资料和体验任务单,其中每一单元还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走班”的形式开设了“自主活动”体验课时,每年每个学生可以有4次以上的机会参加“自主活动”。
  2. 开发活动使用教材
  根据主题教育活动课程目标开发设计配套教材,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为“学一学”、“试一试”版块。“学一学”版块中,针对阶段活动目标,选择重点内容及要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使内容和要求更加直观、生动有趣,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试一试”版块中,开辟活动“直播厅”指导孩子记录体验过程,创设活动“交流台”提供孩子分享交流的机会,建造活动“操作亭”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设计活动“照片墙”留下孩子活动靓影,启动活动“快车道”营造互动评价氛围。每个学生在每一年中有一本活动手册,汇集一年中的四个主题活动,有活动的内容,也就是活动的教材,也有学生的体验记录、成果体现,以及多方的评价。   3. 设计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主题教育活动课程的单元目标设计活动方案,研制了“主题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模板”,并对各版块提出了操作要求,“过程设计”以学生探究与体验为主,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参与活动;“实践体验”要根据主题目标,设计一个小任务,提出一个小要求,启发、指导学生参与探究与体验。设计的内容要体现灵活性与个体性,不拘泥于常规的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到合适的内容参与;“评价设计”要围绕主题目标,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形式,将参与活动的过程、积累的成果以及个体感受等资料进行展示,并结合平台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活动前后的变化,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性、互动性与激励功能;“活动反思”要关注所设计内容的整个实施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在活动结束后,在组长牵头下进行专题研讨,提出改进措施,得到项目组认可后修改方案等。
  4. 整合活动各类资源
  我校还积极整合了运用于主题教育活动课程的各类校内外资源,积极引入了主题教育活动课程所需的家长资源,积极开发了主题教育活动课程所需的社区资源、网络平台资源等外部资源,并制定了主题教育活动课程的组织流程与管理要求,以“流程图”的方式,确定了项目组、年级组管理流程。探索实践了以“体验任务单”为主要形式的学生表现性评价,结合各单元活动,设计了“体验任务单”,并在活动中积极尝试应用。研制了项目组、年级组实施主题教育活动课程的评价内容与要求,以及学生、家长对主题教育活动课程的评价内容与要求。比如基地功能的开发:与浦东图书馆、松下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华联超市、莲溪四居委、八居委青少年道德辅导站等建立了共建关系,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比如志愿者队伍的招募:招募家长志愿者,开展亲子课堂,参与活动指导。又如教师合作团队的建设:教师们跨越了自身学科的界限,共同研究主题教育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5. 构建活动网络平台,引入主题活动的管理与评价机制
  初步构建了“‘小溪欢歌’主题教育活动网络平台”,分别设计了四个卡通形象,呈现四大版块的名称与体验区域。利用平台,介绍活动内容与要求,记录活动过程与收获,开展互动交流与评价。
  同时,确定了主题教育活动的管理与评价要求,形成了以项目组和年级组为主体的主题教育活动管理团队,明确了项目组“开发与管理”的职责和年级组“实施与保障”的职责。形成了“教材开发组、活动设计组、活动实施组、活动保障组”主题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师团队,构建了主题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师支持体系。 探索了主题教育活动网络管理的框架构建与功能设置,设计、制作了主题教育活动网络平台,制定了主题教育活动网络平台使用与管理的要求,分别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主题教育活动网络平台使用培训。
  (三) 总结与反思阶段:在前段课程实施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总结经验,组织教师撰写总结报告
  在这个阶段,我们组织了主题教育活动终期调查分析,设计了主题教育活动终期调查问卷表,组织了“学生对主题教育活动的满意度”、“教师在开发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中发展程度”、“家长对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发展的满意度”的调查。收集、整理了实验项目的各类实践资料,汇集了单元安排、教材、活动方案、课件、学生体验、年级组管理实施经验等。总结了主题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撰写了实验项目总结报告。
  三、实践项目的初步成效
  “小溪欢歌”校本课程建设已经走过一年多的历程,在所有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特色课程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 “小溪欢歌”课程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1. 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这主要体现在我们的日常主题活动之中,比如,“我型我秀”活动,在传统德育基础上,将抽象的思想道德具体化、活动化,通过入学“满岁”开放日、红领巾入队仪式、十岁集体生日、毕业典礼等活动,将对学生德育概括性评价改为对具体活动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和感受,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经历成长。又如“新年悦动”活动,以“新年”为主题,按照学生不同成长阶段,从了解、参与、记录到探究和表达要求逐步深化,在贯穿民族精神教育这一主线下,使“新年”的概念在学生脑海中变得形象丰满,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2. 课程的实施总是在学生的参与中进行,并且学生的参与贯穿于课堂内外。首先,在课堂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体验。以具体的内容为载体,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过程,逐步体验。如:在“新年悦动”板块的“我的年夜饭计划”活动中,内容设计是了解中外、古今不同的过年美食,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份“2012新年”的菜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习俗的尊重,引导尊敬家人、孝敬长辈,这不是仅仅完成一份菜单,重要的是在活动背后让学生有所感悟,并在这份感悟基础上主动的行为实践,避免就事论事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迁移、影响其它的相关行为,体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活动指导的意义。其次,在走班活动中,让学生自主体验。在场地设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每一个活动板块中,根据孩子的需求,设计开发形式多样的自主活动,以“自主活动菜单”的形式,让孩子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内容,采用走班的形式,开展自主活动。第三,我们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在课外实践中,创设多样化的体验环境与内容,利用各大节日、校园运动会、艺术节以及寒暑假的时间,结合相应的活动内容,利用社区、家庭等资源,组织开展以“小调查、动手做、假日小队、全家总动员“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
  3.主题教育活动始终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在活动中,以“体验任务单”的编制与使用为切入口,坚持“激发参与热情,引导体验与积累,倡导多方合作,尊重个性差异,激励自我发展”这五个原则,开展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探索。在每一个单元系列活动中,设计了体验任务单。针对不同活动目标和内容,根据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任务,搭设任务支架,指导学生带着任务去参与体验活动,跟着任务预设的目标由浅入深,随着任务支架的层层铺垫,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实践,完成自己的体验任务。在每一个单元活动结束后,还设计了“综合体验任务单”,引导孩子回顾参与整个单元活动中自己的表现,和爸爸妈妈、老师、伙伴一起开展评价。在实践任务单的编制中,教师逐步领悟到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意图,从体验任务单的改进中可以看到教师在教育理念与行为方面的点滴变化。   (二) “小溪欢歌”课程建设推动了我校各项工作的变革
  1. 课程建设推动了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将主题教育活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作为拓展型课程“限定活动”版块的内容,确保活动课时;把主题教育活动整合在每周“快乐活动日”中实施,确保活动时间;由学校统筹安排主题教育活动指导课,确保活动的师资;通过开发活动教材,设计活动方案,制作配套课件,编制评价标准,确保活动质量。主题教育活动既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推动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又丰富了学校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拥有多样的学习经历与体验。
  2. 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文化氛围营造。主题教育活动所倡导的“自主体验、合作探究”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途径,也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内容、新方法。“素质教育实验项目组”研讨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化实施的内容与方法;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共同组成的“主题教育活动教材开发组”,为有效整合主题教育活动与学科教学,修改、完善教材、活动设计;“学习设计组”打破学科界限,从单一学科研究逐步转向教学共性、教育规律的探寻,组织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围绕“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使用”展开专题研讨;“学科核心组”研讨修订“学科课标细化分解表”。教师更加关注同伴之间的合作、学科之间的整合,课程执行力、教学能力得以提高,逐步形成了教师成长梯队,营造了“和谐、务实、进取”的校园文化。
  3. 引发校长对学校特色创建的深入思考。校长如何引领学校发展,如何打造学校特色,这是培训伊始,“优青”项目组以及导师顾志跃研究员向我提出的命题。在“优青”项目带教导师的帮助下,我深入分析学校的情况,分析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要点,结合我个人办学的经验与风格,确立了项目的目标、实施的策略:通过优化主题教育活动的项目研究,让教师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去改变,学会做事情,以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学校的各项工作变革。在项目实施阶段,我又在优青项目组以及带教导师的帮助下思考了如何构建一整套课程实施保障体制来确保课程的有效、有序的实施。在项目的阶段汇报活动中,专家导师的点评又引发了我对学校发展的进一步思考,即如何选择要做什么事情,如何在做好事情的过程中,发展好学校,打造好队伍,培养好学生。
  4. 推动了学校管理的变革与优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对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与机制的优化提出了要求。学校成立了项目组,使一些对工作有热情、有一定能力的教师有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引进了项目管理的基本形式与要求,抓实项目组团队的思想建设与业务提升,使其成为落实项目研究与实践的主力军,更成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排头兵。年级自主管理和组织实施,是我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确保活动各环节落实项目目标的重要载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关注到本年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保障学生主体。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主题教育活动的年级组管理流程,推动了五个年级组自主设计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抓住共性的过程中体现各自年级的个性特点,使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多姿多彩。为了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组织开展了“我讲我的故事”的活动,具体的案例剖析、集体的交流研讨,逐渐营造起了“真诚、真实”的人际氛围与学习风气,提升了学科教研、校本研修的有效性。
  四、关于实践项目的进一步思考
  “小溪欢歌”课程建设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比如,如何使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学生社会能力锻炼更自然地衔接,落实“知行合一”的目标?如何提升“体验任务单”对学生有效参与活动的引导功能?如何深入挖掘、整合各类资源,提高在各板块活动中的参与度、提升落实活动目标的有效性与提供资源、服务的针对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将在今后进一步探索的重点。
其他文献
《幼儿园韵律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是我在“优青”项目组和带教导师的引导下,基于学校实际确定的实践项目。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在“幼儿园韵律活动课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普遍赞誉。  一、实践项目的提出及其理论假设  “幼儿园韵律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项目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在素质教育时代,音乐素养是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具有重要作
期刊
上海电视大学南汇分校是一所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电视等现代信息传媒技术作为重要教学手段,进行远程和开放教育的区域性公办成人高等教育机构。近三十年来,南汇电大坚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坚持“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大众化、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普及化和市民素质教育社会化。学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挥远程开放教育的综合优势,努力践行多元化办学思路,面向社会、面向行
期刊
初中地理课程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地理学科知识是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让学生科学地认识世界。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指导下,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家庭的狭小空间中“走”出来,认识社区、村镇、城市、国家、世界、地球及其环境;认识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社会经济、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然而,作为非中考科目的初中地理,
期刊
基地剪影  1. 主持人相册——学员眼中的主持人  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语文,还把爱的光芒辐射给我们。(汤华) 你是带领我们实现语文教学华丽转身的引路人。(蔡亚忠)你把我带出了“局限”,你引领着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王雅琴) 你是导师,引领我们研究语文、思考语文;你像“阿妈”,似春风化雨,引导我们做人做事。(张小红)像严父,像慈母,像朋友,像孩子……敬佩你,喜欢你。(袁晓岚) 你的声音温婉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流和沟通是它最基本的功能。新课程标准强调,不应仅仅把英语作为一种技能和知识来学,还要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交流能力。这无疑给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中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现状并不乐观。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一些英语语法规则和词汇是比较重视的,而一旦让他们用英语交流,却结结巴巴,语不成句,难以连贯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年级越高,课堂活动中学
期刊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方针。教育公平理念不局限于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宏观调配,对教师来说,课堂的教学公平就是教育公平理念的实在体现。教师更应该认识到,教学公平不是刻板的“一视同仁”,教师的教学公平意识应该体现在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的同时,能关注到学生个体不可回避的差异性,并加以区别对待。  学生的个
期刊
在上海新世纪或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中,高一、高二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依靠每个单元的主阅读文章和补充阅读文章展开各项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的讲解和运用。每个单元的阅读文章风格各异,体裁多样,为学生提供了规范英语以及其它常见英语的范本。教材通过各种方式引入话题,创设情景进入主阅读文章,针对不同文体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融入阅读策略或词汇策略的内容,在教学中穿插阅读文章的练习内容。由此可见,高一、高二阶段的英
期刊
目前,我校各学科都参与了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中外教育界对于“探究”有很多表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指的就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
期刊
人生的小学阶段,是开始系统地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阶段,此阶段接受教育的水平关系重大,意义深远。小学体育教师,是培育小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启蒙者和导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就要求我们小学体育教师牢记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施教、精心培育,使全体受教育者,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赏识是主体认识到别人的才能,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赞
期刊
《基于农村小学学生多元需求下群体共同发展的实践探索》项目研究,是江镇中心小学基于校情,基于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整体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确立的。项目立项之初,就开展了调查研究,分析学生现状,了解学生多元发展需求,针对外来务工子女较多的现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组带领教师解析“学习共同体”、“多元智能”等理论,秉着“为学生创设健康成长的环境,为每位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教育理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