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作者发现,作文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仅使执教者感到棘手,而且为数不少的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这就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影响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实践中作者得出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 小学生 口头作文 教学方法
一、培养小学生口头作文能力
口头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口头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学生演讲技能的基础,也是培养未来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一)复述课文——再创造。让学生多复述所学课文内容,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二)开展讲故事活动。我让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准备一个动听、有趣的故事,然后在班里集中讲。要讲出故事的发生、经过、结果,并绘声绘色地说出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锻炼胆量,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干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勺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牵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通过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样,写出的大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及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四)通过写日记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形式写出来。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做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大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四、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饱含深情的大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 ”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学生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学生是这样说的:“每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五、教师指导,学生动手
自从任教以来,我便动笔写文章。每当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我总把自己的文章让他们欣赏、借鉴。然后指导他们如何审题,怎样确定主题,怎样下笔,怎样开头,中间部分怎样写,怎样结尾,哪里该详写,哪里该略写,采用哪些典型材料,等等。然后让学生动手,在较短时间内把头脑中的素材写到稿纸上。当他们打好草稿后,再指导他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的话题,用一个最简练、最有代表性的短句做作文题目。要告诉学生,写人不要千人一面,记事不要千事一致。写人,让人活灵活现;记事,使人亲临其境。要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勤动手写读后感、扩写缩写、改写、续写、仿写等,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多复述所学课文内容,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实用文体写作,1982,8.
[2]陆志平,著.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小学生 口头作文 教学方法
一、培养小学生口头作文能力
口头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口头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学生演讲技能的基础,也是培养未来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一)复述课文——再创造。让学生多复述所学课文内容,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二)开展讲故事活动。我让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准备一个动听、有趣的故事,然后在班里集中讲。要讲出故事的发生、经过、结果,并绘声绘色地说出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锻炼胆量,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干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勺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牵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通过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样,写出的大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及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四)通过写日记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形式写出来。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做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大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四、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饱含深情的大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 ”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学生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学生是这样说的:“每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五、教师指导,学生动手
自从任教以来,我便动笔写文章。每当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我总把自己的文章让他们欣赏、借鉴。然后指导他们如何审题,怎样确定主题,怎样下笔,怎样开头,中间部分怎样写,怎样结尾,哪里该详写,哪里该略写,采用哪些典型材料,等等。然后让学生动手,在较短时间内把头脑中的素材写到稿纸上。当他们打好草稿后,再指导他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的话题,用一个最简练、最有代表性的短句做作文题目。要告诉学生,写人不要千人一面,记事不要千事一致。写人,让人活灵活现;记事,使人亲临其境。要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勤动手写读后感、扩写缩写、改写、续写、仿写等,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多复述所学课文内容,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实用文体写作,1982,8.
[2]陆志平,著.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