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素质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e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新教材的编排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 新课程 素质
  在全国实施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通过研习教材及与同事们的讨论,认识到数学新教材的编排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实施新课程一年来,发现很多教师无视新教材的这些变化,在教法、学法上没有作相应的调整,只按照自己多年得教学经验进行教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好新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是我们基层教师特别是基层农牧区普通高中教师应认真严肃思考的问题。
  1.解放思想、切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这一富含哲理的名言。事实上,数学是理性的世界,感性的音乐。它庞大的体系,严密的推理,精确的计算,灵活的思维方法,深刻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史丰富的内容,数学家艰辛的探索与崇尚科学的精神,数学游戏的变幻无穷,用概率统计作决断、指导行动,电子计算机使整个社会为之改观等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热爱数学,为学好数学树立必胜的信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的弊端显而易见,过分强调了共性,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强调按计划执行,盲目服从偏重概念与结论的学习模式,在专业、课程、学习方式等方面受教育者没有实质性的选择权利。现在的课程已经不再只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本知识,而是包括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上要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观念,树立"师生共同探索"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教材改革只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是如何充分利用新教材进行教法、学法的改革。实际上,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新编教材得不到充分利用,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如何挖掘新教材的教育功能,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持久、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的好坏关系着我区课程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2.注重课前阅读和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素质
  高中数学新课程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们必须课前认真研习教材和课标。培养学生提前阅读教材、自我探索知识,通过阅读,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逐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新教材的这一特征,每节课都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让其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设置出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注重实习作业、研究性课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记得杨振宁教授曾说过:"中外学生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上要勇于创新,只有我们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激发出。"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设置的。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加以足够的重视。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够解决他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所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大胆地把这一部分内容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学生的星期天、寒暑假,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就做好自己假期的研究性学习计划,并安排课时进行交流,论证计划的可实施性。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我通过一年的教学探索初步认识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新、鼓励学生创新,对求新、求异的解题方法甚至是不成功的想法都要加以肯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关心关爱,循循善诱我们的学生。努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有老师问我:"你班的学生为什么课上气氛那么活跃?"想一想,这要数激励性语言评价的功劳最大!"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到底如何来"夸",这就值得研究了。我认为,数学课上应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  1.消除"位差效应"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五中称:"下之情莫不愿达于上,上之情莫不求知于下,然而民恒苦上之难达,上恒苦下之难知,若是者何?"这正是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给上下级之间所造成的不利影
期刊
【摘要】阳光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阳光一般的、敞亮愉悦的、甚而内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本文就如何在篮球专项教学中实施阳光体育教学模式,经过本人多年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结合专项特点,谈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阳光体育 教学模式 感悟  阳光,使人温暖,也让人内心敞亮,身心倍感愉悦!灿烂的阳光总与愉悦情怀相关联!"阳光体育"是近些年来在社会生活实践中
期刊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总是力图了解和认识本身所处的外部世界,并努力适应周围环境。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在不断地面对各种生存问题,不断地通过探究、尝试、发明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承袭了祖先们锲而不舍的发明精神。  幼小的孩子
期刊
"汉字是方块形的表意文字,由不同基本笔画(点横竖等)按一定的数量(几点几横几竖等)、度量(长短、出口等)和空间配置(左右、上下等)组合而形成的图形符号" ,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就必然会牵涉到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辅助因素。 对于偏旁部首的安排及其与识字写字教学的关系等问题,我们的原则是:因文而宜,遵循规范,便利教学。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几个具体问题。  1.为什么要把偏旁与部首分开来提
期刊
【摘要】在政治课教学中,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拓宽知识,开阔视野,进行穿插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能使课堂中充满生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穿插教学是否搞得巧妙灵活,便是教学艺术的展现。  【关键词】定量渗透 穿插教学 政治课教学  在政治课教学中,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拓宽知识,开阔视野,进行穿插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能使课堂中
期刊
1.主动与学生接近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不仅要建立教与学、授与受的关系,而且要建立人与人、你与我的平等关系,并且要在行动上与学生接近,与学生打成一片。长期以来,教师轴心地位的观念根深蒂固,难以转变角色。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觉得转变角色之关键在于教师,势在必行。  1.1 要在观念上敢于跨出一步,与学生交朋友  在中老年教师看来,学生是晚辈,与晚辈平起平坐,有失威信,太伤大雅,
期刊
【摘要】课堂体育教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如稍有不慎,及易发生损伤类的事故,所以在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运动 安全 预防  课堂体育教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如稍有不慎,及易发生损伤类的事故,所以在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有的学校或体育教师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
期刊
英语二轮复习是学生对高中英语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阶段,是查漏补缺、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那么在2014年二轮复习中,英语教师如何帮助优秀生夯实基础、中等生把握基础、薄弱生狠抓基础,以实现新的突破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大家一起探讨。  1.针对考纲词,下足功夫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要想在英语学科上取得突破,首先面对的就是单词关。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同学们做题速度的快慢、做题质量的高低,但由
期刊
"生本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发展、自主学习的课堂,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以学生为本,二是课堂高效。作为小学语文老师, 面对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我们要教给他们什么,怎样才能为他们创设出"生本高效课堂",让他们学得开心又轻松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预习,了解学情  "生本"课堂,研究分析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备学生"程度如何,态度如何,体现着教师的"生本"观,
期刊
从历次考试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高中地理教学中大部分同学的问题出在后面的综合题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审题失误,部分同学由于不会审题,不会用专业的地理术语答题,结果答错,或不切题、不规范甚至漏题。我针对自己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一下几点反思。  1.走出教材、走进生活,利用乡土教材教学  我们地理课本中的有些案例并不符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地方特色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以及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