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
我们面对的生源底子差、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好,更多的是无心学习,只是在学校混时间而已。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也在思考,怎样才能将课堂教学发挥到极致?如何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有所收获?我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优质的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我采用的“预习、展示、反馈”教学三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值得继续发挥。
一、预习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而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对于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这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自然就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第一,每堂课的第一个环节,我安排预习,时间是十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要提出预习的目标和要求。
第二,完成《学案导学》上面“思考作答”的题目。在这个步骤中,每个小组可以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让大部分学困生得到帮助并完成任务。
第三,督促检查。小组长在这十分钟时间内,除了自己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外,还要督促检查组员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当然,允许每一个同学有不会做或有做错的地方。
二、展示
展示就是表述、表达、表演、表现、表露。我们都知道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个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还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表达的权利。展示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在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我将本堂课的知识结构板书在黑板上。预习结束以后,我将黑板上的问题分配到九个组,每个组有一至四个不懂的空格问题。然后要求每个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
当讨论结束以后,我就让每个组派代表按照顺序到讲台上讲解他们组分配到的知识点。还可以按照每个组的组号轮流到前面讲解,这样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上台讲解表述的机会,哪怕是学困生。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当同学讲解错误或有不完整的地方,我鼓励让其他的同学补充,尽量把讲解的机会让给学生。实在是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才补充讲解。每当同学们发言完以后,我都要及时地给予评价,并给小组加分鼓励。
本堂课知识归纳小结,也由学生完成。新课结束以后,我让学生自愿举手回答本节课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或由我来点名抽查某个同学来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当几个同学表述完以后,我还要征求其他同学的意见,看看还有没有要补充的。我要尽量地把发言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如果没有同学发言了,我就进行评价或补充。这个环节我安排二十分钟。
在组织学生展示时,教师的使命不可缺失,为了使展示不流于形式,教师必须清楚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学生对简单问题的重复性照搬。这就需要教师对本节课展示哪些问题,展示到什么程度,需要展示的问题如何分配,每一个问题按照什么方式或思路展示,在课前要有适当的预设。展示中教师要多指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堂互动的一员,对学生的展示适当给予评价。
我认为展示应成为一种课堂文化。我们的教师都应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整体设计学生展示这一环节。
三、反馈
课堂教学反馈的目的、时机、内容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早有计划,并对可能产生的情况有所估计,这样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有条不紊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的各个不同阶段,反馈的目的是不同的。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应重点反馈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在新知的探索阶段应重点反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的过程;在知识的巩固阶段应重点反馈学生对知识难点的掌握情况。把握这样的原则,反馈就会具有针对性。在学生积极探索的准备后,教师组织的反馈应承上启下,有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学生的反馈来组织和调整课堂的方向与学生思维的发展方向。
评价是反馈的伴生物,是反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评价的反馈是无效的。反馈的评价应从学生发展进步的方面出发,采用个体的评价方式(与该生的过去比),从知识技能上给予矫正,情感上给予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同时要培养学生对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评价的意识。当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能够准确而且富有激励性的时候,课堂上的反馈信息就更加的准确与丰富。
在课堂小结结束以后,我就组织安排进行练习巩固,时间是十分钟。
第一步,让学生完成《学案导学》上面“达标检测”的内容。
第二步,让学生解答,如果答错了,我先鼓励其他同学纠正,学生解答不了的,我才解答。
第三步,凡是不会做的,或是做错的题目,我要求每个小组组长主持进行错因分析,也可以我来进行错因分析。
第四步,我安排了“同题异构”环节。同一个题目,我换一个角度或换一个方式出题,让同学解答,看同学们能否灵活运用刚学过的知识解答问题,这有深化知识的作用。
最后我还要抛出本节课或下节课将要学习的有奥妙的、趣味横生的、当代前沿的生物学话题,让学生课后回味无穷,充满期待,启迪下一节课堂将要学习的内容,引领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从而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总之,我采用“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来组织教学,让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目的性强,手段多样,内容充实,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切实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面对的生源底子差、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好,更多的是无心学习,只是在学校混时间而已。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也在思考,怎样才能将课堂教学发挥到极致?如何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有所收获?我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优质的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我采用的“预习、展示、反馈”教学三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值得继续发挥。
一、预习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而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对于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这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自然就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第一,每堂课的第一个环节,我安排预习,时间是十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要提出预习的目标和要求。
第二,完成《学案导学》上面“思考作答”的题目。在这个步骤中,每个小组可以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让大部分学困生得到帮助并完成任务。
第三,督促检查。小组长在这十分钟时间内,除了自己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外,还要督促检查组员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当然,允许每一个同学有不会做或有做错的地方。
二、展示
展示就是表述、表达、表演、表现、表露。我们都知道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个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还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表达的权利。展示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在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我将本堂课的知识结构板书在黑板上。预习结束以后,我将黑板上的问题分配到九个组,每个组有一至四个不懂的空格问题。然后要求每个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
当讨论结束以后,我就让每个组派代表按照顺序到讲台上讲解他们组分配到的知识点。还可以按照每个组的组号轮流到前面讲解,这样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上台讲解表述的机会,哪怕是学困生。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当同学讲解错误或有不完整的地方,我鼓励让其他的同学补充,尽量把讲解的机会让给学生。实在是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才补充讲解。每当同学们发言完以后,我都要及时地给予评价,并给小组加分鼓励。
本堂课知识归纳小结,也由学生完成。新课结束以后,我让学生自愿举手回答本节课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或由我来点名抽查某个同学来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当几个同学表述完以后,我还要征求其他同学的意见,看看还有没有要补充的。我要尽量地把发言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如果没有同学发言了,我就进行评价或补充。这个环节我安排二十分钟。
在组织学生展示时,教师的使命不可缺失,为了使展示不流于形式,教师必须清楚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学生对简单问题的重复性照搬。这就需要教师对本节课展示哪些问题,展示到什么程度,需要展示的问题如何分配,每一个问题按照什么方式或思路展示,在课前要有适当的预设。展示中教师要多指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堂互动的一员,对学生的展示适当给予评价。
我认为展示应成为一种课堂文化。我们的教师都应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整体设计学生展示这一环节。
三、反馈
课堂教学反馈的目的、时机、内容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早有计划,并对可能产生的情况有所估计,这样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有条不紊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的各个不同阶段,反馈的目的是不同的。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应重点反馈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在新知的探索阶段应重点反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的过程;在知识的巩固阶段应重点反馈学生对知识难点的掌握情况。把握这样的原则,反馈就会具有针对性。在学生积极探索的准备后,教师组织的反馈应承上启下,有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学生的反馈来组织和调整课堂的方向与学生思维的发展方向。
评价是反馈的伴生物,是反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评价的反馈是无效的。反馈的评价应从学生发展进步的方面出发,采用个体的评价方式(与该生的过去比),从知识技能上给予矫正,情感上给予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同时要培养学生对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评价的意识。当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能够准确而且富有激励性的时候,课堂上的反馈信息就更加的准确与丰富。
在课堂小结结束以后,我就组织安排进行练习巩固,时间是十分钟。
第一步,让学生完成《学案导学》上面“达标检测”的内容。
第二步,让学生解答,如果答错了,我先鼓励其他同学纠正,学生解答不了的,我才解答。
第三步,凡是不会做的,或是做错的题目,我要求每个小组组长主持进行错因分析,也可以我来进行错因分析。
第四步,我安排了“同题异构”环节。同一个题目,我换一个角度或换一个方式出题,让同学解答,看同学们能否灵活运用刚学过的知识解答问题,这有深化知识的作用。
最后我还要抛出本节课或下节课将要学习的有奥妙的、趣味横生的、当代前沿的生物学话题,让学生课后回味无穷,充满期待,启迪下一节课堂将要学习的内容,引领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从而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总之,我采用“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来组织教学,让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目的性强,手段多样,内容充实,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切实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