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之悟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s_T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电学内容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一直是块儿“心病”,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成了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而做为学生,对此知识的学习也是伤透了脑筋。在如今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下,从预设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入手,运用“常疏导,勤铺垫,多类比,巧过渡”的方法能很好的突破这个难题。
  首先,常疏導。有一大部分初中生“谈电色变”,特别是女生,这就要求我们在上课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学生减压,驱除他们心理上的阴影,让他们打开汲取本节知识的心门。我在给学生上电学的第一节课时,就开门见山地对他们说:“你们的师姐某某和某某等,他们之前都是我的学生,他们当时电学就学的非常好。什么原因呢?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排斥电学,后来还学得有滋有味。”课后评课时,一位兄弟乡镇中心校的业务专干用很犀利的言辞抨击了我课前的疏导性语言,说那是废话。可是我要说:没有我的这些废话,学生学起来就会不顺畅,会有“排异反应”。不用怀疑,从第一节开始学生心理上不怕电学了,师姐的例子给了他们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属于心理暗示起了作用。
  初中生的理解认知能力需要发展,课堂教学中间常穿插一些疏导性语言很有必要。如果教师满节课尽是用很专业很严谨的措辞,那课堂也许很精彩,但是这只能说明教师学识渊博,而我们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学得会,学得好。这就好比你给学生上的全是大鱼大肉,而我上的是荤素搭配的“营养餐”,学生吃了我的饭宜消化,也健康。所以,我认为电学课堂上适时用一些恰当的鼓励性、安慰性、趣味性疏导语言能使学生轻松地走进电学大门,并快乐地汲取营养。课下的疏导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应善于发现,这样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关注就能起到很好的保障效果。
  其次,勤铺垫。初中生学业压力很大,要同时学习多门文化课,常常是学了下节内容忘记了上节内容,所以勤铺垫也至关重要。电学部分前后衔接很紧,所以我们在学第二节时要简要回顾一下第一节的内容作为铺垫,学第三节时要把第一、二节回顾一下。回顾时,对本节用处大的知识要作为重点。比如,在学习第六章第三节“电阻”时,它虽然与一、二节学的“电压”没有纵向关系,但是他们有横向关系,因为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本节学的“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所以,拿前两节“电压”来铺垫一下,既回顾了所学内容,又对本节学习电阻有很大帮助。
  又比如,我们在学习第八章电功率时,也要把第五章和刚学的第六、七章简明扼要地给学生客串一下作为铺垫,当我们把电流、电压、电阻以及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说完后,既把所学知识网络化了,又为学习电功率以及处理教辅上的一些问题作了很好的铺垫。
  再次,多类比。类比能把比较复杂晦涩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从而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我们大家在讲电流时常与水流类比就很好。有一次,在讲电阻的概念时,学生认知起来有点吃力,我就给学生类比车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和坎坷的小路上的阻力来帮助他们理解,这样学生就释然了很多。
  最后,巧过渡。教师巧妙的过渡能引领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从一个环节平滑通畅地进入另一环节。这样一来,老师教起来轻松了,学生学起来也顺畅了,课堂节奏紧凑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有一位教师讲到“串联和并联”这一节时,先是提问学生上黑板上画上节课学的那个电路图,即由电源、开关和一只灯泡组成的简单电路,点评完后,只见他在刚才的电路图旁边又画了一只灯泡,然后问道:“如果电路中又多了一只小灯泡,还用这个开关控制它们同时亮或不亮,大家能否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图呢?有几种设计方案?”就这样把学生从上节课那个最简单的电路轻松地带入本节课中。这还不完,当学生展示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后,这位教师说:“大家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呢?我们要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一下才能下结论。”如此这般,就把学生从动脑分析又拉到动手操作的环节里了。巧妙的过渡虽然只是个细节,但是高人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这里我要说:细节可以折射出一个教师的水平。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有关注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生,才能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从而使课堂高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课外阅读能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能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意志相对薄弱,克服困难的毅力较差,课外阅读往往缺乏自觉主动性,如果能经常性地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展示与交流
期刊
激情是点燃学生热情的火炬,是激发学生情趣的酵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激情是教师工作的催化剂,是教师工作成绩的奖赏,是教师永远年轻的标志。激情可以产生创造力。没有激情的课堂,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课堂只能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机;没有激情的课堂,触动不了学生的思维,只能是开水一杯,无滋无味;没有激情的课堂,开发不了学生的潜能,只能像空转的马达,虚度了时光,浪费了能源,毫无功效。那么,如何使自己成为充
期刊
国家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 ,为边远山区的中小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大大地缩短了城乡孩子们在教育起跑线上的差距。随着远程教育的应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习掌握和运用远程教育技术和方法,也成为对老师的必然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谈一谈对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粗浅体会。     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合作学习,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英语课堂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怎样发挥合作学习的最佳优势,达到理想的效果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合作行为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小组内部的人际
期刊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这种“整合”教学
期刊
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教学中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活动为主渠道,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因素和实施启发式的科学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    狭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而广义的创新则包括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因此说,学生的积极学习过
期刊
《课标》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它体现着课改精神,成为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但有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  一、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上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期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正在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基础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学校,长期以来的课堂教学都是以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教学模式延续着农村中小学的教与学。  一、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作为
期刊
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三维目标,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快、学得有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巧设悬念激兴趣  悬念能使学生怀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认识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