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机关,练就学生一双敏感敏捷敏锐的眼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t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0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脑所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眼睛是视觉器官,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眼睛:有意注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发生,有心洞察决定了学生学习发现需要,有识创见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想法设法创造各种机会,创设多种机关,帮助学生练就一双敏感、敏捷、敏锐的眼睛,让学生不再雾里看花,把所学知识看的真真切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机关之一:稍现即逝,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教学案例1 《三角形的认识》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个内容时,课的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考眼力"的游戏情境。课件出示1个长方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2个三角形、1个圆等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4秒后,画面隐去,教师发问:"这些平面图形中,什么图形的个数最多?"学生回答:"三角形个数最多。"课件再次呈现,与上次不同,呈现的画面缺少三角形,观察几秒后再次隐去,教师再次发问:"这次少了什么图形?"学生:"缺少了三角形。"......
  赏析: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结合本学段的教学目标,为了做好前后知识点的衔接,教师巧妙设计了"考眼力"的游戏活动情境,使学生在对比性的观察后脑海中浮现三角形的表象,自然的与旧知联系起来,有延续了新的知识点。这一招"稍现即逝"的训练学生用眼机关,很好的凸现了学习对象的导入功能。
  教学案例2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练习课上,课件呈现一堆铺开的草莓的图片,要求学生"先猜一猜是多少,再数出来。"实际教学中,没有几个学生先行猜测,而是直接到书本上去数草莓的个数是20个。
  赏析:这个案例中,教材练习题的用意在于通过学生的猜测活动,来估计草莓的个数,根据"猜一猜"与"数一数"的结果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学生由于认知的局限性,第一反应会采用直接数的方法,这样无形就降低了本道习题的有效功能。如果这位教师通过课件让呈现的图片"稍现即逝",让学生无法直接数草莓的个数,只能通过想象去估计草莓的个数。这种有目的训练多了,一定能培养起孩子的数感与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机关之二:眼见不实,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
  教学案例3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量长度》教学,教师在课的一开始就利用课间呈现图片(如下图),让学生目测哪条线更长一些,哪条线更短一些。学生凭借直觉得出第二条比较长,教师抛出标准答案:它们的长度相等,学生在半信半疑中开始要求用尺进行测量......
  赏析:上述案例中,学生观察图形长度时产生的错觉,与教师说出的标准答案不符,激发了学生要求通过实际测量来解决"相信标准答案"与"相信自己的眼睛"之间的矛盾。指教教师顺势而下,趁热打铁,本课新知教学定会水到渠成。眼见不实训练机关,强烈的激发了学生一探究竟的学习动机。
  机关之三:管中窥豹,给学生交流的平台
  教学案例4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时,手里出示的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先让班里的女同学闭眼后男同学观察图片画有(6×3)18个方格的纸片的一面,然后然男同学闭眼后女同学观察画有(4×2)8个方格的纸片的另一面。男生女生在汇报交流这个长方形面积时,结果不一样。教师这才为全体学生展示长方形纸片的两面,所有的学生恍然大悟,授课教师这时隆重推出统一的面积单位满足了学生的"心的呼唤"。
  赏析: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长方形纸片的两面,人为制造了男生与女生看到的"相同的事物不同的结果"的现象,产生"两面派"的局面。教师在学生各执一词的争执中魔术般的揭示谜底,让学生明晰了问题症结所在,全班表决通过教师提出的"统一大业"。这种"半睁半闭"的用眼训练,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学案例5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课的练习巩固环节时,手持一个大大的圆形纸片,行走于教室里课桌之间的过道,分别让过道左右两侧的学生只能看到教师手里圆形纸片的的半边,教师让学生列式计算这个圆片的面积。讨论交流时,学生发现所列的算式不一样,让另一边的学生根据对方所列的算式推断他们半边看到的圆片情形:圆片的半边标注的是圆的半径,另半边标注的是圆的直径。最后对圆片"验明正身",事实果然如此。
  赏析:上述案例中,教师故意做手脚,让过道两边的学生看到"相同事物不同的方面",有相同的答案不同的算式产生冲突。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有话要说",想知道长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据待查"会根据对方的算式进行逆向推断,"有物待验"对圆片实物进行过细观察。在这个查明真相的过程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巩固了已学的已知半径或直径求圆面积的新学知识。这种让学生观察"半壁江山"的用眼训练机关,达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机关之四:指错纠错,给学生预防提醒
  教学案例6 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示范时故意出错--漏写(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漏写1/2,圆锥体积计算漏写1/3),误写(体积单位误写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让学生发现老师的错误,改正老师的错误,对发现、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给以一定的奖励、表扬。学生的纠错能力大大增强了,同时,这些学生自己以及接受了的学生在自己练习时"明知故犯"的几率就小得多了。
  赏析:上述案例中,教师教学时的有意出现的"有意错误",不是教学无端的"出丑",而是教学的格外的"出彩"。与其教师煞费苦心地对学生容易忘记、容易忽视、容易混淆的的知识故意出现"知法犯法",让学生在"明察秋毫"中知错纠错"以正视听",使学生强化认识、提高警惕。这种机关使用技巧,增强了学生预防错误的"免疫能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对为学生提供的视觉对象进行趣味性的、动态化的、挑战性的、立体化的技术处理,让学生在不放松自己的眼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局限自己的眼睛、不糊涂自己的眼睛的过程中,有所作为,把自己的眼睛擦亮!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  英语是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人们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学习和掌握英语已经成为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作为一所普通完小,我校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将来能走向世界,我校通过有特色的英语教学之路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交流氛围,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进而促进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摘要:新时期的教学新标准更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特性、差异,进而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更具有针对性,体现个性化,进行层次化教学被提上了议程。本文以化学这本课程为例,以概念和理论依据为基础,探究了学生分群、方式方法、指导评价以及教学目标四个维度的层次化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更好更快成长。  关键词:层次化;分群;针对性;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3  何谓"句读"?古人写文章是不断句也不标点的,后人阅读时,常在一句末尾用"。"断开,叫"句";在语意未完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这就是古人说的"句读",也就是我们讲的"断句标点"。  近两年,中考语文在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除了考查学生理解实词、虚词,翻译句子,理解文意四个基本题型外,又新增了对诵读能力的考查这一题型,即"断句标点"。断句标点已纳入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新课标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从新课标对"解决问题"的目标来看,它的价值取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侧重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与学生的发展。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此,笔者就"解决问题"教学渗透数学思想进行了一些理性的探索与实践。  一、联系生活
摘要:小学语文属基础学科,对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塑造人格等方面意义重大。积极开展自主教学,可使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语文课堂自主教学需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对学生正确德育和价值观的树立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是体验合作情感、培养合作精神的重要举措。虽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相信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的开展,可达到自
[摘要]:随着今年高职院校的发展,职业指导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的重点,但仍有不足之处。微信作为自媒体的新生力量,以其独特的功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不足之处,以微信为载体加强职业指导的探索与创新,并提出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微信;高职院校;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2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占了半壁江山,与
【中图分类号】G620  数学课后作业的辅导、布置与批改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反馈教师教学过程、效果好坏、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的有效途径,还是教师评估学生课堂知识理解掌握程度,了解学习态度、习惯重要渠道。在数学课后作业布置辅导及批改中,根据学生个体学习水平、知识基础、性格差异,实施分层指导,它有助于教师提高指导学生学习,调整教学方案、策略的针对性,使学生拥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
摘 要:审美教学应当是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追求方向,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体味语言文字表达之美,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美育熏陶。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1] (P12) 根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