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分析了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广西鑫华通科技有限公司的“521”合作模式以及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合作实施方案,总结了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的经验并进行思考。
【关键字】“521”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冠名班 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08-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纲要》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第三批国家教学改革示范校,将职业教育与服务地方经济紧密联系,不断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示范校建设指标体系中的校企合作是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因此,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切实结合梧州市实现“十二五”规划重点打造的千亿元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园,以校企合作模式改革作为示范校建设的亮点,大胆推进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梧州市工业园区广西鑫华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以下简称“鑫华通公司”)的深度合作,缩小学生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并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521”校企合作模式。
“521”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基地、招生、教学、科研与就业等5个环节,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一、从5环节推进与广西鑫华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鑫华通公司到学校开设了冠名班,开展“订单式”培训。通过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共建实训基地和培训鉴定站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涉及基地、招生、教学、科研与就业等5个环节,全方位地与企业无缝对接,实现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毕业即就业。
(一)文化熏陶,校企文化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
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中,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了以纪律、礼仪、忠诚、敬业、合作、责任、服务、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并在各实习岗位中践行,使学生对职业素质有更深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为了使校企合作具有连贯性,学校从学生入学至毕业都安排了不同深度和不同技能训练的企业实践课。例如,与鑫华通公司对接的是电子电器专业的学生,根据岗位需求和技能难易程度,采取班级轮流的方式参与企业实践课程。第一学期的任务是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以及安全操作、经营范围、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从企业实践回校后,大部分学生增强了服从意识和责任感,教师顺势引导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和就业方向,制订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随着实践课程的不断深入,课程的安排也会根据学生的技能提升不断调整内容。
(二)技术引领,技术研究与专业建设相融合
将企业的最新技术融入专业建设与教学中,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应用课程,如鑫华通公司的自动贴片工艺。目前,学校电子焊接主要以插件元件为主,贴片技术相对较薄弱,在与企业对接过程中,一是可以聘请企业能手或专家到学校全面讲解贴片设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弥补学校师生在设备方面认识的不足和知识的欠缺。二是企业淘汰的设备可为学校教学所用。三是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开发校本教材,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
(三)工学结合,招生与招工相融合
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实施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的专业,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工作;实施全天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专业,学生在实践期间,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到实训基地顶岗工作;实施短期培训实习教学模式的专业,学生经过几个月的培训,考核合格,颁发结业证书,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就业。采取这种开放式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优化中职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人才培养过程质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招收了电子信息专业的短期培训班、下岗职工短训班,并根据鑫华通公司的岗位设置及技能要求,实施专业技能的培训,如培训焊接技术、元件识别、电路检测、电工技术、电气线路的安装、计算机基础等内容,经过3-6个月的培训,学生在考核合格后就可以到鑫华通公司对应的岗位进行就业。
(四)学用一体,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合
围绕电子信息化行业企业需求的先进技术,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和校内的师资力量,结合企业的技术培训要求,调整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开发适合“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的系列教材,并在教材中体现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相融合。
在与鑫华通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引进了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现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实训设备,构建了以电工技能和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并与鑫华通公司技术人员对核心课程进行项目课程改革和开发校本教材。例如,根据PCB设计制作能力的要求,组建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实训室,以满足学生PCB的设计、电路仿真等技能的培养。再如,学校与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现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鑫华通公司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根据《电子产品装配技术》课程要求,培养学生插式元器件的手工和波峰焊技术技能,使学生掌握手工SMT贴片流水线、SMT自动贴片线技术。
(五)校企共建基地,校内校外生产实习相融合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有真实生产环境的校内生产车间,使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一体化,形成校内外互补的生产实习教学体系,提高工学结合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六)人才共享,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相融合
学校与鑫华通公司的紧密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优质人力资源。学校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活动,成为企业的兼职技术人员,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这就实现了校企双方人力资源的共享,培养具有专业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学工作的高水平教师。 (七)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产学研相融合
学校提供人才,企业负责厂房、设备、技术,既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又能使学生的实践与企业的需求对接。企业提供教室和学生的休息场所,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学校可免费使用工业园实训楼,用于实训期间的实训总结、教学实践、理论学习、活动开展等用途,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二、制订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合作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办学是一个贯穿基地、招生、教学、实训与就业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企业和学校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优势,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考核和激励,保证合作办学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
(一)办学模式改革
企业和学校双方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开设合作企业订单的“冠名班”,如鑫华通公司班。双方采取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即学校负责完成学生三年学习期间的理论教学及专业基础训练,企业负责安排学生的实训(实习)。这就是改革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探索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实施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工学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对企业人力资源链的弹性供给。
(二)招生管理
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冠名班”学生的选拔工作,由学校组织学生报名,经校企双方面试最终决定人选。“冠名班”学生选拔完成后,由学校与学生、学生家长签订培养协议,明确学生今后在学习、实践及就业方面的方向,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明确就业方向。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订单企业还提供一定奖学金作为鼓励和支持。
(三)学生管理
在鑫华通公司实习期间,学校安排班主任、专业教师到鑫华通公司协助企业管理学生,了解学生在实习阶段的思想动态,做好与企业全方位的沟通,发挥教师在学校和企业的桥梁作用。为了更好推进校企合作,保证学生在企业的课程质量,企业聘请了梧州学院的一些教师进行授课,并在学生实习即将结束阶段,开展公文写作、焊接比赛、诗歌朗诵、优秀员工评选等活动,使实践课程活动形式更加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归属感,充分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积极作用,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的经验与思考
示范校建设内容中的办学模式改革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才能促进学校专业建设的发展。在与鑫华通公司合作的过程中,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通过“521”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学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以下对校企合作中的一些经验进行交流与分享,同时,这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研究和思考。
第一,学生到企业实践,普遍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实习前初步具备了就业生产的能力,企业认同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降低了企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
第二,由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如每年的8月至10月是鑫华通公司生产的高峰期,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用人的成本,同时,企业让专业师傅将最新技术传授给学生,学生从中学到很多新技术。
第三,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对人才需要和岗位设置要及时向学校反馈,避免开设专业与企业与社会脱节的课程;校企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新产品开发,增强学校科研水平。
第四,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为学校办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邀请他们为学校制订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案。
第五,在教材建设中,与企业共同开发和编写符合学生技能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专业教材,主要包括公共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例如,公共课模块包括语文(应用文写作、企业部门)、数学(基本运算、企业产品出货)、英语(企业产品名称)、职业道德(企业所需职业道德)、就业与创业(下转第21页)(上接第9页)(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等课程,可见,校本教材内容比较灵活,实用性强,有效加强企业和岗位需求的联系。
第六,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和实习,可缓解教师紧缺的问题,但由于家长和学生的不理解及企业管理硬性化要求严厉,也会造成学生流失。对此,企业以资金、设备和技术作为投资,学校以场地和教学仪器作为投资,在学校建立生产型教学实习工厂,实现由单一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向校企联合开发技术、产品发展。
第七,校企合作无法律制度作保障。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制保障,尽管教育部已制定了一些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措施,但对企业没有约束力,政府应该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对企业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领导,保证校企合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第八,学校在建设示范校的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一套可行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校企共建合作经验,为其他学校所效仿与借鉴。通过与鑫华通公司的合作形成科研立项的选题,进一步深入研究、总结、提炼成果,带动和辐射其他中职学校合作模式的发展。
以上是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广西鑫华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过程中,双方不断地探索出具有生命力极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合作模式,即“521”合作模式,它包含了基地、招生、教学、科研与就业等5个环节,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这一合作模式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目前,为了更好地建设国家教学改革示范校,在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体系下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同时,将充分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小三.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适应“校企合作”模式[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9(3)
[2]杨广斌. 对“订单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J].职教通讯,2006(6)
[3]丁长峰,茹永梅.“四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1)
【作者简介】陈森英(1967- ),男,广西梧州人,梧州职业学院副院长,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研究方向:从事中高职教育管理和研究。
(责编 艾 阳)
【关键字】“521”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冠名班 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08-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纲要》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第三批国家教学改革示范校,将职业教育与服务地方经济紧密联系,不断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示范校建设指标体系中的校企合作是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因此,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切实结合梧州市实现“十二五”规划重点打造的千亿元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园,以校企合作模式改革作为示范校建设的亮点,大胆推进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梧州市工业园区广西鑫华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以下简称“鑫华通公司”)的深度合作,缩小学生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并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521”校企合作模式。
“521”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基地、招生、教学、科研与就业等5个环节,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一、从5环节推进与广西鑫华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鑫华通公司到学校开设了冠名班,开展“订单式”培训。通过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共建实训基地和培训鉴定站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涉及基地、招生、教学、科研与就业等5个环节,全方位地与企业无缝对接,实现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毕业即就业。
(一)文化熏陶,校企文化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
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中,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了以纪律、礼仪、忠诚、敬业、合作、责任、服务、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并在各实习岗位中践行,使学生对职业素质有更深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为了使校企合作具有连贯性,学校从学生入学至毕业都安排了不同深度和不同技能训练的企业实践课。例如,与鑫华通公司对接的是电子电器专业的学生,根据岗位需求和技能难易程度,采取班级轮流的方式参与企业实践课程。第一学期的任务是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以及安全操作、经营范围、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从企业实践回校后,大部分学生增强了服从意识和责任感,教师顺势引导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和就业方向,制订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随着实践课程的不断深入,课程的安排也会根据学生的技能提升不断调整内容。
(二)技术引领,技术研究与专业建设相融合
将企业的最新技术融入专业建设与教学中,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应用课程,如鑫华通公司的自动贴片工艺。目前,学校电子焊接主要以插件元件为主,贴片技术相对较薄弱,在与企业对接过程中,一是可以聘请企业能手或专家到学校全面讲解贴片设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弥补学校师生在设备方面认识的不足和知识的欠缺。二是企业淘汰的设备可为学校教学所用。三是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开发校本教材,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
(三)工学结合,招生与招工相融合
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实施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的专业,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工作;实施全天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专业,学生在实践期间,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到实训基地顶岗工作;实施短期培训实习教学模式的专业,学生经过几个月的培训,考核合格,颁发结业证书,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就业。采取这种开放式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优化中职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人才培养过程质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招收了电子信息专业的短期培训班、下岗职工短训班,并根据鑫华通公司的岗位设置及技能要求,实施专业技能的培训,如培训焊接技术、元件识别、电路检测、电工技术、电气线路的安装、计算机基础等内容,经过3-6个月的培训,学生在考核合格后就可以到鑫华通公司对应的岗位进行就业。
(四)学用一体,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合
围绕电子信息化行业企业需求的先进技术,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和校内的师资力量,结合企业的技术培训要求,调整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开发适合“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的系列教材,并在教材中体现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相融合。
在与鑫华通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引进了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现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实训设备,构建了以电工技能和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并与鑫华通公司技术人员对核心课程进行项目课程改革和开发校本教材。例如,根据PCB设计制作能力的要求,组建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实训室,以满足学生PCB的设计、电路仿真等技能的培养。再如,学校与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现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鑫华通公司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根据《电子产品装配技术》课程要求,培养学生插式元器件的手工和波峰焊技术技能,使学生掌握手工SMT贴片流水线、SMT自动贴片线技术。
(五)校企共建基地,校内校外生产实习相融合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有真实生产环境的校内生产车间,使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一体化,形成校内外互补的生产实习教学体系,提高工学结合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六)人才共享,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相融合
学校与鑫华通公司的紧密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优质人力资源。学校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活动,成为企业的兼职技术人员,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这就实现了校企双方人力资源的共享,培养具有专业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学工作的高水平教师。 (七)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产学研相融合
学校提供人才,企业负责厂房、设备、技术,既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又能使学生的实践与企业的需求对接。企业提供教室和学生的休息场所,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学校可免费使用工业园实训楼,用于实训期间的实训总结、教学实践、理论学习、活动开展等用途,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二、制订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合作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办学是一个贯穿基地、招生、教学、实训与就业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企业和学校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优势,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考核和激励,保证合作办学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
(一)办学模式改革
企业和学校双方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开设合作企业订单的“冠名班”,如鑫华通公司班。双方采取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即学校负责完成学生三年学习期间的理论教学及专业基础训练,企业负责安排学生的实训(实习)。这就是改革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探索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实施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工学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对企业人力资源链的弹性供给。
(二)招生管理
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冠名班”学生的选拔工作,由学校组织学生报名,经校企双方面试最终决定人选。“冠名班”学生选拔完成后,由学校与学生、学生家长签订培养协议,明确学生今后在学习、实践及就业方面的方向,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明确就业方向。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订单企业还提供一定奖学金作为鼓励和支持。
(三)学生管理
在鑫华通公司实习期间,学校安排班主任、专业教师到鑫华通公司协助企业管理学生,了解学生在实习阶段的思想动态,做好与企业全方位的沟通,发挥教师在学校和企业的桥梁作用。为了更好推进校企合作,保证学生在企业的课程质量,企业聘请了梧州学院的一些教师进行授课,并在学生实习即将结束阶段,开展公文写作、焊接比赛、诗歌朗诵、优秀员工评选等活动,使实践课程活动形式更加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归属感,充分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积极作用,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的经验与思考
示范校建设内容中的办学模式改革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才能促进学校专业建设的发展。在与鑫华通公司合作的过程中,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通过“521”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学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以下对校企合作中的一些经验进行交流与分享,同时,这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研究和思考。
第一,学生到企业实践,普遍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实习前初步具备了就业生产的能力,企业认同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降低了企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
第二,由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如每年的8月至10月是鑫华通公司生产的高峰期,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用人的成本,同时,企业让专业师傅将最新技术传授给学生,学生从中学到很多新技术。
第三,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对人才需要和岗位设置要及时向学校反馈,避免开设专业与企业与社会脱节的课程;校企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新产品开发,增强学校科研水平。
第四,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为学校办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邀请他们为学校制订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案。
第五,在教材建设中,与企业共同开发和编写符合学生技能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专业教材,主要包括公共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例如,公共课模块包括语文(应用文写作、企业部门)、数学(基本运算、企业产品出货)、英语(企业产品名称)、职业道德(企业所需职业道德)、就业与创业(下转第21页)(上接第9页)(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等课程,可见,校本教材内容比较灵活,实用性强,有效加强企业和岗位需求的联系。
第六,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和实习,可缓解教师紧缺的问题,但由于家长和学生的不理解及企业管理硬性化要求严厉,也会造成学生流失。对此,企业以资金、设备和技术作为投资,学校以场地和教学仪器作为投资,在学校建立生产型教学实习工厂,实现由单一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向校企联合开发技术、产品发展。
第七,校企合作无法律制度作保障。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制保障,尽管教育部已制定了一些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措施,但对企业没有约束力,政府应该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对企业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领导,保证校企合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第八,学校在建设示范校的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一套可行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校企共建合作经验,为其他学校所效仿与借鉴。通过与鑫华通公司的合作形成科研立项的选题,进一步深入研究、总结、提炼成果,带动和辐射其他中职学校合作模式的发展。
以上是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广西鑫华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过程中,双方不断地探索出具有生命力极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合作模式,即“521”合作模式,它包含了基地、招生、教学、科研与就业等5个环节,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这一合作模式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目前,为了更好地建设国家教学改革示范校,在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体系下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同时,将充分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小三.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适应“校企合作”模式[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9(3)
[2]杨广斌. 对“订单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J].职教通讯,2006(6)
[3]丁长峰,茹永梅.“四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1)
【作者简介】陈森英(1967- ),男,广西梧州人,梧州职业学院副院长,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研究方向:从事中高职教育管理和研究。
(责编 艾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