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积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高校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课程思政与教育事业融合起来,找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切实提高课程思政教研水平,提升育人实效。本文将结合我国高校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几点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政课 高校教师
一、高校思政课的新要求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也积极探索实践,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得到普通提升,已经稳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加强改进,呈现出持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高校应当将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作为重点工程,更好地发挥牵引和贯通作用,推动工作深度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我国教育事业进行融合,全面提升高校的育人成效。
二、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出现的问题
新时代要求高校加快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是对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政治体检。但是在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1、高校党委统筹不足,缺乏全局观。
高校党委作为高校整体工作的领导者,承担着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在高校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任务中,高校党委是重要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顶层设计将直接决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成败,而目前许多高校党委一味单纯的强调思想政治课程,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工作缺少统筹安排,作出的顶层设计也不够科学合理。
2、二级学院重视不够,缺乏创新力。
我国高校大多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二级学院担负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課程思政建设是高校的重点工程,只有将所有的二级学院充分动员起来,才能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才能使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到实处。目前许多高校对课程思政重视不够,缺乏创新力。
3、专业课教师认知不强,课程缺乏思政元素。
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许多专业课教师认知意识不强,在课程安排中缺乏思政元素。主要表现在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政教育意识,也不熟悉思政教育的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难以融入思政元素,也很少思考大学生应具备哪些思政素养,专业课程中哪些部分具有思政教育作用,怎么教学才能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4、教育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考核办法。
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是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能够确保课程思政教育在高校内得到贯彻和落实。而目前许多高校的教育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对课程思政方面的有效考核办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配套合理有效的教育评估办法才能事半功倍,推动课程思政的全面快速发展。
三、改进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为了有效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升课程思政教育实效,笔者经过研究分析,提出以下几条优化路径。
1、高校党委把握方向,树立全员育人理念。
想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党委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增强高校教师的政治意识和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授课水平。其次要将培训对象的范围扩大,让所有的授课教师都具备过硬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充分体现出全员育人理念。再次,做好保障工作,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困难,避免工学矛盾。
2、二级学院注重引导,营造学科育人氛围。
二级学院作为高校师生的直接管理单位,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中,二级学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第一,要严格执行高校党委制定的政策办法,与其他部门加强联系交流,结合本学院实际,探索出适合本学院推进课程思政的具体方案。第二,二级学院要对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作好引导,转变固有教学思维,将专业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完美结合起来,发挥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
3、专业教师拓宽视野,课程融入思政元素。
做好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教育主体作用,鼓励各学科专业教师不断拓宽视野,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一是培养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坚定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二是坚持崇尚科学,从自然学科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培育科学精神,尊重专业课的科学知识体系。
4、教育评估凸显导向,育人为本贯彻始终。
高校应结合教学实际,坚持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研究和制定思政教育评估办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常态化运行机制,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得到愉悦的体验。一是要将课程思政教育能力作为评估指标纳入教师管理体系,高校在聘任和考核教师时,首先要重点考查教师的政治立场,其次再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对新入职教师加强培训,让新教师能够迅速熟练掌握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三是考核结果要与岗位竞聘、晋级晋升和评优奖励等工作挂钩,在考核教学成果时,要将课程思政教学的情况作为重要内容来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张艳英.课程思政下高职金融专业协同育人路径与措施[J].高教学刊,2020年第30期183-185.
[2]刘红卫.“课程思政”的政治意蕴规律遵循与实践关键[N].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39-43.
曹亮 刘波 贵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政课 高校教师
一、高校思政课的新要求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也积极探索实践,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得到普通提升,已经稳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加强改进,呈现出持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高校应当将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作为重点工程,更好地发挥牵引和贯通作用,推动工作深度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我国教育事业进行融合,全面提升高校的育人成效。
二、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出现的问题
新时代要求高校加快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是对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政治体检。但是在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1、高校党委统筹不足,缺乏全局观。
高校党委作为高校整体工作的领导者,承担着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在高校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任务中,高校党委是重要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顶层设计将直接决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成败,而目前许多高校党委一味单纯的强调思想政治课程,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工作缺少统筹安排,作出的顶层设计也不够科学合理。
2、二级学院重视不够,缺乏创新力。
我国高校大多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二级学院担负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課程思政建设是高校的重点工程,只有将所有的二级学院充分动员起来,才能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才能使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到实处。目前许多高校对课程思政重视不够,缺乏创新力。
3、专业课教师认知不强,课程缺乏思政元素。
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许多专业课教师认知意识不强,在课程安排中缺乏思政元素。主要表现在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政教育意识,也不熟悉思政教育的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难以融入思政元素,也很少思考大学生应具备哪些思政素养,专业课程中哪些部分具有思政教育作用,怎么教学才能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4、教育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考核办法。
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是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能够确保课程思政教育在高校内得到贯彻和落实。而目前许多高校的教育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对课程思政方面的有效考核办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配套合理有效的教育评估办法才能事半功倍,推动课程思政的全面快速发展。
三、改进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为了有效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升课程思政教育实效,笔者经过研究分析,提出以下几条优化路径。
1、高校党委把握方向,树立全员育人理念。
想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党委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增强高校教师的政治意识和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授课水平。其次要将培训对象的范围扩大,让所有的授课教师都具备过硬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充分体现出全员育人理念。再次,做好保障工作,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困难,避免工学矛盾。
2、二级学院注重引导,营造学科育人氛围。
二级学院作为高校师生的直接管理单位,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中,二级学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第一,要严格执行高校党委制定的政策办法,与其他部门加强联系交流,结合本学院实际,探索出适合本学院推进课程思政的具体方案。第二,二级学院要对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作好引导,转变固有教学思维,将专业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完美结合起来,发挥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
3、专业教师拓宽视野,课程融入思政元素。
做好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教育主体作用,鼓励各学科专业教师不断拓宽视野,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一是培养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坚定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二是坚持崇尚科学,从自然学科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培育科学精神,尊重专业课的科学知识体系。
4、教育评估凸显导向,育人为本贯彻始终。
高校应结合教学实际,坚持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研究和制定思政教育评估办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常态化运行机制,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得到愉悦的体验。一是要将课程思政教育能力作为评估指标纳入教师管理体系,高校在聘任和考核教师时,首先要重点考查教师的政治立场,其次再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对新入职教师加强培训,让新教师能够迅速熟练掌握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三是考核结果要与岗位竞聘、晋级晋升和评优奖励等工作挂钩,在考核教学成果时,要将课程思政教学的情况作为重要内容来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张艳英.课程思政下高职金融专业协同育人路径与措施[J].高教学刊,2020年第30期183-185.
[2]刘红卫.“课程思政”的政治意蕴规律遵循与实践关键[N].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39-43.
曹亮 刘波 贵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