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合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huawu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集合的语言美、集合的形式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和集合语言的转译等四个方面谈了对集合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集合 语言美 形式美 互译性 转译
  
   集合概念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现结合笔者对集合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理解.
   1. 集合的语言美
   集合是一种数学语言,具有一种独特的语言美.
   1.1集合表达的多样性
   集合的常见表示法有描述法、列举法、(文氏)图示法、区间法等,同一个集合的不同表达形式是等价类,反映了数学世界的多样性,如奇数集合的表达就有多种:{奇数}、{1,3,5,…}、{x|x = 2n - 1,n∈Z}、{x|x = 2n + 1,n ∈ Z}、{x|x = 4k±1,k ∈Z}等.
   1.2集合的概括性
   如集合A={x|(x - a)(x - b) < 0,a,b∈R}(或A={x|min(a,b) < x < max(a,b)},它包含3层意思:当a < b时,a < x < b;当a > b时,b < x < a;当a = b时,A= ?准. 集合的概括性可见一斑,实践也表明,许多同学是不太“欣赏”集合概括性的,因为它抽象,这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麻烦.
   1.3集合的兼容性
   (a,b)既表示集合A = {x|a < x < b}(常称开区间),又表示有序实数对,还可表示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这表明集合语言与其他数学符号语言是相互兼容的.
   1.4集合的逻辑性
   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这注定了集合是一套严密的逻辑系统,有时我们可以利用这种逻辑性快速确定集合的所有元素.
   例1 已知集合A = {1,a,b},集合B = {a,a2,ab},若A = B,求实数a,b的值.
   分析 若集合A = B,则必有:①元素之和相等;②元素之积相等;③元素的个数相等.
   解 ∵ A = B,
   ∴1ab = aa2ab,1 + a + b = a + a2 + ab,
   即ab(a - 1)(a2 + a + 1) = 0,(a -1)(1 + a + b) = 0.
   由a≠1,a≠0(元素互异性)及a2 + a + a + 1 > 0知b = 0,a = -1.
   2. 集合的形式美
   集合在形式上、结构上也很完美.
   2.1集合的封闭性
   会有这样一种现象,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进行和、差、积、商(除数不为零)运算,所得结果始终在这个集合之中,好像永远跳不出这个“圈子”,我们就称这个集合是封闭集.例如:实数集R,有理数集Q,集合A={x|x=m+ ,m,n∈Z}等. 再例如,高二数学“不等式”一章课本上有一个重要习题:已知|a| < 1,|b| < 1,求证:< 1(证明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记A = {x|-1 < x < 1},定义新运算?茚满足:a?茚b =那么a,b∈A?圯a?茚b∈A,即满足A对运算?茚是封闭的,进一步的例子可以参考后面的例3. 设想再大胆一点,封闭集的所有元素应该可以由少数几个元素繁殖出来,这即是有限与无限、整体与部分的辩证.
   2.2集合意义的理解
   集合的意义是初学者的一个难点,关键是要抓“代表元”这个“语法”特征.
   例2 已知集合A = {y| y = x2 - 2x},B = {y|y = x2 + 6x + 8},求A∩B.
   误解1 令x2 - 2x =x2 + 6x + 8,∴ x = -1,y = 3, ∴A∩B = {3}.
   误解2 令x2 - 2x =x2 + 6x + 8,∴ x = -1,y = 3, ∴A∩B = {(-1,3)}.
   正解 A={y| y = x2 - 2x} = {y|y = (x - 1)2 - 1} = {y| y ≥ -1}.
   B = {y|y = x2 + 6x + 8} = {y|y = (x + 3)2 - 1} = {y| y ≥ -1},则A∩B = {y|y ≥ -1}.
   注 这里集合表示函数的值域,初学集合者比较茫然,学了函数,则会豁然开朗. 这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莫操之过急.
   3. 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经验告诉我们,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被学生在解题中忽略,以致造成解题的错误,这需要结合例题的讲解逐步强化学生的认识.
   例3 若A={2,4,a3 - 2a2 - a + 7},B={1,a + 1,a2 -2a + 2,- (a2 - 3a - 8),a3 + a2 + 3a + 7}且A∩B={2,5},试求实数a的值.
   解 ∵ A∩B={2,5},∴ a3 - 2a2 - a + 7 = 5,
   由此求得a = 2 或a = ±1.
   至此,不少学生认为大功告成,事实上,这只能保证A = {2,4,5},集合B中的元素是什么,它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有待于进一步考查.
   当a = 1时,a2 - 2a + 2 = 1, 与元素的互异性相违背,故应舍去a = 1.
   当a = -1时,B = {{1,0,5,2,4},与A∩B = {2,5}相矛盾,故应舍去a = -1.
   当a = 2时,A = {{2,4,5},B = {{1,3,2,5,25},此时,A∩B = {2,5}满足题设.
   故a = 2为所求.
   通过例题的讲解应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的反思和检验.
   4. 集合语言的转译
   集合问题是用符号语言表达的,因而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集合的符号语言,并能准确地把它转译为相关的非集合问题,用我们熟知的知识与方法进行解题.
   例4 设a•b∈R,A={(x•y)|x = n,y = na + b,n∈Z},B = {(x,y)|x = m,y = 3(m2 + 5),m∈Z}.C={(x,y)|x2 + y2 ≤ 144}是平面xoy内的点集,问:是否存在实数a和b使得:①A∩B ≠ ?准,②(a,b)∈C同时成立?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集合语言向非集合数学问题的转化.
   A∩B≠ ?准 ?圯 n = m,na + b = 3m2 = 15成立,
   即na + b = 3n2 + 15.(1)
   又(a,b)∈C?圯a2 + b2 ≤ 144.(2)
   若满足(1)和(2)的a,b存在,则关于a,b的方程组na + b =3(n2 + 5),a2 + b ≤ 144 有解,从而在直角坐标系ao′b中,直线l:na + b - 3(n2 + 5) = 0与圆盘a2 + b2 ≤ 144应有公共点.
   于是圆心O′(0,0)到直线l的距离不大于半径12, 即 n2 = 3而n∈Z,这是不可能的. 故满足(1),(2)的a,b不存在.
   抓住集合语言向非集合问题的转化,是打开解题大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1] 黄顺贵,马晓红.领悟集合语言的魅力[J].高中数理化(高一).2007(9).
   [2] 许翠.高中数学集合教学浅论[J].青海教育.2004(9).
   [3] 陈巧灵.集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实践,体验探索. 数学教学,就是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去重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abitor)P16在胶质瘤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的关系
一数学建模的含义    数学建模是指建立研究对象的全过程,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通过抽象的简化,明确实际问题中最重要的变量和参数,通过系统的变化机理或实验观测数据建立起这些变量和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再用数学方法求解,然后把数学的结果与实际问题进行比较,用实际数据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将模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 数学模型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不是实际原形,而是一种模拟,一种数学结构,一种用
数学家科利亚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解题,就是把不熟悉的题型向熟悉的题型转化. ” 其实,数学的定义在不断地变化,也可以说是“处理有关空间的量和符号体系的科学. ” 高士其指出:“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 钱学森认为,思维科学是教育科学的核心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综上所述,我认为,思维训练是初中数学教育的核心. 开发智力,
【摘要】 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 在新课程理念及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教学活动,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甚至高考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数学教师不能仅仅只是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且更应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新课程 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传达环境的可持续发
目的了解抗高血压药的应用,使临床用药更安全、有效、合理、经济。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2005年治疗高血压的处方作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抗高血压总处方数为
目的:探讨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侧与非手术侧屈、伸及外展肌群的功能差异.方法:应用BIODEXⅡAP等速测试与康复系统测试20例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7个月患者双侧